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青;孙宜;傅深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静脉点滴唑来膦酸4 mg加局部放疗30 Gy/10 f/2 w,对照组则单纯行放疗.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总缓解率分别为93.3%和73.3%,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KPS评分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6.7%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疗效优于单纯放疗,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吴瑾;周莉华;蒋晓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FQ-PCR检测宫颈癌旁盆腔组织中HPV-DNA对预测早期宫颈癌微小转移的意义.方法 采用FQ-PCR方法,检测31例Ⅰa-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原发灶及其癌旁组织(阴道切缘、宫旁切缘、盆腔淋巴结)中的HPV亚型和DNA拷贝数,并与患者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比较. 结果 31例癌旁组织HPV-DNA总检出率为58.1%,其中病理检测发生癌旁转移的7例患者均检测到HPV-DNA.宫颈原发灶、组织病理学阳性和阴性的癌旁组织HPV-DNA拷贝数分别为106.75±0.72,105.70±0.87 和103.70±1.22,且它们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癌旁组织检出HPV早于组织病理学发现转移,检测癌旁组织中HPV对早期微小转移具有提示意义,有助于发现组织病理学不易发现的早期隐匿性转移.
作者:高宗侠;凌斌;周颖;吴大保;肖敏;程志祥;高婷;沈国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放射治疗同期应用L-OHP联合5-Fu/LV治疗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2000年5月至2003年6月对收治的38例术后局部复发直肠癌患者,在放射治疗的同期应用L-OHP联合5-Fu/LV治疗3~6个周期:放疗期间化疗2个周期,放疗后继续化疗1~4个周期,放疗剂量为60~68 Gy/ 7周,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4%、61%、37%;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5%、53%、45%,同时其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有所增加,但大部分为1、2级,未见4级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失败的原因为肿瘤远处转移及局部复发.结论 放射治疗的同期应用L-OHP联合5-Fu/LV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是1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模式.
作者:郑安平;赵一电;赵福军;孙荣刚;张广彬;王东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口腔鳞癌是头颈部肿瘤中常见的肿瘤,在发达国家口腔癌占所有癌症的5%.每年全世界有30万的新发病例.尽管近年来治疗技术上的进展,口腔鳞癌发病率仍然很高而且5年生存率<50%[1].目前对其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揭示了癌基因的激活和抗癌基因的失活参与了癌症发生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大量的研究都表明癌基因的表达水平和癌症的治疗效果和预后都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加强对癌基因的研究,对癌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而不同部分、不同表型及不同阶段的癌症、参与的癌基因有可能均不相同.因此针对不同癌症类型和时期开展癌基因表达研究都有着现实价值.
作者:聂玉梅;钟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检测在妇科恶性肿瘤特别是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91例妇科恶性肿瘤和40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及40例健康献血员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同时测定卵巢癌患者血浆CA125含量,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卵巢癌组、宫颈癌组及子宫内膜癌组患者血浆LPA水平分别为(5.98±2.49)、(4.81±2.12)和(4.56±2.16) μmol/L与正常对照组的(2.31±0.45) μmol/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三者阳性率分别为86.3%、62.5%及65.0%;乳腺癌组、白血病组及妇科良性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LPA和CA125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3%、75.0%和92.3%、73.1%.