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昕;黄智;张胜军;刑国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根治性放疗预防照射骶前淋巴结的临床价值。方法248例宫颈癌患者行根治性放疗。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为照射骶前淋巴结,对照组为不照射骶前淋巴结。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盆腔外照射放疗加腔内后装放疗。先行全盆腔外照射,剂量为20~30 Gy,2~3周后,治疗组改成盆腔凹形野照射和腔内后装治疗,对照组改成盆腔四野照射和腔内后装治疗。盆腔外照射总剂量至46~50 Gy,腔内后装42~48 Gy/7~8次。结果治疗组、对照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3.20%vs 60.98%;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0.40%和69.1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及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患者根治性放疗预防照射骶前淋巴结不能提高局控率和生存率。
作者:张群贵;余瑛;丁金泉;吴修洪;黄春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BC369对鼠源肾癌( REN-ca)的抑瘤效果。方法采用小鼠移植性实体瘤的药效学实验方法。结果 BC369对鼠源肾癌(REN-ca)的肿瘤抑制率为(84.17±2.91)%,P<0.001。结论 BC369对鼠源肾癌(REN-ca)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洪涛;张静宇;张炳团;王铮;李少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实用癌症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及肿瘤学引文分析来源刊,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国内统一刊号CN 36-1101/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5930。自2014年起,本刊由双月刊改为月刊,每期页码也由112页增至128页。改扩版后的《实用癌症杂志》稿件容量大幅增加,印刷装帧更加精美,为此热忱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我们将本着“繁荣肿瘤学术,助您成功成才”的职业精神,真诚地为广大的作者和读者服务。同时欢迎各医疗卫生单位、科研院(所)、医学院校图书馆及个人订阅本刊,本刊的邮发代号为44-37,可通过邮局订阅,也可直接按订价汇款至本刊编辑部订阅。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北京东路519号,电话:0791-88329442,邮编330029。另外,我部尚有2013年及以前的部分卷期杂志,需要者可与我部联系购买。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机体免疫系统通过免疫监视功能,识别和清除包括肿瘤、微生物等“非己”成分,维持机体的稳定。恶性肿瘤在机体内往往表现出免疫逃逸的特殊状态,与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之间形成一对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近些年研究发现,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可通过抑制激活的 T 细胞功能,影响机体抗肿瘤免疫作用,在维持自身免疫耐受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肿瘤免疫逃逸关系密切[1]。机体的细胞免疫受抑是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和复发的重要原因。许多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的Treg细胞比例升高,往往提示着预后不良[2]。因此,近年来通过调节CD4+CD25+Treg 细胞的数量或功能来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焦点。本文就CD4+CD25+Treg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免疫抑制机制及其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王彩(综述);魏素菊(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 Gli1)表达与乳腺癌各分子亚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胶质瘤相关基因1的表达及其与雌二醇受体( ER )和人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的关系。结果 ER阳性和阴性者中Gli1阳性率分别为40.2%和60.0%,Gli1与ER表达呈负相关性。 Gli1与Her-2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Lu-minal B型和Her-2过表达型者Gli1阳性率与Basal-like型Gli1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 A型Gli1阳性率显著低于Basal-like型Gli1阳性率(23.7%<75%),两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i1表达与非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分子亚型有关,可为雌二醇受体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陈海;戚晓东;邱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对≤2 cm乳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常规超声和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对39例患者共45个小乳腺病灶进行检查并比较2种方法对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诊断小乳腺癌的特异性为75.00%,明显高于常规超声(P<0.001);两者联合诊断小乳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高于两者单独应用时(Z=5.213,P<0.001;Z=4.986,P<0.001)。结论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诊断小乳腺癌的特异性较高,与常规超声检查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小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梁丽;张建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比较改良喉垂直前位部分切除术和改良环状软骨会厌舌骨吻合术对累及前联合或双侧声带的声门型喉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累及前联合或双侧声带的声门型喉癌患者随机分为FPL组和CHEP组,每组各24例。 FPL患者采用改良喉垂直前位部分切除术,CHEP组患者采用改良环状软骨会厌舌骨吻合术。术后对2组患者的手术基本情况、发音功能、误咽发生率以及术后生存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拔管率、发音功能的恢复以及生存质量上并无明显差异(P>0.05)。而拔管时间FPL组较CHEP组明显缩短,且误咽率FPL组较CHEP组明显减少(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喉垂直前位部分切除术治疗累及前联合或双侧声带的声门型喉癌,可有效缩短拔管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积极地控制误吸率,可作为治疗该类患者的首选手术方案。
