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麻醉方式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李建芬

关键词:肺癌根治术, 麻醉, 血流动力学指标, 麻醉苏醒
摘要:目的 探讨2种麻醉方式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将80例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舒芬太尼+丙泊酚靶控注射,对照组舒芬太尼静脉恒定速度注射+丙泊酚靶控注射.比较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麻醉苏醒情况和麻醉停止后意识程度.结果 2组患者t1和t2时刻SBP、DBP、HR水平均明显低于同组t0时刻,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t3时刻SBP、DBP、HR水平与同组t0时刻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t0、t1、t2、t3时刻SBP、DBP、HR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麻醉停止即刻、麻醉停止后30 min及麻醉停止后60 min OA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丙泊酚靶控注射麻醉效果确切,能够有效缩短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可作为优选麻醉方案.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脂质体阿霉素联合奥沙利铂对晚期胃癌患者血清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脂质体阿霉素联合奥沙利铂对晚期胃癌患者血清CA19-9、CEA、CA125、CA72-4、EGFR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脂质体阿霉素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择65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化疗方案,试验组给予脂质体阿霉素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化疗前后的血清CA19-9、CEA、CA125、CA72-4、EGFR及CD3+、CD4+、CD8+等免疫指标的水平变化.结果 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34.3%,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46.7%,试验组的近期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2组的血清CA19-9、CEA、CA125、CA72-4、EGF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2组患者的CD3+、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脂质体阿霉素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可靠,能有效抑制CA19-9、CEA、CA125、CA72-4、EGFR等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提高CD3+、CD4+、CD8+等免疫指标在晚期胃癌患者体内的含量,是1种较优的晚期胃癌化疗方案.

    作者:薛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螺旋CT和MRI检查对子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和MRI检查对子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比较70例宫颈癌患者行螺旋CT和MRI检查的结果,分析螺旋CT、MRI以及螺旋CT联合MRI对子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效果.结果 螺旋CT与MRI对子宫颈癌的诊断率明显低于螺旋CT+MRI联合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对子宫颈癌Ⅰ期、Ⅱ期的诊断率明显低于MRI,有统计学差异(P<0.05);螺旋CT对病灶直径≤3 cm的子宫颈癌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均明显低于MRI和螺旋CT+MRI联合诊断(P<0.05);螺旋CT对病灶直径>3 cm的子宫颈癌诊断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准确率与MRI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与MRI对病灶直径≤3 cm和直径>3 cm的子宫颈癌诊断准确率均明显低于螺旋CT+MRI联合诊断,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I对子宫颈癌诊断的准确率优于螺旋CT,尤其表现在对病灶直径≤3 cm的宫颈癌诊断中,但二者联合诊断效果更佳.

    作者:文铁;姬星;王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转录共激活子TAZ对肝癌细胞株MHCC97H增殖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转录共激活子TAZ对肝癌细胞株MHCC97H的增殖能力的影响,以期对阐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1个新的研究思路.方法 应用细胞转染、RNA干扰(RNAi)以及过表达技术,在肝癌细胞株MHCC97H中干预TAZ的表达.在转染后提取细胞RNA和总蛋白,应用qRT-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TAZ、Nek7的表达.选用细胞计数kit-8(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和增殖能力.结果 与NC组相比,转染了TAZ特异性靶向干扰片段之后,TAZ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出现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Nek7表达也出现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功能实验(CKK8)发现MHCC97H细胞活性和增殖能力也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另一方面,过表达了TAZ之后,Nek7表达水平也相应上调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MHCC97H细胞活性和增殖能力也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转录共激活子TAZ能通过调控Nek7的表达对肝癌细胞MHCC97H的增殖能力产生影响,该发现对于阐明TAZ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

    作者:张雷;王林;耿智敏;万永;孟凡迪;孟宪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纳米炭混悬注射液示踪前哨淋巴结对宫颈癌淋巴结清扫及病理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究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在宫颈癌手术治疗中对前哨淋巴结的示踪以及对淋巴结清扫及病理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宫颈癌患者58例,随机分为示踪组和对照组.示踪组进行纳米碳混悬溶液注射,两组患者均行宫颈癌根治术(广泛子宫全切除术+双侧盆腔淋巴及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情况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结果 术中肉眼观察示踪组患者的盆腔淋巴结均有黑染,示踪成功率为100%;对前哨淋巴结(包括髂内和闭孔淋巴结)的示踪成功率为93.10%;纳米碳混悬溶液对前哨淋巴结的黑染率比对其他部位(髂外和髂总)淋巴结的黑染率高(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以及淋巴结清扫数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示踪组4例有淋巴结转移,均为前哨淋巴结,其中3例有黑染;对照组2例患者淋巴结转移,均为前哨淋巴结.结论 纳米碳混悬溶液能有效示踪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是1种安全高效的淋巴结示踪剂.

