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激素保守疗法与刮宫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对比

侯惠娟;陈丽红

关键词:孕激素保守疗法, 刮宫手术, 早期子宫内膜癌,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孕激素保守疗法与刮宫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6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刮宫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孕激素保守疗法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的孕激素受体以及雌激素受体,并随访1年,观察2组患者的妊娠成功率和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10% (35/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 (28/38) (P<0.05).2组治疗后的孕激素受体以及雌激素受体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的妊娠成功率为31.58% (12/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16% (5/38) (P <0.05).对照组的复发率为23.68% (9/38),明显高于观察组的7.89% (3/38) (P <0.05).结论 孕激素保守疗法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刮宫手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提高妊娠成功率,且降低复发率.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术前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白蛋白的比值在预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预后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白蛋白的比值(AAR)在预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根治性肝切除术的330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数据.采用ROC曲线分析AAR预测肿瘤复发的佳界值,根据AAR界值将患者分为高AAR组(AAR≥1)、低AAR组(AAR <1).采用x2检验分析AAR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诊断肝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AAR佳界值为1;AAR≥1跟肝硬化显著相关(P<0.05);高AAR组的1、3年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显著低于低AAR组;AAR≥1、大血管侵犯或存在瘤栓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前AAR≥1是肝细胞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AAR≥1的肝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

    作者:王翊凯;毕新宇;赵宏;李智宇;赵建军;蔡建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不同引流处理方式对乳腺癌术后积液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 通过对乳腺癌切除术后发生皮瓣积液伴感染患者进行不同引流方式治疗,探讨不同引流方式的临床疗效及患者预后.方法 选取因乳腺癌切除术后发生皮瓣积液伴感染患者75例,依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纱条填塞引流(A组)和引流管接负压瓶引流(B组).术前术后,所有患者均采集静脉血5ml,进行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含量测定.术中术后记录患者住院时间、换药频率、皮瓣贴合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情况.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患者治愈率均达到100%.相比纱条填塞引流,引流管接负压瓶引流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及皮瓣愈合时间,减少了患者换药频率及术中抗生素使用量,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引流管接负压瓶引流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含量明显降低,且指标优于纱条填塞引流患者.引流管接负压瓶引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优于纱条填塞引流患者(P<0.05).结论 从患者经济支出获益比及患者预后考虑,引流管接负压瓶引流方式优于纱条填塞引流,可适当推广应用.

    作者:储军;邵大畏;贺建红;谢玉蓉;张希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行Hepa载药微球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原发性肝癌患者行Hepa载药微球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1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观察组应用Hepa载药微球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对照组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在治疗后的7天进行生化检查,评价2组患者的肝脏功能并进行对比,统计2组患者在治疗后2个月、4个月和6个月的治疗有效率并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7天肝脏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2个月、4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对于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Hepa栽药微球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疗效良好,对于肝脏功能的损害较小,治疗过程出血少,恢复快,对于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睿;张鹏程;徐林;马俊华;堵松坡;魏高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窄带成像技术联合放大内镜早期诊断西宁地区咽喉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联合放大内镜对西宁地区咽喉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咽喉癌及癌前病变患者50例,都进行NBI联合放大内镜模式下诊断,并进行病理诊断.结果 50例患者在内镜白光下评分为(2.41±0.78)分,而在NBI联合放大内镜模式的评分为(3.50±0.61)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模式下患者的上皮内乳头样毛细血管袢(IPCL)分型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白光模式下多为Ⅰ型与Ⅱ型分型,而NBI联合放大内镜模式下多为Ⅱ型与Ⅲ型分型.内镜白光模式下诊断咽喉癌的敏感度与特异度为85.7%和84.2%,而NBI联合放大内镜模式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为97.1%和93.3%,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I联合放大内镜诊断咽喉癌及癌前病变能清晰显示病变特征,有效判定上皮内乳头样毛细血管袢分型,提高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熊向菁;王青海;付海生;李俊娟;谢添慧;刘慧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联合多b值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与多b值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增生组)及25例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癌组)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MRI DWI联合多b值检查,记录DWI信号强度、ADC、负性增强积分(NEI)、平均增强时间(MTE)值,并判断两者联合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在DWI b值为400、600与1000s·mm-2条件下,DWI信号强度前列腺癌组均低于前列腺增生组(P<0.05);ADC值、NEI值前列腺癌组也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P均<0.05);2组ME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取b值为1000s·mm-2时,选取ADC值0.83×10-3 mm2·S-1作为诊断阈值,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分别为96.2%和94.4%.结论 MRI DWI与多b值检查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有很好的价值,能通过信号强度与ADC值反映病情,有利于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