结论 血浆LPA检测对妇科恶性肿瘤特别是对卵巢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劳明;潘忠勉;黄文成;黄玲莎;朱波;赵惠柳;李佩章;雷考宁;李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鼻咽癌患者IMRT和常规放射治疗前后腮腺功能变化以及随访中腮腺功能恢复程度.方法 将35例鼻咽癌患者,分为IMRT组(26)例,年龄17~67岁,中位年龄41岁;男19例,女7例,鼻咽部GTV为6 600~7 230cGy,30~32次,6~7周.常规放射治疗组9例,年龄38~66岁,中位年龄47岁;男6例,女3例.鼻咽部DT 7 200 cGy,36次,7~8周.计算腮腺分泌功能指标-大酸反应泌 99mTcTcO4-率(Ex).结果 不论常规放疗或适形调强放疗,放疗结束时腮腺功能急性放射性损伤两组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P=0.604.随访6个月以上,发现在IMRT组中腮腺功能损伤恢复情况大大好于常规放疗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采用IMRT将腮腺剂量控制在26Gy以下,明显有利于腮腺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春;潘建基;张瑜;柏朋刚;张秀春;王根桃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人乳腺珠蛋白(hMAM)及乳腺上皮粘蛋白(SBEM)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58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MAM mRNA及SBEM mRNA的表达,并用健康志愿者及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各10例作为对照.结果 hMAM及SBEM在58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5%、25.9%,乳腺良性肿瘤和正常对照均无阳性表达,两者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两者联合检测的总阳性率为41.4%(24/58),与单一标志物相比缺乏统计学意义.结论 hMAM及SBEM特异性表达于乳腺癌外周血,可作为检测乳腺癌外周血肿瘤细胞标志物,并有可能在乳腺癌微转移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敏;顾胤杰;张建新;庞利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鼻咽癌放疗后残留或复发颈部转移灶采用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对23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残留或复发颈部转移灶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诊,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 3例患者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率为52.2%,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者手术治疗的术式应采用根治性颈清扫术或区域性颈清扫术较合适.
作者:杨湘宁;陈万楷;潘智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国产托烷司琼防治顺铂所致呕吐的的经济效果.方法 40例顺铂化疗患者,采用自身对照,依次给予甲氧氯普胺+地塞米松和托烷司琼进行预防呕吐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2种方案预防呕吐的成本分别为77.97元和132.12元;有效率分别为52.5%和95.0%;每获得1个单位效果,2种方案所需花费的成本分别为1.49和1.39元.在方案Ⅰ的效果基础上,每再获得1个单位效果,方案Ⅱ所花费的成本为1.27元.结论 方案Ⅱ为成本-效果比低的方案,且有效率高,而增加相同的疗效需成本较低,故国产甲磺酸托烷司琼方案为较为合理的方案.
作者:丁罡;程华丰;张明;杨忠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在食管癌、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ELISA)的方法,检测正常对照人群、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食管癌患者血清中Ep-CAM的表达水平.结果 p-CAM在正常对照、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呈梯度升高,P<0.01;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血清中的Ep-CAM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P=0.036;Ep-CAM表达水平与食管癌的转移明显相关,P<0.001,且在手术前后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结论 患者血清中Ep-CAM表达水平的变化出现在食管黏膜病变的早期阶段,其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明显相关,可作为疾病监测的特异指标.
作者:刘会宁;刘俊峰;唐淑景;柳立军;李学民;王世合;范增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28岁,因右侧胸痛伴刺激性干咳10天,于2006年4月12日入住我院肿瘤化疗科.
作者:李利;韩军;廖怡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5岁.因发现左颈肿物伴抽吸性血痰1年余入院.体检:鼻咽部顶后壁及左侧壁见结节状新生物突出,左侧颈部可及巨大淋巴结,固定,表皮红肿、变硬,边界不清,无颅神经累犯征.
