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卉;刘颖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11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奥沙利铂进行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替吉奥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亚叶酸钙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手足综合征、肝功能损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佳,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生活质量改善良好.
作者:谢小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丙氨酰-谷氨酰胺(Aln-Gln)对胰腺癌术后肠道通透性与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行胰腺癌手术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术后给予Aln-Gln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同等容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安慰剂.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第3、5d血浆Gln浓度,术前1d、术后第5d的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浓度和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术前1d、术后第1、5d的HLA-DR和TLC.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3、5d血浆Gln浓度明显高于术前(P<0.05),同时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P<0.05);观察组术后第5d血浆DAO浓度明显低于术前(P<0.05),同时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P<0.05);观察组术后第5d尿L/M比值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5d的HLA-DR和TLC明显高于术后第1d(P<0.05),其中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ln-Gln应用于胰腺癌术后可有效提高并维持血浆Gln浓度,维护肠屏障功能,改善其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蔡斌;董朝妮;代海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手术前后血液中Rab5a基因的表达与预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乳腺癌患者100例,予乳腺单纯切除术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检测手术前后血液中Rab5a基因的表达情况,随访调查术后复发情况.结果100例患者术前Rab5a基因表达阳性67例,阳性率为67.0%.Rab5a基因阳性表达与术前乳腺癌患者的T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明显相关性(P<0.05).在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复发16例,复发率为16.0%.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Rab5a基因表达与预后复发存在明显的正向相关性(γ=0.459,P<0.05).多元回归logistic分析显示肿瘤T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与Rab5a基因表达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复发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Rab5a基因在乳腺癌中呈现高表达状况,与T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能影响术后患者的复发.
作者:张锋;宋张骏;陆建荣;汪存涛;陈楠;韩丕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AURKAT91A基因多态性在维、汉民族乳腺癌中的分布的差异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RFLP检测192例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患者、200例健康者及254例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及200例健康者AURKA T91A位点多态性,分析该位点多态性与新疆维、汉民族乳腺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病例组及对照组中,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维、汉两民族中分布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维吾尔族组中,携带A等位基因的人群较携带T等位基因的人群患乳腺癌的风险减低(OR=0.740,95% CI =0.558-0.982,P=0.037).汉族乳腺癌组中,AA vs.TT、AA vs.(TT+TA)、TTvs.(TA +AA)3种遗传模型都没有显示出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结论 AURKAT91A位点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乳腺癌易感性相关,T等位基因为易感基因,可作为新疆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患病风险因子.
作者:李姗;李妍;赵振慧;杨顺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三阶梯镇痛原则在癌症减痛药物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运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经病理检查确诊的80例中晚期癌症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0例与30例.实验组患者按照三阶梯镇痛原则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非阶梯镇痛药物原则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差异;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CR 12例,PR 24例,MR 14例,NR 0例,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有效率为72.0%,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生活质量等各项生活治疗指标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便秘、多汗、嗜睡以及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的例数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 运用三阶梯镇痛原则缓解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提倡.
作者:苟兰琼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将113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肌瘤个数、大肌瘤直径、术后病率、镇痛剂使用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肿瘤个数和大肿瘤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病率、镇痛剂使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佳,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病率、镇痛剂使用率低,术后住院时间短,肛门排气恢复时间短,但手术时间较长,住院费用较高.
作者:陈志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分析胸腔内注射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0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 所有患者均行胸腔内置管引流.实验组患者给予榄香烯加白细胞介素-2胸腔灌注治疗,对照组患者只给予白细胞介素-2胸腔灌注治疗.观察用药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其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20例,稳定4例,进展1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1例,稳定14例,进展7例,总有效率47.5%.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好转32例,稳定6例,恶化2例,好转率80.0%,显著高于对照组(37.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实验组5例出现恶心呕吐,胸痛6例,发热4例,尿素升高2例,未见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以及总胆红素升高者,与对照组出现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性不明显(P>0.05).结论 榄香烯加白细胞介素-2胸腔内注射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效果好,生活质量高,不良反应少,是1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冯志红;聂秀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清GP73在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中的检测价值.方法 比较分析36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者(肝炎组)、47例乙肝肝硬化者(肝硬化组)、46例原发性肝癌(肝癌组)和4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清GP73和AFP水平检测结果,并分析血清GP73诊断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特异性.结果 4组入选者血清GP73和AFP水平呈明显递增趋势,肝癌组>肝硬化组>肝炎组>对照组,4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P73诊断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AUC和95%置信区间均明显高于血清AF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P73单独检测Se、Sp、Ac、+PV、-PV均明显高于血清AFP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P73与AFP联合检测Se明显高于血清AFP单独检测,但Sp、Ac、+PV均明显低于血清AFP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GP73在诊断HBsAg阳性肝病严重程度上有良好指示效果,可作为临床诊断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的可靠标志物,联合血清AFP检测能够提高诊断敏感度.
