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紫杉醇每周与标准3周给药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胡斌;曹硕;冼海冰;段海波;陈泽程;白永红

关键词:紫杉醇, 每周方案, 3周方案, 非小细胞肺癌
摘要:目的 比较紫杉醇每周与标准3周给药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8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被随机分成每周给药方案组(周疗组)和标准3周给药方案组(标准组).周疗组,46例,紫杉醇每周给药80 mg/m2 第1 、8 、15天,卡铂(AUC=5),第2天;标准组,41例,紫杉醇每3周给药175 mg/m2,第1天,卡铂(AUC=5)第2天.结果 周疗组与标准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周疗组血色素下降较标准组多,标准组肌肉关节稍较周疗组多,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不良反应相近.结论 两组有效率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 ,周疗组良好的非血液毒性状况使得它成为对进展期NSCLC患者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骨桥蛋白与MMP-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和MMP-9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并分析其与乳腺癌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和20例乳腺增生症组织中OPN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80例乳腺癌组织中OPN和MMP-9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乳腺增生症组织(P<0.05),OPN的表达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及C-erbB-2表达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月经状况、雌激素及孕激素受体状况无关(P>0.05).MMP-9的表达与患者TNM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及C-erbB-2表达密切相关(P<0.05),与月经状况、雌激素及孕激素受体状况无关(P>0.05).OPN和MMP-9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γ=0.297,P=0.007).结论 OPN和MMP-9蛋白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两者均阳性表达时对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具有参考意义.

    作者:陈军;覃思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bcl-2及RNA干扰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调节效应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生呈上升的趋势,由于端粒酶在85%以上的肿瘤细胞和组织中高度表达,而在正常细胞中几乎不表达,因而是较理想的抗肿瘤靶标[1].

    作者:洪军波;吕农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恶性胸腔积液的综合治疗现状及展望

    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是晚期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统计资料表明[1],成人胸腔积液38%~52%为MPE,一组尸检解剖资料显示死于恶性肿瘤患者中15%可发现MPE.目前治疗主要包括胸腔内排液、胸腔镜手术、胸腔内给药、胸膜固定术、全身化疗、放射治疗和热疗等,目的是尽量改善局部症状,缓解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现就当前的治疗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施展;花宝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MVD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肿瘤血管生成[1,2].

    作者:王化修;肖小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胃肠道间质瘤20例诊治分析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鉴别诊断和治疗现状.方法 对20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GIST常以腹痛、腹胀、腹部不适、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20例GIST中恶性15例,交界性2例,良性3例;发生在胃肠道者17例,发生于胃肠道外3例;抗体表达情况:CD117 95.0%、CD34 65.0%、Vimentin 100.0%、SMA 20.0%阳性,S-100全部阴性.20例均行手术切除治疗,2例恶性间质瘤术后辅助化疗生存21个月、30个月,另2例恶性间质瘤术后复发应用格列卫(STI571)治疗,生存3年;3例良性者术后无复发生存2~7年;2例交界性术后分别生存10个月、7年.结论 GIST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D117、CD34、S-100和SMA联合检测可协助诊断;细胞密集、明显核异形、肿瘤性坏死及核分裂数>5/50HP可作为恶性参考指标;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可靠的治疗方法,传统放化疗可作为晚期或术后复发GIST的姑息治疗手段.STI571是治疗术后复发及不能手术切除GIST的有效药物,并能改善其预后.

    作者:李本全;李发强;王道军;刘阿海;靳桂红;王占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WWOX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WWOX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肺鳞癌,31例肺腺癌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WWOX基因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病理指标(组织类型、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WWOX基因在72.8%的非小细胞肺癌中失表达或表达减少,而在相邻正常肺组织中有80.0%正常表达.WWOX基因的表达与组织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在肺鳞癌和低分化癌中WWOX基因失表达或表达减少.结论 WWOX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该蛋白表达的缺失可能在不同类型非小细胞肺癌的形成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作者:李秋芳;杨瑞玲;王静;吴逸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直肠癌45例误诊分析