    作者:张亚;何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应用缝扎硬化与微波热凝治疗口腔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缝扎硬化和微波热凝治疗口腔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收取口腔良性肿瘤9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A组(缝扎硬化治疗肿瘤47例)、B组(微波热凝治疗良性肿瘤50例).所有患者都应用2%的利多卡因进行术前麻醉,术后辅以常规口服抗生素,避免感染.观察记录2组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和肿瘤复发率,以及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A组总治愈率为95.7%,术后1年内未发生复发,仅有2例发生并发症.B组总治愈率为80.0%,术后肿瘤复发率为4.3%,并发症发生率为16.0%.2组间统计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缝扎硬化的总治愈率和治愈效果均较微波热疗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邵卓娜;李敏;宋俊松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用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用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选择108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按照术后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希罗达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率、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不良反应及生存质量Karnofsky评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2年生存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84.62%;实验组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为10.71%、35.71%,显著低于对照组17.31%、44.23%,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腹泻、神经毒性、手足综合征、皮肤色素沉着、白细胞减少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Karnofsky评分均有所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实验组Karnofsky评分升高明显,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用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辅助化疗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减少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夏晓天;贾正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骨髓瘤化疗合并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骨髓瘤化疗合并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规范化疗的骨髓瘤患者100例,其中合并感染19例作为感染组,未感染的81例作为非感染组.于同期再选取健康体检者32例做对比研究,即对照组.检测和记录感染组、非感染组、健康体检组研究对象血常规(WBC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IL-1β、IL-6、IL-8、TNF-α).比较3组研究对象IL-1β、IL-6、IL-8、TNF-α水平以及单一检测阳性率、联合检测阳性率,制作ROC曲线.结果 WBC计数水平,感染与非感染、健康体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感染、非感染组高于健康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β、IL-6、IL-8、TNF-α水平,感染组高于非感染、健康体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IL-1β、IL-6、IL-8、TNF-α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和IL-6、TNF-α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非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大面积时水平作为临界值,IL-1β为5.76 ng/L,IL-6为4.85 ng/L,IL-8为55.78 ng/L,TNF-α为13.35 ng/L.结论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可作为骨髓瘤化疗合并感染早期诊断指标,且有助于病情评价,尤其IL-6、TNF-α检测价值优于IL-1β、IL-8,二者联合检测优势更为突出.

    作者:宋春鸽;杨晓煜;马若巾;王琰;庞素蕾;陈精予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乳腺癌保乳术中胸外侧筋膜皮瓣在乳房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胸外侧筋膜皮瓣在乳腺癌保乳术中修复乳房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行乳腺癌保乳术的7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乳房修复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5例采用背阔肌肌皮瓣移植,观察组38例采用胸外侧筋膜皮瓣移植,观察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乳房重建效果、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且术后均无肿瘤复发.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乳房外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手术满意度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病灶切除术中,利用胸外侧筋膜皮瓣填充乳房缺损部位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浩;王新杰;王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血清PCT、sTREM-1对肺癌术后并发肺部细菌感染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PCT、sTREM-1对肺癌术后并发肺部细菌感染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21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3例发生术后肺部感染.比较感染患者与未感染患者、治疗好转组与未好转组、好转组治疗前后血清PCT、sTREM-1水平以及CRP水平、乳酸水平等.结果 感染组在术后24 h以及48 h后CRP、乳酸、PCT以及sTREM-1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未好转亚组在术后24 h、术后48 h、感染时、感染后24 h以及感染后48 h CRP、乳酸、PCT以及sTREM-1均显著高于治疗好转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好转组CRP、乳酸、PCT以及sTREM-1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监测患者PCT、sTREM-1能够及时评估肺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细菌感染的风险,及时诊断肺部细菌感染,并评估治疗效果.

