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贝伐单抗结合培美曲塞铂类对肺腺癌晚期的疗效研究

郑丽平;邓海燕;刘丹

关键词:贝伐单抗, 肺腺癌晚期, 生存率
摘要:目的 研究贝伐单抗结合培美曲塞加铂类对肺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肺腺癌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对照组33例,试验组患者使用贝伐单抗结合培美曲塞铂类治疗,对照组使用美曲塞加铂类治疗,18天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均治疗4个周期.结果 试验组4例,对照组5例因肿瘤进展在化疗4-6个周期而停止治疗,其余均完成了6个周期的治疗.试验组有效例数29例,CR 0例、PR 16例、SD 8例、PD 5例;对照组有效例数28例,CR 0例、PR12例、SD 5例、PD 11例.试验组ORR为55.17% (16/29),DCR为82.76%(24/29);对照组ORR为42.86% (12/28),DCR为60.71%(17/28);两组DCR分别为58.7%和28.3%,DCR分别为84.6%和28.4%.试验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疾病发展时间为8.5个月(95%CI:7.5 ~9.3个月),中位OS14.5个月(95%CI:11.8~17.6个月);对照组分别为6.2个月(95%CI:5.6~6.9个月)和11.5个月(95%CI:9.3~13.6个月),均显著延长,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伐单抗结合培美曲塞铂类对治疗肺腺癌晚期的患者无论近期还是远期疗效显著.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内膜癌患者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F-κB P65,NF-κB P50及IκBα蛋白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1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FIGO病理分期进行分组如下:Ⅰ期组(30例)、Ⅱ期组(32例)、Ⅲ期组(30例)和Ⅳ期组(28例).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患者NF-κB P65,NF-κB P50及IκBα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NF-κB P65,NF-κB P50及IκB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子宫内膜癌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患者NF-κB P65,NF-κB P50及IκBα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且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随着子宫内膜癌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子宫内膜癌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患者NF-κB P65,NF-κB P50及IκBα表达阳性率均升高,且表达阳性率随着子宫内膜癌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F-κB P65,NF-κB P50及IκBα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作者:马诗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IMRT放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目的 探讨IMRT放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肺功能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对6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放疗组和IMRT放疗组.观察2组患者放疗前后肺通气功能、肺弥散功能、肺通气阻抗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 2组肺通气功能改善不明显(P>0.05),肺弥散功能降低显著,且常规放疗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IMRT组更好地改善了患者的肺通气阻抗(P<0.05).2组患者放疗后CA199、CEA、SCC及CYFRA21-1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尽管IMRT放疗造成一定的放射性肺损伤,但明显改善了肺通气阻抗,且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下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洪水;廖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rmhTNF二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天恩福)rmhTNF二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例因恶性胸腔积液首次经rmhTNF治疗有效后又复发的患者,患者排尽胸腔积液后,注入生理盐水30 ml+ rmhT-NF 300万IU,于第4,7,10天分别放开引流管,接引流袋,至胸腹腔液不再流出时拔管,并注入rmhTNF300万IU和30 ml生理盐水.然后观察患者用药后KPS评分以及客观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0例患者经rmhTNF二次治疗后CR 4例,PR 12例,SD 3例,PD 1例,RR 80%,CBR 95%.其中,首次治疗达CR患者经rmhTNF胸腔注射二次治疗后50%达CR,50%达PR,RR达100%;首次治疗达PR患者二次治疗后,66.7%达PR,RR达66.7%,CBR达91.7%;7例血性胸腔积液全部变为黄色.患者生活质量有不同程度提高且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rmhTNF二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可靠、无明显副作用,是治疗复发性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刘晓英;贾秀青;张桂华;徐超;李培培;冯庆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DTX对比TAX辅助化疗对术前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对比多西他赛(Docetaxel,DTX)联合顺铂(DDP)与紫杉醇(Paclitaxel,TAX)联合DDP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28例Ⅰ B2期~ⅡB期宫颈癌患者,以随机组表对照法分为2组,分别为TP(n =114,TAX 135 mg/m2+ DDP 75 mg/m2)组和DP(n=114,DTX 75 mg/m2+ DDP 75 mg/m2)组,在宫颈癌手术之前,进行2次新辅助化疗,对化疗结果及副反应比较分析.结果 ①新辅助化疗有效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DP组WBC减少、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低于TP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减少、肝脏损伤发生率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未出现不可控制副反应.③2组手术后的标本病理反应率与淋巴结阳性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辅助化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效果相近,但多西他赛不良反应较紫杉醇轻,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宋献忠;朱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EGFR、XRCC3、hOGG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3(XRCC3)和人类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1(HOGG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50例食管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二步法检测患者在放疗前EGFR、XRCC3、hOGG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EGFR、XRCC3及hOGG1的表达及其三者之间中的两者联合表达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50例食管癌组织EGFR、XRCC3和hOGG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0%(36/50)、68.0% (34/50)和64.0% (32/50),且三者之间两两呈正相关关系(P<0.05).EGFR、XRCC3及hOGG1阳性表达患者的放疗疗效均低于阴性表达患者,且三者之间中的两者均阳性表达者的放疗疗效比均阴性表达患者低(P<0.05).结论 EGFR,XRCC3及hOGG1作为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敏感性的预测指标,可以指导对不同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放疗方法.