    作者:席建平;马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在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层的诊断中应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55例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层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术后进行病理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 病理诊断结果显示,61.82%的患者为浅层肌浸润,38.18%的患者为深层肌浸润;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诊断结果显示,58.18%的患者为浅层肌浸润,41.82%的患者为深层肌浸润,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浅层肌浸润诊断中的准确度达到94.12%,在深层肌浸润诊断中的准确度达到91.30%,不同肌层的诊断准确度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利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出患者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层的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申健;王燕;王桃英;王煜;杜苗苗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NSE水平与TNM分期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TNM分期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对97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NSE水平进行检测,比较不同TNM分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清NSE水平,分析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清NSE水平与TNM分期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随着小细胞肺癌患者TNM分期的增加,患者的血清NSE水平明显升高(P<0.05),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清NSE水平与TNM分期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γ =0.573,P=0.000);血清NSE水平、PS评分以及TNM分期均为影响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因素(P<0.05).结论 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清NSE水平与临床TNM分期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血清NSE水平、PS评分以及TNM分期均为影响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因素,对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南方;于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复发再行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复发再行手术治疗的意义.方法 选取原发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复发再行手术治疗患者32例,行黄荧光引导显微镜手术治疗.对比两次手术KPS分值、肿瘤体积、CD133/Nestin阳性表达;随访24个月左右记录生存率,对比不同切除方式、肿瘤体积、术前KPS分值、间隔手术时间患者生存期.结果 与首次手术相比,再次手术肿瘤体积小,KPS评分高,CD133/Nestin阳性率高,P均<0.05;两次手术时间间隔(9.45±1.50)个月;再手术行全切除术者共25例,行次全切除术者共7例;再手术6个月生存率为96.88%,12个月生存率为81.25%,24个月生存率为46.88%.肿瘤体积≥50 cm、KPS< 70分是生存期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胶质瘤干细胞是复发主要因素,黄荧光引导显微手术能延长生存时间,而生存时间受术前KPS分值、肿瘤体积影响.

    作者:周晗;汪逵;邓民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呼气末正压联合保护性肺通气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肥胖患者围术期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呼气末正压联合保护性肺通气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肥胖患者围术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呼气末正压.结果 实验组患者动脉血气PaO2在T1~T4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动脉血气PaCO2和PH在T0~T5时与对照组相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T0~T5时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从T1~T5时RI和A-aD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VD/VT在T0~T5时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T1、T2、T3时,实验组Pmean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Ppeak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术后住院时间、达到拔管时间和送出PACU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部并发症方面比较,2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呼气末正压联合保护性肺通气模式能够有效地改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肥胖患者的肺功能,促进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瑞;郭慧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靶向EGFR抗体融合UL16结合蛋白2激活NK细胞治疗结直肠癌的体内外研究

    目的 探究靶向EGFR抗体融合UL16结合蛋白2激活NK细胞治疗结直肠癌的体内外活性.方法 通过重叠延伸PCR技术并利用柔性肽G4S将靶向EGFR的抗体(西妥昔单抗)基因与UL16结合蛋白2基因连接起来,建立重组载体,再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进行表达;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目标融合蛋白对HCT116细胞的结合力;利用MTT法检测目标融合蛋白在体外对HCT1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通过ADCC法测定目标融合蛋白激活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结果 通过基因工程法以及毕赤酵母表达,成功地获得本研究的目标融合蛋白,通过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目标融合蛋白Cetuximab-ULBP正确表达以及成功装配.通过流式细胞仪实验结果表明Cetuximab-ULBP和结直肠癌细胞HCT116的结合率为79.21%,和西妥昔单抗的结合率(73.53%)相当,目标抗体仍然保持了母体抗体结合HCT116细胞的活性.MTT实验结果表明,西妥昔单抗组和目标融合蛋白组对HCT116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并且呈浓度依赖性.西妥昔单抗组的抑制HCT116细胞增殖率为73.76%,目标融合蛋白组抑制HCT116细胞增殖率为71.98%,两者活性相当,并且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目标融合蛋白能显著增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的杀伤作用.选用NK92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当效靶比为100∶1时,西妥昔单抗和目标融合蛋白都能够增强NK92的杀伤HCT116肿瘤细胞的作用,其中目标融合蛋白组的细胞裂解率是(45.34±7.14)%,而西妥昔单抗组的细胞裂解率是(38.24±6.11)%,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单一西妥昔单抗相比,靶向EGFR抗体融合UL16结合蛋白2通过介导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细胞而增强其抗肿瘤活性,在临床上可作为一种结直肠癌治疗的新方法.

