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早期发现及健康指导

李羚玮

关键词:老年, 糖尿病, 早期发现, 健康指导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青钱柳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对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jinskaja]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按照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类型进行分类综述.青钱柳中主要含有三萜皂苷、黄酮、甾体、萜类、有机酸、生物碱等类型成分,并且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增强免疫力、抗氧化和防衰老等药理活性.

    作者:王克全;曹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人类软骨糖蛋白39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47例子宫内膜癌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中YKL-40的表达.结果 YKL-40在子宫内膜癌组和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57%、15.00%,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YKL-40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而与临床分期、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年龄、肌层浸润有关.结论 YKL-40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YKL-40对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郑建华;彭春杰;刘运铎;孙宇辉;王宇光;韩旭;韩世愈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67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中药桂枝茯苓胶囊配合西药米非司酮对67例子宫肌瘤进行治疗,分别以治疗前后子宫肌瘤大径线的改变和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来判定疗效.结果 痊愈12例(17.91%),显效43例(64.07%),有效6例(8.96%),无效6例(8.96%),总有效率为91.01%.停药后6个月B超复查肌瘤均无复发.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且停药后无明显复发,可推广于临床使用.

    作者:伍雪梅;刘芳;刘庆芝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35例分析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方法 对35例确诊输卵管妊娠,无内出血现象,包块直径≤5.0 cm,要求保守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15例,单用甲氨蝶呤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愈17例,治愈率85%;对照组治愈8例,治愈率53%,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两组方法间比较,其中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方法较优,值得推广.

    作者:陆玉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终止妊娠时机及方式的选择

    产前出血占全部妊娠的3%,多数为少量出血,并不威胁母婴安全,但大出血母亲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甚至发生母婴死亡.常见的产前出血原因是前置胎盘及胎膜早剥.

    作者:李宏;夏春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早期应用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探讨

    目的 探讨两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方法 182例AC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常规治疗,B组常规治疗+辛伐他汀20 mg/d.随访观察两组患者首次入院后1个月和1年的终点事件发生率(死亡、再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再入院率),以及血脂水平、肝肾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 B组初始1个月及1年内的病死率、再发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及再住院率均较A组明显降低(P<0.05);B组1个月、1年病死率下降分别为3.8%和7.6%,第2、6、12个月血脂监测显示,B组治疗能有效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B组4例出现恶心、食欲欠佳等消化道症状,2例出现转氨酶增高2~4倍.结论 辛伐他汀20 mg/d用于ACS早期治疗能有效降低近期冠心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杜彩云;孙晓翠;张爱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杜冷丁、非那根、利多卡因联合用于人工流产镇痛的临床观察

    人工流产是意外妊娠的补救措施,为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受术者的痛苦,我院妇科门诊以杜冷丁、非那根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并与单用利多卡因比较,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黎霞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连续粪便隐血试验(胶体金法)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连续粪便隐血试验(Sequential Fecal Occult Blood Test,SFOBT)(胶体金法)结合电子结肠镜和病理学诊断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6-10-01~2006-12-03,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60例40岁以上便秘或腹泻6个月以上患者,自愿接受胶体金法粪便隐血试验,连续3 d.阳性者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对可疑结肠组织进行病理标本采集.结果 22例SFOBT阳性(22/60),阳性率为36.67%.其中,器质性病变者20例(20/22),结直肠癌2例(2/20),为全部筛查人群的3.33%,1例为Ducks A期,1例为Ducks B期,未见Ducks C期和D期.结论 SFOBT是检出有手术切除机会结直肠癌的一种经济实用、相对可靠的筛查手段,适于在我国进行大范围的普查工作.

    作者:于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银杏达莫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银杏达莫治疗组39眼和复方丹参对照组34眼,应用2个疗程,观察视力变化并行统计分析.结果 银杏达莫治疗组和复方丹参对照组,治疗后后视力比较差异显著(P<0.05),前者较后者视力进步明显.结论 银杏达莫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效果较好.

    作者:吴洲;韩宝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高频超声检测500例健康人乳腺的分析

    乳腺疾病是妇女常见疾病,发病率高,仅次于妇科疾患.近年来,乳腺疾患明显呈上升趋势,并趋年轻化.尤其乳腺癌,由于临床症状少,不少病人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错过佳手术治疗时机.

