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

杨娟;燕速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 新辅助化疗,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11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可能影响其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并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进展期胃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体质指数、淋巴结廓清范围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直径、Borrmann分型、TNM分期、组织学类型、切缘情况有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OR=5.367)、TNM分期(OR =5.101)、切缘情况(OR=4.802)、Borrmann分型(OR =4.237)、组织学类型(OR=3.039)均为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直径、TNM分期、切缘情况、Borrmann分型、组织学类型均为影响进展期胃癌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应根据患者各项检查结果选择佳治疗方案,提高其临床疗效.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弹性成像鉴别非哺乳期乳腺炎和乳腺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超声弹性成像鉴别非哺乳期乳腺炎和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非哺乳期乳腺炎和55例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弹性成像,并评估其对两者的鉴别价值.结果 与乳腺炎患者相比较,乳腺癌患者后方回声衰减、钙化、Ⅱ~Ⅲ级内部血流、RI ≥0.70以及UE 4 ~5分所占比例显著增高,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病灶硬度高分所占比例显著高于乳腺炎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诊断乳腺炎和乳腺癌符合率为85.5%和78.9%,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炎和乳腺癌符合率为90.9%和91.2%,两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分别为78.9%、85.5%和82.1%,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分别为90.9%、91.2%和91.1%,两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可有效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准确率高,临床价值肯定.

    作者:孙晓青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浆miR相关指标及Th1Th2类细胞因子与卵巢癌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miR相关指标及Th1Th2类细胞因子与卵巢癌的关系.方法 选取58例卵巢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体检健康的58例同龄者为对照组,应用定量PCR方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血浆miR相关指标及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血浆miR相关指标及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不同TNM分期及组织学分型卵巢癌患者其检测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经Logistic分析显示上述检测指标均与卵巢癌有密切的关系.结论 血浆miR相关指标及Th1Th2类细胞因子均与卵巢癌有密切的关系,上述指标对于疾病的分期及组织学分型也有较高的的检测意义.

    作者:符婕;陈慧娟;栾莹;魏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厄洛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厄洛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0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口服厄洛替尼150 mg/d,直至患者病情发生进展或出现不良反应,分析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 近期临床总有效率(OR)为33.33%,疾病控制率(DCR)为84.44%.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平均为6.1个月,总生存期(OS)平均为12.2个月.女性患者的近期有效率高于男性患者,年龄≤65岁的患者近期有效率高于年龄> 65岁的患者,吸烟或有吸烟史患者的近期有效率低于不吸烟患者,腺癌患者的近期有效率高于非腺癌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皮疹患者的近期有效率明显高于无皮疹症状患者.患者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多为轻度或中度的呕吐、腹泻及皮疹等症状.结论 厄洛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明显,药物毒副作用小,患者易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剑;曹爱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糖尿病合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

    目的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合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60例MM患者(实验组)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对比不同临床分期和不同肿瘤量MM患者血清sICAM-1及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健康对照组的sICAM-1、VEGF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87±81) μg/L、(113±78) mg/L,实验组患者血清中sICAM-1及VEGF的表达水平则分别为(375±100) μg/L、(614±205) m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CAM-1及VEGF表达水平随着MM肿瘤量的增加和临床分期增高而上升(P<0.05).MM患者血清中sICAM-1浓度与VEGF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sICAM-1及VEGF在MM患者血清中均呈现出高表达情况,且在不同时期MM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因此VEGF及sICAM-1的浓度或许可作为监测MM患者病情的指标之一.

    作者:岳文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癌术后性激素补充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癌术后性激素补充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行性激素补充治疗,分为HRT组2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放化疗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疗效影响因素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激素使用、病理分期、病理分级以及孕激素受体是子宫内膜癌术后治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HRT组术后复发率、复发时间以及围绝经期症状改善情况分别为5.0%、(12.3±0.5)个月及20.0%,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复发率、复发时间以及围绝经期症状改善情况[12.5%、(9.4±0.3)个月及7.5%],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治疗后均无乳腺肿瘤发生(P>0.05).结论 激素使用、患者病理分期、病理分级以及孕激素受体为子宫内膜癌治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子宫内膜癌术后性激素补充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围绝经期症状,延长肿瘤复发时间,降低肿瘤复发率,临床上可推广使用.

