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智冉;刘彦龙;杨艳梅;唐洁冰;陶冀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16INK4A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对59例宫颈上皮瘤变(CIN)标本、30例病理检查为正常宫颈组织的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CIN Ⅰ级组织中ILK表达阳性率62.50%、CIN Ⅱ~Ⅲ级为65.71%,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23.33%),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8.472,P=0.004<0.05;x2=11.675,P=0.001 <0.05);CIN Ⅰ级组织中ILK表达阳性率与CIN Ⅱ~Ⅲ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4,P =0.800 >0.05).P16INK4A在HPV16、HPV18 2种高危型宫颈HPV感染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高危型或者低危型(HPV53、HPV58、HPV6).结论 P16INK4A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显著高表达,同时P16INK4A高表达可能与HPV16、HPV18的阳性表达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宋保志;刘佳华;高玉玲;孙阳;陈政;石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MVP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80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术前采用MVP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直接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2组各40例.对2组近期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1、3、5年生存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生存率方面,2组患者1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3年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VP方案新辅助化疗可提高临床疗效而不增加术后并发症,且能延长患者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鹏飞;张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诊TACE介入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肝癌破裂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生存的因素.结果 中位生存时间为59天.24例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11例患者行保守治疗.24例患者接受TACE达到止血效果,无并发症.TACE治疗患者30天的生存率83.3%.TACE破裂肝癌患者30天的存活率与Child-Pugh分级、血红蛋白水平、肌酸酐水平、TACE法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接受TACE[比值比(OR),0.076;P=0.020],或有较高的血红蛋白水平患者(OR,0.626;P=0.011),生存率越高.在TACE组,30天存活率与较高的血红蛋白水平独立相关(OR,0.609;P =0.036).结论 TACE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止血成功率,且能延长肝癌破裂患者30天的生存期.
作者:陈玉祥;李庆中;李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DEX)应用于奥洛克超导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行奥洛克超导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术前20 min予DEX负荷剂量0.8 μg/kg,再以0.2 μg/(kg·h)的速度静脉滴注至术毕,对照组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2组患者麻醉满意度,咪达唑仑、芬太尼的用量以及术中HR、BP、RR、SpO2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需加咪达唑仑的患者例数及平均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需加芬太尼(P>0.05),但观察组平均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心动过速、呼吸抑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EX应用于奥洛克超导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可有效减少咪达唑仑及芬太尼用量,降低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麻醉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珍红;彭甫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上段骨肿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的56例股骨上段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28例,予病灶清除和自体或异体骨植骨后植入物植入;观察组28例,予瘤端病灶清除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观察2组治疗后在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存活时间上,对照组6个月存活率25.00%、2年以上存活率21.43%,观察组6个月存活率7.14%、2年以上存活率46.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在关节活动屈曲、内外旋、外展和生活质量指标精力、疼痛、情感、睡眠、社会生活和躯体活动方面比较,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以上指标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上段骨肿瘤的临床效果满意,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傅兰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颈癌患者CDKN3和CB2表达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53例绝经后子宫颈癌患者的癌症组织作为癌症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正常子宫组织为健康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组CDKN3和CB2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绝经后子宫颈癌患者CDKN3和大麻素受体2的表达与其预后的关系.结果 癌症组CDKN3和CB2蛋白的阳性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CDKN3和CB2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均低于其阴性表达患者(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绝经后子宫颈癌患者CDKN3和CB2的阳性表达水平与其1年、3年和5年的生存率均呈负相关(CDKN3:γ=-0.625,-0.743,-0.776,P<0.05;CB2:γ=-0.688,-0.778,-0.814,P<0.05).结论 绝经后子宫颈癌患者CDKN3和CB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且与其预后呈负相关,这可能与CDKN3促进癌细胞增殖和CB2的免疫系统抑制作用相关,CDKN3和CB2蛋白的阳性表达可能作为绝经后子宫颈癌患者不良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作者:张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肝细胞癌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222例NASH和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NASH组和HCC组.所有患者均接受问卷调查,观察2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观察HCC发生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结果 HCC的发生和肝炎家族史、肝癌家族史、不洁饮水、不良饮食习惯、糖尿病、长期吸烟、长期酗酒、HBV-DNA阳性、HBeAg阳性有关系.