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小刚;周文雄;沈鹏臻;张艳;袁珂;毛淑兰;黄纯秀
目的 研究口服阿卡波糖对 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 A组 (阿卡波糖治疗 ,40例)和B组 (除阿卡波糖外的降糖药,40例),干预治疗3个月,利用稀释平板计数法和快速细菌鉴定法对干预治疗前后两组粪便中的双歧杆菌、肠杆菌科细菌、拟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和酵母菌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经3个月干预治疗,两组双歧杆菌数量均较前升高,但A组的双歧杆菌数量升高程度更加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肠杆菌科细菌均降低,但A组的肠杆菌科细菌数量降低程度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阿卡波糖能部分改善肠道菌群失调.
作者:刘小翠;胡郁刚;陈伟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水平与正常孕妇的水平差异.方法 选择东莞市大朗医院20例孕34周以上的GDM孕妇和20例孕34周以上的正常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纳入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血浆D-D、INR水平.结果 研究组孕妇的血浆D-D水平为(2.63±1.78)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1±0.9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的INR水平为(1.01±0.21),略低于对照组的(1.04±0.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患者的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均较为活跃,具有更高的血栓形成或出血风险,临床应密切监测观察.
作者:许怀通;蔡小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01-2016-08间雷州市人民医院共14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单盲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 干预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增高;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其康复效果,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还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黄小惠;王兰芬;胡姑长;吴淑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iDose4迭代重建技术(Advance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IR)对低剂量肺部平扫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分析2015-12-2016-12间到广东省惠东县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50例临床资料,所有对象均行肺部CT平扫,且依据扫描顺序分成常规剂量组(100 mAs)与低剂量组(50 mAs、25 mAs),将100 mAs选择常规滤波反投影方法重建设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分别采用常规滤波反投影和iDose4 AIR方法重建,对不同剂量、重建算法曝光剂量与图像噪声及图像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50 mAs和25 mAs低剂量组有效剂量比常规剂量组低,50 mAs低剂量组选择AIR法比常规滤波反投影图像噪声降低,且信噪比SNR和CNR提高(P<0.05);50 mAs借助AIR比常规剂量组图像噪声降低,且信噪比SNR和CNR比常规剂量组升高(P<0.05);管电流降到25 mAs时,常规滤波反投影评分下降,AIR图像较常规滤波反投影优;管电压降到50 mAs时,AIR图像较常规滤波反投影优.结论 和常规滤波反投影法相比,50 mAs、25 mAs借助AIR可降低有效辐射的剂量,且对图像质量不产生影响.
作者:陈国财;刘强;黄立康;刘星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大肠癌术后疗效和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外科2015-03-2016-03期间收治的82例大肠癌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1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较对照组的73.17%显著提高,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 肛门恢复排气时间、 禁食时间以及排便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大肠癌术后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胃肠功能的快速恢复.
作者:陈玉燕;吴东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接受中医药、乳管镜介入以及两种方法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江苏省泗阳县人民医院2014-02-2016-02间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60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乳腺炎患者仅接受中医药治疗,实验组在中医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乳管镜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治愈率、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接受中医药与乳管镜介入联合治疗的价值较高,可以直接对患者的乳管情况进行了解,把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将患者的治疗时间缩短,提高治愈率.
作者:何聿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片治疗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以及颅底动脉血流变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越秀区光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2014-10-2016-10间管理的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精神分裂症药物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阴性症状及颅底动脉血流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颅底动脉血流速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SANS评分及T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用银杏叶片联合常规精神分裂症对症药物治疗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患者SANS评分及TESS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麦志红;徐戟;潘善美;陈振江;苑令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家庭功能认知水平进行调查,为实施有效的家庭干预措施及促进患者社会功能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4-05-2016-04间广州市萝岗区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30例精神分裂症超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FACESⅡ-CV表对患者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进行调查.根据调查得分情况,将患者分为家庭功能平衡组和不平衡组,采用Pearson分析所有患者家庭功能状态评分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认知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两组患者对精神分裂症、家庭功能状态相关知识认知的差异.结果 UHR患者对家庭功能及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与患者的亲密度得分(r=0.647)和适应性得分(r=0.712)之间均呈正相关.家庭功能平衡组患者对家庭功能和精神分裂症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得分明显高于不平衡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对家庭功能及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低是导致患者家庭功能状态差的重要原因,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临床治疗干预中应对患者的家庭功能状态及精神分裂症之间的相关性引起足够重视,利于疾病的治疗.
作者:庞小丽;朱永红;陈华威;李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09-2015-09间项城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沙格列汀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干预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信赖和推广.
作者:李长坡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CT表现.结果 33例乳头状癌、2例未分化癌,1例髓样癌;18例淋巴结转移.CT平扫35例癌灶形态不规则,29例边缘不清晰,5例突破包膜;23例癌灶纵横比>1;28例癌灶为低密度,癌灶内钙化17例,11例砂砾样钙化,12例钙化位于病灶中心;增强扫描36例癌灶不均匀强化,4例囊变中可见中等强化壁结节,13例癌灶边界较平扫模糊.4例侵犯周围组织,6例发现颈部转移淋巴结>10 mm.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CT征象相比于单纯性甲状腺癌无特异性CT表现,根据结节的边缘、形态、纵横比、钙化、平扫及增强密度、与周围组织关系、淋巴结增大情况综合分析,能提高甲状腺肿疾病中合并甲状腺癌诊断正确率,降低漏诊率.