    作者:刘建斌;贾涛;展晖;郝曙光;赵冰;刘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不同治疗方式对晚期喉癌的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对晚期喉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探讨出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措施.方法 选取60例晚期喉癌患者,以随机试验原则分为2组,A组采用部分切除癌变部位,B组采用全部切除癌变部位,即部分切除组(32例)和全部切除组(28例).2组患者术后均定时随访36个月以上,3例失联,随访率95%,对比2组患者的恢复水平及生存情况,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生存率对比:部分切除组1年生存率为68.75%(22/32),3年生存率为56.25%(18/32);全部切除组1年生存率为64.28%(18/28),3年生存率率为53.57%(15/28).同期生存率两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早期生活质量对比:部分切除组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80.59±5.88)、(79.19±4.12)、(82.95±5.91),全部切除组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71.57±4.38)、(74.64±5.09)、(75.61±4.53),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否采用放射治疗是影响晚期喉癌患者预后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 对晚期同程度喉癌患者,部分切除手术较全部切除手术的生存率略高,患者治疗后早期生活质量也显著好于全部切除组患者.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否采用放射治疗是影响晚期喉癌患者预后的主要相关因素.

    作者:赵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腹腔镜和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选取胃癌合并慢性阻塞肺病患者90例,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腹腔镜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开腹组患者接受开腹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腔镜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开腹组患者(P<0.05);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P<0.05),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术中淋巴结的清扫数量显著多于开腹组(P<0.05);腔镜组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泵的使用次数显著少于开腹组患者(P<0.05);腔镜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腹组(P<0.05);腔镜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开腹组患者(P<0.05).腔镜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15.67%,显著低于开腹组为60.00%(P<0.05);腔镜组患者腹部并发症发生率为15.67%,显著低于开腹组的42.22%(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发生腹部和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海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血清肿瘤标记物、相关抗原及联合检测在肺癌患者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相关抗原的检测及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实际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98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同时期的68例肺良性病变患者(肺良性病变组)及34例健康人群(健康组)为本次研究对象.LTA检测采用乳胶凝集法,血清CYFRA21-1、CEA、NSE抗原的检测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TM的阳性率,计算其特异性和诊断率的准确度.结果 肺癌组4项TM阳性率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和健康组,且P<0.05.NSCLC患者的LTA阳性率高、腺癌患者的CEA阳性率高、鳞癌患者的CYFRA21-1阳性率高、SCLC患者的NSE阳性率高,与其他类型患者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肺癌患者4项血清TM阳性率均明显低于Ⅲ期和Ⅳ期,且P<0.01;4项TM联合检测肺癌阳性率高为94.31%,特异性也提高到95.22%,准确度也是高,且4项联合检测可将肺癌早期诊断率阳性率提高到63.37%.结论 不同血清肿瘤标记物、相关抗原对不同类型肺癌的诊断均有价值;LTA、CYFRA21-1、CEA、NSE的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肺癌的检出率,能对早期肺癌的诊断提供辅助依据.

    作者:杨希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贝伐单抗、紫杉醇、卡帕三者联合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贝伐单抗、紫杉醇、卡帕3者联合用药在复发性卵巢癌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紫杉醇+卡铂联合用药,观察组患者给予贝伐单抗+紫杉醇+卡铂联合用药,两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同时对比2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44.00%)(P<0.05).观察组发生白细胞减少,过敏反应和胃肠道反应的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QOL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QOL评分显著升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1.3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12.3个月)(P<0.05).结论 贝伐单抗、紫杉醇、卡帕3者联合用药在复发性卵巢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毛小刚;江红;刘韵;兰艳丽;权效珍;周敏;邢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80例骨肿瘤患者,先经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后经MRI诊断.观察并记录2种诊断方式对骨肿瘤的确诊率,对恶性骨肿瘤临床分期确诊情况,评估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骨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确诊率为88.8%,MRI确诊率为73.8%,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确诊率明显高于MRI(P<0.05).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恶性骨肿瘤进行临床分期与病理、X线联合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准确诊断骨肿瘤病理性质,也能有效确诊恶性骨肿瘤的临床分期,为后续手术提供临床诊断依据.

