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1例报告

张丽;柏红雨

关键词:抗磷脂抗体, 患者入院, 意识, 辅助检查, 病人, 治疗, 脑细胞, 甲基强的松龙, 低分子肝素钙, 丙基硫氧嘧啶, 扁桃体摘除术, 大面积梗死, 免疫指标, 支持疗法, 预防感染, 营养, 体温, 术后, 生理反射, 昏迷
摘要:1 病例介绍患者:女,23岁,以意识不清13d为主诉入院.病人于13d前行扁桃体摘除术,术后有出血,曾肌注立止血,术后第2d出现无诱因失语,继而昏迷,伴有意识不清,轻微抽搐, 测体温高达40℃,血压为24.0/12.0kPa,测FT3、FT4略高于正常.给予丙基硫氧嘧啶口服,给予抗炎、降颅压治疗,体温降至37.5℃.既往患者于半年前曾患脑梗死,病情好转后出院,未遗留有后遗症.患者入院后一直意识不清,查体中球结膜轻度水肿,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颈软,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张力减低,肌力检查患者不配合,生理反射存在,左侧Babinski氏征(+),双侧chaddock氏征未引出.入院后辅助检查回报:血生化:ALT:199u/L,AST:58u/L,TBA:39umol/L,Cr:29umol/L,LDH :580u/L,均不符合正常指标,血常规:WBC:21.0×109/L,经用药后降至15.7×10 9/L,抗磷脂抗体:Trust(+/-),TPPA(-).免疫指标:IgG:2.12(<2.2),IgM:2 .34(<2.2).经追问病史,患者曾有1次流产史、病人在意识不清13d中,曾用纳络酮催醒 ,给哌酮预防感染,给脑活素、脑复康营养脑细胞,患者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唤之不醒,头颅CT检查示双额叶大面积梗死.在抗磷脂抗体检查呈弱阳性后,立即给予甲基强的松龙120m g冲击疗法,静点3d,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 000u、Bid、iH,经治疗2d后,病人逐渐苏醒, 对呼唤有反应,继续给予营养脑细胞,对症治疗,支持疗法,病人遂诊断为抗磷抗体综合征 .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尼尔雌醇与卡孕栓用于绝经后IUD取出的临床比较

    绝经后取IUD是一项困难较大的计划生育手术,为探讨尼尔雌醇、卡孕栓在绝经后取器中的作用,本文对108例绝经后取器的妇女,随机分3组观察用药后宫颈软化、扩张、术中心脑综合反应,及术中副损伤,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1999-04~2000-04来我院要求取IUD的绝经后妇女108例.年龄42~76岁.置环时间12~ 30年.随机分3组.3组妇女均健康,无生殖器及出血性疾病.在年龄、放置IUD时间,绝经时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艳丽;张秋莉;刘晓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糖尿病并发肺结核8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并发肺结核,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笔者共收治8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包括在七台河矿务局医院进修期间收治的患者).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27~79岁.依赖型2例,非依赖型6例.浸润型肺结核7 例,占87.5%;结核性胸膜炎1例,占12.5%;浸润型病灶3例,占37.5%;干酪病灶2例, 占25%;纤维增殖病灶1例,占12.5%;有空洞形成2例,占25%.病灶占居1个肺野4例,2个肺野2例,4~6个肺野2例.痰菌阳性2例,占25%;痰菌阴性6例,占75%;进展期7例,稳定期1例.糖尿病与肺结核的相关关系及疗效:8例中先患糖尿病后并发肺结核7例,占87.5%;发现肺结核后在治疗检查中发现糖尿病1例,占12.5%;2例Ⅰ型糖尿病均为浸润干酪病灶;6例Ⅱ型病人中浸润干酷病灶4例,占50%;纤维增殖病灶2例,占25%.2 方法与结果

    作者:王丽;王少荣;姚明松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肌肉注射出现意外的预防

    臀部肌肉注射是护理基本操作之一,也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门诊和病房都有相当数量的肌肉注射患者,但往往由于多种因素,造成肌注意外,不但影响治疗效果,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本人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在进行臀部肌肉注射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 预防注射感染在注射意外的发生率中,感染占第1位.感染的因素很多,但主要的原因还是操作时无菌技术不严格,主要是:(1)注射部位消毒不彻底;(2)操作者的手被污染;(3)注射剂被污染,而未及时发现;(4)切割安瓶后,未擦净其颈部的粉末;(5)婴幼儿注射后,二便污染针眼等.