    作者:文家治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吉非替尼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1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进行常规化疗,实验组给予吉非替尼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结果 实验组间质性肺炎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病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白细胞计数及Karnofsky评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吉非替尼可较好地控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且降低并发间质性肺炎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几率.

    作者:吴艳丽;芦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术后全身与局部炎性因子变化及免疫学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术后全身与局部炎性因子变化及免疫学影响.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40例)进行传统开腹根治手术,观察组(n=40例)进行腹腔镜根治手术.分析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状况,血清WBC(白细胞)计数、CRP(C-反应蛋白)、IL-6、TNF-α和T细胞亚群(CD8+、CD3+、CD4+及NK细胞)含量改变状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肠道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血清WBC计数、CRP、IL-6及TNF-α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CD3+、CD4+及NK细胞含量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CD3+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后患者机体炎性因子变化幅度小,免疫能力提升,更有利于患者恢复.

    作者:贺志强;裴明祥;么甲超;张波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替吉奥联合长春瑞滨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以及对COX-2和MMP-9水平的影响

    目的 比较长春瑞滨(NVB)联合替吉奥(S-1)或顺铂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进展期NSCLC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NVB联合S-1方案:S-1 200 mg/m2(体表面积≤1.25 m2)或300 mg/m2(体表面积>1.25 m2),d2~ d6、d9~ d13;NVB 25 mg./m2静脉滴注,d1、d8.对照组采用NP方案:NVB 20 mg/m2静脉滴注,d1、d8;顺铂30 mg/m2,d1~ d3.比较2组短期疗效、KPS评分,比较化疗后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环氧合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45.0%和77.5%,对照组为40.0%和65.0%,2组间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可降低患者血清COX-2和MMP-9水平,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且化疗后患者COX-2和MMP-9水平随着治疗效果下降而升高.结论 NVB联合S-1治疗进展期NSCLC与NP方案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但NVB联合S-1化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更高,毒副作用小.COX-2和MMP-9水平可作为预测和反映化疗效果的指标.

    作者:王自全;王保庆;李庆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术前各类型甲状旁腺分型在甲状腺癌开放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术前各类型甲状旁腺分型在甲状腺癌开放性手术中临床的应用,从而降低患者在经甲状腺癌开放性手术后甲状腺功能衰退症(hypoparathyroidism,PHT)的发生率.方法 随机抽取接受开放性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TC)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按对甲状旁腺(parathyroid gland,PTG)术中保护方法的不同,分为改良组Ⅰ组(100例)和传统组Ⅱ组(100例).Ⅰ组采用改良开放性手术,Ⅱ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测定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血浆白蛋白以及血清钙离子在血清中的浓度,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甲状旁腺功能衰退症的发生率.结果 在术后的1~3天内,Ⅰ组神经-肌肉症发生率显著低于Ⅱ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在手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例数为16例,Ⅱ组患者在手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例数为30例,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对患者随访过程中发现,Ⅰ组患者的HTP发生率为16%,而Ⅱ组患者的HTP发生率高达30%,显著高于Ⅰ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各类型甲状旁腺分型在甲状腺开放性手术中的甲状旁腺保护方案可显著降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衰退症的发生率.

    作者:赵金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晚期NSCLC患者脑转移高危因素的分析

    目的 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脑转移的高风险因素.方法 对160例Ⅲa和Ⅲb期术后NSCLC患者放疗前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CEA、NSE、CA125检测,采用调强放射性治疗对患者进行放疗.放疗后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并评估每次随访患者生存质量及血清学指标.结果 NSCLC患者脑转移发生率为25.63%.发生脑转移患者腺癌所占比例(56.10%)明显高于未发生脑转移NSCLC患者(15.13%)(P<0.05).此外,发生脑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10.7个月)明显低于未发生脑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15.4个月),且3年总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放疗前,脑转移患者的CEA、NSE、CA125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脑转移NSCLC患者(P<0.05),且脑转移患者CEA和NSE水平随着肿瘤分期的升高而增加(P<0.05).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小于60岁)、病理类型(腺癌)、CEA和NSE高水平是NSCLC患者脑转移的高危因素(P<0.05).3个以上高危风险因素的存在,明显增加患者脑转移发生风险,影响患者预后生存时间.结论 脑转移NSCLC患者的预后生存低于未发生脑转移患者.年龄(小于60岁)、病理类型(腺癌)、CEA和NSE高水平是NSCLC患者脑转移的高危因素.高危因素越多,患者发生脑转移的比例越大,临床治疗中应重点关注肿瘤分期晚的患者高危因素.

