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雪;王梦桥;刘建;彭德伟;李锋
目的 探讨重症患者使用利奈唑胺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过程中的药学监护作用.方法 通过重症感染患者病例,围绕该患者在治疗整个过程中遇到血小板下降及疗效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干预,建议更换治疗药物.结果 经过治疗患者血小板恢复正常,病情好转.结论 患者治疗过程中药学监护起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力;刘利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FR-α蛋白及Ki-67表达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50例患者,其中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17例,因癌前病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8例,因宫颈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5例(4例宫颈癌Ⅱ期、3例宫颈癌Ⅲ期、8例宫颈癌Ⅰ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FR-α和Ki-67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宫颈癌组织以及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结果 FR-α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宫颈癌组织的表达阳性,比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宫颈癌组织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的表达阳性,比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R-α在3种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蛋白在3种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癌病变组织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R-α和Ki-67蛋白在3种不同临床分期中的表达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发病与FR-α蛋白在各种组织中的表达升高有关;HPV感染和FR-α蛋白表达有协同作用;肿瘤发生加快与Ki-67蛋白在宫颈组织中的高表达有关;Ki-67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FR-α有相关性.
作者:赵红果;郭宝芝;刘爱珍;宋芷霜;蔡海瑜;丁俊珊;刘路玖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后程三维适形放疗同步依托EP方案化疗治疗SCLC伴脑转移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SCLC伴脑转移癌的患者120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组,各60例.2组同时行后程三维适形放疗依托EP方案进行化疗,间隔3周后用EP方案化疗,28天为1个周期,根据患者情况行3~8个周期.A组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天,用量约为250 ml,持续用药2个周期以上.采用疗效评价、生活质量评价、不良反应评价联合评价,根据术后随访评价远期生存率.结果 A组患者疗效有效率(70.0%)略高于B组(6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率(81.7%)高于B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头痛发热等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远期生存率略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后程三维适形放疗同步依托EP方案治疗SCLC,能够有效提高SCLC伴脑转移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远期生存率,可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新桥;王兵;赵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者62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分娩、正常孕妇6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孕妇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观察组肌瘤变性、先兆早产、先兆流产、胎位异常、前置胎盘、胎盘窘迫、宫缩乏力、胎盘早剥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6.45%,14.52%,19.35%,12.90%,16.13%,9.68%,24.19%,8.06%,30.6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61.29%,高于对照组的2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低Apgar评分的发生率分别为6.45%,12.9%,9.6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易发生妊娠并发症,增加了剖宫产率,且新生儿结局不良,应引起临床注意.
作者:吴利萍;沈孟荣;郭慧娟;蒋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新辅助化疗与手术的间隔时间对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60例接受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性手术的初治疗直肠癌患者,根据新辅助治疗结束至手术的间隔时间分为观察组(新辅助放化疗结束后≥8周)和对照组(新辅助放化疗结束后<8周),每组30例.全部患者采用FOLFOX方案的化疗及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或经腹直肠癌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CEA值、肿瘤降期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观察组CEA值为(7.3±6.6) ng/ml,对照组CEA值为(7.9±6.3) ng/ml,均较辅助化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T分期降期率为70.0%、N分期降期率为63.3%,二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吻合口漏3例、吻合口出血4例、肠梗阻2例、盆腔感染3例,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结束8周后行手术,可以获得更为明显的降期效果,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韩文华;钱昆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采用益气活血扶正解毒法辅助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经手术组织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FOLFOX 4方案化疗)与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扶正解毒法治疗),各45例,均治疗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肝功能指标、白蛋白、肿瘤指标甲胎蛋白变化;采用B超检测两组肿瘤大直径变化,统计两组治疗6个月后生存情况及安全性,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ALT、AST、TBi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各项指标水平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白蛋白水平分别为(32.11±2.71) g/L、(32.32±2.59) g/L,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肿瘤指标甲胎蛋白水平、肿瘤大直径明显下降,而治疗组治疗后甲胎蛋白水平、肿瘤大直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生存率为95.56%与对照组(91.11%)相比,x2=0.71,P=0.39.除腹胀、纳差外,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乏力、腹腔积液及肋痛症状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乏力、纳差、腹胀、肋痛及腹水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 结论采用益气活血扶正解毒法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具有较好疗效,且可有利于改善其临床消化道症状及肝功能等.