经分析后,选择肝癌家族史、不良饮食习惯、糖尿病、长期酗酒、HBV-DNA阳性、HBeAg阳性作为HCC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肝细胞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肝癌家族史、不良饮食习惯、糖尿病、长期酗酒、HBV-DNA阳性、HBeAg阳性是HCC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朱芳成;谢春燕;左永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静-吸复合全麻与硬膜外联合静脉麻醉对肝癌手术中麻醉效果以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临床纳入行肝叶切除术的肝癌患者70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静-吸复合全麻,对照组进行硬膜外联合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术中情况(包括用药情况、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等)、术后情况(包括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清醒时间)、肝功能情况等.结果 研究组芬太尼、乌拉地尔、维库溴铵等使用剂量分别为(0.18±0.02) mg、(24.85±12.37)mg、(19.81 ±6.11)mg,对照组分别为(0.47±0.06)mg、(57.53±12.01)mg、(15.72±11.92)mg,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研究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分别为(424.85±81.37)s、(513.81±72.11)s、(634.59±141.15)s、(2.81±1.70) min,对照组分别为(577.23±152.01)s、(571.36±97.36)s、(757.46±132.25)s、(4.91±1.53) min,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研究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分别为(112.85±61.40) U/L、(130.81±72.11) U/L,对照组分别为(243.23±152.01) U/L、(241.82±121.92)U/L,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 静-吸复合全麻对肝癌手术中患者的肝功能影响较小,且能够减少麻醉药物的应用,患者苏醒时间快,值得推广.
作者:范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SPARCL1表达与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154例肝癌患者的术后石蜡切片标本、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石蜡切片组织中SPARCL1进行检测.结果 不同肝癌组织中SPARCL1的水平具有差异;SPARCL1表达下调与门脉癌栓、病理分化差、TNM分期晚和BCLC分期晚等恶性指标显著相关;SPARCL1表达下调的肝癌患者其中位生存时间显著缩短(40.6个月 vs118.7个月,P=0.002).结论 SPARCL1在肝癌中表达下调,提示肝癌患者的预后不良.
作者:欧阳晗月;乐勇;张永法;郭荣平;石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102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时间不同分为A组、B组、C组.A组34例,B组12例,C组56例.A组患者在初诊时发现合并肾功能不全;B组患者为初诊时无肾功能不全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出现肾功能不全;C组为疾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免疫分型及临床疗效.结果 A组和B组患者Scr、血清钙、UA、β2-MG、浆细胞水平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LDH水平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例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IgAλ轻链型的比例显著高于IgAk轻链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中位生存期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表现为高水平的Scr、血清钙、UA、β2-MG、浆细胞,而且IgAλ轻链型的比例较高.
作者:屈建良;唐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统计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46例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分期、治疗方案、用药方式等详细资料,对患者用药种类和用药产生的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在具有明显疗效的患者的用药方式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防治措施.结果 在药品类别和不良反应类型中,在以消化系统中不良反应多,如呕吐等,结合患者用药疗效我们也给出具体的用药防治措施.结论 临床运用抗肿瘤药物应及时且应注意搭配使用,这样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黎国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氟尿嘧啶治疗复发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复发晚期食管癌患者根据信封法随机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氟尿嘧啶化疗,每3周为1个疗程,共化疗2个疗程.对2组患者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及生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5.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7.5%,治疗组的近期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血液毒性、消化系统反应、食管炎、肺炎等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与分级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疲劳、疼痛、恶心呕吐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9.33±2.78)个月和(14.98±3.1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氟尿嘧啶治疗复发晚期食管癌能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综合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于军;曹宝军;赵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186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宫颈癌放疗疗效的相关因素.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6例宫颈癌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接受放疗.患者年龄31~90岁,平均56.4岁;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其中Ⅰ期2例,Ⅱ期106例,Ⅲ期67例,Ⅳ期11例;病理类型:鳞癌167例,腺癌18例,腺鳞癌1例;影像学检查:肿瘤>4 cm者102例,≤4cm者84例;实验室结果:血红蛋白≥120 g/L者165例,<120g/L者21例.
作者:郭英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分析动态增强MRI与CT肝灌注成像在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种诊断方法对肝癌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及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大小肝癌诊断正确率的差异.结果 DCE-MRI检出结果与病理结果的Kappa值为0.558,CTPI检出结果与病理结果的Kappa值为0.501,二者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大小肝癌的诊断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E-MRI与CTPI在肝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相当,可以替代使用.