作者:李冰;司勇锋;黄波;兰桂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在传统的宫颈癌治疗中,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而化学治疗曾一直被人们所忽略.随着肿瘤治疗学的日趋完善以及化疗新药的不断产生,人们逐渐认识到化学治疗在宫颈癌中的重要地位,辅助性化疗以及同步放化疗已成宫颈癌不可或缺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宫颈癌多药耐药性的产生却大大限制了化疗药物的疗效,导致化疗失败,肿瘤复发.根据用药类别的不同可将宫颈癌细胞产生多药耐药的机制分为两大类:①对天然化疗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P-糖蛋白的过度表达及DNA拓扑异构酶酶含量与活性的改变;②对铂类化合物和烷化剂耐药的机制,主要包括药物在细胞内积聚减少,巯基化合物(GSH、GST、MT)对药物的解毒力增加,DNA损伤修复能力增加等.现将对P-糖蛋白(P-gp)、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π)、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梁美蓉;曾四元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NY-ESO-1及MAGE-1 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为食管癌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构建组织芯片并结合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NY-ESO-1及MAGE-1蛋白在113例食管鳞癌及10例正常食管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10例正常食管黏膜均不表达NY-ESO-1及MAGE-1蛋白,而其在食管鳞癌组织芯片109例有效标本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9.4%和37.4%(32/109,41/109),阳性部位均位于细胞质.其中,59例至少表达1种CT抗原,占总数的54.1%(59/109),13例同时表达2种CT抗原,占11.9%(13/109);NY-ESO-1及MAGE-1蛋白的表达主要集中在肿瘤细胞分化较好的Ⅰ级和Ⅱ级食管鳞癌,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NY-ESO-1及MAGE-1可作为食管癌免疫治疗的靶标之一,含有CT抗原的疫苗可用于食管癌患者的免疫治疗.
作者:吴晁;陈同钰;樊祥山;孟凡青;谈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2005年以来,我们在乳腺癌的术后放疗中应用了托架,该托架较好地解决了患者的体位和各照射野之间的连接问题,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春涟;孙雅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我们自2006年9月起对3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于术中腹腔内植入缓释氟脲嘧啶植入剂进行腹腔内区域化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凯;牛佳木;杨小文;李应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手术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4年12月10年手术治疗的58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手术切除中22例(37.9%)行根治性切除, 26例(44.8 %)行非根治性切除,10例行胆管外引流术.无手术死亡.58例中30例获随访,随访率为51.7%.其中11例现仍存活,根治性切除者存活10例, 非根治性切除者存活1例,胆管外引流术者无存活,3组生存率采用方差分析方法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生存时间短为28天,长已生存达5年7个月.结论 手术切除,特别是根治性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小平;时开网;杨士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恶性增殖的关系,并评价其预后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及12例浅表性胃炎组织中Survivin和Ki-67的表达水平,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胃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74.0%,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组(P<0.001).Survivin过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0.05),而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Survivin和Ki-67表达有关联(P<0.05).Survivin阴性表达者生存率显著高于阳性表达者(P<0.05),Cox 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Survivin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过表达,在胃癌的恶性增殖中发挥作用,可作为预后不良的指标.
作者:张建娜;刘倩;鹿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晚期卵巢癌综合治疗中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2年12月综合治疗晚期卵巢癌110例,根据治疗模式不同分两组,Ⅰ组70例,均为Ⅲ期患者,系直接手术加化疗组;Ⅱ组40例,其中包括18例IV期患者,系经影像学检查,系统体检及CA125水平进行全面评估,估计难以达到满意减瘤效果者,或患者全身情况差,难以耐受较大手术者,先行新辅助化疗2~3个疗程,再行减瘤术,术后继续化疗.结果 两组满意减瘤率I组为84.3%,Ⅱ组为87.5%,Ⅱ组较Ⅱ组增高,但无显著性差异.两组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Ⅰ组77.1%、42.9%,Ⅱ组70.0%、37.5%,分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残留灶大小及化疗疗程数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 晚期卵巢癌术前应综合评估,选择佳手术时机,以提高满意减瘤效果,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马玲;李胜泽;黄建康;张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全身静脉注射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3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常规化疗药物经皮肝动脉栓塞治疗,每4周重复,同时给予三氧化二砷注射液10~15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 天,每4周重复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近期疗效,均按要求完成2~3个疗程,随访1年以上,PR 13例,NC 14例,PD 5例,总有效率40.6%,临床获益率为84.4%.生活质量,改善18例(56.3%),稳定11例(34.4%).不良反应轻.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静注三氧化二砷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小.
作者:王向明;李凯滨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