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CE-MRI对乳腺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研究

张凌;范萍;梁娜

关键词:DCE-MRI, 乳腺癌, 预后因子
摘要:目的 探究DCE-MRI对乳腺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取60例MR扫描前未进行抗肿瘤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术前给予DCE-MRI检查,记录大强化率(SImax)、时间-强度曲线(TIC)、大线性斜率(slope)和达峰时间(Tpeak)相关参数;病理组织免疫组化学染色记录预后因子Ki-67、c-erbB-2、ER、PR、P53的表达情况.行卡方检验探究预后因子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和行直线相关分析探究DCE-MRI相关系数和预后因子的关系.结果 Ki-67、c-erbB-2和P53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ER、PR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无关;c-erbB-2和P53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淋巴转移有关;而Ki-67、c-erbB-2、ER、PR、P53表达均与肿瘤大小无关.DCE-MRI的Tpeak与ER和PR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γ =0.541,P<0.05;γ =0.552,P<0.05),Ki-67、c-erbB-2和P53的阳性表达与Tpeak呈负相关(γ=-0.532,P<0.05;γ=-0.534,P<0.05;γ=-0.526,P<0.05);SLmax、Slope、TIC与各预后因子的相关性无统计意义.结论 预后因子Ki-67、c-erbB-2、ER、PR、P53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相关,而DCE-MRI的Tpeak与各种预后因子紧密相关,可有效评估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舌癌复发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早期舌癌复发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早期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复发情况及影响复发和患者生存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100例早期舌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70.0%,29例复发(29.0%).与复发者相比,早期舌癌未复发者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均明显增高,P<0.05.TNM分期、病理分级、颈部淋巴结清扫、综合治疗是影响早期舌癌患者复发的相关因素.颈部淋巴结清扫、复发是影响早期舌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而年龄、复发是影响早期舌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针对影响复发及预后的相关因素,给予相应预防措施,有利于提高早期舌癌患者的预后质量.

    作者:董文杰;孙越;张思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乳腺癌术前TEC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化疗TEC方案(泰索帝-表柔比星-环磷酰胺)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例乳腺癌患者化疗方案资料.采集每个患者临床数据和血清样品.所有患者均给予4个周期TEC化疗.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和方差分析(ANOVA)进行数据比较.比较Kaplan-Meier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5年生存率.结果 TEC方案的总缓解率为67.8%(80/118),其中临床完全缓解率为3.4% (4/118),临床部分缓解率为64.4% (76/118).缓解率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患者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均>0.05).阴性雌激素受体(ER)和阴性孕酮受体(PR)较阳性受体具有更高的缓解率(P =0.033,P=0.024).乳腺癌患者术后10、30和60个月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7.0% (95% CI 90.9 ~ 99.0)、84.9% (95% CI 76.1 ~90.6)和66.5% (95% CI 55.5~75.3).结论 TEC化疗乳腺癌患者具有较高的总体缓解率,且ER阴性及PR阴性患者缓解率更高.

    作者:尚春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析其超声特征与病理良恶性的相关性.结果 80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中,良性病变30例,恶性病变50例.恶性组病灶不完整、边界不清晰、有声晕、低回声、微钙化等发生率分别为36.00%、32.00%、14.00%、54.00%、76.00%,明显高于良性组的6.67%、3.33%、73.33%、20.00%、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患者血流分级0~1级所占比例和血流形态分级Ⅰ~Ⅱ型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恶性组,血流分级2~3级所占比例和血流形态分级Ⅲ型~Ⅳ型所占比例均显著低于恶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结节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86.67%,良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4.00%.结论 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应用超声检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确保较高的临床诊断水平.

    作者:伍晓鸣;刘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全脑同期推量调强放射治疗对颅脑多发性转移癌患者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同期推量调强放射治疗对颅脑多发性转移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颅脑多发性转移肺癌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同期推量调强放射治疗组和常规全脑放疗组,每组各30例.回顾性比较两组疗效及预后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调强组有效率(76.7%)显著高于常规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结果显示,常规组患者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14/30,46.7%)明显高于调强组(3/3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主要体现在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毒性;调强组患者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hi square=4.742,P=0.0294).结论 临床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时,同期推量调强放射治疗手段效果显著好于常规全脑放射治疗手段,应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徐海亭;张涛;沈曼曼;杨恕宁;张旭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早期老年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联合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改良根治术联合化疗治疗早期老年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老年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改良根治术联合辅助化疗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独的改良根治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5年随访,观察组与对照组局部复发率、腋淋巴结复发率、远处转移率、5年生存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大大提高,QLQ-C30多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根治术联合化疗治疗早期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优于改良根治术治疗,并且在降低癌转移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面的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少伟;王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短期和长期效果