作者:蒋春梅;丁诗正;张自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大脑凸面脑膜瘤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大脑凸面脑膜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额外侧前颅底锁孔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记录手术效果与认知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全切除45例,次全切除5例;对照组全切除20例,次全切除16例;2组切除方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 d的尿崩、感染、垂体功能减退、下丘脑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 (P <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为(7.43±2.14)分和(5.89±1.34)分,都明显高于术前1d的(3.56±1.33)分和(3.48±1.28)分(P<0.05),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对于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额外侧前颅底锁孔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大脑凸面脑膜瘤有利于进行肿瘤全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
作者:杨志明;廖晓灵;胡帮红;杨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麻醉时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胃癌根治术患者PaO2、PaCO2及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 胃癌根治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以及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使用咪达唑仑,对比观察两组患者PaO2、PaCO2及氧合指数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7.50%(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 (28/40)(P<0.05).两组患者均能够将药物泵入的速度进行调整,使得Ramsay评分在理想范围内,观察组0~3分患者为90.00% (36/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24/40).7~10分患者为0.00%(0/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0% (4/40)(P<0.05).观察组患者被唤醒时间为(0.17 ±0.02)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0.57) min(P <0.05).两组经过不同方式麻醉处理之后,观察组的PaO2上升趋势明显大于对照组,PaCO2及氧合指数降低趋势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麻醉时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胃癌根治术患者PaO2、PaCO2及氧合指数可以进行较为明显的调节,有效缩短患者麻醉后恢复时间,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李丕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ⅠA期乳腺癌妇女的临床病理特征与生存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38例ⅠA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中位随访,5年PFS为94.2%,5年OS为98.9%.138例患者中12例发生复发或转移.T1b期复发或转移3例,T1c期复发或转移9例.138例患者生存状况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i-67表达、不同的手术方式、放疗手段和组织学分级与患者PFS相关(P<0.05),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及曲妥珠单抗的使用与否对PFS无明显影响.Ki-67表达和组织学分级是影响患者PFS独立预后因素(P<0.05),且组织学分级中低级患者的PFS优于组织学分级高级患者,Ki-67表达<14%优于Ki-67表达≥14%者.结论 ⅠA期乳腺癌患者总的术后生存状况较好,对于某些亚组患者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和转移率,且风险较大.
作者:张振;冯云;李振宇;曹效忠;任莎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与开放手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6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开腹手术治疗.根据手术情况、术后病理情况、随访3年期间生存情况,评价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与开放手术的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除淋巴结总数为(12.56 ±4.36)枚,多于对照组(10.41 ±3.45)枚(P<0.05).2组在转移淋巴结数及肿瘤分化程度方面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1年、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总复发率上比较,2组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相当,但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并且能适度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是理想的手术治疗方式.
作者:徐志诚;李准;王晓东;李春海;李伟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大脑凸面肿瘤术后迟发硬膜外血肿的发生因素.方法 选择大脑凸面肿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都采用开颅手术,记录术后3个月迟发硬膜外血肿发生情况,并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进行头颅扫描,发现迟发硬膜外血肿4例,发生率为4.9%;患者行全麻下血肿清除术后好转.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糖尿病、乳糖含量、病理类型与迟发硬膜外血肿发生明显相关(P<0.05);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间、糖尿病、乳糖含量、病理类型都是导致迟发硬膜外血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大脑凸面肿瘤术后迟发硬膜外血肿比较常见,年龄、手术时间、糖尿病、乳糖含量、病理类型都是导致迟发硬膜外血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肖学谦;肖三潮;千超;李峰;张毓;刘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抗人乳头瘤病毒(HPV)蛋白辅料配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后HPV持续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行宫颈冷刀锥切术后仍存在HPV感染的子宫上皮内瘤变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HPV蛋白辅料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静脉滴注,观察2组患者治疗3、6、12个月后病毒转阴率及临床有效率,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治疗3、6、12个月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患者在治疗6、12个月后病毒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抗HPV蛋白辅料和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用药可有效降低病毒载量,大限度清除锥切术后HPV的持续感染,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巧娥;胡小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经纤维支气管镜下大气道良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纤维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的中央气道的良性和恶性肿瘤患者80例,对比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1个月的肺功能(FEV1、FVC)、气道狭窄段的腔径和气促的指数改变情况,观察气道的恶性肿瘤患者1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观察患者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30例气道的良性肿瘤患者,手术都成功去掉了腔内的肿瘤,呼吸困难和胸闷等临床症状消失,气道恢复通畅状态.50例气道的恶性肿瘤患者中有1例患者治疗无效(2.0%),5例患者治疗有效(10.0%),44例患者治疗显效(88.0%);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气道的腔径得到明显提升,气促的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1年生存率为31.0%,中位生存时间为3.8个月.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对患者疗效显著,患者症状改善良好,可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手术并发症少.
