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长;肖英;戴素娟;李里香
目的:研究高速涡轮钻微创拔牙法对下颌阻生智齿患者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 2017年8月我院下颌阻生智齿患者186例,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凿骨劈冠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速涡轮钻微创拔牙法治疗.比较两组拔牙时间、术中不良情况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拔牙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898,P=0.000);观察组术中不良情况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速涡轮钻微创拔牙法治疗下颌阻生智齿能有效缩短拔牙时间,减轻疼痛,减少术中不良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吴丽琴;邱著文;郑德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大多数致病性原虫都具有丰富的半胱氨酸蛋白酶,这些酶具有的重要生物学功能,涉及多个生物事件.包括营养代谢、脱囊/成囊、宿主组织/细胞入侵、免疫逃避、致病性、毒力,是免疫诊断、疫苗研制和药物筛选的理想分子,是许多寄生虫病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研究发现芽囊原虫具有半胱氨酸蛋白酶,且认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是芽囊原虫的毒力因子.因此,本文从芽囊原虫半胱氨酸蛋白酶的种类、活性、表达以及毒力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邓庆丰;孙沁;严宜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三结构域蛋白29(Tripartite motif-containing 29,TRIM29)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的手术病检石蜡标本及相应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方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乳腺癌组织中TRIM29、ER、PR、Her-2、ki-67的表达情况,根据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及IHC结果对乳腺癌进行分子分型,包括腔型A(luminal A)型,腔型B(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以及基底样型;分析TRIM29表达与乳腺癌分子分型及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TRIM29的表达与乳腺癌的WHO分级、肿瘤大小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116例乳腺癌中Luminal A型19例(16.38%),Luminal B型52例(44.83%),Her-2过表达型20例(17.24%),基底样型25例(21.55%),TRIM29在四种亚型中的表达情况分别为:Luminal A型(3/19,15.79%),Luminal B型(7/52,13.46%),Her-2过表达型(8/20,40%),基底样型(18/25,72%);TRIM29在各分子型中表达有差异(P<0.05),其中基底样型中的表达较其余三组高(P <0.007).结论:TRIM29表达与乳腺癌的WHO分级及肿瘤大小有关,可能作为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新的分子标志物.
作者:黄金长;肖英;戴素娟;李里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脑膜静脉的存在对脑静脉系壁面剪切力的影响.方法:建立脑浅静脉经脑膜静脉注入硬脑膜窦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分析脑膜静脉存在与否对血管壁面剪切力的影响.结果:脑浅静脉逆行注入硬脑膜窦时脑静脉系管壁出现明显的壁面剪切力降低区,脑膜静脉存在且改变了血流方向时,剪切力低值显著上升.脑浅静脉垂直和顺行注入时,脑静脉系管壁的壁面剪切力保持相对稳定,脑膜静脉存在时,脑静脉管壁出现明显的剪切力降低区.结论:脑膜静脉的存在有利于缓冲脑浅静脉逆行注入时的血管壁面剪切力的降低.
作者:张子轩;邓雪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在脓毒症中的价值,为判断脓毒症预后提供帮助.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我科2016年1 ~12月脓毒症患者,入组后记录24 h内RDW大值,血常规中的PLT、WBC、PMN、N、PLT、红细胞体积,年龄、体温、D-二聚体、CRP、Lac、PCT等资料.结果:共80例患者人选,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死亡组患者RDW、APACHEⅡ评分、Lac、PCT、血培养及痰培养阳性明显高于存活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同归分析显示RDW、APACHEⅡ评分、PCT、血培养及痰培养阳性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在临床上可通过检测RDW有助于判断脓毒症的预后.
作者:罗运山;刘易林;李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佳的新型内镜手术.经阴道NOTES(transvaginal NOTES,TV-NOTES)具有手术径路相对安全、适宜标本取出、感染几率低、闭合方法可靠以及适合刚性器械操作等优势,因而应用较为广泛.目前,TV-NOTES已成功地应用于肾切除术、肾部分切除术、重复肾切除术、上尿路全切除术、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肾囊肿去顶术等.本文就TV-NOTES在泌尿外科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赖长福;邹晓峰;张国玺;谢天朋;刘全亮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长节段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与多平面椎间隙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对比.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具有完整病历资料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3个节段以上颈椎病的患者100例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行长节段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观察组50例行多平面椎间隙减压术.两组患者均在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下施术,选择右侧胸锁乳突肌前缘行斜切口后进行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植骨融合率及颈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6.0%)与观察组(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均明显上升,但观察组上升幅度更大(P<0.05);两组治疗后NDI指数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植骨融合成功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 (P <o.05).结论:多平面椎间隙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与长节段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相比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颈椎功能、提高1年植骨融合率.
