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凯;左勇;沈丹
目的 探讨口服等回声造影剂超声和超声内镜检查对胃间质瘤诊断与病变性质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获得病理确诊的胃间质瘤患者均进行了口服等回声造影剂超声检查及超声内镜(EUS)检查,以病理结果 为金标准,评估口服等回声造影剂超声和超声内镜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并对2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进行评价.结果EUS与口服等回声造影剂超声显像差异不大,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其中尤其在病变大小、病变部位、病变边缘、有无周围组织浸润、淋巴结转移方面显示一致性很高(kappa>0.80).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口服造影剂超声和EUS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8.94%、73.68%.经一致性检验发现2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57).结果显示2种检查均具有较好的病灶性质的鉴别能力,与病理结果相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分别为0.687、0.691.结论 EUS和回声造影剂超声对于胃间质瘤均具有较高的诊断能力,各有特点,是有效的辅助检查方式,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教春;詹志刚;涂铭;杨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根治性手术与姑息性手术对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创伤的影响.方法 将89例老年胃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根治性手术组46例与姑息性手术组43例.对2组患者术后创伤程度、术后生存质量恢复情况以及短期术后生存率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 根治性手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姑息性手术组患者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性手术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恢复改善率为50.00%、有效率为80.43%,姑息性手术组生活质量恢复改善率为23.26%、有效率为58.14%,根治性手术组明显高于姑息性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性手术患者在6个月、1年及2年时的生存率均远远高于姑息性手术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姑息性手术相比,根治性手术并不会增加老年胃癌患者的手术创伤,并且对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生存率均有积极意义,因此应当严格遵守根治性手术原则进行手术方案选择.
作者:严士光;丁友宏;罗志海;曹海英;李向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LRN)治疗局限性肾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局限性肾癌患者80例,分为LRN组39例和传统开放肾癌根治术(open radical nephrectomy,ORN)41例(ORN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ORN组相比,LRN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白细胞、C-反应蛋白、肌酐和尿素氮均明显降低(P<0.05);LRN组的切口感染、术后出血、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气胸、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2.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27%(P<0.05);随访3~30个月,LRN组有1例术后5个月出现双肺转移,经口服索拉非尼后,现在病情已平稳;ORN组有1例术后4个月出现双肺转移,2例术后1年出现肿瘤全身转移.结论 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安全、有效,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高旭;刘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脑实质内室管膜瘤的MRI表现与病理结果.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脑实质内室管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颅脑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结果 肿瘤大小:长径2.0~13.0 cm,平均(5.16±2.03)cm.7例发生于幕上;发生于幕下23例.所有病例伴幕上不同程度脑积水.发病男性18例(60.00%),女性12例(40.00%).发病年龄≤14岁6例(20.00%);>14岁24例(80.00%).Ⅰ~Ⅱ级21例,占比70.00%;Ⅲ级9例,占30.00%.幕上Ⅰ~Ⅱ级5例,Ⅲ级2例,幕下Ⅰ~Ⅱ级16例,Ⅲ级7例.手术全切21例(70.00%);进行手术大部分切除9例(30.00%).MRI表现:T1加权像上,长T1:等T1:短T1:混杂信号=16:4:2:8;T2加权像上,长T2:等T2:混杂信号=18:2:10;肿瘤内部信号均匀者6例,不均匀者24例,其中有16例出现肿瘤内囊变;肿瘤边界清晰者7例,边界欠清晰者23例;瘤周无明显水肿者22例,7例轻度水肿,1例重度水肿;肿瘤无强化者4例,强化者26例,其中不均匀强化者25例.MRI诊断准确率(83.3%)和病理确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能较清楚显示室管膜瘤病灶,对诊断及鉴别脑实质内室管膜瘤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浩亮;沈远望;李新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CEA、LDH对肺腺癌靶向治疗的临床效果与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60例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进行复治的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EA、LDH水平,并将其水平与影像学标准评估疗效进行比较,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前CEA正常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13.3%,治疗前CEA升高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LDH正常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37.5%,治疗前LHD升高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CEA≥20.0 