    目的 研究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短期和长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电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癌症特定存活率,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结果 2012年、2013年及2014年3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为81.9%、79.5%和76.7%,3年膀胱保留无进展生存期率分别为75.5%、64.9%和57.8%.但是,年龄与癌症特异性生存率无相关性.疾病进展和复发主要集中在第1年(分别为70%和65%)随后比率稳定升高.结论 经尿道电切术是治疗肌肉浸润性膀胱癌的可靠治疗方法,且瘤床活检呈阴性.

    作者:王定勇;邓金华;郭霖森;田峰;王魏龙;赵修民;凡中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内注射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胸腔内注射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0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 所有患者均行胸腔内置管引流.实验组患者给予榄香烯加白细胞介素-2胸腔灌注治疗,对照组患者只给予白细胞介素-2胸腔灌注治疗.观察用药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其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20例,稳定4例,进展1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1例,稳定14例,进展7例,总有效率47.5%.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好转32例,稳定6例,恶化2例,好转率80.0%,显著高于对照组(37.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实验组5例出现恶心呕吐,胸痛6例,发热4例,尿素升高2例,未见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以及总胆红素升高者,与对照组出现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性不明显(P>0.05).结论 榄香烯加白细胞介素-2胸腔内注射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效果好,生活质量高,不良反应少,是1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冯志红;聂秀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乳腺癌手术前后血液中Rab5a基因表达与其预后复发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乳腺癌手术前后血液中Rab5a基因的表达与预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乳腺癌患者100例,予乳腺单纯切除术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检测手术前后血液中Rab5a基因的表达情况,随访调查术后复发情况.结果100例患者术前Rab5a基因表达阳性67例,阳性率为67.0%.Rab5a基因阳性表达与术前乳腺癌患者的T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明显相关性(P<0.05).在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复发16例,复发率为16.0%.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Rab5a基因表达与预后复发存在明显的正向相关性(γ=0.459,P<0.05).多元回归logistic分析显示肿瘤T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与Rab5a基因表达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复发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Rab5a基因在乳腺癌中呈现高表达状况,与T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能影响术后患者的复发.

    作者:张锋;宋张骏;陆建荣;汪存涛;陈楠;韩丕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丙氨酰-谷氨酰胺对胰腺癌术后肠道通透性与免疫功能的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丙氨酰-谷氨酰胺(Aln-Gln)对胰腺癌术后肠道通透性与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行胰腺癌手术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术后给予Aln-Gln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同等容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安慰剂.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第3、5d血浆Gln浓度,术前1d、术后第5d的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浓度和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术前1d、术后第1、5d的HLA-DR和TLC.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3、5d血浆Gln浓度明显高于术前(P<0.05),同时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P<0.05);观察组术后第5d血浆DAO浓度明显低于术前(P<0.05),同时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P<0.05);观察组术后第5d尿L/M比值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5d的HLA-DR和TLC明显高于术后第1d(P<0.05),其中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ln-Gln应用于胰腺癌术后可有效提高并维持血浆Gln浓度,维护肠屏障功能,改善其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蔡斌;董朝妮;代海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AURKA T91A多态性与新疆维、汉民族乳腺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目的 探讨AURKAT91A基因多态性在维、汉民族乳腺癌中的分布的差异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RFLP检测192例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患者、200例健康者及254例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及200例健康者AURKA T91A位点多态性,分析该位点多态性与新疆维、汉民族乳腺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病例组及对照组中,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维、汉两民族中分布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维吾尔族组中,携带A等位基因的人群较携带T等位基因的人群患乳腺癌的风险减低(OR=0.740,95% CI =0.558-0.982,P=0.037).汉族乳腺癌组中,AA vs.TT、AA vs.(TT+TA)、TTvs.(TA +AA)3种遗传模型都没有显示出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结论 AURKAT91A位点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乳腺癌易感性相关,T等位基因为易感基因,可作为新疆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患病风险因子.

