龚瑾
目的 探讨左归丸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7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5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左归丸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对患者行骨密度检测(Bone mineral density,BM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骨密度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且骨密度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归丸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能增加骨密度,其机制可能为调整骨代谢、增强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形成,效果满意.
作者:常旭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92例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苯那敏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消银颗粒进行治疗.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患者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69.57%.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消银颗粒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较小,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杨自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消炎痛用于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150例确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且具有可比性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观察用药后治疗的情况,仔细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压痛消退时间、甲状腺肿胀消退时间等),并准确记录血沉检查结果.结果 联合组平均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压痛消退时间、甲状腺肿胀消退时间均明显少于激素组和消炎痛组,并且联合组的各种临床检查如血沉等的恢复也明显快于激素组和消炎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各项观察项目激素组和消炎痛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用药的效果明显好于单一药物治疗,起效快,疗效令人满意.
作者:李茂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人群的踝肱指数(ABI)的临床意义,进一步探讨ABI是否可作为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指标之一.方法 选取我院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共120例为试验组,8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集一般资料,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采用血管多普勒测量所有两组的ABI值,并进行比较,以探讨ABI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120例中,动脉血栓形成性脑梗死85例,平均ABI指数为0.902±0.127;右心衰导致的心源性脑栓塞6例,平均ABI指数为0.961±0.119;腔隙性脑梗死29例,平均ABI指数为0.906±0.159.动脉血栓形成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分别与对照组ABI(0.986±0.09)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的ABI值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BI指数反映动脉血栓形成性脑梗死与腔隙性脑梗死均与脑动脉硬化相关,可作为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指标之一.
作者:王雅慧;郑瑜;苏振丽;谢红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超声心动图对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7例EFE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同期进行体检的37例健康儿童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心脏房室内径、室壁运幅、内膜厚度以及心功能各项参数等的测定,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左心系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大,主要以左室扩大为主,左室心内膜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厚,而且心功能指标LVEF、FS、E峰值以及E/A峰值降低等,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EFE患儿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能够明确区分各种指标,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机将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孟鲁司特咀嚼片治疗+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悬浊液等西医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患儿有效率分别为87.5%、6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分别为7.1±3.4d、11.5±5.3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及6个月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
作者:高作良;陈桂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以我院2011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67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以我院2010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55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抗感染等对症处理后均痊愈,无感染引起的严重并发症.采用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防治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对其康复进程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覃文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并发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4月~2012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慢性肾小球肾炎并发高血压的120例患者使用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本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24h尿蛋白.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12w的治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本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125.1±10.5mmHg)较治疗前(152.3±13.8mmHg)下降,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3.715,P<0.05);乎均舒张压(77.6±9.1mmHg)较治疗前(98.3±12.1mmHg)下降,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3.012,P<0.05);平均24h尿蛋白(1.6±0.79)较治疗前(2.8±1.3g)下降,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5.319,P<0.05).结论 缬沙坦应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并发有高血压患者安全,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及24h尿蛋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在乐;陈长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回顾性分析本院风湿科2010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出现副作用的92例患者.治疗组45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采用标准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开始使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知柏地黄丸10g,口服,Tid,连续服用4周.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在五心烦热、口干咽燥、面色潮红、痤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方面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均有增加,对照组变化较治疗组明显(P<0.05);治疗后中医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1).临床使用滋阴补肾兼以清热的汤剂也可起到相应的效果,但是汤剂的依从性较成药的依从性差,故建议计划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可以在治疗的初期加服知柏地黄丸,可极大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艳珍;喻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每搏量变异(SVV)在分布性休克患者容量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40例确诊为分布性休克的患者均进行容量负荷试验,并同时为本组患者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及股动脉导管,连接PICCO监测仪,通过经肺热稀释法及脉搏轮廓分析法,进行SVV、GEDV、CVP、SI等参数监测,观察患者容量负荷试验前后血液动力学变化,及SVV、GEDV、CVP与△SI的相关性.结果 40例患者中18例对容量负荷试验有反应,22例无反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PACHEⅡ、呼气末正压及氧合指数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容量负荷前后MAP、CVP及GEDV无显著差异,有反应组容量负荷试验前后SVV分别为17.4±6.8%,12.3±4.8%,无反应组容量负荷试验前后SVV分别为9.7±3.8%,8.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容量负荷试验前SVV与△SVV有明显相关性(r=1.125),SVV与△SI明显相关(r=1.208),CVP与△SI有一定相关性(r=0.432),GEDV与△SI有一定相关性(r=0.325),SVV与△SI的相关性优于其他两者.结论 通过PICCO技术监测分布性休克患者的SVV对分布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可作为指导病人容量治疗的依据.