ng/mL患者PFS为(8.2±1.3)月,CEA<20.0 ng/mL患者PFS为(5.1±1.0)月,2组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CEA≥20.0 ng/mL患者OS为(16.4±2.0)月,CEA<20.0 ng/mL患者OS为(13.1±1.8)月,2组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前检测血清中CEA水平对预测肺腺癌靶向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剑;吉浩明;刘春桂;蒋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趋化因子受体CcR5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经结肠癌根治术切除且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结肠癌组织标本94例,选取50例距离肿瘤边缘>5 cm,且经病理学检查为正常的癌旁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结肠癌组织和正常癌旁组织中CcR5的mRNA表达水平及阳性表达率,分析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CcR5 mRNA水平和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癌旁组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cR5 mRNA表达水平和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肝转移、TNM分期均有关,肿瘤大小>5 cm、出现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Ⅲ~Ⅳ期结肠癌患者CcR5的mRNA表达水平和阳性表达率均相应高于肿瘤大小≤5 cm、未发生转移、Ⅰ~Ⅱ期患者(P<0.05).LMVD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肝转移、TNM分期和分化程度有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cR5的mRNA表达水平与LMVD呈明显正相关(γ=0.9176,P=0.0099).结论 趋化因子受体CcR5的高表达与结肠癌发生、转移均有关,检测CcR5对于结肠癌的诊断和预测转移情况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益;万远太;刘蓓;吴瑞乔;张晶;严燕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铂类和吉西他滨治疗三阴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三阴乳腺癌患者4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吉西他滨1250 mg/m2,静脉滴注30 min,第1、8 d;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3 d,21 d 1个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岩舒)20 ml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0 d.治疗2个周期对化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RR为52.2%,DCR为82.6%,对照组RR为30.4%,DCR为56.5%,2组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R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为69.6%,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43.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恶性呕吐、腹泻、谷丙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铂类和吉西他滨治疗三阴乳腺癌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钱小英;卓曼云;林海锋;周安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结肠癌血性腹腔积液的动物模型,用于恶性腹腔积液防治的实验研究.方法 以BALB/c雌性裸鼠为实验对象,采用脾脏注射细胞数为5×106/ml的人结肠癌SW480细胞悬液100μl,观察裸鼠腹腔积液产生情况、腹腔瘤体制作病理标本检测.结果 11只小鼠15天存活率为100%,30天存活率为72.72%(8/11),出现腹腔积液率为100%,肉眼观察腹腔积液呈暗红色,质浑浊.病理结果示腹膜转移瘤细胞符合低分化腺癌的特征,检测腹腔积液中红细胞数进一步证明为血性腹腔积液.结论 经脾脏接种人结肠癌SW480细胞可成功建立结肠癌血性腹腔积液的动物模型,具有操作简单、可控性强、存活率高等特点,是研究结肠癌血性腹腔积液的理想动物模型.
作者:胡叶;杨萌;周琴;王毛毛;齐慧;左明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3种血浆miRNA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不同疾病状态中的表达特点.方法 选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40例,其中初诊患儿12例,完全缓解患儿16例,复发患儿12例,同时收集我院经健康体检的儿童2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抽取所有儿童的空腹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浆,采取直接扩增目的microRNA,并反转录为cDNA,qRT-PCR方法检测血浆miR150、miR155、miR233的表达.结果 ALL组中血浆miR150、miR155、miR233的表达均与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血浆miR150和miR233在初诊组和复发组的表达显著低于缓解组和正常组(P<0.05),血浆miR155在初诊组和复发组的表达显著高于缓解组和正常组(P<0.05).3种miRNA在初诊组与复发组之间、缓解组与正常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初诊组中3种血浆miRNA在不同年龄和性别之间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种血浆miRNA的AUC(曲线下面积)和95%CI(95%可信区间)均有较好的满意度,且3种血浆miRNA联合检测的精确度更高.结论 血浆miR150、miR155、miR233的表达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诊断、治疗和复发监测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霞;何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全脑放疗和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使用全脑放疗进行治疗.使用6mV-X线全脑放射治疗,全脑两侧对穿野等中心放射治疗,DT 30 Gy/10次,5次/周.观察组在全脑放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替莫唑胺75 mg/m2/d进行治疗,连续口服14 d进行.