    作者:胡同晨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超声肿瘤形态学改变和多普勒血流及术中冰冻病理表现对卵巢肿瘤的评估价值

    目的 探究多普勒血流(RI)和超声肿瘤形态学的改变及手术中的冰冻病理表现在卵巢肿瘤良性或恶性术前、术中所产生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卵巢肿瘤患者327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多普勒超声探测血流阻力指数即RI <0.4以及手术中冰冻病理切片结果非良性肿瘤当作阳性,利用石蜡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然后对肿瘤的多项指标的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以及准确度进行对比.结果 327例卵巢肿瘤患者,经过手术治疗,恶性28例,其中2例交际恶性肿瘤,良性299例.比较良、恶性卵巢肿瘤术前RI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术前肿瘤超声形态学变化、RI值、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联合对比,超声检测获得92.1%敏感度,91.2%特异度,91.2%准确度,90.6%阳性预测值,92.6%阴性预测值;利用术中冰冻病理相应数据分别为97.8%,98.5%,98.2%,98.5%,97.8%.二者联合则各项数据均为99.3%.结论 ①手术前超声检测肿瘤形态学改变和多普勒血流以及手术中冰冻病理的综合检测能够提升恶性卵巢肿瘤诊断特异性、准确度、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②术前、术中反复对卵巢肿瘤预测和评估,能够提高卵巢肿瘤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作者:李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表达水平与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关系

    目的 研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关系.方法 选取86例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减退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孕妇86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优甲乐进行治疗.治疗前后空腹采集2组研究对象的静脉血,采用贝克曼TOP-500检测促甲状腺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ELISA法检测TNF-α.对2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血清TNF-α、TSH高于对照组,T3、T4、FT3、FT4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TSH和TNF-α降低,T3、T4、FT3、FT4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TNF-α与TSH呈正相关(γ =0.9044,P<0.01).结论 优甲乐治疗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有效,TNF-α水平升高与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存在相关.

    作者:康艳;薛雯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浆中化疗耐药相关蛋白标志物的临床表达意义

    目的 研究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浆中化疗耐药相关蛋白标志物临床表达的意义.方法 选取上皮性卵巢癌患者169例,采集其术后化疗的血浆标本,根据NCCN卵巢癌诊疗指南,将患者标本分为2组:对照组85例(化疗敏感),试验组84例(化疗耐药).观察2组患者的化疗效果,记录随访资料及结果,使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2-DE)筛选出2组患者血浆标本中的差异蛋白点并进行分析鉴定.结果 经过化疗后,对照组与试验组对比筛选出有意义的差异蛋白质表达点一共32个,其中试验组较对照组上调的蛋白质表达点一共20个,明显上调的有:凝集素、碳酸酐酶、补体C4A、α1-抗胰蛋白酶、免疫球蛋白J链;下调的蛋白质表达点一共12个,明显下调的有:补体C3、触珠蛋白、载脂蛋白E、β-2-糖蛋白、甲状腺素运载蛋白、补体因子I轻链、Igγ-2链C区、Igγ-1链C区、Igκ链C区.结论 α1-抗胰蛋白酶、碳酸酐酶、凝集素等蛋白质表达点上调,以及触珠蛋白、β-2-糖蛋白、载脂蛋白E等蛋白质表达点下调,这些差异蛋白质的表达情况与上皮性卵巢癌化疗耐药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有可能成为预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化疗耐药的蛋白质标志物.

    作者:张惠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瘤大块切除术与瘤体刮除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瘤大块切除术与瘤体刮除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51例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瘤大块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瘤体刮除术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00%(22/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38% (17/26) (P<0.05);观察组术后的肢体功能优良率为92.00% (23/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8% (19/26) (P <0.05).观察组术后局部肿瘤的复发率为24.00% (6/25),高于对照组的19.23%(5/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54% (3/26) (P <0.05).结论 与瘤大块切除术相比,瘤体刮除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肢体功能,可作为首选的手术方式.

    作者:梁志白;汪若波;毛小成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多西他赛、奈达铂联合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宫颈癌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奈达铂联合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宫颈癌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宫颈癌根治性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多西他赛、奈达铂联合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手术情况、术后病理情况、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近期疗效(87.3%)显著高于对照组(70.9%)(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淋巴结转移、脉管受累及宫颈深层间质浸润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2组患者宫旁浸润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6、12个月,观察组患者FACT-G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肾功能损害及过敏反应发生率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他赛、奈达铂联合宫颈癌根治术可有效提高宫颈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邢燕;刘莉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