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硼砂豆治疗梅核气21例

杜丽娟

关键词:中医学, 硼砂豆, 梅核气
摘要:梅核气是一种喉中似有物,咳之不出,咽之不下,西医称有异物感.此病由于一般不影响吞咽,甚至注意力转移时上述症状可以消失,所以往往不被人重视,但有的病人长期不愈,服中西药效果不佳,自己则怀疑患了喉癌,思想负担很重,亦影响其健康.自1990年来作者用硼砂豆治疗梅核气21例,其中治愈17例,显效20例,无效1例,治愈率达到81%,收到了理想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86颗外伤性前牙脱位再植临床观察

    前牙外伤脱位在口腔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理想的治疗方法是脱位牙再植以保存患牙.如何延长再植牙在口腔内存留时间,是口腔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发表了不少见解.我们从1981~2003年治疗100余例,其中定期随访观察58例86颗因外伤脱位行再植的前牙.经6个月~10年的随访观察,5年成功率为59.61%,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乔春暖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苦参素联合安络化纤丸抗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我们采用苦参素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分别观察其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CL-Ⅳ)的变化,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疗效.

    作者:刘延英;李振军;曲鹏;方翠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收治的7例本病的临床、影像、手术及病理学资料.结果71.43%病人无自觉症状,肝功能、肝炎系列、AFP均正常,BUS、CT、MRI联合检查28.57%疑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85.7%手术治疗,病理诊断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例行密切观察,无变化.结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联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对诊断不明确的病例应手术探查.

    作者:赵广才;佟立权;尤立光;李鑫磊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236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的妊娠,成功地代替了钳刮术,从而减少了手术合并症.但这需住院观察,这就增加孕妇的经济负担及住院的不便,孕妇不易接受.本所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配合清宫术终止10~14周妊娠代替钳刮术,减少了手术合并症.即避免了住院不便,又减轻了经济负担.报道如下.

    作者:武亚香;王海燕;李晓琦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方法通过对本组50例食管癌术后7例并发吻合口瘘回顾性分析,探讨预防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和护理,术前给予充分准备,完善的手术操作及术后合理的补液支持,供给充足的营养是必须的,术后保持必要的体位,及充分通畅的胃肠减压是预防吻合瘘的必要护理措施.结果本组50例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7例,经各种有效医疗护理5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完善术前及术后护理,能降低食管癌根治术的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作者:何海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甲珠、蜈蚣粉治疗乳腺增生60例

    甲珠、蜈蚣粉系祖传秘方,为一老中医临床行医50余年的经验方剂,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经3年的临床观察,效果显著,在临床推广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秀梅;林雪竹;邓成凤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肾脏闭合性损伤的观察及护理

    肾脏损伤在泌尿系统中仅次于男性尿道损伤,占第2位.肾脏闭合性损伤多为腰部及上腹部遭受到直接暴力撞击、挤压或间接地剧烈震荡所致,是一种严重的损伤.多数肾脏损伤早期采取保守治疗措施.因此,密切观察病人病情、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血尿的变化,对于疾病的转归以及为医生提供可靠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案都相当重要.我科2003-01~2004-01收治肾脏闭合性损伤22例,通过密切的临床观察及有效地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金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靶控静脉复合麻醉在隆胸手术中的应用

    本文报告在迈瑞PC2000型监护仪监测下,使用美国道奇静脉推注泵在163例假体隆胸手术中施行靶控静脉复合麻醉的应用.证实靶控静脉复合麻醉(TCI)具有麻醉效果确切,深度容易控制,麻醉过程平稳,不污染环境等优点,该麻醉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崔云峰;张慧文;林楠;吴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利用放射治疗增生性瘢痕63例临床体会

    我院从1997年以来,采用外照射治疗增生性瘢痕63例,通过临床复诊观察,病人瘢痕变平,质地变软,色泽接近正常皮肤,病人自我感觉痛痒症状明显消失或缓解,我们几年来通过病人反馈了解,经上述治疗的病人除4列有不同程度反复外,其他均得到很好的疗效.

    作者:张长福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抗癫痫药物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1例

    抗癫痫药按化学结构分为乙内酰脲类、巴比妥类及琥珀酰亚胺类.药物主要是通过作用于病灶神经元,减少其过度放电;或是作用于病灶周围正常脑组织,防止异常放电的扩散;同时患者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现报告由抗癫病药引起的严重药疹1例.

    作者:李净;金海龙;马冬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口必健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生物制剂口必健(OHC)对复发性口疮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72例复发性口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用OHC 15 mL含漱30 s,3次/d;对照组用0.05%普鲁卡因15 mL含漱30 s,3次/d.结果使用OHC后,各时点的疼痛强度差与普鲁卡因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40 min后试验组的疼痛中度以上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另外,试验组的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OHC治疗复发性口疮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海光;朱斌;张利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羟基磷灰石与氢氧化钙治疗乳磨牙穿底的临床比较

    目的对比羟基磷石与氢氧化钙在治疗乳磨牙穿底的效果.方法选择乳磨牙穿底病例132例,随机分成A、B 2组,A组66例,羟基磷灰石调成糊剂,对穿底处置该糊剂后用磷酸锌粘固粉暂封1个月,无症状后做永久性封闭.B组66例,用氢氧化钙1份,氧化锌1份,碘仿少许与丁香油调成糊剂,将该材料置于穿底处后,根管口置干髓剂,再用氧化锌暂封,观察1周后,无症状去除部分氧化锌,做永久性封闭.结果A组在第4、8及12个月后,成功率分别为89.83%,86.2%及95%;B组在第4、8及12个月后成功率分别为76.27%、74.51%及67.59%.结论治疗乳磨牙穿底采用羟基磷灰石较为优越.