    作者:肖波;余桂梅;赵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半乳糖凝集素-1和α心肌1在脑胶质瘤血清中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患者中血清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脑胶质瘤患者78例,同期选择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合免疫吸附法(Elise)检测两组血清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分析血清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病理分级及KPS评分等临床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胶质瘤患者血清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显著增高(P<0.01).胶质瘤患者血清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瘤灶直径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病理分级和KPS评分显著相关(P<0.01).死亡组患者在入院时血清中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 胶质瘤患者中血清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显著升高,其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评价该病患者临床预后的有用指标之一.

    作者:胡伟伟;李伟;袁方;刘丙丽;刘君;朱亮;王江波;刘志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声造影在不同分化程度原发性小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不同分化程度原发性小肝癌的超声造影特征,探讨超声造影在其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原发性小肝癌(均有手术病理结果)患者的超声造影资料,比较并分析不同分化程度小肝癌病灶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以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结果 47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显示高分化22例、中分化20例和低分化5例.不同分化程度原发性小肝癌开始增强时间及达峰时间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造影剂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正确诊断原发性小肝癌43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1.49%.结论 超声造影诊断原发性小肝癌具有较高的正确率,且不同分化程度原发性小肝癌超声造影表现特征存在差异,可为临床治疗方式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靳丽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影响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影响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11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可能影响其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并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进展期胃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体质指数、淋巴结廓清范围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直径、Borrmann分型、TNM分期、组织学类型、切缘情况有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OR=5.367)、TNM分期(OR =5.101)、切缘情况(OR=4.802)、Borrmann分型(OR =4.237)、组织学类型(OR=3.039)均为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直径、TNM分期、切缘情况、Borrmann分型、组织学类型均为影响进展期胃癌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应根据患者各项检查结果选择佳治疗方案,提高其临床疗效.

    作者:杨娟;燕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25例分析

    目的 探讨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性4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3.8岁.T3、T4水平正常19例;T4和T3水平增高1例;5例T4水平降低,TSH升高5例.TPO升高22例,TG升高15例.彩超提示18例结节内有细小钙化.16例(64%)行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68%.结论 女性HT较男性更易合并甲状腺癌,甲状腺相关抗体检查、彩超、细针穿刺检查对HT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手术治疗效果好.

    作者:宋文哲;郭萌;李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miR-124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miR-124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评估miR-124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124转染后细胞内PIM3的表达水平.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miR-124对PIM3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证实miR-124可靶向作用于PIM3的3'UTR区.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i-PIM3转染后细胞内PIM3的表达情况,采用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沉默PIM3后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①miR-124模拟物组的细胞活性(OD值)低于其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呈时间依赖性;miR-124模拟物组的克隆形成数明显少于其对照组.②miR-124模拟物组的miR-124过表达后,其PIM3表达低于其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含野生型结合位点(PIM3 3'UTR区完整片段)的miR-124模拟物组的荧光素酶活性低于其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含突变型结合位点(PIM3 3'UTR区突变片段)的两组无明显差异.④si-PIM3组的PIM3被沉默后,其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PIM3组的细胞活性(OD值)低于其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呈时间依赖性;si-PIM3组的克隆形成数明显少于其对照组.结论 miR-124可通过靶向作用于PIM3的3'UTR区下调后者的表达而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