    作者:高艳梅;杨怡萍;慕玉东;张永彤;李涛;王亚丽;高德英;马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老年肺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老年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晚期老年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给予贝伐单抗治疗.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生存率,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CR+PR)分别是75.00% (45/60)与56.67% (34/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415,P=0.012).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为7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432,P=0.040).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半年生存率分别为86.67%、81.6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0.563,P=0.453);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是61.67%、25.00%与43.33%、16.67%,2组1、2年生存率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043,P=0.04;x2=9.571,P=0.021).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2.584,P=0.108).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肺腺癌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增加治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毅超;刘云军;何宛谦;温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直肠给药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直肠给药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晚期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0例)予以硫酸吗啡缓释片镇痛治疗,研究组患者(30例)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直肠给药治疗.对比2组患者镇痛效果,用药前、用药1h、3h、5h、7h、24 h后患者疼痛程度及药物不良反应;对比治疗后患者焦虑(SAS)及抑郁(SDS)自评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80.00%(P<0.05).服药1h、3h后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5h、7h、24 h后2组评分相当(P>0.05).研究组治疗后患者SAS、SDS、PSQI及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率(10.00%)低于对照组(33.33%),治疗满意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直肠给药镇痛效果佳,起效快,患者耐受性好、疼痛控制稳定,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且患者心理状态佳,睡眠可,生活质量改善,值得应用.

    作者:李丽;李海宁;贾红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hsa-miR-34b-3p与CDK4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hsa-miR-34b-3p (miR-34b)与CDK4在骨肉瘤中表达水平,并分析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00例冻存骨肉瘤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使用qRT-PCR检测组织中miR-34b表达水平.使用WB检测CDK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癌旁非肿瘤组织相比,骨肉瘤组织中miR-34b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CDK4蛋白的表达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肉瘤组织中,miR-34b的表达随肿瘤分期进展而逐渐降低,而CDK4蛋白的表达逐渐增高,miR-34b表达与CDK4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在软组织浸润和转移者中miR-34b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软组织无浸润和无转移者,而CDK4蛋白表达则相反.结论 在骨肉瘤组织中,miR-34b的表达随临床分期进展而逐渐降低,可能通过负向调控CDK4表达而在骨肉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作者:宋光泽;赵慧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超声造影联合超声BI-RADS分级在临床疑似乳腺癌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联合超声BI-RADS分级在临床疑似乳腺癌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入选84例超声BI-RADS分级4~5级、疑似乳腺癌病变者,使用西门子S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造影、BI-RADS分级以及二者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本组84例经病理学诊断为良性61例,恶性23例.超声造影与BI-RADS分级联合检查法对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3%、95.5%、87.5%、96.7%,均高于单独检查法(P<0.05).结论 对于临床疑似乳腺癌病变者,采用超声BI-RADS分级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的可靠性高,可减少漏误诊.