作者:彭经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前后宫颈癌组织中中期因子(midkine,MK)、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表达变化.方法 临床纳入宫颈鳞癌患者35例,患者均给予顺铂+平阳霉素进行NACT.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ACT前后肿瘤组织中MK以及CD34的表达.结果 患者接受NACT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25例,总有效率(CR+ PR) 82.86%.NACT前后,患者MK表达分别为74.28%、31.43%;MVD水平分别为(24.63±9.15)、(16.55±7.58).NACT前后MK及MVD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有效组NACT前后,患者MK表达分别为75.86%、31.03%,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无效组NACT前后患者MK表达分别为66.67%、3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无效组和有效组NACT前后,患者MVD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CT治疗宫颈鳞癌的临床有效率较高,其能够降低MK与MVD水平.NACT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而通过检测MK在NACT前后的表达变化能够协助预测NACT的临床疗效.
作者:叶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功能及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卵巢癌患者200例,根据是否惠有2型糖尿病分为两组,胰岛素抵抗组83例、非胰岛素抵抗组127例.穿刺获取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作为实验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IGF-1蛋白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法测定IGF-1R蛋白表达量,MTT法测定不同浓度顺铂作用于肿瘤细胞的IC50(半数抑制浓度)值.结果 ①胰岛素抵抗组IGF-1蛋白表达的HIS值为10.1±1.68,与非胰岛素抵抗组(6.5±2.14)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胰岛素抵抗组IGF-1R蛋白表达量为(281.1±1.78),与非胰岛素抵抗组(264.6±5.32)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胰岛素抵抗组不同浓度顺铂作用于肿瘤细胞的IC50值为(14.93 ±0.15),与非胰岛素抵抗组(2.41 ±0.08)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抵抗能够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降低卵巢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卉;刘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方案对食管癌患者癌肿的控制效果及不良事件的影响,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数据支撑.方法 将78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行三维适形放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化疗.结果 研究组CR 16例,PR 20例,有效率为92.3%(36/39);对照组CR 12例,PR 19例,有效率为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年局控率为84.6%(33/39),对照组为76.9% (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年生存率为79.5%(31/39),对照组为71.8% (2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放射性食管炎Ⅱ度及以上发生率为79.5%,对照组为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Ⅲ度及以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30.8%,对照组为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0.05).研究组Ⅱ度及以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48.7%,对照组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Ⅲ度及以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3.1%,对照组为1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相较于单纯放疗,能有效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抗癌效果,且不良反应可控,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金平;尤传文;陆坤;朱青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早期舌癌复发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早期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复发情况及影响复发和患者生存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100例早期舌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70.0%,29例复发(29.0%).与复发者相比,早期舌癌未复发者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均明显增高,P<0.05.TNM分期、病理分级、颈部淋巴结清扫、综合治疗是影响早期舌癌患者复发的相关因素.颈部淋巴结清扫、复发是影响早期舌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而年龄、复发是影响早期舌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针对影响复发及预后的相关因素,给予相应预防措施,有利于提高早期舌癌患者的预后质量.
作者:董文杰;孙越;张思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子宫平滑肌肿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10例子宫平滑肌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经研究发现,子宫平滑肌肿瘤患者临床发病高峰年龄段为41 ~50岁;且患者同时存在腺肌或内膜增生疾病;部分患者还存在卵巢和宫颈等良恶性肿瘤疾病.210例患者中,其中普通型良性平滑肌瘤为192例,占91.43%;平滑肌瘤特殊组织学类型者为15例,占7.14%;平滑肌肉瘤者为2例,占0.95%;恶性潜能且未定平滑肌肿瘤者为1例,占0.48%.结论 女性妇科肿瘤疾病中以子宫平滑肌肿瘤为主,然临床主要以凝固性治疗细胞坏死等来鉴别良恶性子宫平滑肌肿瘤.但临床预期肿瘤生物学行为则需综合患者临床各种病理资料,以达到准确预期效果.