作者:拉海阿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分析.方法 收集肺癌放疗的患者134例,对比分析肺癌合并糖尿病与未合并糖尿病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单纯肺癌组与肺癌合并糖尿病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分析发现,2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以及是否合并高血压以及TNM分期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性别、癌症家族史以及病理类型方面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肺癌组患者与肺癌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相比照射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肺炎的总发生率单纯肺癌组为20.7%,与肺癌合并糖尿病组(40.4%)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病危险是单纯肺癌组患者的2.43倍(95%CI为1.270 ~4.879),糖尿病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会增加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危险性,值得临床上注意.
作者:郭小芳;李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哮喘合并肺癌的患者60岁以上占71.4% (30/42),中位生存期约14.0个月,女性发病年龄要早于男性,哮喘合并肺癌组的腺癌及小细胞肺癌的比例较高,分别占到47.6%以及23.8%,女性哮喘患者较男性患腺癌风险大.哮喘合并肺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较单纯哮喘患者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晚期肿瘤标志物水平要高于早期,尤其是CA125及CEA差异显著(P<0.05).CEA和CYFRA 21-1与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27和-0.438.结论 哮喘合并肺癌好发于老年患者,腺癌及小细胞肺癌的比例较高,肿瘤标志物在哮喘合并肺癌患者的诊断、评估疗效、判断预后及生存期方面有一定价值,可以作为长期监测指标.
作者:曾辉;雷伟;黄建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中成药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晚期肿瘤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14天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血小板计数、凝血机制、纤溶指标、生存质量及中医症状.结果 治疗后FDP、D-二-聚体,FBG两组均下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两组治疗后略有下降,PT、APTT、TT治疗后略有延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73.3%和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改善率分别为76.7%和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神疲、乏力、自汗、懒言、刺痛、肢体麻木”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迪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的高凝状态有较好疗效,未增加出血风险,并能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有临床应用前景的综合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作者:张琇文;邵怿;张欣欣;朱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ERCC1基因C8092A及第118位密码子多态性与肺鳞癌患者铂类联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based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对80例接受铂类联合方案治疗的肺鳞癌患者的ERCC1基因C8092A及第118位密码子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其多态性与铂类治疗肺鳞癌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C8092A、第118位密码子野生型患者铂类化疗有效率与非野生型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别(54.5% vs 36.2%,P=0.13,37.0% vs 43.4%,P=0.58),C8092A、第118位密码子多态性联合分析结果显示:ERCC1两个位点同为CC基因型患者疗效与其他基因型患者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C8092A、第118位密码子野生型患者与非野生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个月vs 5个月,P =0.34,5个月vs 5个月,P=0.49).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ERCC1 C8092A多态性(HR=0.910,P=0.733)、第118位密码子多态性(HR=1.101,P=0.707)均不是肺鳞癌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ERCC1 C8092A、第l18位密码子多态性与肺鳞癌患者铂类联合治疗疗效可能无相关性.ERCC1 C8092A、第118位密码子多态性与中位PFS也无显著相关.
作者:陈金鸣;孟晓晖;魏霞;万会平;姚伟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回肠袢式造口术和结肠造口术对老年结肠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4例直肠癌患者分成回肠袢式组和Hartmann组,分析两组患者Ⅰ期和Ⅱ期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Ⅰ期手术术后禁食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低血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时,回肠袢式造口术比结肠造口术更具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志泉;孙立征;刘学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EA、CYFRA21-1及NSE在肺癌化疗前后的表达水平.方法 选取146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不同组织学分型患者CEA、CYFRA21-1、NSE的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并对其化疗前后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腺癌、鳞癌、小细胞未分化癌组织间3项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腺癌组CEA水平高于鳞癌、小细胞未分化癌组,鳞癌组CYFRA21-1含量高,小细胞未分化癌组NSE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组CEA阳性率为49.3%,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鳞癌组CYFRA21-1阳性率为68.8%,与其他两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小细胞未分化癌组NSE阳性率为84.6%,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PR+ CR组化疗后CEA水平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5);鳞癌PR+ CR组化疗后CYFRA21-1水平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5);小细胞未分化癌PR+ CR组化疗后NSE水平显著下降(P<0.05);各病理类型NC+ PD组3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化疗前后均未见显著变化(P>0.05).结论 CEA、CYFRA21-1、NSE在肺癌不同组织学类型组织中表达具有显著差异,3种肿瘤标志物可作为评价疗效、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苏敏;高云;何兴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