    作者:李姗;李妍;赵振慧;杨顺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DCE-MRI对乳腺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究DCE-MRI对乳腺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取60例MR扫描前未进行抗肿瘤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术前给予DCE-MRI检查,记录大强化率(SImax)、时间-强度曲线(TIC)、大线性斜率(slope)和达峰时间(Tpeak)相关参数;病理组织免疫组化学染色记录预后因子Ki-67、c-erbB-2、ER、PR、P53的表达情况.行卡方检验探究预后因子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和行直线相关分析探究DCE-MRI相关系数和预后因子的关系.结果 Ki-67、c-erbB-2和P53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ER、PR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无关;c-erbB-2和P53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淋巴转移有关;而Ki-67、c-erbB-2、ER、PR、P53表达均与肿瘤大小无关.DCE-MRI的Tpeak与ER和PR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γ =0.541,P<0.05;γ =0.552,P<0.05),Ki-67、c-erbB-2和P53的阳性表达与Tpeak呈负相关(γ=-0.532,P<0.05;γ=-0.534,P<0.05;γ=-0.526,P<0.05);SLmax、Slope、TIC与各预后因子的相关性无统计意义.结论 预后因子Ki-67、c-erbB-2、ER、PR、P53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相关,而DCE-MRI的Tpeak与各种预后因子紧密相关,可有效评估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凌;范萍;梁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90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2组患者均采用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对照组诱导化疗14 d后采用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于诱导化疗14d后采用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远处转移率、局部复发率、1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8.89% (31/45),与对照组的66.67%(30/45)比较,P>0.05;2组患者远处转移率和局部复发率及1年生存率比较,P均>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及放化疗期间所发生不良反应比较,P<0.05.结论 临床采用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虽然临床疗效和肿瘤控制效果及复发率与采用诱导化疗后实施顺铂放化疗效果相当,但不良反应较少,可提高患者耐受性,有利于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陈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胰岛素抵抗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功能及顺铂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功能及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卵巢癌患者200例,根据是否惠有2型糖尿病分为两组,胰岛素抵抗组83例、非胰岛素抵抗组127例.穿刺获取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作为实验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IGF-1蛋白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法测定IGF-1R蛋白表达量,MTT法测定不同浓度顺铂作用于肿瘤细胞的IC50(半数抑制浓度)值.结果 ①胰岛素抵抗组IGF-1蛋白表达的HIS值为10.1±1.68,与非胰岛素抵抗组(6.5±2.14)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胰岛素抵抗组IGF-1R蛋白表达量为(281.1±1.78),与非胰岛素抵抗组(264.6±5.32)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胰岛素抵抗组不同浓度顺铂作用于肿瘤细胞的IC50值为(14.93 ±0.15),与非胰岛素抵抗组(2.41 ±0.08)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抵抗能够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降低卵巢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卉;刘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药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gastric cancer,GC)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晚期GC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健脾消癥滋生汤联合化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指标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变化情况、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EA、CA724、CA199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发生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规范化化疗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晚期GC患者生存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房玮;吴红卫;李莹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半肝血流完全阻断对肝癌切除术中肿瘤播散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 研究半肝血流完全阻断预防肝癌切除术中肿瘤播散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120例HC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ringle组与HCV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PrinCe法,观察组采用HCV法.术后规则随访3年,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阻断次数及阻断时间)及术后的肝内复发率与肝外转移情况,并对组间差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阻断时间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CV组60例均1次阻断成功,Pringle组阻断1次者48例,阻断2次者7例,阻断3次者5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组术后1~3年内的肺转移率分别为8.3%、15.0%与35.0%,Pringle组分别为18.3%、26.7%与43.3%,两组术后1年内肺转移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ringle组高于HCV组,2、3年内肺转移率组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半肝血流完全阻断法行肝脏切除术,可有效减少术后早期肿瘤肝内复发及肺转移的发生.

    作者:萨其日拉图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新辅助放化疗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排便状况的影响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排便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86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只采用手术治疗)、实验组(43例,采用术前新辅助放化疗与手术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3、5年的无瘤生存率、累积生存率及患者的排便状况.结果 2组患者的3、5年无瘤生存率(DFS)分别为72.1%、67.4%;79.1%、74.4%;总生存率(OS)分别为86.0%、69.8%;93.0%、86.0%.对照组和实验组排便频率增加、排便不尽、便血、排便费力、排便急迫感、肛门疼痛和粪便异常的病例数分别为15、2例,12、4例,10、1例,9、3例,8、2例,7、0例,8、3例.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多于实验组(P=0.017).男性患者并发症多于女性患者(23.1%比4.6%;P =0.032).术后(等级3~5)并发症显著与术中或术后输血有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放化疗和手术之间的间隔无相关性.结论 新辅助放化疗可以提高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排便状况.