作者:王海波;何松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改良标准外伤骨瓣减压术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1例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11例与对照组10例,两组患者行规范化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采用改良标准外伤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后24h复查CT,治疗组患者中线复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7例患者术后7d意识恢复,与对照组(2例)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ICU平均监护时间约为9.9±3.1d,对照组17.2±3.6d,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治疗,治疗组7例恢复良好/中残,3例重残/植物生存,1例围手术期内死亡;对照组3例恢复良好/中残,4例重残/植物生存,3例死亡.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改良标准外伤骨瓣减压术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提高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方面较常规保守治疗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邹旖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维普及CNKI等中文数据库,期限为2005年1月~2012年3月,收集有关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内镜手术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试验、评价质量、提取资料,并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4篇相关文献320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护理路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关知识掌握度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护理组.
作者:刘艳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EAE组、LDE组、HDE组各10只,EAE组、LDE组、HDE组建立EAE模型,LDE组、HDE组分别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药物.正常组、EAE组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d,所有大鼠24h后处死.结果 EAE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LDE组>HDE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EAE组iNOS、OPN阳性细胞表达>LDE组>HDE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依达拉奉对EAE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减轻炎症反应、减少iNOS和OPN表达有关.
作者:梁江红;陈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系统在肺癌患者支气管刷检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26例同时进行了刷检传统涂片细胞学检查,刷检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和组织学(活检和/或手术)检查,计算涂片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系统(LCT)的阳性率.结果 LCT诊断肺癌的阳性率为58.33%(73/126),传统涂片诊断肺癌的阳性率为33.19%(42/126),薄层液基细胞学与传统涂片的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CT是在支气管镜刷检制片、染色等方面便于实施质量控制的一项新技术,优于传统涂片检查,是一种诊断肺癌的可靠方法.
作者:梁伟强;喻延;吴泽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48例临床已确诊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塞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及脑血管病基础治疗,观察组予银杏达莫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5d为1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 (22/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15/24),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中均未见明显与药物相关的副作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素琴;赵国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研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监测正常妊娠、正常非妊娠女性、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中的应用.方法 2008~2009年间30例研究对象按照身体状况被分为正常妊娠组、正常对照组、GDM组各10例,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72h血糖.结果 正常妊娠组和GDM组在孕周及分娩周数、新生儿体重相比无明显差别,但孕后GCT1h血糖、OGTT血糖值均低于GDM组;而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妊娠组间各时间段血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各时间段的血糖值均显著低于GDM组.三组间的血糖峰值时间各不相同.结论 CGMS可以提供完整的血糖波动资料,准确性高.同时CGMS因其可以连续佩戴3d,因而发现血糖异常的机更大、敏感性更高,因此可以作为妊娠期血糖监测的良好手段.
作者:林彬;高燕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1年7月收治的先兆早产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安宝治疗,治疗期间给予系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显效时间、孕周延长时间、新生儿体重、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显效时间较短,孕周延长时间较长,新生儿体重较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龚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心绞痛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葛根素静脉滴注进行治疗.结果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90.5%)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心肌缺血改善后心电图变化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92.8%)显著高于对照组(73.6%).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作者:潘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抽取82例接受肠造口术治疗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应用护理干预对接受肠造口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
作者:张冬梅;张永男;苏彦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所收治的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益气活血方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甲硝唑、奥美拉唑综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益气活血方进行治疗,能够修复受损的胃黏膜,改善病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范舜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