    作者:宁卫卫;曾园园;朱健洁;刘泽毅;郭圆圆;黄建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胃癌患者血清FOXO4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FOXO4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水平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胃癌患者90例,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2组研究对象血清中FOXO4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水平.分析胃癌组患者血清FOXO4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比较随访期间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血清中FOXO4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胃癌组患者血清FOXO4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胃癌患者血清中FOXO4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胃癌的大小、肿瘤位置无明显相关,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P<0.01).1年期随访发现:死亡29例,存活61例.死亡组患者入院时血清FOXO4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FOXO4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水平明显降低,与胃癌的恶性程度联系密切,可视为是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评估指标.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快速康复外科联合腹腔镜应用于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联合腹腔镜应用于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取行远端胃癌根治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案随机分为4组,15例实施传统的开腹远端胃切除术(第1组);15例实施快速康复外科开腹远端胃切除术(第2组);15例实施传统的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术(第3组);15例实施快速康复外科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术(第4组).并将这4组远端胃癌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特征、血清白蛋白水平及术后复发等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第1组无论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长于其他3组,在术后血清水平指标上均低于其他3组;第4组的术后血清水平高,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方面相对较低.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联合腹腔镜应用于远端胃癌根治术,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患者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者康复,因此与传统的手术处理、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相比,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作者:朱小朝;胡建平;王永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低温等离子刀联合小剂量放疗治疗早期喉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刀联合小剂量放疗治疗早期喉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6例早期喉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中的35例患者均行低温等离子刀联合小剂量放疗进行治疗,对照组中的41例患者仅行低温等离子刀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VA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治疗后黏膜恢复情况、并发症等指标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87.80%,2组差异不明显(P>0.05).但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率为6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下降,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上升,均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此外,2组治疗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黏膜恢复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刀联合小剂量放疗治疗早期喉癌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少峰;龚继涛;郑海民;刘鲜妮;闫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癌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应治疗方案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复发的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方法 比较分析135例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后出现复发患者与同期就治但未出现复发的13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病理分级、腹腔积液检测阳性、肌层浸润深度≥1/2、淋巴结转移、肉眼分型和宫旁转移与子宫后内膜癌复发相关(P<0.05);年龄、病理分期和病理类型与其复发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腹腔积液细胞学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P<0.05).术后采取合适的辅助治疗能够提高长期生存率.结论 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腹腔积液检测阳性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患者术后可选择适宜的辅助治疗,经常复查,及时处理、减少复发,提高术后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TS和RRM1表达与培美曲塞、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关系

    目的 探讨胸苷酸合成酶(TS)和核苷酸还原酶M1(RRM1)的表达与培美曲塞、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取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8例,其中接受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患者49例(A组),接受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患者49例(B组).免疫组化检测所有肿瘤标本中TS和RRM1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培美曲塞组TS-患者总有效率为64.3%,显著高于同组TS+患者总有效率42.9%,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培美曲塞组RRM1+和RRM1-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52.1%和5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吉西他滨组RRM1-患者总有效率为57.7%,显著高于同组RRM1+患者总有效率47.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吉西他滨组TS+和TS-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50.0%和5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美曲塞组TS-患者胃肠道毒副反应和血液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9%和21.4%,显著低于TS+患者(P<0.05);吉西他滨RRM1-患者胃肠道毒副反应和血液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1%和26.9%,显著低于RRM1+患者(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较,培美曲塞组患者相对能较好耐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培美曲塞组患者FACT-L评分显著优于吉西他滨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患者接受培美曲塞治疗有较好临床获益,RRM1-患者接受吉西他滨治疗临床荻益较好,且培美曲塞化疗方案相对吉西他滨有较好临床耐受性,毒副作用相对较低,治疗后患者FACT-L评分较高.

    作者:范洪峰;芮晓艳;张艳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对脑胶质瘤的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价值

    目的 检测胶质瘤患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分析其与脑胶质瘤诊断及转归的关系.方法 选取胶质瘤患者60例作为实验组,颅内良性肿瘤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入组患者血清GFAP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法检测胶质瘤组织、癌旁组织、对照组脑组织中GFAP表达,分析胶质瘤患者GFAP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脑胶质瘤组GFAP含量为(0.05±0.04) ng/ml,较良性肿瘤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组织中出现7例GFAP阳性表达(++),阳性率11.7%,较癌旁组织、良性肿瘤组织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胶质瘤组GFAP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病理类型、原发灶数目及大小、其他脏器转移、放疗、化疗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PS评分无关(P>0.05);病理类型、原发灶数目及大小、远处转移、放疗、化疗均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脑胶质瘤患者存在GFAP的表达降低,其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的病理类型、原发灶数目及大小、其他脏器转移、放疗、化疗有关.