    作者:郝淑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提高心肌梗死奠定基础.方法 回顾分析402例,年龄>60岁的AMI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情况,记录各项临床指标,分析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相关的因素.结果 402例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33例(8.2%),其中短暂脑缺血发作(TIA)12例,完全性卒中21例.心脏附壁血栓25例,其中7例发生脑栓塞.逻辑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心脏附壁血栓、高血脂症、白细胞增高等,是AMI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老年AMI患者常见并发症,积极预防和处理该并发症及其各种危险因素,对于提高AMI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晓杰;陈晓光;陈国俊;孙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方法 对24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应用Twinblock进行矫治.男11例,女13例.通过分析矫治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评价其矫治效果.结果 矫治后SNA、ANB、OJ等减少,差异有显著性;SNB角增大、下颌升支、下颌体长度均有增长,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安氏Ⅱ类患者在应用Twinblock后,覆(牙合)覆盖减小,(牙合)关系改善,改变患者下颌后缩的面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晔;胥志明;关艳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神经干传导阻滞法治疗坐骨神经痛800例报告/光敏固化治疗磨耗引起的牙齿过敏症/骨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21例疗效分析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宫颈LEEP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目的 探讨宫颈LEEP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6-01~2007-01因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行宫颈LEEP锥切术的患者172例,对比研究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LEEP锥切术的病理结果,观察宫颈锥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LEEP锥切术的病理结果完全符合率为58.72%;宫颈LEEP锥切术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结论 宫颈LEEP锥切术在诊断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具有重要价值,并发症少,治愈率高.

    作者:杨桂春;贺惠琼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633例临床分析

    慢性宫颈炎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积极防治宫颈炎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2005-01~2007-01,应用电脑多功能微波治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63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少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特征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表现与冠脉造影所见冠脉病变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病变与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01-11~2004年底收治并经冠脉造影检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两组:<70岁组,≥70岁组.对比两组心电图、造影所见病变特点以及危险因素组成.结果 在除右室导联组以外的各导联组,单支病变在<70岁组明显多于≥70岁组;老年组双支病变和3支病变明显增多,下后壁组虽有增多,但统计学意义不明显;高血压病比例组间无明显差异:46.3%比53.1%,P>0.05;糖尿病所占比例≥70岁组多于<70岁组:19.5%比58.26%,P<0.05;Tchol≥70岁组高于<70岁组:5.92±0.31比5.15±0.37,P<0.05;LDL≥70岁组低于<70岁组:5.31±0.22比4.25±0.17,P<0.05;TG无明显差异:2.68±0.19比2.73±10.21,P>0.05;AMI≥70岁组明显多于<70岁组:35%比65.5%,P<0.05;ST段下移的AMI≥70岁组明显多于<70岁组11.6%比43.8%;P<0.05.结论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冠脉病变多支血管病变多见,AMI ST段下移更多见,高龄、糖尿病和心电图ST段下移多预示多支血管病变;危险因素方面高血压病组成年龄分组无明显差异,老年组糖尿病高甘油三酯增多,低于70岁组高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较多.

    作者:刘畅;王爱菊;董壮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附件炎性肿块的诊治

    1 急性附件炎肿块1.1 诊断要点1.1.1 病史: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宫腔因手术操作后感染,经期卫生不良、邻近器官的炎症直接蔓延,慢性附件炎的急性发作,不洁性交史等.

    作者:夏春丽;李宏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子宫破裂的护理体会(附1例分析)

    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于妊娠期或分娩期发生破裂,称为子宫破裂.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经产妇和多产妇.如不能及时诊治,母婴死亡率很高.

    作者:宋玉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蕲蛇酶治疗高黏血症26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蕲蛇酶治疗高黏血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26例高黏血症病人,经皮试后,给予蕲蛇酶注射液0.75u+生理盐水250 mL静点,1次/d,7 d为1疗程,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压、心率、白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及血流变学指标.结果 临床均获改善或消炎,诸多血流变指标改善.结论 蕲蛇酶注射液治疗高黏血症疗效明显.

    作者:李晓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7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将112例CHF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Ⅱ)、洋地黄类、硝酸酯类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卡维地洛,起始剂量为3.125 mg,1次/d,口服,1周后剂量加倍,大剂量为12.5 mg,2次/d,6个月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卡维地洛治疗组患者的心功能、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6 min步行距离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HF患者在应用利尿剂、ACEI和洋地黄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可取得更好的疗效,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和运动耐量.

    作者:陈日健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