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智;黎宗保;裴翔
目的 对膀胱癌患者经膀胱灌注不同类型的药物,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将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对其经膀胱灌注丝裂霉素、吡柔比星、羟基喜树碱,随访比较其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复发率,比较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丝裂霉素组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复发率明显高于吡柔比星组、羟基喜树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丝裂霉素组患者24个月有效率60%,明显低于吡柔比星组、羟基喜树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丝裂霉素组患者出现膀胱刺激征、血尿、血象异常、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皮疹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吡柔比星组、羟基喜树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吡柔比星组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总发生率均高于羟基喜树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膀胱癌患者进行膀胱灌注给药,选用吡柔比星、羟基喜树碱,均有较高疗效,但羟基喜树碱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好,安全有效.
作者:李可;万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淋巴结清扫术式对食管癌手术切除患者近期、远期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268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淋巴结清扫方式不同分为标准二野组(n=121),全二野组(n=147),观察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并发症、生存率及淋巴结复发情况.结果 标准二野组淋巴结转移率71.1%.全二野组淋巴结转移率6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二野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0% (25/147),明显高于标准二野组的5.8%(7/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48,P<0.01).标准二野组的5年生存率为29.8%,全二野组的5年生存率为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5,P>0.05).标准二野组术后淋巴结复发率为41.3% (50/121),远远高于全二野组的19.0% (28/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959,P<0.01) .结论 与标准二野淋巴清扫术相比,全二野淋巴清扫并未提高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相反还带来了更高的并发症风险.
作者:郭强;孙振卿;李鹤飞;王海波;张雪波;高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结肠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结肠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患者术后均进行全身静脉化疗,观察组在术后早期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continuous hyperthermic peritoneal perfusion chemotherapy,CHPPC).观察2组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肿瘤标志含量、复发、转移以及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Kt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标志物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和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HPPC是结肠癌术后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
作者:韩建军;贾霖;高飞;何君;贾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过继免疫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NSCLC患者112例按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患者采用紫杉醇加奈达铂(TP方案)化疗,21 d为1个治疗周期,第1个周期治疗结束后10 d开始回输DC-CIK细胞,1次/d,输注4次为1个疗程,每次回输前给予苯海拉明20 mg肌注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然后再进行2个周期的化疗.对照组70例患者仅给予TP方案化疗3个周期.结果 观察组患者DCR为66.7%,对照组患者DCR为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3+、D8+、D56+细胞比值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的比值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3+、D8+、D56+细胞比值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 +/CD8+的比值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IL-2、IL-12、IFN-γ和TNF-oα水平升高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IL-12、IFN-γ和TNF-α降低显著,P<0.05.结论 过继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NSCLC,可提高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胡振红;吴妍雯;刘海潮;张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远处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约30%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死于肿瘤复发[1-2].目前FOLFOX和FOLFIRE互为晚期结直肠癌的一、二线化疗方案,在上述两种方案化疗失败后如何选择三线方案是临床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我院自2012年至2015年8月,采用替吉奥胶囊三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28例,现将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报告如下.
作者:刘冬兰;王艳华;芦珊;宋荣峰;万以叶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不同剂量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假性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注射100 U/ml凝血酶,对照组在超声引导下注射500 U/ml凝血酶.对2组患者一般治疗情况、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2组平均操作时间及凝血酶注射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凝血酶注射总量远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00.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注射小剂量凝血酶对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有积极的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淑萍;古旸;金兰;王凤;孟临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放射性131I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15例手术后首次行131I治疗的DT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后131I全身显影结果将其分为清甲成功组与清甲未成功组,前者完全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后者未完全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影响因素分析先采用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15例DTC患者,其中51例患者在术后经首次131I治疗即成功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治疗成功率为44.3%.清甲成功组与清甲未成功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方式、131I首次治疗剂量、131I首次治疗前促甲状腺激素(TSH)以及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31I首次治疗剂量、131I首次治疗前TSH以及Tg水平等指标是影响DTC患者术后放射性131I治疗效果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手术方式是非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 131I首次治疗剂量、131I首次治疗前TSH以及Tg水平是影响DTC患者术后放射性131I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马晓君;吴丽娜;刘飞;郭丰;李志臻;秦贵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鼻咽癌残留或复发患者行YAG激光加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鼻咽癌患者60例,试验组采用激光加放射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放射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生存期.结果 试验组完全缓解者占46.67%,部分缓解者占26.67%,总有效率达73.33%;对照组有效率为36.67%,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出现咽部疼痛、张口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面肌麻木、颈部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0%: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还出现耳鸣、耳漏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3.33%,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6个月生存率93.33%,1年生存率76.67%,2年生存率5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鼻咽癌残留或复发患者进行YAG激光加放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延长生存期.