作者:梁坚豪;朱新进;庞力沛;于芬;梁结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利用PDCA循环评价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优先及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为推进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 制定推行一系列优先及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制度落实的计划和措施,各项干预方案利用PDCA循环原理策略来开展,考察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实施措施后基本药物使用情况的变化及效果.结果 2016年10月开始全面推行优先及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的干预措施后,第四季度病区10月、11月、12月的基本药物金额占比分别为30.68%、31.36%、31.84%,与第三季度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10月、11月、12月的基本药物金额占比分别为36.88%、38.05%、38.60%,与第三季度相比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院10月、11月、12月的基本药物金额占比分别为34.86%、35.21%、35.66%,与第三季度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实施基本药物相关干预措施的效果明显,PDCA循环有效促进了基本药物的优先及合理使用.
作者:白瑶;王立军;何光明;袁劲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03-2015-03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两组治疗方法相同,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出院后对两组Fugl Meyer运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生活质量评分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分别为(24.1±1.5)分、(15.4±1.7)分、(15.4±1.5)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的(33.5±2.8)分、(22.4±2.9)分、(20.8±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进行Fugl Meyer运动评分,观察组无Ⅰ级患者,Ⅱ级有1例,Ⅲ级1例,Ⅳ级28例;对照组Ⅰ级有11例,Ⅱ级有7例,Ⅲ级3例,Ⅳ级9例,观察组运动障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亦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医、护、社工三位一体长期护理对卒中康复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6-01-2016-06间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2例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常规的长期护理模式)和实验组(医、护、社工三位一体长期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生存质量,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DL)、生存质量评分(SQO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评分).结果 与护理干预前相较,护理干预后差异组BADL评分明显升高,SQOL评分、HAMD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较,实验组BADL评分升高明显,SQOL评分、HAMD评分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社工三位一体长期护理有效提高卒中康复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并改善患者抑郁症状.
作者:舒卫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03-2016-03间收治的152例急诊胸痛患者,将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的7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心衰、中风、休克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抢救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1%(P<0.05), 研究组抢救成功率为96.05%,高于对照组的89.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显著缩短急救时间、住院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艺敏;蒋德贤;王桂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D-D)水平的临床检测.方法 研究对象为乐昌市第二人民医院随机选取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轻度(NIHSS<4分,n=26)、中度(NIHSS4~15分,n=32)、重度(NIHSS>15分,n=28)三个组.另选取8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血清Hcy、hs-CRP、D-D水平进行检测,探讨相关指标与患者神经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血清Hcy、hs-CRP、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患者血清Hcy、hs-CRP、D-D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表现为正相关,3组ACI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患者血清Hcy、hs-CRP、D-D水平和脑梗死体积表现为正相关,3种不同梗死体积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D-D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可用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扶旭华;朱年凤;周艳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肾病综合征(NS)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NS患者按入院日期先后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1例采用协同护理模式.患者出院后由主管护士以电话随访的形式或患者回院复诊时访视患者,时间为第1个月,1次/2周,以后1次/月,为期1年.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后半年内激素治疗的依从性及1年内病情复发再次入院的人数.结果 两组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比较,除劳逸结合以外,其他项目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得分,对照组(28.91±6.08)分,观察组(34.53±3.2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1年内病情复发再次入院人数,对照组25例,观察组1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NS患者,能提高患者激素治疗的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再次入院,是比较理想的护理模式.
作者:缪碧丽;邓海燕;邓秀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冠心病伴心理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择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06-2016-06间收治的冠心病伴心理障碍患者中选出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冠心病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临床症状控制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有效率96.67%比对照组的80.0%高.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冠心病伴心理障碍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冠心病症状的控制,且用药方法简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薇;刘岱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不同口腔生物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疗效.方法 选择东莞市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50例牙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87例)与B组(63例),A组患者使用海奥口腔修复膜,B组患者给予肽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A组治疗成功率96.5%,明显高于B组的87.3%,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32%,显著低于B组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骨生长情况,两组骨厚度、植骨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时间点检测,效果均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牙种植术中引导骨再生选用海奥口腔修复膜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肽膜,它的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骨厚度、植骨厚度均显著高于肽膜,骨生长情况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兆友;王栋;张胜;尹颂豪;梁淑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骨科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将河源市中医院于2014-11-2015-10间收治的300例下肢创伤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将2015-11-2016-10间收治的300例下肢创伤骨折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泌尿系统感染、骨折延迟愈合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用于骨科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中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的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得以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英;张慧;罗莉娜;赖兰静;黄谭招;罗石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脑瘫高危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05-2014-06间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600例脑瘫高危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患儿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有患儿300例,对照组未实施综合康复治疗,研究组实施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脑瘫发生情况、体格与智能发育情况.结果 研究组脑瘫发生率3.33%,对照组脑瘫发生率是20.67%,研究组脑瘫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身高、体重、头围、MDI指数与PDI指数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瘫高危患儿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够获得良好效果,可以促进患儿的体格与智能发育,减少脑瘫发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蒋英;胡贵珍;申洁琼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