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玲;孙建衡;吴令英;耿毅;李斌
研究显示相同组织学类型的肿瘤其辐射敏感性亦有很大的差异[1],如果在放疗前能预测肿瘤的辐射敏感性,我们就可据此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放射治疗计划,从而有可能提高患者的肿瘤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近年来,关于肿瘤辐射敏感性的研究较多,测定离体肿瘤培养细胞经2 Gy照射后的细胞存活分数(survival fraction at 2 Gy,SF2)是研究的1个热点,其中把SF2作为评价肿瘤细胞内在放射敏感性(intrinsic cellular radiosensi-tivity)的指标,并探讨其在放疗疗效和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就是1个十分重要的进展.
作者:江浩;夏云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肝门部肿瘤在临床上常指第一肝门部肿瘤[1],多见于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等胆管来源肿瘤,原发性肝癌常侵犯肝门结构或肝门部发生淋巴结转移癌.由于肝门部结构非常复杂,常常使得该处许多手术难以进行,影响手术实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门静脉受到肿瘤侵犯.有学者报道切取大隐静脉重建门静脉入肝血流通道,但此方法需另做切口,做2个血管断端吻合,操作费时,同时需暂时阻断门静脉入肝血流,可能会导致肝脏缺血性损害.我们认为脾静脉为门静脉一粗大分支[2],可替代门静脉主干或与门静脉左右分支吻合重建门静脉入肝血流通道,且不需预先阻断门静脉,因此,脾静脉是重建门静脉入肝血流通道的理想血管.我们自2000年4月以来,对2例患者实施脾静脉重建门静脉入肝血流通道均获成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保真;许超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膀胱脐尿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标准.方法回顾性总结7例膀胱脐尿管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就其病理类型、临床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7例膀胱脐尿管癌均位于膀胱顶部.病理类型:黏液腺癌4例,高分化乳头状肠型腺癌、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癌各1例;其中4例可见囊形脐尿管残留.临床表现以血尿多见,术式为部分膀胱及脐尿管切除术.结论膀胱脐尿管癌主要病理类型为黏液腺癌,常伴有脐尿管残留结构.肿瘤的发生和生长部位、组织形态学特征是诊断脐尿管原发癌的关键标准,脐尿管残留结构的存在应作为确诊的重要依据.
作者:吕宁;薛丽燕;何祖根;林冬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钙黏附素(epithelial-cadherin,E-cad)在正常胰腺组织和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同时检测胰腺癌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以探讨E-cad异常表达与胰腺癌分化、增殖、浸润、转移和患者预后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天福;董翠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喉癌早期误诊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8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68例中54例于发病后3周内就诊,14例于发病3周后就诊,均未发现喉部肿瘤.68例患者均在复诊2次以上才发现喉部肿瘤.结论喉癌早期误诊因素是多方面的,与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医生对本病的重视程度有关,同时也与肿瘤的生长部位及早期症状有关.
作者:董维刚;袁媛;郭宏庆;高小平;邵辉;郝艳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通路,是否参与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Dex)对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的增殖抑制过程.方法分别采用细胞计数和流式细胞分析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分布;采用定量RT-PCR、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TGF-β1及其Ⅰ型受体(TβR-Ⅰ)和Ⅱ型受体(TβR-Ⅱ)的表达水平.结果Dex可引起HO-8910细胞周期Go/G0/G1期进展停滞,并可明显上调TβR-ⅡmRNA的表达,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特点,Dex作用HO-8910细胞8 h时作用强,此时10-7mol/LDex组TβR-ⅡmRNA水平比对照组高1.4倍(P<0.01);相应地,TβR-Ⅱ的蛋白表达水平也增高,糖皮质激素受体(GR)阻断剂RU486能够逆转这些作用,而Dex对TGF-β1和TβR-Ⅰ mRNA的表达无调节作用.结论Dex抑制HO-8910细胞增殖的机制可能包括上调TβR-Ⅱ的表达,该作用是由GR介导的.
作者:夏冰;卢建;王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人脑垂体腺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细胞遗传学方法检测50例垂体腺瘤染色体,应用FCM技术检测40例垂体腺瘤细胞增殖周期,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分别检测48例垂体腺瘤中PCNA和hst基因的表达.结果人脑垂体腺瘤组织形态属良性,却存在不同类型的生物学特性,这些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与瘤体大小、侵袭性生长方式等肿瘤特性相关.结论垂体腺瘤生物学特性的检测可作为其组织形态学检测的1种补充,为垂体腺瘤的诊治及预后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马文雄;惠国桢;凌伟华;俞文华;陈桂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评价母牛分枝杆菌(M.Vaccae)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对30例膀胱癌术后患者膀胱灌注母牛分枝杆菌(M.Vaccae组)及卡介苗(BCG组),并进行随机对照观察,随访12~18个月.治疗期间(灌注后8个月)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值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结果M.Vaccae可提高T淋巴细胞活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CG组(P<0.05).结论母牛分枝杆菌可望替代卡介苗成为治疗、预防膀胱肿瘤的生物制剂.
作者:祝海洲;刘洪美;苟欣;周世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磷脂酶A2在苦参碱促K562细胞分化的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方法利用磷脂酶A2的水解作用,以掺入大肠杆菌膜的[3H]标记的油酸为酶解底物,检测K562细胞内磷脂酶A2的活性.以半定量的RT-PCR方法检测K562细胞内磷脂酶A2的mRNA水平.结果0.1 mg/ml浓度的苦参碱作用K562细胞后,磷脂酶A2的活性与表达量均增高.结论磷脂酶A2作为细胞内的重要信号分子,通过活性与表达量的改变参与苦参碱促K562细胞分化的信号转导.