作者:何芸;古金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对膀胱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82例.按照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MVAC组和GC组.MVAC方案:甲氨蝶呤30 mg/m2和长春花碱3 mg/m2,静脉滴注,第2、15、22天;阿霉素30 mg/m2和顺铂70 mg/m2,静脉滴注,第2天;22天为1个化疗周期.GC方案: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70 mg/m2,静脉滴注;21天为1个化疗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情况和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GC组肿瘤降期率为62.5%;MVAC组肿瘤降期率为32.4%.GC组患者肿瘤降期率显著高于MVAC组(x2=18.602,P=0.000).GC组死亡率为33.3%,MVAC组死亡率为44.1%.GC组中位生存时间为78.7个,MVAC组中位生存时间为60.2个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53,P=20.047).GC组复发率为50.0%,MVAC组复发率为52.9%,2组无复发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81,P=20.029).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C方案新辅助化疗可以使肿瘤降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
作者:温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肺癌是当今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大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长居恶性肿瘤首位[1].病理细胞学是肺癌重要、准确的诊断方法,痰脱落细胞学涂片检查是病理细胞学中唯一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也是肺癌患者筛查和诊断简单、经济、能接受的有效方法,但敏感性不高,阳性率低,有文献报道[2]其对中央型肺癌的敏感性可达80%,而对周围型肺癌则<20%,周围型阳性率明显低于中心型[3].敏感性不高与痰标本的质量,尤其与咳痰要求、标本收集技术等有很大的关系.
作者:王杏英;李俊玉;刘珺;潘纯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先期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TC/TP方案),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前行新型辅助化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水量以及术后感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疗程结束后外周血免疫相关指标因子CD3+ CD4+、CD3+ CD56+以及CD3+ CD4 +/CD3+ CD8+与对照组相比,上升趋势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疗程结束后总有效率为72.4%,显著高于对照组(41.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癌肿的复发率、死亡率以及1年生存率上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期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晚期卵巢癌的近期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抑制现象.
作者:张林风;孙文妹;李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相关物质(serum tumor associated material,TAM)在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了57例骨肿瘤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2组,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术前TAM水平和阳性率,并与23例非肿瘤患者进行比较,评价TAM在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术前良性骨肿瘤组和恶性骨肿瘤组TAM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肿瘤组,检测阳性率也要高于非肿瘤组(P<0.05).良性骨肿瘤组和恶性肿瘤组在TAM水平和检测阳性率方面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TAM水平表达和检测阳性率更高.良性骨肿瘤组各分期TAM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骨肿瘤组随着骨肿瘤病情程度加剧,TAM阳性率逐渐增高,在Ⅲ期时TAM的检测阳性率达100%.结论 TAM在骨肿瘤诊断中检测简便、灵敏度高,可作为良、恶性骨肿瘤诊断的参考指标,并且对恶性骨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作者:柴臻;王福平;李宏伟;任龙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抑肽酶应用于脑肿瘤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56例行脑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于术前12h~术后24 h给予抑肽酶加入林格氏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单纯林格氏液静脉滴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麻醉诱导前(T1)、切开硬脑膜(T2)、术后24 h(T3)的血清TNF-α、IL-6水平.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脑水肿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T2、T3血清TNF-oα、IL-6水平明显高于T1(P<0.05),其中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抑肽酶应用于脑肿瘤手术中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及术后脑水肿的发生,改善血清TNF-α、IL-6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常久魁;刘晓荣;郑建辉;周晋;刘维田;徐雅彪;张国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自制乳腺癌专用胸带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7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对照组88例.2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麻醉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对照组使用普通多头胸带加压包扎,观察组使用我科设计制作乳腺癌专用胸带加压包扎.比较2组患者术后总引流量、拔管时间、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2组在术后总引流量,拔管时间,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专用胸带使乳腺癌术后总引流量减少,拔管时间缩短,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减少,降低住院总费用.
