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庆林;周陈恒;王和友
目的 探讨乳癌根治术后,为防止皮下积液,提高创面愈合率.方法采用在创面的腋中线和胸骨旁各放一根多侧孔的硅胶管,并行持续负压吸引.结果本组发生皮下积液9例,较单独放置腋下引流皮下积液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双负压管引流有效降低乳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提高创面Ⅰ期愈合率.
作者:高建军;王彬;徐守森;马维龙;李维安;郑福昌;张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现以来,已成为诊断前列腺癌不可缺少的首选肿瘤标志物,PSA作为免疫组化标记、病情监测、分期和诊断,以及早期诊断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随着人们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临床的作用也不断扩大.因此,笔者根据临床文献报导,现综述如下.
作者:边跃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院自2000年~2004年用超短波并中频电治疗喉返神经损伤病例28例,效果可,特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确诊喉返神经损伤病例28例,男21例,女7例,年龄17岁~45岁,其中15例为甲状腺手术损伤,2例为气管插管损伤,其余11例为外伤引起.
作者:王咏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病,随着现代化工具的运用,交通事故及意外事件的增多,本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而且趋向年轻化.股骨颈骨折导致骨折不愈合及骨坏死发生率高[1],而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破坏股骨颈血液供应,使其处于缺血坏死状态,致残率极高,给病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过去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均不令人满意,对年龄较轻的病人文不适宜做人工关节植换术,且并发症多.我院自2000年5月~2004年4月对60例病人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瓣移植术治疗股骨颈头下型陈旧性骨折,均取得较好疗效,经医护人员精心护理,仔细观察,病人安全渡过难关,走向新的生活,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叶树珍;唐永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痛症是一种自觉症状,有的急骤势剧,有的绵绵势缓,有的易治易愈,有的棘手难痊,成为医病两家所苦,今举临床痛症所经验者总结于后,以供参考.1三叉神经痛患者女,47岁,1973年4月12日初诊.自述三叉神经痛已3年,曾经封闭、针灸等法治疗,皆未能控制.此次因恼怒发作已月余,颜面左侧上起发际,下至面颊痛如电击,手不可近,牙齿不能咀嚼食物,夜寐难安,烦躁不宁,二便调,腰膝酸软,苔白质淡,脉沉旋.人处更年期,肾元亏虚,失于制约,虚阳上浮,阻碍精髓,气血运行违和,则发疼痛.治宜降气归元,佐以止痛.
作者:刘淑清;陈景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准分子激光LASIK术治疗屈光不正的护理经验.方法完成101例199只眼LASIK手术取得满意疗效中,按术前、术中与术后护理经验总结.结果重视术前检查和手术室的准备,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认真术前准备,在术中、医、护、患之间需紧密配合,术后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及注意事项,按时复诊,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
作者:石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在诊断卵巢囊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二维及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37例卵巢囊性肿瘤患者进行观察,获得肿瘤不同切面的二维及三维图像,并与术中及术后病理比较.结果三维超声所建图像清晰、直观、立体感强,能够描述内壁特征,显示内部结构如间隔、乳头状突起,确定病变与相邻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结论三维超声成像从多切面、多角度对病变进行重建观察,获取更多的临床诊断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二维超声的不足,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形态学依据.
作者:郑大伟;郑蕾;黄春慧;杨立岩;谷冬雪;赵云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病原菌谱及耐药性.方法2003年和2004年汉沽区医院下呼吸道感染菌及耐药情况.结果在230例肺炎患者中分离出156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0.51%,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副流感嗜血杆菌、鲍氏不动杆菌分列前5位;革兰阳性球菌占16.67%,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分列前3位;真菌占12.82%,以白色念珠菌为首.药敏结果提示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强,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近下呼吸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
作者:杨会霞;王长友;董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注射性臀大肌挛缩症是由于婴幼儿时期臀部反复注射药物,引起臀肌及髂胫束挛缩,引发髋关节功能障碍的一种医源性疾病,轻者表现为弹响髋,重者不能正常下蹲,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本症好发于儿童及少数青年,因对病因认识不足,目前无较好的预防措施.仅以尽量减少婴幼儿臀部肌内注射预防发病,通过手术治疗解除症状,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手段.现就我院近1年来收治的14例患儿接受手术治疗注射性臀大肌挛缩症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丽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1997年6月至2005年4月我科共收治63岁以上年龄并拒绝手术、拒绝化疗、拒绝放疗的晚期肺癌病人32例.这些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通气功能下降、生活不能自理、情绪焦虑、疼痛等问题,随着病程的延长,病人出现恶液质,病情严重恶化,除了遵医嘱给予抗感染、吸氧、对症、支持治疗,还要预防褥疮、尿路感染等并发病的发生,并做好临终关怀.