作者:王晓洁;牛建明;李润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预防性抗癫痫药物治疗脑肿瘤相关性癫痫的意义.方法 对确诊治疗的脑肿瘤患者病例资料进行整理,根据用药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癫痫发生率为12.0%,显著低于对照组(26.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癫痫发生率为22.0%,对照组患者癫痫发生率28.0%;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癫痫发作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发作≥3次发生率36.4%,显著低于对照组(64.3%),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抗癫痫药物治疗脑肿瘤相关性癫痫可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收益肯定.
作者:付伟;周赤忠;潘德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围术期血清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的与其免疫功能的关系及其联合预测生存预后.方法 选取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5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GH、IGF-Ⅰ和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A(IgG)、免疫球蛋白A(IgM)水平,随访3年,依据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86例)和死亡组(n =66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GH、IGF-Ⅰ与IgA、IgG、IgM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GH、IGF-Ⅰ联合预测生存预后的效能,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术前、术后血清GH、IGF-Ⅰ、IgA、IgG、IgM水平和生存预后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血清GH、IGF-Ⅰ、IgA、IgG、IgM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结果显示,血清GH、IGF-Ⅰ与IgA、IgG、IgM呈正相关(P<0.05);生存组患者术后血清GH、IGF-Ⅰ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GH以3.50 ng/ml为分界值、IGF-Ⅰ以130 ng/ml为分界值时,其联合预测生存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94%、93.02%、93.42%,与实际结果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清GH、IGF-Ⅰ水平可能与其术后免疫功能抑制状态发生有关,术后联合检测二者水平预测患者的生存预后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潘音桦;邹全庆;周燕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肺癌接受调强或适形放疗后放射性肺炎发生及计量学预测因素.方法 选取接受胸部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214例,其中适形放疗96例,调强放疗11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及不同肺体积定义的计量参数对急性放射性肺炎的预测价值,并比较各因素间相关性.采用调强或适形放疗,观察患者开始至结束后3个月内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情况并采用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急性放射性损伤分级标准进行分级评价.结果 ①适形放疗组出现1级以上放射性肺炎35例(36.46%),出现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13例(13.54%);调强放疗组出现1级以上放射性肺炎48例(40.68%),出现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18例(15.25%);②不同肺体积定义会使得肺剂量学参数值发生显著变化(P<0.01),且根据相关性分析显示V5对于大于1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综合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结果可得预测1级以上放射性肺炎发生的有价值的指标为双肺V5、V8、V13、V20以及是否吸烟.结论 调强放疗与适形放疗相比较增加了低剂量受照射的肺体积但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没有明显提高.不同的肺体积定义会影响正常肺剂量学,双肺V5、V8、V13、V20以及是否吸烟可能是有价值的预测急性放射性肺炎的指标,其中对于调强放疗来说V5的预测性能可能更好.
作者:马建光;司小三;程长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EC序贯T化疗对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疗效及Ang-2、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110例,以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实施EC序贯T化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Ang-2、VEGF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Ang-2以及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以及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序贯T化疗对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效果较好,能够有效调节Ang-2以及VEGF水平,降低心肌酶以及肝功能水平,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葛述科;孙嘉忆;高伟;郭文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MRI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诊断早期宫颈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78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入院后先接受MRI检查,间隔2h后接受TVCDS,观察2种不同的检查方法对早期宫颈癌临床分期的检出率和不同病灶部位的检出率.结果 MRI联合TVCDS检测在早期宫颈癌各临床分期上的检出率与TVCDS单独诊断的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检查方法对宫旁侵犯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质浸润和阴道浸润,MRI联合TVCDS的检出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 MRI联合TVCDS能较好地对早期宫颈癌进行准确判断,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偏小,还需在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的基础上,探索MRI联合TVCDS对宫颈癌及其临床分期的诊断效果,以便更好地预防与治疗宫颈癌.
作者:贺海玲;刘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无功能性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无功能性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无功能性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分级、病理学特点不同,其顸后也不相同.18例患者中,无功能性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G1级12例,G2级5例,G3级或神经内分泌癌1例.G1、G2患者5年生存率达100%;1例G3级或神经内分泌癌患者术后1年死亡.结论 无功能性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级与预后关系密切,肿瘤远处转移及细胞分化程度决定是否可以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这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作者:卢晓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乳腺恶性肿瘤间质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160例乳腺肿瘤术后标本进行研究,按肿瘤良、恶性分组,其中乳腺恶性肿瘤组标本100例、良性肿瘤组标本6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标本中α-SMA的表达,并分析α-SMA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乳腺恶性肿瘤组α-SMA蛋白阳性率为79.00%,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恶性肿瘤组α-SMA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病灶直径、ER表达、PR表达、HER-2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肿瘤组织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乳腺恶性肿瘤间质中α-SMA的表达显著的升高,并且与乳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作者:王文然;郭瑞;张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