作者:李侠;张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12岁以下小儿APL患者,观察组44例,采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联合治疗.维甲酸口服,每天20 mg/m2,三氧化二砷静脉注射,每天10 mg;对照组40例,单纯使用维甲酸治疗,剂量为每天40 mg/m2.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长期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为82.6%,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P=0.0148.达到CR时间治疗组为(25.2±3.3)天,对照组为(36.5±5.6)天,2组比较,P=0.0096.2组患儿的白细胞峰值、早期死亡率和感染率等指标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PML-RAR转阴率为(90.3±5.4)%,较观察组的(82.4±6.8)%高,但是P=0.2539,没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儿在治疗后2年死亡4例,死亡率为9.09%;对照组死亡15例,死亡率为37.5%,P=0.0071.结论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和单纯采用全反式维甲酸相比,能够获得更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明;潘睿;朱斌;谢志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铅眼罩联合齐能隐形眼镜护理液在眼睑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眼睑肿瘤每次放射治疗时均配戴合适的铅眼罩保护眼球.铅眼罩配戴前,用新鲜的齐能隐形眼镜护理液将储存的铅眼罩两面各冲洗3~5s.铅眼罩每次使用后应及时清洁、冲洗,每次处理铅眼罩前须将双手清洁并抹干,然后用自来水或矿泉水冲洗铅眼罩的两面并揉搓,再用足量的齐能隐形眼镜护理液冲洗铅眼罩的两面各3~5s以去除所有的残留物.将铅眼罩放在储存盒中,注入适量齐能隐形眼镜护理液以完全浸没铅眼罩,铅眼罩至少浸泡在护理液中6h.疗效主要根据病灶的治愈及是否发生角膜溃疡、结膜炎、放射性白内障影响视力来判断.结果 3例痊愈,视力、结膜、角膜均正常.结论 用5 MeV的电子线照射眼睑部位的肿瘤、用4.0 mm厚的铅眼罩行眼球保护是可行的.齐能隐形眼镜护理液对铅眼罩的清洁、冲洗、消毒及贮存等亦是可行的.
作者:邓春涟;孙雅洁;范莉莎;龚晓昌;伍红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ESD治疗结直肠肿瘤的手术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0例结直肠癌肿瘤患者ESD治疗的临床资料.将手术时间分为≥60 min和<60 main两部分,采用逻辑回归分析对包括肿瘤部位、类型、病理诊断、非抬举征、术中严重出血等5个变量进行分析.结果 210例结直肠ESD平均手术时间(50.3-42.8) min,病灶平均大小(31.9 ±44.9)cm2,整块切除率为91.4%,R0切除率为90.5%,治愈性切除率为88.6%.穿孔发生率为5.2%(11/210),迟发性出血率为0.5%(1/210).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肿瘤直径≥40 mm或跨结肠袋(OR 3.466;95%CI:1.594~7.538)、病变位于弯曲部(OR 2.270;95% CI:0.175~9.227)是影响结直肠ESD手术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时间≥60min).结论 结直肠肿瘤直径≥40mm或跨结肠袋,病变位于弯曲部可明显延长ESD手术时间,使手术难度增加.
作者:魏振军;王昕;成涛;何玉琦;刘丽丽;金鹏;盛剑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AFP,GPC3,DCP和VEGF4种肿瘤标志物对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 将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肝癌组,另外收集同期住院的肝硬化患者45例纳入肝硬化组和健康体检者5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入选患者血清AFP,GPC3,DCP和VEGF浓度,ROC曲线分析4种肿瘤标志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结果 肝癌组患者血清AFP、GPC3、DCP和VEGF的浓度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和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患者血清GPC3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种肿瘤标志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VEGF (0.817)、GPC3 (0.812)、DCP(0.724)和AFP(0.534);特异度由高到低依次为GPC3(0.707)、VEGF(0.692)、DCP(0.665)和AFP(0.653).其中GPC3和VEGF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显著高于DCP和AFP(P <0.05),但GPC3与VEGF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0.852和0.800,显著高于任何一种标志物(P<0.05).ROC结果显示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G)为0.818,高于任一种标志物单独检测的AUC.结论 血清GPC3、DCP和VEGF的检测可协助AFP诊断原发性肝癌,联合4种标志物检测可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
作者:卢凌鹏;黄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效果.方法 将110例纵隔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采用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治疗.结果 2组都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比较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1个月并发症(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切口液化、肺不张等)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7天2组血清皮质醇(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值都明显高于术前1天(P<0.05),而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对于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能降低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减轻应激反应,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于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术后甲状旁腺激素(PTH)和血钙的变化,评估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血钙降低的情况和处理措施.方法 93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根据颈淋巴清扫程度分为A、B、C3组,检测比较3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3、5天的血液中PTH和钙离子水平.结果 术后各组患者的PTH和血钙水平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第1天时出现低值;各组水平间比较为仅甲状腺全切>单侧颈淋巴清扫>双侧颈淋巴清扫;.本后各组患者均有低PTH、低钙症和低血钙症发生,各组比较,双侧颈淋巴清扫>单侧颈淋巴清扫>单纯甲状腺切除(P<0.05).结论 甲状腺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且程度与手术范围呈正相关;术后第1天可选为检测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和血钙水平的时间点.
作者:彭晓智;黎宗保;裴翔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