作者:范梦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对照研究哈尔滨二四二医院2001年1月~2005年5月分娩的足月妊娠头先露胎膜破358例与同期分娩的无胎膜早破足月妊娠头先露358例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产程时间、阴道手术产率、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产褥感染率、新生儿肺炎发生率.结果胎膜早破组阴道手术产率、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产褥感染率、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胎膜早破对母儿均有负面影响,与难产有密切关系,应予以重视,预防为主.
作者:陈蓉;孙宏丽;赵丽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副脾是脾脏的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副脾由脾组织构成,外包一层被膜,其色泽、质度与正常脾脏一样.本文总结了副脾的超声表现,并着重讨论分析了超声诊断副脾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某院抗菌药物围手术期预防的现状,并提出管理对策.方法调出2004年12月至2005年5月外科手术科室出院病人的全部病历,按病案号随机抽取315份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315份病历中,抗菌药物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率为100%;主要的药物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甲硝唑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联合用药占65.7%.仍有在术前和术中不用,而在术后使用,没有把握住用药时机.术后平均用药6天,为时过久.联合用药存在选药不当,标本送检和药敏监测还未受重视.静脉应用率为100%,均为滴注给药,无静脉推注给药.结论抗菌药物围手术预防应用存在问题比较严重,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刻不容缓.
作者:贾孟良;谢守霞;杨红英;陈振德;张万帆;饶曼妮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急性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尽大可能减少梗死面积是降低病互率与致残率、改善预后的关键.本研究采用疏血通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48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哲鹏;王俊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 用快速微量扩散法检测肝病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氨结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日本AA-4120型血氨仪测定180例肝病有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氨结果.结果149例肝病患者血氨浓度升高者89例,占59.73%.其中中毒性肝炎增高的例数达100%,血氨平均值为194.90μmol/L;肝硬化腹水协高占80%,平均值为90.1μmol/L;肝硬化增高例数为69.1%,平均值为101.6μmol/L,病毒性肝炎增高病例为60.9%,血氨平均值为85.8μmol/L;重症肝炎增高病例为60%,血氨平均值为106.2μmol/L,肝癌增高病例为39%,血氨平均值为72.7μmol/L;肝性脑病均高者占63.63%,血氨平均值为120.70μmol/L;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氨直超过正常范围占87.10%,平均值为127.40μmol/L.结论血氨检测是了解机体对氨的代谢和有否存在氨中毒情况的一个良好指标,但不同肝病和不同情况其增高的比例和增高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异.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也可导致血氨升高,出现氨中毒现象.快速微量扩散法测定血氨,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临床分析.
作者:黄江兵;赵雁翎;黄明珠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它可引起心、脑、肾等器官功能的损害.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水平,对延缓高血压引起的病理变化,延长患者生命,减轻痛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高血压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非常重要,护理工作者应从以下几方面给予指导.
作者:霍金山;官英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紫金锭外敷输液部位预防可达龙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静脉应用可达龙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紫金锭调白醋外敷输淮部位,对照组未采取任何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时间、程度及患者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紫金锭调白醋外敷输液部位预防可达龙所致静脉炎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韦美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68岁,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病史8年,半年来加重,伴活动后及夜间发作性的呼吸困难,患者有糖尿病病史5年,否认有高血压病史.查体:血压130/75mmHg,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心音低钝,心律70次/分,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无肿大,双下肢不肿,心电图可见V1~V5导联的T波倒置,频发室性早搏,约10~15次/分,偶见室早二联律.予以常规抗血小板、抗凝、利尿、扩冠药物治疗,静点利多卡因控制室性早搏,24小时后,患者室早减少至0~1次/分,停用静脉的利多卡因,改为口服慢心率治疗室早.
作者:孙大炜;杨戈;王新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轻者涕中带血或点伏滴血,重者大量出血,不易控制,现将临床工作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鼻出血的急救治疗措施备好急救物品、药品、器械、局部填塞纱条,以备对大量出血病人进行有效的抢救治疗.紧急处理措施将患者安置在安静、温暖的病室内,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迅速给予止血,医生未到前,护士可采用指压法,压迫止血,取半卧位,头部抬高,行颈部、额部或枕部冷敷,促进血管收缩,以减少出血,安慰病人,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医生到达后可根据情况采用局部止血法:如烧灼法、冷冻法和前后鼻孔填塞法,操作时动作应轻、准、稳,以免造成新的创面,加重出血,应用止血药,如出血量过大,反复止血效果不佳时,可行颈外结扎术.根据原发病,出血量的大小及并发症使用降压,镇静、止血及维生素类药物,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应按医嘱及时、正确执行,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作者:王彦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慢性荨麻疹(chronic ruticaria.简称CU)的胃粘膜受累时大多数可无任何临床表现,只在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上腹痛、腹泻等表现.为了探讨CU胃粘膜的受累情况,现将我们近年用胃十二指肠纤维镜(简称纤维镜)检查的例病14例CU胃粘膜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纪淑贤;赵济成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