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洁
目的 对需要药物治疗的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如何合理用药进行探讨.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临床用药经验,针对BPH临床合理用药进行阐述.结果 进一步为基层医生明确了治疗BPH常用药物的作用机理、临床用药误区及注意事项.结论 基层医生在给患者选择药物前,应熟悉掌握治疗药物的类型及其适应症和副作用,可更好地解决患者排尿障碍症状,延缓手术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崔光华;钟秀宏;谷玲卫;张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应用锁定螺钉治疗桡骨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12-09~2013-03间共收治桡骨头骨折病人15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22~53岁.MasonⅡ型9例,Ⅲ型6例,其中摔伤12例,车祸伤3例.对这15例病人使用锁定螺钉固定,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通过随访观察并应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判断疗效:优11例,良3例,可1例,差0例,手术前总分为34.37分,手术后总分为81.15分.结论 应用锁定螺钉治疗桡骨头骨折可以起到满意的疗效.
作者:范筱;李涵;侯爱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诊断,手术方式选择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2005-06~2012-06间收治的58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彩超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9.3%(46/58);术前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7.2%(34/39);术前MRI和MRCP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7.8%;血清CA19-9及CEA阳性率分别为71.8%(28/39)和61.5%(24/39).根据TNM分期标准,本组Ⅰ期3例,Ⅱ期9例,Ⅲ期17例,Ⅳ期29例.5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8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其中3例Ⅰ期患者获长期生存.18例行根治性切除术,根治性切除率为31%.58例病人中有45例获得随访,随访率为77.6%.其中随访的6例Ⅱ期患者及3例Ⅲ期患者术后生存期超过3年;3例Ⅱ期患者术后生存期超过5年;3例Ⅳ期患者术后分别生存16个月、20个月、21个月.结论 术前影像学的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早期诊断和根治性手术是提高胆囊癌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志伟;朱大勇;陈杨;毛晓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30%~50%的病例为亚临床感染或隐性感染,易被人们忽视,成为潜在的传染源.风疹本身并不严重,但风疹病毒易导致孕妇怀孕期间的致畸性[1].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可对胎儿产生先天性损害,若妊娠前3个月感染风疹病毒,病毒可经血或胎盘侵犯胎儿机体,导致自发流产、死产或胎儿感染,当胎儿感染后可导致儿童先天畸形,包括白内障、耳聋、心脏病或智力低下,即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s,CRS)[1].
作者:黄鹤;孙兆丹;薄芳;宋婧;高士锐;闫滨;马玉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术后预防性补钙对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和血钙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2012-01~2013-01间行甲状腺全切术患者13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预防性补钙组(A组)和对照组(B组),再根据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分为A1(≥8 pg/mL)、A2(<8 pg/mL)、B1(≥8 pg/mL)、B2(<8 pg/mL)4组,对比各组患者30 d内低血钙的发生率及患者PTH水平.结果 经30 d观察,发现B组低血钙发生率高于A组(χ2=11.622,P=0.001),其中A1组与B1组比较、A2组与B2组比较,发生低血钙几率均降低.同时A组患者甲状旁腺恢复速度优于B组,A1组术后3 d开始PTH恢复速度优于B1组,术后30 d即恢复正常水平.A2组患者术后7 d开始PTH恢复速度优于B2组.结论 甲状腺全切除术后预防性补钙,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恢复甲状旁腺功能及预防低血钙的发生.
作者:林景能;李江波;刘佳;梁月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对在我院住院的15例不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不典型川崎病的病例中,口唇干红和球结膜充血为常见症状,而皮疹、淋巴结肿大和手足硬性水肿、脱皮为少见症状.实验室检查在不典型川崎病的诊断中占重要地位.结论 在发热>5 d的患儿中,应根据川崎病面容和实验室检查对不典型川崎病做出早期诊断,尽早治疗,以减少冠脉损害的发生.
作者:陈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我们在门诊妇科实习时,通过带教老师治疗1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时在处理顺序上的灵活性,终达到满意疗效,体会到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治疗策略的重要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期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的内分泌变化而引起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中医认为以肾虚为本,肾阴阳平衡失调,影响到心、肝、脾脏,从而引发一系列病理变化,出现诸多证候.有的妇女会出现月经失调,如月经周期的提前或推后,经量或多或少,甚至可崩漏,出现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失眠健忘、发枯易脱、牙齿酸软等[1].
作者:陈崇利;梁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寻找治疗腰椎管狭窄间歇性跛行的有效方法.方法 治疗组30例患者用腹针深刺腹部腧穴;同时非随机选取同期对照组30例患者,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4周后,治愈率70%,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治愈率53.3%,总有效率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针治疗继发性腰椎管狭窄间歇性跛行疗效较好.
作者:郎俊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功能性便秘按照罗马Ⅲ[1]标准被定义为排便费力,排便为块状或硬块,有排便不尽感,有肛门直肠梗阻或阻塞感,需要用手操作以促进排便,排便少于3次/周,且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近年来,中医治疗功能性便秘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近年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杨润;吕楚;冯培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给予胆囊结石并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与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6-10~2012-10间收治的44例胆囊结石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全部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其中41例治愈,无并发症发生;3例术后出现胆瘘,经引流管引流4 d后治愈.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给予胆囊结石并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余结水;龙得田;郑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方法在传统的20学时理论验证性实验教学基础之上,新增加11学时设计性实验.结果 有96.7%的学生接受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结论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张春梅;唐华;陈蓉;王顺蓉;邹平;黄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应用前列腺素E1组(对照组)和应用前列腺素E1联合金水宝胶囊组(治疗组),每组各20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尿素氮和血肌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尿素氮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前列腺素E1联合金水宝胶囊能更有效地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24 h尿蛋白排泄率以及血肌酐.