    作者:丁敏侠;柏艳红;唐凤珍;陆长春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恩度胸腔灌注方案联合DP静脉化疗治疗乳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选取乳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90例,根据其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应用恩度联合化疗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化疗药物治疗,治疗前均先排尽胸腔积液.治疗组在胸腹腔内注入顺铂60 mg、恩度45~60 mg;对照组除不加入恩度外,其余同治疗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7.78%(35/45),对照组为44.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72,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55.26%;对照组为3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500,P<0.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达到了35.56%和3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红细胞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红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 对于乳腺癌所致的恶性胸腔积液采用胸腔内灌注顺铂序贯恩度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宜锋;邹庆华;李晓静;齐秀恒;董久兴;刘军;王保信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联合应用预防性回肠造瘘与腹膜外引流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预防性回肠造瘘与腹膜外引流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9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两组均按TME原则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观察组在吻合后,加行末段回肠双腔造瘘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情况(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盆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吻合瘘发生率)、营养情况(TP、Alb、PA)、肛门功能恢复情况、SF-36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盆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吻合瘘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营养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肛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7.1%)显著高于对照组(4.2%)(P<0.05).结论 预防性回肠造瘘与腹膜外引流联合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明显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促进肛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丽君;李国强;柳万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CD8+CD103+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CD8+ CD103+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研究两种免疫细胞标志物CD8和CD103对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染色检测220例NSCLC组织中CD8+和CD103+淋巴细胞的数量,采用单变量方法分析其对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建立动物模型研究CD8+和CD103+淋巴细胞在NSCLC发展中的作用.结果 CD8+细胞数量和CD103+细胞数量之间存在正相关(γ=0.38,P< 0.0001),CD103+细胞数量随着CD8+细胞数量的增加而增加.CD8和CD103双阳性表达为NSCLC患者生存情况的独立有益预后因素,其预后价值高于单独的CD8或CD103阳性表达.小鼠实验证实CD8+和CD103+细胞耗竭可促进NSCLC发展.结论 CD8+CD103+淋巴细胞对NSCLC患者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晓;魏立;陈重;务森;李基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对VEGF和MMP-9的影响

    目的 探讨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应用替吉奥胶囊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99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晚期食管癌、胃癌及大肠癌患者均给予单药替吉奥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化疗前后外周血VEGF及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 99例患者化疗后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38例,病情稳定(SD)34例,病情进展(PD)27例,临床总缓解率38.3%,临床获益率72.7%.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Ⅱ度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伤、手足综合征.化疗后外周血中VEGF及MMP-9含量明显下降,化疗前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SD、PD 3组患者外周血VEGF及MMP-9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应用替吉奥胶囊治疗效果肯定,毒副作用小.血清测定VEGF及MMP-9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判断预后,指导化疗.

    作者:蒋丽媛;安亚伟;赵彩霞;商倩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影响认知行为疗法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抑郁状态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认知行为疗法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抑郁状态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120例患有抑郁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在接受认知行为疗法及常规化疗前填写自制问卷调查表、VAS调查表,HAMA及HAMD评分表,6周后评价抑郁治疗效果.结果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后患者HAMD评分为(15.86±3.66),较治疗前(19.62±2.1)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疼痛程度(P<0.01)、是否伴有焦虑状态(P<0.05)、精神信仰(P<0.05)及家庭年收入(P<0.05)对治疗效果存在影响.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抑郁状态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中疼痛程度、是否伴有焦虑状态、有无精神信仰及家庭年收入对疗效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颖;赵丽波;周维国;韩磊;宋春青;陆汉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肾透明细胞癌与乳头状肾细胞癌的CT影像学对比及临床意义

    目的 比较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与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的CT影像学差异,并探讨CT对CCRCC与PRCC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CRCC、PRCC患者的CT资料57份,按照病理诊断结果分为CCRCC组和PRCC组,各41、16例.比较2组患者各扫描期CT值及增强扫描时增强相对强度.结果 PRCC组CT平扫值显著高于CCRCC组(P<0.05),CCRCC组在皮髓期、实质期及排泄期三期增强扫描时的CT值、增强相对强度均显著高于PRCC组(P均<0.05).结论 CT对鉴别CCRCC和PRCC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通过增强扫描时的增强相对强度来区分二者.