    作者:李伟;袁方;刘丙丽;张冠群;刘君;朱亮;王江波;刘志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胃肠癌根治术中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胃肠癌根治术术中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胃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下胃肠癌根治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胃肠癌根治术,术中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记录2组预后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情况.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吻合口瘘、肺部感染、深静脉栓塞、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而对照组为5.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的血清IL-6表达分别为(33.32±16.06) ng/ml和(76.58±16.44) ng/ml,都明显低于术前的(174.90±12.24) ng/ml和(175.38±11.05) ng/ml,观察组术后IL-6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至今,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9.32±3.81)个月和(14.20±4.10)个月,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4.221,P<0.05).结论 胃肠癌根治术术中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应用并不会增加手术复杂度,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能促进患者预后的改善,延长生存时间,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牟儒奎;金成勇;姜世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手术切缘对晚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手术切缘对晚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140例晚期声门型喉癌患者,根据切缘情况分为阴性切缘与阳性切缘,比较二者局部复发率、区域性转移率;根据切缘范围分为≤3mm、4~5 mm、≥5 mm,比较三者局部复发情况;根据有无局部复发比较3年、5年生存率.结果 140例喉癌患者中28例患者的切缘为阳性,112例切缘阴性.阳性切缘患者中局部复发或淋巴结转移16例(57.14%),阴性切缘患者中局部复发或淋巴结转移19例(16.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缘≤3 mm的局部复发率为57.14% (8/14),手术切缘4~5 mm的局部复发率为21.87% (7/32),手术切缘≥5 mm的局部复发率为l0.64%(10/94),手术切缘≤3 mm的局部复发率显著高于手术切缘4~5 mm与≥≥5 mm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局部复发患者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0.00%、36.61%,显著高于局部复发患者的17.86%、7.1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切缘与晚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及淋巴结转移率密切相关,切缘阳性患者复发率、转移率较高,预后较差,3年、5年生存率较低.术中可将切缘组织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再实施手术,以降低切缘阳性率,减少复发,提高预后生存.

    作者:郭英杰;王丹;邢继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PVB和TP方案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比较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经过PVB和TP化疗方式治疗的效果和预后的情况.方法 收集128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其中68例进行TP方案化疗(顺铂+紫杉醇),另外60例进行PVB方案化疗(顺铂+长春新碱+博莱霉素),化疗后进行手术.统计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术后病理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TP组中,鳞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0%,非鳞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6.9%;而在PVB组中,鳞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2.2%,非鳞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45.8%.TP组非鳞癌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PVB组非鳞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脉管转移发生率和宫旁切缘、阴道切缘阳性率方面,PVB组和TP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方面,红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发生情况2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TP组患者的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PVB组患者(P<0.05);在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方面,放射性损伤、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和肝肾功能损害发生情况2组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前进行TP方案化疗的近期疗效优于PVB方案,特别是非鳞癌患者.在改善预后方面两种方案一致,但TP方案毒副作用高于PVB方案.

    作者:彭淼;吴华;陈皓;刘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贝伐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贝伐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贝伐单抗治疗卵巢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0例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ⅢB期或Ⅳ期复发型卵巢癌患者,其中多伐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联合组)28例,贝伐单抗组32例,分别给予贝伐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贝伐单抗方案进行4个周期的治疗.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和贝伐单抗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5.7%和81.2%,部分缓解率分别为46.4%和43.7%.贝伐单抗组OS为7.0个月,联合组OS为7.3个月;P=0.63.贝伐单抗组与联合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50.0%和42.8%,3~4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43.8%和24.9% (P=0.001),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53.0%和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复发型卵巢癌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好.

    作者:孙东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