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近远期疗效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的53.75%.对照组和观察组在3个月的生存期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6个月生存率和1年生存率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位生存期的比较上,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11.8 v.s.6.4,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无法耐受的严重副作用(Ⅳ级);在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等骨髓抑制的指标中,观察组出现副作用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是经过对症治疗后,患者均可以耐受;在恶心呕吐和头疼的副作用发生率和等级分布上,2组患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全脑放疗联合使用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瘤,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总的缓解率,并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生存率,且副作用均可耐受,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高山;岳成山;胡勇;李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肺癌耐药蛋白(LRP)、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转移酶π(GST-π)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肺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LRP、P-gp和GST-π蛋白的表达结果 .并分析3者与NSCLC各临床病例特征的关系.结果NSCLC癌组织中LRP、P-gp和GST-π蛋白阳性表达率(76.67%,51.67%,78.33%)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6.67%,20.00%,3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RP、P-gp和GST-π蛋白在中低分化程度(65.00%,48.33%,75.00%)和Ⅰ~Ⅱ期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56.67%,40.00%,71.67%)均分别显著高于高分化(1.67%,0,5.00%)和Ⅲ~Ⅳ期癌组织(10.00%,6.67%,8.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RP、P-gp和GST-π蛋白阳性表达率有淋巴结转移(43.33%,26.67%,40.00%)与无淋巴结转移(40.00%,20.00%,4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RP、P-gp和GST-π蛋白表达水平NSCLC组织高于癌旁组织,并且与NSCLC的病理分级和TNM分期有关,与淋巴结转移无关.
作者:白璐;李莉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洛铂联合替吉奥对多线化疗失败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近4年来入桂林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多线化疗失败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100例.记录患者入院前血常规检验、肝肾功能及心电图以及治疗后每个周期进行CT复查,并记录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记录并统计患者的生存期及死亡率.结果 100例患者共接受了326个化疗周期,平均每位患者获得3.26个周期的化疗.患者经过化疗后,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35例、疾病稳定35例、疾病进展30例.临床获益率为35.0%.单个因素分析显示MBP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年龄等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50例患者的白细胞减少率达到50%以上,60例患者出现贫血状况.在胃肠道方面,有30例患者在化疗期间发生恶心、呕吐等症状,20例患者出现腹泻.结论 洛铂联合替吉奥对多线化疗失败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有显著疗效,可作为MBP患者多线化治疗的选择方案.
作者:蔡定贤;唐名杰;王超观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靶向治疗疗效及生存的影响.方法 83例经一线化疗失败的中晚期NSCLC患者,通过基因测序按照是否存在EGFR基因第19或21号外显子突变分为突变型组和野生型组,两组均给予吉非替尼口服治疗,250 mg/次,期间进行其他常规检查和定期随访.分析EG-FR突变与患者疗效及生存的关系.结果 女性、腺癌、不吸烟的NSCLC患者的突变率高于相应的男性、鳞癌、吸烟的NSCLC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TNM分期与EGFR突变无明显相关(P>0.05).78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突变型组32例,患者治疗的客观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64.7%和94.1%;明显高于46例野生型组的38.8%和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型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3个月和16.1个月,均较野生型组患者的3.5个月和8.3个月显著延长(P<0.01).结论 存在EGFR基因第19或21号外显子突变的NSCLC患者对应用吉非替尼治疗较敏感,效果较好,生存时间较长.EGFR基因突变可作为评估NSCLC患者分子靶向治疗疗效及生存的预测因子.
作者:凌止鸿;李月明;陈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肥胖低肺功能肺癌患者术后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肥胖低肺功能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开胸肺叶切除术)和观察组(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每组各100例.观察和比较2组手术情况、术后心肺并发症,以及术后心肺功能.结果 2组术前2 d、术后7 d、术后6月体重、BMI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7 d FVC、FEV1.0/FVC、MVV、FR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月观察组FVC、FEV1.0/FVC、MVV、FRC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能够明显改善肥胖低肺功能肺癌患者术后心肺功能,并于术后6月基本恢复.