    作者:冯志;王艳;李洪波;苟松;陈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CT和MRI检查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情况的诊断价值

    目的 比较CT和MRI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情况的诊断效果.方法 对TACE治疗术后1~3个月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1例,行CT、MRI检查,以CT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RI检查结果.结果 MRI对肿瘤包膜检出率明显高于CT (P <0.05).CT检出病灶37处,MRI检出病灶45处(100%),诊断准确率82.4%,灵敏度97.4%,特异度38.5%,阳性预测值=82.2%;阴性预测值=83.3%.MRI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CT的ROC曲线下面积(P<0.05).MRI的小短径明显小于CT(P<0.05).结论 MRI在诊断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肿瘤残存、复发方面优于CT.

    作者:潘兴朋;丁峰;邵毅;程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化疗剂量强度对肺癌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化疗剂量强度对肺癌患者近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临床纳入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9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多西他赛单药方案二线化疗.采用实体瘤化疗疗效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观察各化疗剂量强度引发肺癌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根据患者化疗的相对剂量强度,分为低剂量组(<0.65),中剂量组(0.66 ~0.74),高剂量组(≥0.75).其中,高剂量组治疗有效率为69.52%,中剂量组治疗有效率为57.44%,低剂量组治疗有效率为40.63%.高剂量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疗期间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血小板及红细胞数目下降,胆红素水平升高,转氨酶升高,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剂量组为45.71%,中剂量组为28.72%,低剂量组为25.00%;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疗后随访3年发现,高剂量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2.86%、60.95%、28.57%,中剂量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1.03%、46.15%、16.41%,低剂量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9.17%、38.54%、11.46%.高剂量组1年生存率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比较无差异(P>0.05),而2年、3年生存率高剂量组明显高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P<0.05).结论 高剂量强度的化疗药物,能够有效提高肺癌患者近期疗效.但其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亦较高.因此,对肺癌患者进行化疗剂量的选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同时,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不良反应.

    作者:李晓琴;卡哈尔江·阿不都外力;刘春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泪腺上皮性肿瘤的病理类型和临床特征研究

    目的 探析泪腺上皮性肿瘤的病理类型及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泪腺上皮性肿瘤患者2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病理类型及临床特征.结果 多形性腺瘤110例,腺样囊腺癌50例,腺癌20例,多形性腺癌14例,其他类型者6例;患者性别、眼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的年龄、主诉、肿瘤性质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多见于30岁以下患者、有眼球突出、无痛等情况.良性肿瘤98例(49.0%),眼球突出<4 mm,轻度复视,眼球轻度移位,CT特征为肿瘤向四周扩散不显著,眼眶X线特征为侵蚀眶骨不显著;恶性肿瘤102例(51.0%),眼球突出度>4 mm,显著复视,眼球移位、复视显著,CT特征向眶部蔓延,眼眶X线特征为边缘不规则,侵蚀眶骨显著.结论 泪腺上皮性肿瘤常见病理类型为多形性腺瘤及腺样囊腺癌,多见于30岁以下者、无痛,该病随着肿瘤性质的不同其临床特征也有一定差异,需根据影像学、临床病理检查进行早期诊断.

    作者:胡卫群;刘钊臣;张丹娜;蔡佳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血清CA125水平动态变化与上皮性卵巢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细胞减灭术效果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CA125水平动态变化与上皮性卵巢癌新辅助化疗+肿瘤细胞减灭术+化疗的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接受新辅助化疗+肿瘤细胞减灭术+化疗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40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新辅助化疗每疗程化疗后3周、肿瘤细胞减灭术前及手术后7 ~ 14天患者血清CA125水平.分析治疗前血清CA125水平、CA125半衰期、新辅助化疗第1个疗程化疗后CA125下降率与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77.5%患者的肿瘤细胞减灭率达到满意,中位总生存期为26个月,3年总生存率为25.7%;无进展生存期为18个月,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12.2%.CA125半衰期<15天组或CA125下降率≥70%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均分别显著高于CA125半衰期≥15天组和CA125下降率<70%组(P<0.05),术前CA125< 110 U/ml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显著长于术前CA125≥110 U/ml组患者.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细胞减灭术效果和CA125下降率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CA125半衰期、新辅助化疗第1个疗程后CA125下降率,对判断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马宇毅;唐在婕;罗业琳;郭梓耘;王杰;蔡永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