作者:刘剑勇;陆建斌;袁毅方;李梦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内镜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效果。方法76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引导下分别使用内镜检测、单独进行CT检查和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比这3种检查方法的检测结果,评价3种方法的检测准确性。结果所有患者中有29例浆液性囊腺瘤,47例黏液性囊性肿瘤。52例患者的病变部位位于胰头颈部,24例位于胰体尾部。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内镜检测胰腺囊性肿瘤的准确率可以达到89.5%,CT检测和单独多普勒超声检测的准确率分别为55.3%和44.7%。使用内镜检测与CT检测和单独多普勒超声检测相比,检出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检测浆液性、黏液性胰腺囊性肿瘤及胰头颈部和胰体尾部均比CT检测和单独多普勒超声检测具有更高的检出准确率。 CT和单独超声检测对胰体尾部囊性肿瘤检测准确率比胰头颈部的准确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内镜检测胰体尾部囊性肿瘤检测准确率比胰头颈部的准确率高。结论内镜检测胰腺囊性肿瘤比CT和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作者:侯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联合大剂量干扰素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IFN-TACE )和对照组( TACE 治疗),各25例。结果50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实验组患者术中IFNα-2b剂量为900~3000 WIU,平均(1927±496.73) WIU。实验组术后CD4+含量及CD4+/CD8+值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CD4+含量及CD4+/CD8+值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CD4+含量及CD4+/CD8+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P<0.05),而两组术后CD8+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TACE联合大剂量干扰素对肝癌患者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洪洁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特制肿瘤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复发性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例复发性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患者进行特制肿瘤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5~8年,观察并分析术后各患者的临床状况。结果术后随访观察发现行特制肿瘤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100.00%,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5年,无复发。结论特制肿瘤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治疗复发性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徐昕;黄智;张胜军;刑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LIMK1表达和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将68例结肠癌、17例上皮内瘤变及31例正常结肠组织共116例结肠标本制成组织芯片,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标本中LIMK1的表达水平。结果LIMK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织。 LIMK1表达与结肠癌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 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LIMK1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结肠癌侵袭转移的重要标志。
作者:王晓英;屈昌民;梁淑文;李连勇;宫淑娟;翟静妤;王宝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结肠镜在诊断结肠息肉癌变中的作用及结肠息肉癌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经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息肉并行病理检查的22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结肠镜下癌变部位、大小、数目及病理类型,并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及息肉部位、大小、数目、形态、病理类型与癌变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性别患者结肠息肉癌变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肠息肉癌变与年龄、息肉部位、直径大小、数目、形态、病理类型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的患者,息肉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直径>2.0 cm、多发、病理类型为腺瘤性尤其是绒毛状腺瘤性是发生癌变的高危因素。结论结肠镜在诊断结肠息肉癌变患者中具有重要作用,应密切随访,及时切除,降低结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
作者:周海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变异型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变异型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变异型毛细胞白血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淋巴细胞数量或比例增加,出现数量不等的绒毛状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结果显示该类细胞属于B淋巴细胞,治疗效果差。结论毛细胞白血病诊断应结合患者临床特征和免疫学检查结果,变异型毛细胞白血病应作进一步进行鉴别,以免误诊、漏诊。
作者:刘雪梅;李军;白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应用千伏锥形束CT研究鼻咽癌调强放疗中的摆位误差,探讨其对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经确诊的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15例,按热塑膜上三点标记摆位后每周行一次KV-CBCT扫描,重建后获取断层图像,使其与计划定位图像行匹配比较,得出该患者在三维方向及旋转的摆位误差。除摆位中心点外所有计划参数不变,在定位影像上模拟剂量分布并与初治疗计划比较。结果在腹背、头脚、左右3个方向和水平面旋转的摆位误差均值分别为-1.83 mm、-0.32 mm、0.96 mm和-0.83°;GTVnx D95、GTVnd D95、CTV2 D95、PTV2 D95、PTVnd D95的剂量变化为-1.28%~-0.32%、-3.31%~-0.63%、-2.33%~-1.30%、-2.51%~-0.45%、-2.53%~-0.48%;脑干、脊髓、视交叉的Dmax变化范围分别为:-3.14%~12.58%、-22.91%~21.21%、-7.25%~14.77%。腮腺D50为-13.87%~18.21%,Dmean为-6.84%~9.21%。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由于摆位误差等因素的存在,影响了靶区剂量分布,OAR( organs at risk )辐射剂量明显增高;应用KV-CBCT系统,可有效减少治疗误差,提高调强放疗精度。