    直肠癌发生率较高,约占胃肠道肿瘤的25%.虽然约80%直肠癌可经直肠指诊发现,而延误诊断者亦约有80%是未进行直肠指诊.这两个80%的数字值得重视[1].其方法简单易行,但误诊率仍相当高,致使部分患者延误病情,从而失去根治手术的机会.现将2000年8月~2007年8月我们收治的45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的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党长宁;于永铎;刘铁龙;孙凤伟;李彦龙;黄洋;路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清CA125水平动态变化对卵巢上皮癌疗效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CA125动态变化对卵巢上皮癌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微粒子捕捉免疫发光技术(MEIA)测定75例卵巢上皮癌患者治疗前、每疗程化疗后3周、手术前及手术后7~14天血清中CA125浓度.计算CA125半衰期、第一疗程化疗后血清CA125下降率,分析CA125半衰期、第一疗程化疗后血清CA125下降率与近期治疗缓解率、长期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75例患者治疗前CA125大于35 ku/l 72例.半衰期≤15天组完全缓解率高于半衰期>15天组(P=0.000);第一疗程化疗后血清CA125下降率≥50%组完全缓解率高于下降率<50%组(P=0.000);晚期卵巢癌CA125半衰期≤15天组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高于半衰期>15天组(P=0.013);晚期卵巢癌第一疗程化疗后血清CA125下降率≥50%组与<50%组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无显著差异;多因素生存分析表明晚期卵巢癌术后残留灶大小和术后疗程数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CA125半衰期、第一疗程化疗后血清CA125下降率可作为反映化疗敏感性的临床指标.

    作者:祝英杰;卢玉波;张红平;董菊颖;冯玉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妊娠期阴阜恶性黑色素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是1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身体各部位,易发生转移,预后差,其临床病理形态复杂多样,有时诊断比较困难,容易发生误诊和漏诊,妊娠期恶性黑色素瘤更为罕见.我们通过对1例妊娠期恶性黑色素瘤进行病理分析,结合光镜、免疫组化,并复习相关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发生及其与雌、孕激素的关系进行探讨.

    作者:陆晓旻;彭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甲状腺滤泡状癌淋巴结N0期与淋巴结微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甲状腺滤泡状癌淋巴结N0期与淋巴结微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83例432枚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颈淋巴结(pN0),其中N115例,颈淋巴结(pN0)76枚;N0 68例,颈淋巴结(pN0)356枚.选择细胞角蛋白(CK-19)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检测,确定其微转移情况并与随访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3例中16例(19.3%)58枚淋巴结有微转移.在微转移患者中9例(9/16)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而67例无微转移患者中仅6例(6/67),P<0.001.同时,N1、N0其微转移分别是7例(7/15)和9例(9/68),P<0.01.结论 甲状腺滤泡状癌淋巴结微转移与肿瘤复发及转移密切相关.微转移的检测对术后辅助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勤江;田尤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食管癌术后脑转移1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脑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3年4月~2005年6月收治的17例食管癌术后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平均生存时间为26.3个月,7例单纯脑转移切除平均生存时间为17.7个月,3例手术切除联合放疗平均生存时间为65.5个月.结论 食管癌术后脑转移预后不良,治疗原则上应采用以手术切除联合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作者:翁向群;庄聪文;程先进;陈苏;杨胜生;曾志勇;张哲明;张荣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乏氧诱导因子相关研究进展

    1991年Semenza等[1]发现1种蛋白特异性地结合于促红细胞生长( erythropoietin,EPO)基因增强子的寡核苷酸序列;1992年,他们分离克隆出二聚体,由乏氧诱导的亚基被命名为乏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2].

    作者:闵敏;高国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食管癌常规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剂量学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食管癌常规二维放疗(2DRT)与全程三维适形放疗(3DCRT)肿瘤靶区和周围敏感器官剂量分布.方法 15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行CT模拟定位,CT扫描图像经网络传输到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三维重建,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临床靶体积(CTV)和危及器官(OARs).每例做2DRT和3DCRT 2套计划.计划评估、优化后比较两者的剂量分布情况.结果 ①2DRT和3DCRT 的GTV-V100分别为30.1%、38.4%;GTV-V95分别为83.2%、94.2%,CTV-V95分别为 75.2%、90.2% ;PTV-V95分别为65.2%、83.2%;②2DRT和3DCRT 计划的两肺V20分别为18.1%、29.4%,脊髓V40分别为50.1%、26.4%,心脏V45分别为17.2%、20.1%.结论 3DCRT技术比2DRT技术更能够给予食管癌临床靶区均匀的剂量分布,并使脊髓得到保护,两肺和心脏的受照在耐受范围内.

