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春喜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加强采取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提高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可大力推广.
作者:岳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用依那普利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66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研究组则采用依那普利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脉压(PP)均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4、8w后,两组间的SBP、DBP和PP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w后,研究组的SBP和P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DB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用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收缩压和脉压,提升动脉顺应性,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廖丽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对4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病情观察和护理,并在患者脑出血急性期预防并发症发生.4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中死亡4例,康复出院36例.重症脑卒中患者因处在脑出血的急性期,病情变化迅速而且后果严重,为减少病死率、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出现,需强化对患者的病情监护和护理工作.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恶性淋巴瘤侵犯骨髓的发生率、临床分期以及病理类型等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恶性淋巴瘤患者100例,对其进行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切片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中发生骨髓侵犯者21例,发生率为21.00%.其中骨髓涂片检出骨髓侵犯12例,骨髓活检切片检出9例.结论 采取骨髓活检对骨髓侵犯进行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率,值得关注.
作者:张雅西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症的现状.方法 通过量表测试焦虑症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综合评分,做出分析.结果 合并焦虑症占50.5%,用黛安神联合舒肝解郁胶囊口服抗焦虑治疗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疾病综合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抗焦虑治疗非常必要,且应引起广泛重视.
作者:刘吉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通过对近年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文献的整理分析,进一步了解其发病机制及相对有效的预防措施,为临床上能够更加安全有效的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患者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作者:刘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坦索罗辛在早泄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肾阳虚型早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坦索罗辛组和复方玄驹胶囊组,其中联合治疗组60例,其他两组每组各30例,给予相应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从阴道内射精潜伏期变化来看,联合治疗组组内比较、联合治疗组与坦索罗辛组和复方玄驹胶囊组分别组间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坦索罗辛组和复方玄驹胶囊组各自组内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坦索罗辛组和复方玄驹胶囊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夫妻双方对性生活满意率来看,联合治疗组组内比较、联合治疗组与坦索罗辛组和复方玄驹胶囊组组间比较同样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坦索罗辛组组内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方玄驹胶囊组组内比较、坦索罗辛组和复方玄驹胶囊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早泄可明显增加阴道内射精潜伏期,且疗效优于单一的药物治疗;阴道内射精潜伏期的延长则可明显提高夫妻双方对性生活满意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临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尿液分析具有帮助诊断疾病、疗效观察以及预后等作用,根据尿液分析检查的结果,可以跟踪、监测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某些疾病的病情程度变化.本文就尿液的采集方法和尿液分析方法(显微镜检查法、干化学过筛法以及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法)简述如下.
作者:唐玉秀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住院的急性肺栓塞患者57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53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并将57例APE患者按危险度分层标准分为3组,其中低危14例,中危25例,高危18例.测定各组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MCP-1,ICAM-1)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血清细胞因子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从低危、中危到高危组,血清细胞因子明显呈上升趋势.结论 循环血液中的细胞因子水平可以作为肺栓塞症的诊断和预后的指标之一,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魏士卒;王丽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为我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将纳洛酮治疗剂量2.0~4.0mg者为大剂量组,治疗剂量为1.2~2.0mg者为小剂量组,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BI)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BI及N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疗程后,两组治疗前后BI及NDS评分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I及NDS评分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总有效率为93.75%,小剂量组为72.2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差异明显,剂量高者疗效显著,且预后神经损害程度减低、生活能力明显增强.
作者:吕俊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对于胫腓骨骨折的患者利用骨外固定器进行治疗.在术前做好准备工作,在术后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并协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患者在经过医护人员为期4~10个月的精心治疗护理后,105例患者中有104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骨折愈合率达到99%.通过长期观察可以看出,利用骨外固定器进行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具有良好效果,在术前、术后做好护理工作,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可以达到促进骨折愈合以及防止并发症的目的.