作者:陈劭赓;李旭;何荣琦;许荣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病灶内微血管情况与早期宫颈癌的预后情况的关系,给予早期宫颈癌的诊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80例宫颈浸润癌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宫颈癌病灶内血管生成、血流参数情况与其经手术治疗后的临床预后指标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宫颈癌病灶内微血管血流丰富与临床Ⅱ期、间质浸润≥10.0 mm、脉管受累、肿瘤直径≥15.0 mm、宫旁浸润≥10.0 mm、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PI及RI与间质浸润深度、有无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不同血流情况组术前超声早期宫颈癌病灶微血管情况(PI、RI、血流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丰富血流组的PI、RI明显低于血流不丰富及血流不明显组(P<0.05).不同预后风险组术前超声早期宫颈癌病灶微血管情况(PI、RI、血流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风险组的PI、RI明显低于中、低风险组,血流也比低风险组更加丰富(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病灶内微血管情况与早期宫颈癌的预后发展存在相关性,宫颈癌灶内血流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可用于预测早期宫颈癌的预后.
作者:何玉春;李慧敏;李邱静;黄垂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血清CA125联合超声评分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 选择卵巢肿瘤患者200例,108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良性组,92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为恶性组,于术前一周行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进行Finkler超声评分,同时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CA125水平.结果 恶性组的Finkler评分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的CA125水平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Finkler评分联合CA125的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一检测(P<0.05);Finkler评分联合CA125对Ⅰ~Ⅱ期卵巢癌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方法(P<0.05),而对Ⅲ~Ⅳ期的诊断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清CA125联合超声评分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优于单一检测方法,且对Ⅰ~Ⅱ期即早期卵巢癌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TSH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原发灶(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s,PTC)及对应转移淋巴结(lymph nodes,LN)中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PTC及LN标本中TSHR表达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Wilcoxon带符号秩检验、Kruskal-Wallis法检验、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方法.结果 PTC中TSHR阳性表达率高于LN,分别为88.9%和68.9%,P=0.02.PTC中TSHR阳性细胞数、阳性强度、半定量积分均高于LN,分别为3±1.05、2±0.96、6±4.51和2±1.25、2±0.91、4±4.08,P=0.03、0.02、0.01.T1~2组、N1b组的LN TSHR表达半定量积分低于T3~4组,N1a组.侵袭性是LN中TSHR的强阳性表达与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SHR在PTC阳性表达率高于LN.N1b组、T1~2组的LN TSHR表达低于N1a组、T3~4组.
作者:许少伟;杨熙鸿;刘木元;彭汉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后有症状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 随机选取50例行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其在治疗、随访过程中出现并治疗的有症状放射性肺损伤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并发症常见术语标准展开诊断、分级.结果 50例患者中,2级有症状放射性肺损伤22例(44.0%),3级26例(52.0%),4级0例(0.0%),5级2例(4.0%).有症状放射性肺损伤(SRILI)是临床多见症状,患者基础肺功能受到影响,包括1s用力呼气体积,用力肺活量,临床表现包括咳嗽、气短、高温,少数患者可见胸部不适;干啰音16例(32.0%),湿啰音8例(16.0%);影像学特征显示放射野内斑片影、条索影、通气之气管征及实变影.18例(36.0%)患者诊断或者分级受到相关因素影响,造成诊断差错,干扰因素分别为合并肺部感染13例(72.2%),合并心衰竭5例(27.8%),合并胸腔积液,且胸腔积液特点无法明确4例(22.2%),记录、检测不详细导致诊断无法有效展开2例(11.1%).结论 有症状放射性肺损伤多为2级、3级,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咳嗽、气短、高温、干湿啰音,放射野内斑片影、条索影、通气之气管征及实变影.
作者:冯凯;左勇;沈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腹入路与后腹腔入路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肾肿瘤患者29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经腹入路组14例,后腹腔入路组共1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ASA评分、R.E.N.A.L评分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入路组和后腹腔入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52.6±62.6)min、(166.5±52.6)min,两组恢复进食时间分别为(46.3±9.8)h、(26.3±5.5)h,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8±2.3)d、(6.5±1.8)d,经腹入路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长于后腹腔入路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腔入路患者T分期较后腹腔入路者更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入路和后腹腔入路两种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对于肾肿瘤的患者都是安全有效的好方法,各有优劣,经腹入路手术空间更大,后腹腔入路术后恢复更快.
作者:郭建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血糖、血脂代谢情况与甲状腺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将467例门诊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纳入研究组,同时将同期健康体检者20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入选者血清血糖(GLU)、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TC、TG和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FT3显著高于对照组,TSH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脂紊乱会增加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可能是通过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实现的.
作者:周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