作者:刘北忠;蒋纪恺;何於娟;张彦;刘小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患者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 210例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细胞类型、临床分期、原发灶部位、结外受累情况、B症状的有无、初治疗效及治疗方法等12种因素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结果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患者的长期生存与多种因素相关.在诸多因素中,有些是非控制性因素,而有些是可以控制的.结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患者的长期存活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合理调控相关因素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董群生;王健民;闵碧荷;李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Fas、FasL及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5 cm组织及10例正常胃黏膜中Fas、FasL表达,并对正常胃黏膜和肿瘤组织中PC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的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Fas、FasL表达无关(P>0.05),与PCNA表达有关(P<0.01).结论Fas、FasL表达与胃癌发生有关,与胃癌进展无关,Fas/FasL系统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CNA是反映胃癌细胞增殖活性的重要指标.
作者:贺占青;王立平;王凤安;张国建;闫庆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后妇女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将48例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分为治疗组(依西美坦组,23例)和对照组(来曲唑组,25例),治疗8周.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第8周分别检测血中雌二醇(E2)水平,同时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39.1%(9/23)与28.0%(7/25).ER阳性者的疗效较阴性者好;软组织和骨转移者的疗效明显较肝、肺及内脏转移者好;2组治疗后对E2的平均有效抑制率分别为32.5%与55.1%;治疗组的胃部不适、恶心、呕吐、颜面潮红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依西美坦对E2的抑制作用和对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黎治平;钟睿;马行天;程楚;陈志萍;彭世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995年3月至2001年10月,我们对15例肿瘤侵犯肺动脉干或其分支根部的肺癌患者行肺动脉侧壁切除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群;曾来铎;匡裕康;吴九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据国外临床调查报道,50岁以上男性的发病率约为50%;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在西方国家导致男性死亡的肿瘤中排名第2位[1],在我国发病率虽然较低,但近年来已呈现上升趋势,成为严重危害中老年男性健康的主要疾病.1990年以后,分子生物学水平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现已认识到BPH和PCa的发生并非全是细胞增殖的缘故,同时凋亡的减少也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具有重要抗凋亡作用的bcl-2基因在BPH和PCa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就bcl-2基因家族在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钟恩宏;孙祖越;曹霖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双侧乳腺癌包括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和一侧乳腺癌术后对侧乳腺发生转移性癌.由于病理上大多数双侧乳腺癌均表现为浸润性癌,故区分原发性和转移性有一定困难.阚秀等[1]提出从肿瘤发生部位、组织类型、原发性病变、生长方式加以鉴别诊断.我们以此为标准,对10例双侧乳腺癌(其中8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2例对侧转移性乳腺癌)结合文献加以分析.
作者:曹伟;章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膀胱癌不同组织中LM-R、nm23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19例非移行细胞癌组织中LM-R、nm23的表达,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移行细胞癌组LM-R、nm2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3%(21/65)和60.0%(39/65),非移行细胞癌组LM-R、nm2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7%(14/19)和21.1%(4/19);2组LM-R、nm23阳性表达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LM-R高表达、nm23低表达者预后差.结论非移行细胞癌浸润能力及转移能力均强于移行细胞癌(LM-R高表达、nm23低表达);LM-R、nm23表达可作为判断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沈阳;李跃武;周齐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腮腺肿瘤常为多中心性,具潜在恶性或恶性的生物学特性,术后局部复发率高[1].我院1988年1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复发性腮腺肿瘤47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魏运辉;王一凤;邓莅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组织中c-erbB-2、nm23和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及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3例甲状腺癌组织中c-erbB-2、nm23和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情况.结果未分化癌组织中c-erbB-2和组织蛋白酶D阳性表达率高,两者呈正相关,不同组织学类型间差异不显著.滤泡状甲状腺癌组织中nm23阳性表达率高,乳头状癌组织较低,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nm23阳性表达率高于颈部淋巴结转移者,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c-erbB-2和组织蛋白酶D的阳性表达率低于颈部淋巴结转移者,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erbB-2、组织蛋白酶D及nm23表达均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c-erbB-2和组织蛋白酶D高表达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nm23低表达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判断甲状腺癌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学信;段尚林;雷红;王建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99例术后证实为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术前、术后诊断符合者83例,漏诊16例,误诊9例.②左侧卵巢囊肿扭转35例,右侧64例.两侧卵巢囊肿直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临床症状与肿瘤直径、扭转度数呈明显正相关(P<0.01).④病理类型依次为:成熟畸胎瘤42例,巧克力囊肿和浆液性囊腺瘤各13例,黏液性囊腺瘤9例,单纯性囊肿5例,黄体囊肿和卵巢冠囊肿各4例,不成熟畸胎瘤2例,卵巢宫内膜样癌和卵泡膜细胞瘤各1例,广泛坏死未分类者5例.结论详细询问病史,重视妇科普查,积极治疗原发病对本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卵巢肿瘤的蒂扭转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尹如铁;罗国林;刘兴会;刘华友;杨晓芸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和bcl-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大肠癌组织及2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Fas、FasL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Fas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者Fas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无转移者,Ⅱ、Ⅲ级者低于Ⅰ级者(P<0.05),其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分级相关(P<0.05).大肠癌组织中FasL、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其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分级均无关(P>0.05).大肠癌组织中Fas、FasL蛋白表达与bcl-2蛋白表达无关(P>0.05).结论细胞凋亡是多因素共同调控的结果,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Fas/FasL系统与bcl-2可能起协调抑制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曲利娟;余英豪;曾玲;季天海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