    作者:巩孝文;张轶英;张美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脑室内肿瘤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脑室内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室内肿瘤,总结其MRI、CT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结果 22例中室管膜瘤7例,脉络丛乳头状瘤、髓母细胞瘤各4例,生殖细胞瘤、中枢神经细胞瘤、室管膜下瘤各1例,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和脑膜瘤各2例.男性儿童和青少年患者所占比例较大,发生于侧脑室多,透明隔病变少. 脉络丛乳头状瘤仅见于侧脑室内、室管膜瘤第四脑室多见、生殖细胞瘤蝶鞍多见、脑膜瘤侧脑室三角区多见,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室间孔区多见. MRI大部分肿瘤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大部分呈不均匀强化;钙化囊变多见,出血少见;几乎都有脑积水、半数发生脑水肿.结论 脑室内肿瘤有其临床症状特点及影像学征象,MRI及CT对脑室内肿瘤诊断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吴晓军;周坦峰;王义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miR-21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常见的恶性实体肿瘤之一,在肿瘤相关疾病死亡率中排第二[1].临床上急需一种能够准确预测HCC患者疾病复发、转移和预后的标志物以改善患者临床疗效.报道表明在多种人类肿瘤中miR-21表达增加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和侵入[2],且部分研究证实miR-21可以作为某些肿瘤诊断和预后标志物[3-5],然而HCC患者的miR-21表达情况及其对疾病预后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miR-21对评估HCC患者疾病预后的价值.

    作者:黄新造;占桂香;赛君;纪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Zometa对骨肉瘤细胞中MMP-9、TIMP-1及COX-2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Zometa)对骨肉瘤细胞中MMP-9、TIMP-1及COX-2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 应用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凋亡实验、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研究Zometa对骨肉瘤细胞U2OS的影响;应用WB和qRT-PCR,研究Zometa对骨肉瘤细胞内COX-2、MMP-9和TIMP1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Zometa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骨肉瘤细胞凋亡,且这些影响都存在剂量依赖性;经不同浓度Zometa处理后,骨肉瘤细胞内COX-2、MMP-9 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TIMP-1 蛋白mRNA表达水平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且都存在剂量依赖性.结论 Zometa通过调节COX-2、MMP-9和TIMP1在细胞内的表达来影响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可作为治疗恶性骨肿瘤的药物,且对患者预后情况的改善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冷华平;段永壮;李宽宽;钱华兵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方法 78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传统开腹25例,腹腔镜手术者5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切除淋巴结数目及切缘阳性率;术后在院天数、疼痛持续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及1、3、5年生存率情况.结果 在术中方面,腹腔镜手术在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两方面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在术后恢复方面,腹腔镜对患者带来低创伤对与患者的术后恢复显著快于开腹组;在术后预后方面,开腹切除结肠癌相比于腹腔镜切除较好.结论 手术本身所带来的创伤方面,腹腔镜切除结肠癌肿瘤相比于开腹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但远期预后,腹腔镜切除却低于开腹手术.

    作者:何平;梁杰雄;邵天松;宋辉;张钊;李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根治性宫颈癌术后患者直肠及性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根治性宫颈癌术后患者直肠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73例宫颈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试验对象,观察组患者采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宫颈癌术,对照组不保留盆腔自主神经,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个数、术后直肠功能、膀胱功能及性功能恢复情况,有无并发症发生,记录并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长,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时间和淋巴结切除个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观察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较好,拔除导尿管时间短,各项生理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只有1例性功能表现为2级,多数患者性功能与治疗前相差不大,但对照组患者有8例术后性功能达2级,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u=2.5686,P=0.0102).观察组患者术后只有1例发生尿路感染,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7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稍多,总发生率为13.89%,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宫颈癌术临床疗效较高,对患者损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术后直肠功能、膀胱功能以及性功能影响小,恢复快,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荐使用于临床当中.

    作者:刘英香;曾弼良;郑晓君;韦喜生;陈永乐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垂体瘤术后垂体功能变化及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垂体瘤手术后患者垂体功能的变化和激素替代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对182例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研究,测定患者术后垂体功能情况,激素替代治疗效果.结果 垂体瘤术后,患者垂体功能减退.术后3天,激素水平低,术后30天已经有所恢复,术后3个月到1年达到较高水平,且相对稳定.给予激素替代治疗后,术后3个月氢化可的松和左甲状腺素钠片的剂量基本稳定.结论 垂体瘤术后,患者垂体功能有所减退,短期内会出现激素分泌减少的情况.术后进行激素替代治疗3个月,患者垂体功能基本恢复,激素替代剂量基本稳定.

    作者:邵亚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