    作者:姜文丽;张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改良小切口切除甲状腺肿

    甲状腺囊肿有原发的,也有继发的,但只要是术前诊断明确即可用本法治疗.作者的实践认为本术式的优点在于切口小、损伤少、操作简便、术野清楚,出血得以控制,可以顺利地摘除囊肿,也可以适用较小的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无需特殊的术前准备,采用颈前弧形切口,切口略长于囊肿的横径,切口的中点应低于囊肿的下极少许,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切开颈阔肌,向上充分游离皮瓣.钝性分离颈前肌群直达囊肿前壁,此时可用手指或止血钳稍加向囊肿四周分离一下肌肉,然后用拉钩向两侧拉开颈前肌群,此时囊肿大部分既可充分显露,先用大圆针17号丝线8字缝钆囊壁做牵引线,后用刀刺破囊壁一小口,立即从破口处插入吸引器,尽量抽出囊内液体,囊肿就塌瘪缩小,术者这时便可提拉牵引线紧贴囊壁四周进行钝性分离,遇有纤维束和囊壁粘连时便可钳夹切断结扎,防止出血,直致将囊壁完全摘除.清理创面后放入橡皮条引流,逐层缝合切口.(编辑:刘学振)

    作者:林传发;崔忠肽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肝外伤45例诊治体会

    肝损伤是腹部损伤时常见的急腹症,外伤性肝破裂在腹部创伤中占15%~20%,肝外伤病死率达18.6%~56%,严重肝外伤更高31%~76%.我院自1988-10~20 00-08共收治肝外伤病人45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曹树传;冀有良;刘典永;唐延胜;宋春芳;李泮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川芎嗪与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64例

    急性脑梗死是常见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生、致死、致残率均较高.近年来,笔者采用川芎嗪与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6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全部病例为住院病人,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3次修订的< 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有关标准,发病在1周内,并经头颅CT和腰穿确诊.本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40~70岁,平均58.5岁;对照组64例中,男4 0例,女24例,年龄42~68岁,平均59岁;病程8h~7d,平均3d.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既往史和伴发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李星;李月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氧透射载体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20例临床疗效观察

    氧透射载体疗法是用于临床的新疗法.我科于1999~2000年间将其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1 材料和方法1.1 观察对象20例病人均为住院患者,男8例,女12例.年龄在45~80岁.全部病人均按照WHO制订的标准确诊.全部病史5~30年,均有喘憋、气短,明显紫绀,并伴有颈静脉怒张,双肺均散在干、湿口罗音,心率达100次/min以上.在院内随机选择病情相似的患者20例做对照组.

    作者:刘靖;周国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例

    患者,男,50岁.主诉:面色苍白,乏力伴间断发热1个月.患者于2000-08中旬感到易疲劳 ,发现面色苍白,尚能坚持工作,2000-08-27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某医院给红霉素输液治疗2d热退,2000-09-24又出现发热、咳嗽、无咳血,到某医院诊治,化验血常规疑为血液病 .既往患强直性脊柱炎10年,间断应用解热镇痛药.查体:T37.1℃,P80次/min,R21次/min ,BP14.6/9.3kPa(110/70mmHg),皮肤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扁桃体无肿大,心率80次/min,律齐,腹软,肝脾未触及,肾区无叩击痛,脊柱前屈侧屈和后伸均受限.血:WBC25.7×109/L,分类幼稚细胞83%,中性分叶1%,淋巴细胞16%,HGB76g/ L,PIt53×109/L,骨髓细胞涂片: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比红5.47∶1,粒系显著增多,其中原始粒细胞占有10%,早幼粒细胞占76%,此细胞胞体较大,胞浆丰富,浆内可见细小颗粒,核校大,核形不规整,染色质较细,核仁2~3个,有核红细胞比例减轻.可见中、晚幼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淋巴细胞比例减少,形态正常.巨核细胞可见,血小板少见,骨髓幼稚细胞过氧化酶染色强阳性,脊柱X线片示:脊柱呈竹节状改变,骶髂关节X 线片示:双侧骶髂关节腔隙变窄,血清抗核抗体阴性,抗ds-DNA阴性,类风湿因子阴性.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合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作者:潘建玲;于威;蒲米娜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的临床观察

    利培酮是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及阳性症状均有效[1],但对不同类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不尽相同[2].本研究旨在观察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反应情况,以便今后对这一新型制剂更为有的放矢应用.