    作者:杨斌斌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硼砂豆治疗梅核气21例

    梅核气是一种喉中似有物,咳之不出,咽之不下,西医称有异物感.此病由于一般不影响吞咽,甚至注意力转移时上述症状可以消失,所以往往不被人重视,但有的病人长期不愈,服中西药效果不佳,自己则怀疑患了喉癌,思想负担很重,亦影响其健康.自1990年来作者用硼砂豆治疗梅核气21例,其中治愈17例,显效20例,无效1例,治愈率达到81%,收到了理想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杜丽娟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折断式加压螺纹钉微创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10例分析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方法.方法对1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均施行闭合复位,C臂X光机引导下折断式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结果经过2~3年(平均1年6个月)随访结果均较满意.结论折断式加压螺纹钉微创技术是目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廖晓凡;张玉斌;毛贵钢;吴玉臣;吴秋利;任义龙;孟凡颖;张伟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脑梗死急性期血清酶改变

    脑梗死按发病时间可以分为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稳定期和慢性期5个阶段,在各个阶段脑部病变改变为:超急性期(0~6 h),MR主要表现是单纯水分积聚的反应,T1值与T2值长,在T1加权像上显示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急性期(6~24h),细胞毒性脑水肿进一步加重,髓鞘脱失,脑细胞坏死,血脑屏障破坏,继之发生的占位效应会阻滞微循环,使梗死范围扩大.

    作者:黄桂贤;杨玉玲;夏兴洲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脑振荡患者的凝血酶原等检验指标的变化

    目的研究脑振荡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等凝血因子的变化以及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钾(K)的变化.方法空腹时抽取脑振荡患者全血2.7 mL,选取40例无溶血,无黄疸、无脂血者,男20例,女20例.年龄43~89岁.用0.3 mL枸橼酸钠抗凝,摇匀,3 000 r/min转速离心15 min分离血浆,并在2 h内用COAT-GATE凝血分析仪检测40例脑振荡患者的PT,APTT,FIB及INR,并同时以40例健康体检者(无溶血、无黄疸、无脂血者,男20例,女20例.年龄43~89岁.无肝脏、心血管、血液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均在参考范围内)作对照组.检测试剂采用欧加农试剂.同时用欧加农室内定值质控品做质控,质控在控制范围.再抽取全血3 mL,肝素抗凝,离心取血浆检测K+;取全血加EDTA抗凝,测WBC,PLT及MPV.结果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PT分别为(15.5±1.6)s,(14.8±1.2)s,经t检验,P<0.01,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INR分别为1.1±0.49,0.98±0.20,经t检验,P<0.01,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FIB分别为(3.17±0.63)g/L,(2.87±0.64)g/L,P<0.05,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PLT分别为222±86,268±98,P<0.05,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WBC分别为(18.1±11.0)×109/L,(6.93±1.51)×109/L 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脑振荡组及对照组MPV分别为7.6±0.9,7.7±1.1,P>0.05,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APTT分别为(28.4±4.4)s,(27.4±3.5)s,(27.4±3.5)s,P>0.05,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K+分别为(4.45±0.44)mmol/L,(4.37±0.55)mmol/L,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振荡患者PT,INR,FIB及WBC比健康体检者有显著升高,而APTT及K+与健康体检者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黎运西;林超群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白癜风的治疗及其进展

    白癜风(Vitiligo)是一种由于黑素细胞特发性损害而致色素脱失的获得性皮肤病[1].有关白癜风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2].目前有认为:①自身免疫;②黑素细胞自身破坏;③神经化学因子;④遗传因素等诸多学说.

    作者:柳曦光;马良娟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显示颞骨内面神经管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曲面重建(CPR)图象对颞骨内面神经管的显示能力.方法回顾分析24例正常耳及18例患耳的MSCT曲面重建图象,观察其显示能力,患耳病例与手术结果作对照.结果24例正常耳可清晰显示颞骨内面神经管各段结构,显示率为100%;18例患耳16例能良好显示病变段面神经管,显示率为88.9%,与手术结果基本相符.结论MSCT曲面重建可清晰显示颞骨内面神经管,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避免对面神经的损伤,从而减少和避免面瘫的发生.

    作者:刘森;崔克信;张在人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绿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50例报告

    目的临床应用绿激光(PVP)对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2004-07~10引进绿激光PVP系统,在骶管麻醉下对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80 W绿激光,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治疗.治疗时间20~135 min,平均47 min,能量值10.8~58.2万焦耳,平均11.8万焦耳,留置尿管1~7 d,均无输血.平均住院日3.5 d.结果本组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前尿流率2.5~14.8 mL/s,术后平均尿流率17.9 mL/s;术前平均残余尿113 mL,术后平均残余尿0~30 mL;术前留置导尿管12例,术后拔除导尿管排尿通畅,术后24h拔除导尿管16例,3 d后拔除导尿管12例,余7 d拔除导尿管.术后尿频、尿痛26例,迟发性肉眼血尿5例,尿道外口狭窄7例.结论绿激光治疗BPH手术安全、出血少、时间短、痛苦小、康复快,是理想的微侵袭方法.

    作者:裴振东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浅静脉留置针在消化科中的应用

    近年来,留置针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科自2002年以来采用留置针静脉输液,通过对消化科病人临床观察,发现选择合适的静脉是提高留置针成功的重要因素,根据病情选择不同型号的留置针,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以及留置针的优点,充分肯定了留置针对消化科上消化道出血、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的抢救治疗具有临床价值,即可方便病人又利于消化内科临床治疗护理工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郑超;郝金玉;谢鑫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