作者:王秋义;李志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置入硬膜外麻醉管和硅胶软管后再行吻合手术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 -06~2013-06间行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共60例(60眼).A组32例单路置入硬膜外麻醉管,B组28例双路置入硅胶软管.3个月后拔管,随访观察泪道通畅情况.结果 A组治愈28例,好转2例,未愈2例;B组治愈24例,好转2例,未愈2例.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0.05).结论 泪小管吻合手术单路置入硬膜外麻醉管或双路置入硅胶软管都可以有效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两者各有优缺点.但双路置入泪道置入硅胶软管更舒适,并发症更少.
作者:韩宝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生理学几乎所有的章节涉及的功能活动都能与临床专业课内容结合起来[1].如何使生理学教学更贴近临床专业课教学,是近年来高职生理学教学改革的瓶颈和热点.对此,许多院校都进行了不同的尝试,但多数只局限于教学方法改革的层面,如:在教学过程采用病例教学、讨论、启发、情境教学等等,而没有实现生理学课程与临床专业课生理基础的直接对接,导致存在:(1)学生在学习或完成生理学学习以后,对生理学理论所能分析的临床问题了解不够全面;(2)多数专业课的临床疾病与其生理学基础在教材内容组织形式上,对应关系不够明确.
作者:姚伟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癌基因C-erbB-2在乳腺癌生物学行为中所起的作用,指导临床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内分泌治疗及其预后的判断.方法 本研究收集1999~2010年在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50例乳腺癌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R、PR、C-erbB-2抗体.结果 其中60例ER阳性患者内分泌治疗后,ER、PR阳性、C-erbB-2阴性者5年存活率为73.3%(22/30)、复发率为4.5%(1/22),ER、PR阳性,C-erbB-2阳性者5年生存率为36.8%(7/19)、复发率为42.9%(3/7),ER阳性、PR阴性、C-erbB-2阴性者5年生存率为63.6%(7/11)、复发率为20.0%(1/5),60例经内分泌治疗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60.0%,总复发率为14.7%.结论 通过联合检测ER、PR、C-erbB-2基因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指导临床术后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降低肿瘤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董亚文;孙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紫锥菊提取物的遗传毒性,为紫锥菊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常规方法进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Ames试验.结果 紫锥菊提取物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紫锥菊提取物对小鼠未见生殖遗传毒性,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无致突变性.
作者:于蒙;贺文庆;冯全利;陈秀云;卜仕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钩藤中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A)和0.3‰三乙胺水溶液(B),采用线性梯度洗脱:0 min:40% A,5 min:50% A,21 min:67% A,25 min:100% A;流速1 mL/min;柱温为室温.DAD检测器,检测波长 254 nm.进样量10 μL.结果 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分别在10~8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1.0),钩藤碱的平均回收率为103.1%,RSD为2.7%(n=9),异钩藤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3.2%(n=9).结论该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以用于钩藤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晓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CPR)期间患者动静脉血气改变情况.方法 对心跳骤停且CPR成功的13例患者,采用简易呼吸机联合气管插管法进行急救,由专人监测心脏骤停前12 h、CPR开始后5 min和(或)30 min及CPR成功1 h后的动静脉血气改变情况.结果动脉血CPR期间pH值、BE先升高再下降(P=0.01),静脉血先下降后升高(P=0.01),CPR成功后1 h恢复至心跳停搏前水平;动脉血PCO2先下降再上升(P=0.02),静脉血先升高再下降(P=0.00),CPR成功后1 h恢复至心跳停搏前水平;动脉血、静脉血CPR期间PO2均先下降后升高(P=0.00;P=0.00),CPR成功后1 h恢复至心跳停搏前水平;动脉血、静脉血HCO-3 CPR期间先升高后下降(P=0.03;P=0.02),但动脉血波动幅度大于静脉血.结论 CPR期间实施有效的肺泡通气技术,尽早恢复机体组织血供是纠正酸碱紊乱的根本方法.正确进行血气监测,合理使用NaHCO3,或使用不产生CO2的纠酸剂,有利于提高CPR的成功率.
作者:吴宗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自体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探讨减少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问题.方法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蒂结膜瓣移植,手术治疗52例56眼,术中应用0.2 mg/mL的丝裂霉素C湿棉片,在巩膜面上湿敷3 min,术后随访12~18个月.结果 术后临床治愈56只眼,所有病例1周之内角膜创面即愈合,术后随访12~18个月,仅1例复发,复发率为1.8%.结论 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能有效降低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率.
作者:刘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术前经头颅CT定位,明确穿刺进针点,选择血肿大直径方向穿刺,注意避开血管和功能区.首次抽吸出血肿总量的65%~75%为佳,合并破入脑室者行侧脑室引流术效果更好.复查头颅CT后,经三通向引流管缓慢注入尿激酶达血肿腔溶解血肿,引流2~5 d,长不超过1周,血肿消除85%以上或残留血肿<10 mL即可拔引流管.结果 本组63例患者,其中存活60例,占95.2%,随访1~3个月,ADL(日常生活能力) Ⅰ级12例(19.0%),Ⅱ级21例(33.3%),Ⅲ级16例(25.4%),Ⅳ级9例(14.3%),V级2例(3.2%).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血肿治疗,具有不受技术条件限制、损伤较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有利于血肿引流、缩短病程、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包永武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