    作者:赵菊丛;徐虹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33例剖宫产术后宫腔积血的观察

    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所致的宫腔积血,属隐性出血,如临床上只片面观察阴道有无出血,而忽略产妇的一般情况和检查子宫收缩情况,可因子宫内大量出血 ,形成严重后果,危及生命.1996~1998年,我院共收治33例剖宫产产妇,经临床细致观察,及时处理,避免了因宫腔积血所致的产后大出血,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文33例剖宫产妇均属足月妊娠,年龄24~40岁.其中,22例有相对性头盆不称、巨大儿、滞产,3例产前子痫,4例前置胎盘、2例臀位,骨盆畸形和二次剖宫产各1例.

    作者:张薇;李慧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1例报告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3岁,以意识不清13d为主诉入院.病人于13d前行扁桃体摘除术,术后有出血,曾肌注立止血,术后第2d出现无诱因失语,继而昏迷,伴有意识不清,轻微抽搐, 测体温高达40℃,血压为24.0/12.0kPa,测FT3、FT4略高于正常.给予丙基硫氧嘧啶口服,给予抗炎、降颅压治疗,体温降至37.5℃.既往患者于半年前曾患脑梗死,病情好转后出院,未遗留有后遗症.患者入院后一直意识不清,查体中球结膜轻度水肿,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颈软,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张力减低,肌力检查患者不配合,生理反射存在,左侧Babinski氏征(+),双侧chaddock氏征未引出.入院后辅助检查回报:血生化:ALT:199u/L,AST:58u/L,TBA:39umol/L,Cr:29umol/L,LDH :580u/L,均不符合正常指标,血常规:WBC:21.0×109/L,经用药后降至15.7×10 9/L,抗磷脂抗体:Trust(+/-),TPPA(-).免疫指标:IgG:2.12(<2.2),IgM:2 .34(<2.2).经追问病史,患者曾有1次流产史、病人在意识不清13d中,曾用纳络酮催醒 ,给哌酮预防感染,给脑活素、脑复康营养脑细胞,患者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唤之不醒,头颅CT检查示双额叶大面积梗死.在抗磷脂抗体检查呈弱阳性后,立即给予甲基强的松龙120m g冲击疗法,静点3d,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 000u、Bid、iH,经治疗2d后,病人逐渐苏醒, 对呼唤有反应,继续给予营养脑细胞,对症治疗,支持疗法,病人遂诊断为抗磷抗体综合征 .

    作者:张丽;柏红雨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开塞露治疗小儿肠痉挛100例临床观察

    肠痉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阵阵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常见的情况[1].我院门诊于1996-01~1998-02用开塞露治疗肠痉挛10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00例中,年龄2个月~12个月5例,12~24个月7例,24个月~6岁70例,6~13岁 18例.临床表现:1岁以下小儿表现为阵发性的哭闹,可突然大声哭叫持续数小时,哭时口周苍白,腹部胀而紧张,双腿向上蜷,足发凉.患儿疼痛难忍,弯腰,双手紧按腹部,疼痛部位以脐周为主,有的伴有呕吐.1~15岁患儿中55例以受凉为诱因,27人有习惯性便秘, 其它18人无诱因.辅助检查:38例查血常规,白细胞数均正常.64例做X线腹透,有52例可见肠腔积气,12例正常.

    作者:于昕;赵玉萍;李翠玲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预防和处理手术中大血管出血的体会

    手术中发生大血管出血,容易在极短时间内导致休克、空气栓塞甚至死亡.手术的医生与护士必须紧密配合,现将预防和处理这种意外情况体会,总结如下 .1 预防大血管出血的方法①熟悉并掌握手术区局部解剖知识,术前应了解各个部位手术可能损伤哪些血管,以便防范;②对邻近大血管的病变施行手术,必须充分显露病变与血管的关系,是否粘连、浸润,认真仔细地分离,防止误伤;③大血管手术以及估计有大血管出血可能的其他手术,应先设法控制血管的血流,如血管阻断带、无损伤血管钳等等,以便于随时能够制止出血,减少血流过多给患者带来的身心危害;④所用的各种止血钳均应事先仔细检查,以免用止血钳后发生松脱、渗血等故障,影响手术顺利进行;⑤邻近大血管的一般血管出血时,必须看清出血点才准确无误的下止血钳,切勿盲目地下止血钳,否则极易误伤大血管;⑥拉钩不允许直接压迫大血管及正在止血的止血钳上,把持大血管的血管钳时动作要轻、稳、准.