作者:徐升;张军宁;周菊英;符天晓;徐久宏;陈龙;陈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检测干细胞标记物LGR5(富含亮氨酸重复单位的G蛋白偶联受体5)蛋白在人结直肠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探讨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60例结直肠上皮内瘤变(腺瘤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2例,腺瘤并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8例)、10例腺瘤,20例高分化腺癌标本中LGR5表达水平。结果LGR5在高分化腺癌中表达率为100.00%(20/20),明显高于结直肠上皮内瘤变[83.33%(50/60)]和腺瘤[40.00%(4/10)],P<0.01。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中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37%(27/32)、82.14%(23/28),LGR5表达水平与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分级无相关性(P>0.05)。结论 LGR5可作为选择结直肠上皮内瘤变手术方式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肖幼华;李荣;蔡联明;谢旭平;卢致洋;陈汉民;王冬梅;雷先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IL-17F、IL-17A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72例大肠癌组织中的IL-17F、IL-17A的表达水平进行免疫组化法检测,分析不同病理因素中,IL-17F、IL-17A的表达水平。结果癌组织中的IL-17F、IL-17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17F、IL-17A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以及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的IL-17F、IL-17A的阳性表达率高,二者的表达均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大肠癌分化程度以及TNM分期有关。
作者:熊伟民;李明峰;席素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以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式探究同步热放化疗治疗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3例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同步热放化疗组、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每组51例。通过肿瘤完全消退率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同步热放化疗组、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局部肿瘤完全消退率分别是65.8%、41.2%和19.1%,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热疗联合放化疗治疗Ⅱb~Ⅲb期宫颈癌能促进局部肿瘤消退,有较高的完全缓解率,该治疗方式安全可耐受。
作者:刘湘冬;王小文;谢金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76例,分为观察组(近期放疗有效)和对照组(近期放疗无效),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放疗前、后血清肿瘤CEA、CYFAR21-1、SCC、CA125水平。结果176例患者放疗有效率为58.0%,观察组放疗前血清CEA、CYFAR21-1、SCC、CA125水平分别为(33.65±5.41)ng/ml、(19.44±3.14)ng/ml、(16.87±2.74)ng/ml、(46.81±5.49)U/ml,放疗后各项标志物水平分别为(25.13±4.65)ng/ml、(12.35±4.18)ng/ml、(11.77±3.04)ng/ml、(39.67±4.63)U/ml,均明显低于放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放疗前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AR21-1、SCC、CA125水平分别为(46.87±5.93)ng/ml、(28.63±10.82)ng/ml、(26.46±8.68)ng/ml、(68.16±7.38)U/ml,放疗后各项标志物水平分别为(52.17±5.49)ng/ml、(46.72±11.75)ng/ml、(38.74±63.48)ng/ml、(87.34±8.16)U/ml,均明显高于放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疗前各项标志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放疗后标志物水平降低患者的近期疗效明显好于放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45,P<0.05)。结论肿瘤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AR21-1、SCC、CA125的水平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疗效具有评估价值。
作者:阿合力·那斯肉拉;巴尔夏古丽·扎比胡拉;穆朝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不同病理因素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85例患者1年无瘤生存170例(91.89%),3年无瘤生存151例(81.62%),5年无瘤生存144例(77.84%);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肿瘤直径、核分裂数、ki-67指数均为影响胃肠道间质瘤无瘤生存率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和核分裂数是影响胃肠道间质瘤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肿瘤位置、肿瘤直径、核分裂数、ki-67指数均为影响胃肠道间质瘤无瘤生存率的主要因素,其中肿瘤位置和核分裂数为独立因素。
作者:李艳;郭婧熙;肖文华;吴汉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瘤样病变患者( CIN)经过LEEP锥切术后HPV感染的变化情况。方法将309例经阴道镜下活检确诊为CIN患者,按照组织病理学诊断分为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分别观察三组患者LEEP术前与术后HPV感染的差异及术后3、6、9、12个月HPV感染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术前镜检与术后标本检查HPV感染情况基本一致,三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Ⅲ组HPV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CINⅡ、CINⅠ组,三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HPV感染率术后3、6、9、12个月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3、6、9、12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组术后HPV残存率明显低于CINⅡ组和CINⅢ组,CINⅡ组明显低于CINⅢ组;三组术后12个月转阴率分别为CINⅠ(98.94%)、CINⅡ(92.95%)、CINⅢ(86.44%),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N病理级别越低HPV感染率越低,术后HPV残存率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CIN病理级别高者。
作者:高玉华;于明新;龙再秋;李雪梅;汤巍巍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