作者:张富运;马伟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对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7年12月经手术后病理诊断的星形细胞瘤32例,依据WHO(2016)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将1~2级星形细胞瘤归为低级别组,共15例,将3~4级星形细胞瘤归为高级别组,共17例,回顾性分析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星形细胞瘤在磁共振灌注成像中各项参数对比的差异性,肿瘤内与肿瘤周围水肿的各项参数对比的差异性.结果:低级别组、高级别组肿瘤实质的rCBV比值为4.35 ±4.94、7.68±3.49,低级别组、高级别组肿瘤实质的rCBF比值为3.69±4.17、8.43 ±4.85,两组肿瘤实质的rCBV比值、rCBF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级别组、高级别组肿瘤实质的MTT比值、TTP比值和水肿区的rCBV比值、rCBF比值、MTT比值、TTP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在磁共振灌注成像中的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磁共振灌注成像可以作为星形细胞瘤术前定级别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肖道雄;刘晓玉;黄英;王晓春;王姝云;赵瑛;钟俊远;彭吉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图像特征及其应用.方法:采用PHILIPS HD11和PHILIPS HDI4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79例临床可疑阑尾炎患者均行右下腹纵横斜切面超声扫查,发现右下腹异常回声,观察内部和周边情况,测量其范围,对其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总结;79例患者经行外科手术,术后标本做病理检查.结果:在本组79例患者中,33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9例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10例阑尾周围脓肿,9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其中39例阑尾腔有粪石.结论: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有较高的准确率,能为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及指导其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黄诗进;罗利萍;朱蔷;古柳冬;刘典永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术中舒适护理对患者术后疼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术中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术中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术后1、5、7 d VAS评分,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90.70% vs 74.42%,术后5d、7d干预组患者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满意率95.35% vs 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舒适护理“以人为本”,重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的舒适需求,能够降低因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造成的术后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且可以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黄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在钛种植体表面进行阳极氧化后,研究其表面微形貌及生物学性能.方法:通过阳极氧化在光滑纯钛表面形成TiO2纳米管,用扫描电镜、接触角测定仪对光滑纯钛及TiO2纳米管进行检测.在阳极氧化后的钛表面接种MC3T3-E1成骨细胞,观察其细胞的黏附与增殖情况并对其生物学性能进行检测.结果:①阳极氧化后TiO2纳米管试样表面形成了比较均匀、呈垂直状排列的管状结构,管径大致为70 nm,管壁厚度约为10 nm,管间隙约为10 nm;②TiO2纳米管组亲水性大于纯钛组.③TiO2组比Ti组具有更快的细胞增殖速度,培养到第2天时,TiO2试样表面的细胞数目明显多于纯Ti组(P<0.05).④TiO2组表面覆盖生长更多的成骨细胞、而且细胞表面积更大,扩展更充分.结论:通过阳极氧化处理方法可以在纯钛表面得到有序的纳米管状结构,而且该结构能使成骨细胞在早期就表现出更快的增殖速度请补充.
作者:邓炜;吕武龙;高振;刘翔;张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运用质量目标管理,观察在预防和降低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效果.方法:通过成立压力性损伤专项质量管理小组,以质量目标管理的方法,明确项目组成员职责和分工,运用PDCA循环开展工作,督导与追踪压力性损伤质量管理.结果:项目管理实施前,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0.76‰;项目管理实施后,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0.18‰,项目管理实施前后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项目管理能显著降低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是改善压力性损伤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
作者:叶慧丽;陈倩怡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数字化气钡双重造影在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肠镜或手术证实的溃疡性结肠炎X线诊断.结果:溃疡性结肠炎趋向于持续沿黏膜表面侵润和趋向于在直肠开始.早期结肠袋变浅,黏膜不均匀、紊乱;进展期可见锯齿状、纽扣征和“T”字征;晚期肠管变窄,呈腊肠样改变.结论:数字化气钡双重造影能够清晰显示结肠黏膜的细微结构和表浅溃疡,诊断率高,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检出和早期诊断都有着重要意义,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诊查方法.
作者:谢财华;陈金华;徐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specific molecule-1,ESM-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高血压患者130例,其中原发性单纯初诊未治疗高血压患者50例,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同时纳入健康成年对照组60例,比较高血压组及高血压亚组与对照组、ESM-1表达水平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血压组及高血压亚组ESM-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ESM-1水平明显高于单纯初诊高血压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ESM-1水平与年龄、体重指数、肌酐、TC、TG、HDL-C、LDL-C、hs-CRP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ESM-1可能是高血压患者新型内皮功能紊乱生物标记物,可能与高血压患者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相关.