作者:谢春燕;谢刚;王安群;杨永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术后辅助化疗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效果.方法 恶性胶质瘤患者60例根据入院编号的单双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都给予手术切除治疗,对照组给予放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术后替莫唑胺辅助化疗,周期为28天.结果 治疗组术后28天内的脱发、肝功能异常、头痛呕吐、肾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血清MGMT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MGMT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8.33±2.12)个月,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4.33±2.8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替莫唑胺辅助化疗治疗恶性胶质瘤能降低机体血清MGMT含量,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田德洲;董永军;唐韬;朱强;强京灵;李泽新;胡国良;吴生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临床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佳术式.方法 将67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肿胀液溶脂组(32例)和传统组(35例),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转移数目等临床参数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2组患者淋巴结清扫、转移数目和淋巴结病理学改变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溶脂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腋窝淋巴结清扫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术中引流量、引流时间和总手术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溶脂组患者上肢水肿和前臂内侧麻木疼痛比例均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举肩障碍率、皮下积液率和皮瓣坏死率虽低于传统组,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患者生活感受、健康感受和生活质量总评分方面,溶脂组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比较,2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肿胀液溶脂法清扫腋窝淋巴结是一种较好的术式,应在临床治疗乳腺癌中大力推广.
作者:杨乃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半肝血流完全阻断预防肝癌切除术中肿瘤播散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120例HC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ringle组与HCV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PrinCe法,观察组采用HCV法.术后规则随访3年,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阻断次数及阻断时间)及术后的肝内复发率与肝外转移情况,并对组间差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阻断时间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CV组60例均1次阻断成功,Pringle组阻断1次者48例,阻断2次者7例,阻断3次者5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组术后1~3年内的肺转移率分别为8.3%、15.0%与35.0%,Pringle组分别为18.3%、26.7%与43.3%,两组术后1年内肺转移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ringle组高于HCV组,2、3年内肺转移率组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半肝血流完全阻断法行肝脏切除术,可有效减少术后早期肿瘤肝内复发及肺转移的发生.
作者:萨其日拉图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及肝内胆管细胞癌外科治疗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分析患者生存率和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结果 淋巴结转移、肝内转移、手术方法、管周浸润、门静脉浸润等是影响肝内胆管细胞癌疗效相关因素.结论 根治性手术切除法和淋巴结清扫可以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
作者:池小斌;罗祥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规范化癌痛治疗的疗效,以及癌痛控制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方法 对346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严格按WHO三阶梯止痛治疗,用数字评分法对患者疼痛进行全面评估,了解癌症患者72 h的疼痛控制率,以及癌痛控制后癌症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改变.结果 规范化癌痛治疗72 h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其中中度疼痛患者明显缓解率为96.02%,重度疼痛患者明显缓解率为93.10%.规范化癌痛治疗后,患者的抑郁、焦虑、恐惧、消极情绪均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自杀倾向率显著降低(P<0.05),对疾病治疗的自信心显著提高(P<0.05).同时患者家属的抑郁、焦虑、恐惧、消极情绪也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生活质量上,患者的睡眠、精神状态、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好转(P<0.05),食欲状态改善无显著差异(P>0.05);而患者家属的睡眠、食欲、精神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4个方面均明显好转(P<0.05).结论 规范化癌痛治疗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控制疼痛.癌痛控制后,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陶海云;屈中玉;万里新;魏光敏;王启船;盛晶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gastric cancer,GC)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晚期GC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健脾消癥滋生汤联合化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指标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变化情况、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EA、CA724、CA199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发生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规范化化疗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晚期GC患者生存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房玮;吴红卫;李莹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现代放疗进入了调强放射治疗时代,调强放射治疗对患者的体位精度要求更高.临床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常采用头颈肩大面罩结合常规固定枕的方式体位固定,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体位固定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然而临床发现摆位误差仍偏大,且患者容易身体扭曲.近年,我院尝试采用了发泡剂泡沫垫结合头颈肩大面罩的体位固定方式,该方法重复性和精确性较其它体位固定方式有较大的提高.
作者:曹舜翔;应惟良;袁星星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