    作者:马代远;柳弥;谭榜宪;李贤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紫杉醇每周与标准3周给药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紫杉醇每周与标准3周给药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8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被随机分成每周给药方案组(周疗组)和标准3周给药方案组(标准组).周疗组,46例,紫杉醇每周给药80 mg/m2 第1 、8 、15天,卡铂(AUC=5),第2天;标准组,41例,紫杉醇每3周给药175 mg/m2,第1天,卡铂(AUC=5)第2天.结果 周疗组与标准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周疗组血色素下降较标准组多,标准组肌肉关节稍较周疗组多,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不良反应相近.结论 两组有效率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 ,周疗组良好的非血液毒性状况使得它成为对进展期NSCLC患者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

    作者:胡斌;曹硕;冼海冰;段海波;陈泽程;白永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宫颈癌放疗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疗效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对宫颈癌放疗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疗效.方法 2003 年4月至2006年6月,对26例经影像学检查证实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进行分析,中位年龄44.77岁(25~67岁).中位出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时间为13.6个月.单个转移灶11例,2个转移灶7例,多个转移灶8例.8例接受了4~6个周期的化疗.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灶处方剂量为45 Gy,分次剂量300 cGy;亚临床病灶处方剂量为37.5 Gy,分次剂量250 cGy.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转移灶和亚临床病灶的平均剂量分别为44.2 Gy和36.5 Gy.治疗后2个月的完全有效率100.0%(26/26).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8.8%、23.2%.4例出现3级毒副反应,对症治疗后明显好转.结论 IMRT能使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灶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减少周围正常组织接受照射的体积,副反应小,是1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慧灵;冯梅;陈娜;柏鹏刚;张秀春;潘建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E-cadherin和CD44v6蛋白在青年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上皮钙黏蛋白( E-cad)与CD44v6蛋白在青年女性(≤35岁)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60例青年女性乳腺癌组织和60例绝经后(≥55岁)乳腺癌组织,复习病理资料,按照舟山会议标准重新做组织学类型和病理分级.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E-cad和CD44v6的表达.结果 青年女性乳腺癌组织E-cad和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7%(43/60)和68.3%(41/60),而绝经后乳腺癌组织E-cad和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52/60)和48.3%(29/6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 ).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E-cad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4%(29/45)和93.3%(14/15),差异有显著性(P<0.05 );CD44v6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73.3%)和无淋巴结转移组(53.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E-cad和CD44v6蛋白表达与肿块大小、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无显著相关性.青年女性乳腺癌组织中E-cad和CD44v6蛋白表达呈负相关(γ=-0.51).结论 E-cad蛋白低表达及CD44v6蛋白高表达预示青年女性乳腺癌具有较强的侵袭转移能力,可作为预测青年女性乳腺癌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吕增华;韩玉贞;朱玉红;俎玉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鼻咽癌细胞系中EGFR基因拷贝数变化

    目的 检测鼻咽癌细胞系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拷贝数扩增情况.方法 以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CNE-2、HONE-1、 SUNE-1、HNE-1、HNE-2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探针LSI EGFR SpectrumOrange/CEP 7 SpectrumGreen probe(Vysis,Abbott Laboratoriesm,IL)以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进行EGFR基因拷贝数的检测.结果 经FISH法检测的6株鼻咽癌细胞株中,HNE-2存在基因扩增,其余细胞系为三倍体或多倍体.结论 鼻咽癌细胞系中存在EGFR基因拷贝数的扩增,能否作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有效的分子标记,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彭培建;廖海;李苏;张星;潘振奎;张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肿瘤耐药机制及其逆转措施的研究

    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现象已成为肿瘤化学治疗中的1个难题.

    作者:杜芹;杨锡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肝门型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肝门型胆管细胞癌的CT特征,加深对肝门型胆管细胞癌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36例肝门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结果 肝门型胆管细胞癌的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不规则肿块,边界欠清晰;增强扫描早期肿瘤边缘实质部分呈轻、中度强化,并表现出特征性的从周边到中心的向心性强化,呈延迟强化;胆管壁不规则增厚,胆管轻度扩张;肝萎缩.结论 肝门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与肝门其他常见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宁尚峰;宾精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缘中的表达及与其预后的关系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发病率增高快和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目前仅约有20%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并得到以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尽管如此,总的5年生存率仍较低,多数患者仍会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而手术切缘是否安全与复发明显相关.目前检查切缘是否安全的方法依然是常规病理学检查(苏木精-伊红染色),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病理检查癌细胞阴性的切缘中仍能检测到一些与预后有关的基因和蛋白的改变,从而对术后肿瘤复发有一定的提示作用,Survivin基因即是其中之一.

    作者:黄建峰;沈振亚;许林;祝晓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