    作者:吴堡;段王栋;周元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三种成像检查技术在乳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三种成像检查技术在乳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30例乳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应用CDFI、CEUS及UE法成像检查,同时进行手术或穿刺病理组织检查以对患者乳腺肿瘤进行定性确诊,然后将彩色多普勒超声三种成像技术的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判定不同检查技术的符合率.结果 CDFI法与UE法对良性乳腺肿瘤诊断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CEUS法对恶性和良性乳腺肿瘤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CDFI法和UE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FI法联合CEUS法与CDFI法联合UE法的阳性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FI法可以作为乳腺肿瘤定性诊断的基础性方法,必要时可联合CEUS法和UE法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于广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方案,即培美曲塞联合顺铂;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贝伐单抗,21天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观察2组患者细胞因子及肿瘤标志物的指标、免疫学指标及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白细胞介素-4(IL-4)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治疗后均有一定程度下降,试验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的CD3+、CD4+及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胸腔积液缓解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对于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能够显著降低炎症因子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再军;徐成;胡月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鼻咽癌血浆中S100A8与S100A9蛋白质表达与临床分期及血浆EB病毒VCA-IgA抗体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血浆中S100A8与S100A9蛋白质表达水平和临床分期,并分析两者与血浆EB病毒VCA-IgA抗体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鼻咽癌患者72例,作为实验组,Ⅱ期14例,Ⅲ期32例,Ⅳ期26例.再选取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浆样本并进行处理,检测血浆中的VCA-IgA水平和S100A8、S100A9的含量.结果 对照组健康者血浆中两种蛋白质的含量,显然低于实验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患者血浆中S100A8和S100A9的含量明显低于Ⅱ期和Ⅲ期患者血浆中两者的含量,且两两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浆中两种蛋白质含量与VCA-IgA水平无相关性(SI00A8 γ为-0.01,P>0.05,S100A9 γ为-0.09,P>0.05),而两种蛋白质具有正相关性(γ=0.21,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血浆中S100A8与S100A9蛋白质表达水平上升,且患者血浆中S100A8与S100A9蛋白质含量跟VCA-IgA水平不具有相关性.

    作者:徐帅;范崇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食管胃早期癌内镜特点及临床病理特征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 分析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患者内镜下的病理特征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106例食管胃早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内镜下特点和临床症状,研究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之间的关系.结果 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与浸润深度无相关性(P>0.05),患者内镜下分型和组织分化程度与浸润深度相关(P<0.05),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内镜分型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对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2个自变量作为淋巴结相关的转移因子,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内镜是发现食管胃早癌有效手段,内镜下分型和组织分化程度对浸润深度有明显提示作用,浸润深度可以作为临床上间接评判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李峥嵘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VEGF、MMP-9和TIMP-1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VEGF、MMP-9和TIMP-1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小儿神经母细胞瘤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VEGF、MMP-9和TIMP-1的表达,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VEGF、MMP-9和TIMP-1的相关性,分析VEGF、MMP-9和TIMP-1表达与小儿神经母细胞瘤肿瘤分期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在肿瘤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中的意义.结果 MMP-9在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33% (22/30)、TIMP-1阳性表达率为46.67% (14/30),VEGF在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00% (21/30) (P<0.05);而22例MMP-9阳性表达组织标本中TIMP-1阳性表达率为40.90%(9/22),8例MMP-9阴性表达组织标本中TIMP-1阳性表达率为75.00% (6/8) (P <0.05);12例Ⅲ、Ⅳ期患者中MMP-9阳性表达率为83.33% (10/12)、VEGF阳性表达率为83.33% (10/12),明显高于18例Ⅰ、Ⅱ期患者的55.55% (10/18)和50.00% (9/18) (P <0.05),而TIMP-1在Ⅲ、Ⅳ期患者中阳性表达率为25.00%(3/12),明显低于Ⅰ、Ⅱ期患者中的61.11% (11/18) (P <0.05);TIMP-1表达与MMP-9及VEGF表达呈负相关关系(γ1=-0.434,γ2=-0.532,P<0.05).结论 VEGF、MMP-9和TIMP-1与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恶性程度、浸润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后的判断指标,为小儿神经母细胞瘤临床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梁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