作者:韩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16例肝癌患者均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治疗次数为1~4次,每次间隔时间为1~3个月,据患者自身情况酌情选择.实施栓塞术治疗1w后服用健脾中药,每日一剂.每次实施介入治疗前后均需为患者做免疫指标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做详细记录.结果采用健脾法治疗前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NK、CD3、CD4、CD4/CD8、LBT)均处于较低水平,经中医健脾法治疗后,各指标均有所提升.通过中医健脾法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之后,患者免疫功能各个指标均有所上升,表明应用中医健脾法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倪雪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清痹汤加减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膝骨关节炎的患者192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6例.研究组给予口服清痹汤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双氯灭痛片进行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副作用,同时对患者的血液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血液中的MMP-3、TIMP-1的含量.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情况较对照组佳;研究组血液中的MMP-3、TIMP-1的改变优于对照组.结论 灵活运用清痹汤对膝骨关节炎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毒副作用较少,能有效减少MMP-3、增加TIMP-1的含量,阻止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蒋尧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1 病例报告例1:男,25岁,建筑工人.由于施工原因,双侧的大腿外伤水肿伴有出血症状,外观畸形.受伤6h后入院.经检查,双侧大腿1/3处有大小约3cm×2.2cm的伤口,有血水渗出,大腿部几乎全部肿胀畸形,双下肢存在压痛、活动障碍.经X线检查,双大腿正侧双股下约1/3处为粉碎性骨折.临床诊断:
作者:黄冀;韦键;黎裕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40例AMI合并心源性休克采取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行CCU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相关资料.结果观察组成功撤机19例,家属放弃治疗死亡1例.对照组成功撤机16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原发病加重等死亡4例.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为85%.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采用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患者,加强CCU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治疗效果,确保生命安全及生存质量.
作者:郭晓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亚低温脑保护在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自2010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148例入院时Glasgow昏迷评分(GCS)≤8分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各74例,亚低温组患者入院后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依据Glasgow预后评分(GOS).结果 亚低温组治疗结束后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亚低温组恢复良好52例,中残11例,重残及植物生存8例,死亡3例.对照组恢复良好25例,中残19例,重残及植物生存23例,死亡7例.结论 通过亚低温治疗使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得到良好改善.
作者:任文博;刘振林;赵玉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冷冻保存方法,建立一个简便、快捷的方法保存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方法 第一组采用5%的DMSO+HES作为冷冻保护剂,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放置于-80℃的环境中保存;第二组只采用10%的DMSO作为冷冻保护剂.对两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证明-80℃条件下,DMSO联合HES对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保护作用,尽管两组实验细胞存活率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两组间的CFU-GM回收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MSO联合HES共同使用,可以有效地低温保存脐带血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的造血潜能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同时该保护体系适用-80℃非程控的降温方法,避免了时间损耗和节省费用.
作者:鲁瑞周;贺雪萍;王丹丹;李茜;武文杰;韩俊领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研究进展,并分别就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概念及其判定标准、发生机制、相关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认为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相关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其血肿扩大的发生机制进一步显现,临床诊疗水平也随之改善.尤其是对于高血压,血肿部位、血肿形态、血肿体积、凝血功能障碍、渗透性利尿剂的使用情况等相关影响因素更应充分重视,从而达到改善患者预后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终目的.
作者:陈继云;陈坚;周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对高血糖人群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餐后1hPG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200例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在均给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OGTT 1h PG及身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OGTT 1h PG及BMI水平均有所改善,观察组OGTT 1h PG及BMI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有42例患者转为正常糖耐量,对照组有18例患者转为正常糖耐量,两组患者IGT转阴率分别为42%和18%,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高血糖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餐后1h PG水平,改善葡萄糖负荷能力.
作者:郑如义;蔡填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应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依那西普(益赛普),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后对患者行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查,比较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晨僵等主要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IL-1、TNF、hs-CRP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单纯甲氨蝶呤,效果满意.
作者:郭紫石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