作者:邱崇荣;付幼林;袁文金;陈丰;杨忠明;罗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阿尔茨海默病是发病率较高且受到广泛重视的神经变性病,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主要与β-淀粉样蛋白沉积、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胆碱能神经元缺失有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且无法逆转病程,因此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本文拟对近年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神经生理学评估,生物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等几个方面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进行评估,为早期诊断与有效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王振凤;刘南海;王怀伟;李振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结肠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研究.方法: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90例经纤维肠镜检查诊断为结肠癌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将CT扫描分期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90例结肠癌患者CT-T分期诊断准确度为91.11%(82/90),T1~2期准确度为77.78%,T3期准确度为90.00%,T4期准确度为93.44%.②CT-N分期诊断准确度为88.89%(80/90),N0期准确度为91.49%,N1期准确度为86.96%,N2-3期准确度为85.00%.③CT-M分期诊断准确度为95.56% (86/90),M0期准确度为100%,M1期准确度为94.37%,有4例误诊为肝囊肿,手术后随访确诊为肝脏转移.结论:64排螺旋CT在结肠癌分期诊断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校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制备不同组份比的rhBMP-2/nano-HAP/NBCA可塑性人工骨复合物,探究其体外生物力学、降解性能,选出复合物佳的VrhBMP-2/nano-HAP占比.方法:冷冻干燥法制备rhBMP-2/nano-HAP复合物,低温混合法制备不同组份比的rhBMP-2/nano-HA/NBCA活性复合物.以VrhBMP-2/nano-HAP占比不同将各组份比复合物分为:0%组,5%组,10%组,15%组,20%组,25%组,30%组,35%组,40%组,45%组,50%组,55%组,相互对照,研究不同组份比复合材料的粘结性能、压缩应变及体外降解特点.结果:对数据优分箱离散化分组后统计分析,复合物中,VrhBMP-2/nano-HAP占比在(0%、5%、10%、15%、20%)时,粘结的小骨段抗弯强度在(6.2±2.5) MPa~(11.1±5.0)MPa之间,保持了高的粘结力;复合材料VrhBMP-2/nano-HAP占比为(20%、25%、30%、35%)时,压缩应变为(68.6±7.8)%,具有大的压缩应变性能.统计各时间点各组份比复合物剩余质量百分比进行分析,作曲线拟合同时根据曲线公式估计其在DMEM中的降解终点,VrhBMP-2/nano-HAP占比在0% ~ 25%的降解速率与VrhBMP.2/nano-HAP占比正相关,VrhBMP-2/nano-HAP占比为20%的复合物估计降解终点为第97天,处于骨折愈合时间84~168 d之内.结论:当V rhBMP-2/nano-HAP占比为20%保持了佳的粘结性,具有良好的大压缩应变性能,估计的完全降解时间处于骨折愈合时间区间内,是作为研究复合材料生物活性的佳组份比.
作者:叶山山;何春耒;徐景婷;高辉;徐房添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外排泵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外排泵易化子超家族(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MFS)中多个成员参与了多药外排过程,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关系密切.MFS利用电化学梯度中储存的能量将不同物理化学性质底物跨膜转运.本文描述了MFS结构功能和作用机制,分析外排泵抑制剂(Efflux Pump Inhibitors,EPI)可能通过破坏外排能量、调控外排表达及底物替代分子抑制MFS外排药物,以期在控制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杨寿慧;刘惟优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进一步提高成人正常面神经管的显示水平及认识其影像特征.方法:搜集11例22耳成人颞骨CT薄层扫描图片资料,经CT后处理工作站放大重建,行标准化的多平面重建,观察面神经管的影像解剖特征及探讨标准化后处理方法.结果:标准化CT斜轴位图(平行内听道)22耳(100%)均可同时清晰显示面神经管迷路段及鼓室段,标准化斜矢状位图(平行面神经管鼓室段)18/22(81.81%)耳可清晰显示面神经管后膝部及乳突段.结论:螺旋CT高分辨扫描标准化斜轴位及斜矢状位重建可清晰显示颞骨内面神经管的走行.
作者:胡路女;陈庆乐;卢绍辉;李国忠;冷桂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早期尿潴留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4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的358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21例患者出现尿潴留的原因.结果:21例患者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终均出现尿潴留,其中尿道水肿未消退8例,血凝块堵塞尿道3例,残余前列腺组织碎片堵塞6例,有4例反复尿潴留,经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提示膀胱逼尿肌收缩力下降.后通过给予留置导尿、膀胱功能锻炼和口服α受体阻滞剂药物等治疗,随访3月,排尿畅,术后Qmax 14.9~30.7 mL·s-1,平均(22.3±2.8) mL·s-1;IPSS 1 ~6分,平均(8.6±5.7)分;QOL 0 ~3分,平均(1.2±0.98)分.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后尿潴留的原因有尿道前列腺部创面水肿、组织碎片残留、血凝块堵塞、膀胱逼尿肌无力等,通过给予留置尿管膀胱功能锻炼及α受体阻滞剂药物等治疗,可有效预防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钟晓健;黄洪才;叶东明;刁鹏飞;韩跃辅;方海林;彭潋;陈清江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