    作者:刘小丹;栾菊梅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心脏直视手术后急慢性心包填塞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

    目的研究心脏直视手术后,心包填塞的诊断及治疗,从而为心脏直视手术后的恢复提供更安全的保证.方法对18例心脏直视术后心包填塞病人进行分析总结.结论心包填塞的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及体征,而且通过辅助检查,完全可以得到早期诊断及治疗.

    作者:牛波;陈丽;武猛;郝建潮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青光眼误诊为内科疾病的临床分析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以眼胀痛、视力骤降、伴头痛、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的眼科常见病.有些病人发病早期全身症状较突出,易被误诊为内科疾病.现将我科收治的26例病人,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于1986~1998年收治2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被误诊为内科疾病患者中,男9 例,女17例.年龄50~70岁.延误诊断时间2~6d.误诊的疾病有胃肠型感冒6例,急性胃肠炎5例,偏头痛4例,脑梗死4例,脑占位病变3例,三叉神经痛2例,疼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1 例,海绵窦血栓1例.

    作者:李桂芹;张玉环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癔病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

    癔病是一种常见病,又称歇斯底里.其表现为情感丰富、接受暗示、善于模仿、以自我为中心.常由于情感矛盾、内心不随、暗示或自我暗示所引起.临床观察到癔病患者心理变化过程极其复杂,因此我们对癔病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分析,并针对其实施心理护理疗法,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1996~1998年住院患者中符合CCMD2诊断标准的癔病患者56例,男16例,女40 例,年龄16~35岁,女性多于男性.其特点:(1)精神刺激引起强烈情感反应.(2)癔病性格明显.(3)躯体不适主诉多.

    作者:崔秀芝;祁桂娟;陈秀芬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双黄连粉针治疗婴幼儿腹泻114例疗效观察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近2年来我们应用双黄连粉针治疗婴幼儿腹泻11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英;杨艳丽;张景山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维脑路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12例临床观察

    笔者应用维脑路通静脉疗法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12例,收到了临床预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共12例,其中老年性黄斑变性萎缩型4例,渗出型8例.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 56~81岁.单眼7例,双眼5例.病程1~2年6例,2~3年2例,3年以上4例.裸眼视力0.1~ 0.2 7例,0.2~0.4 2例,0.4以上3例.2 方法采用山西太原第二制药厂生产的维脑路通注射液5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40ml,1次 /d静脉注射.21d为1个疗程,7d后可进行第2个疗程.辅助治疗:安妥碘0.4g、1次/d肌肉注射,维生素B1、C口服.1个疗程后视力较前提高3行以上者为显效,提高1~2行者为有效 ,不提高者为无效.

    作者:关丽红;孙岩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自发性气胸的急救与护理

    自发性气胸是胸科常见急症之一.作为护理人员,首先,协助医生尽快排出胸膜腔内气体,解除气胸所致压迫症状,迅速恢复胸膜腔内负压状态,使肺及早地复张;其次,保证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避免胸腔感染,以致形成脓胸.1 自发性气胸急救时常用的方法1.1 无菌的12~18号针头直接刺入胸膜腔,或在针头后拴紧一个橡皮手指套,近末端1/3处剪开一个缺口,自然形成一个活瓣,使气体只出不入.

    作者:彭九玲;张丽娟;马玉梅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注射用穿琥宁与氨苄西林钠的配伍

    目的本文就临床常见的穿琥宁与氨苄西林钠配伍进行含量变化分析.方法 HPLC法,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65∶35∶0 .2),流速:1.1ml/min,检测波长264nm.结果配伍后含量无显著变化 .结论说明两药配伍稳定,临床可配伍使用.

    作者:王立洁;孙光晗;孙广宏;付春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