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持续护理改进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杨晓晖

关键词:持续护理改进, 老年糖尿病, 影响,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护理改进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从我院于2016年05月-2017年05月闻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选择9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9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成常规组(n=46)与研究组(n=46),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持续护理改进,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研究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存在差异意义(P<0.05),饮食顺从率、用药顺从率、行为顺从率也明显高于常规组,存在盖异意义(P<0.05),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为2.17%;常规组为15.21%;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持续护理改进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是积极的,可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患者满意度、用药顺从率提升,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这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加快药品审评机制改革完善我国药品监督体系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于2015年8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明确12项改革任务,本文将其中改革的几个方面分析原因并进行深入阐述.

    作者:张颖;景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微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超微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UPCNL)与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URS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URSL术,观察组实施UPCNL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和术后2天血肌酐、血红蛋白水平、结石清除效果,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结石清除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PCNL和URSL均能较好的治疗肾结石,但与URSL术相比,UPCNL术安全性更高,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结石清除率,对肾功能影响更小.

    作者:徐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介入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前大出血的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前大出血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前大出血患者78例.将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基础组以及综合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综合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基础组的80.49%,P<0.05,综合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1.89%,明显好于基本组的75.61%,P<0.05,且综合组的住院时问以及出血量明显少于基本姐,P<0.05.结论:对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前大出血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具有良好效果,不仅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有效率,缓解其临床症状,且可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护理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祝疆;罗超容;张锦新;梁金月;危早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整体护理干预对SLE患者健康状况、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整体护理干预对SLE患者健康状况、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80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9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t环境领域=6.547,t社会关系领域=6.828,t心理领域=6.497,t生理领域=6.722,P<0.01);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的SES评分和SDS评分以及S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tSES=12.307,tSDS=12.656,tSAS=13.349,P<0.01).结论:对SLE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铃苹;江珊娜;罗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观察一次性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炎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讨论隐裂性牙髓炎经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本实验共选取隐裂性牙髓炎患者88例,按照双盲法将其分成两组(均n=44),本实验将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根管治疗分别应用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对比相关临床指标数据变化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更高、患者的疼痛程度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好.结论:隐裂性牙髓炎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效果更好,能够从根本上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临床治疗成功率,对于促进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惠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CT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探析

    目的:探索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在2015年7月-2017年5月我院消化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选出33例,均接受CT扫描和彩超扫描,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影像学征象的检出率、分型准确率.结果: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符合率96.07%显著高于彩超的75.76%,P<0.05;在分型方面:对于水肿型诊断符合率,CT与彩超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影像学征象检出率:脂肪层模糊、实质不均匀和胰外脓肿征象检出率两种方法之间差异不显著,P> 0.05,在胰管扩张、局限性增大、胆管结石、胆囊结石检出率,彩超高于CT,CT在胰内小灶液化征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彩超,P< 0.05.结论: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价值高于彩超,但彩超在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中价值较CT更高,临床医师应结合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做出初步判断,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方法,必要时可将CT与彩超结合起来明确诊断,避免误诊、漏诊.

    作者:陈云洲;章飞;黄会练;黄坤录;陈开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循证干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循证干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按照双盲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置措施,观察组联用循证措施进行干预,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及肺部感染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值、住院时间平均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3.33% (1/3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 (6/30) (P<0.05);观察组无病例发生呼吸衰竭,对照组呼吸衰竭发生率10.00%(3/3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干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较好.

    作者:周礼祥;钱联芳;姜永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鼻渊通窍颗粒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效果

    目的:探析盂鲁司特钠联合鼻渊通窍颗粒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48例小儿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74例/组.对照组惠儿给予鼻渊通窍颗粒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增加孟鲁司特钠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时间以及睡眠质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30%,与对照组的83.7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症状缓解时间、平均治疗时间方面,观察组患儿的上述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惠儿的睡眠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鼻渊通窍颗粒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效果较为显著,可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减少临床用药剂量,减轻惠儿的身体负担,同时可改善患儿的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唐首丹;庞大;谢瑞红;黄巍;周永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对肝纤维化患者抑郁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肝纤维患者抑郁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被我院确诊为肝炎合并肝纤维化的145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起始SDS评分将患者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抑郁组患者入院一周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心理干预护理.3个月后再次对患者进行SDS评价,分析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患者心理护理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起始时,抑郁组患者的SDS评分为(62.82±8.93)分,非抑郁组患者的SDS评分为(40.61±7.86).心理干预3个月之后,抑郁组人员降低为34人,SDS评分低于50,非抑郁组患者增加12人,出现SDS积分超过50的患者;经过3个月的心理干预后,抑郁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分有了明显的提高(P<0.01).但是与非抑郁患者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P<0.05);经过三个月治疗,抑郁组患者的依从性有了很明显的改善,而非抑郁患者组则无明显的变化.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肝炎合并肝纤维化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旭兰;陈惠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小剂量苯溴马隆在中年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应用

    探讨小剂量苯溴马隆在中年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54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降压联合降尿酸治疗,应用整剂量氨氯地平,在降压治疗基础上联合小剂量苯溴马隆降尿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降压治疗,应用氨氯地平,视血压水平及治疗反应调整剂量,分析两组之间的总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优于对照组74.0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对治疗结果的不良反应率3.70%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苯溴马隆在中年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应用中,治疗效果显著,且有着较高的安全性,指的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夏剑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合理控制血糖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分析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合理血糖控制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0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参与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血糖控制治疗,并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患者71例,血糖控制效果理想,B组患者33例,血糖控制效果较差,另外选择该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健康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参与研究.对比观察三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研究对比,A组患者与对照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没有显著差异,出现羊水过多、早产儿、巨大儿等情况的概率均显著低于B组患者.结论: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能够有效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对于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罗怀英;许韶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甲状腺全切除术和甲状腺双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分析甲状腺全切除术和甲状腺双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甲状腺双叶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所有患者进行跟踪随访6~12个月,记录复发情况.结果:经过手术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3.3%,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的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采用甲状腺双叶切除术的对照组(P<0.05).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为23.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复发情况方面,观察组中无复发,复发率为0%,对照组为10.0%(3/30),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甲状腺微小癌时,甲状腺全切除术比甲状腺双叶切除术清除病灶更彻底,有效率更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不易复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吴罗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肛裂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便秘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肛裂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便秘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拟行手术治疗的慢性肛裂患者8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7天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术后便秘情况及并发痘发生率.结果:干预7天时,观察组VAS评分及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天内有大便、大便密结干硬、用力排便、排便不尽感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肛裂手术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促进患者术后焦虑程度及疼痛程度减轻,改善便秘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徐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早期规范化护理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规范化护理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血糖控制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早期规范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干预3个月后血糖控制效果及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期施以规范化护理管理,血糖控制效果好,患者并发症少,妊娠结局好.

    作者:黄文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方式与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依据院前急救的方式,分6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两组,32例家属自行送患者入院为一般组,35例展开院前急救护理为院前组,对比两组抢救效果.结果:院前组急诊科的时间、溶拴开始的时间、住院时长均显著较一般组短,院前组血管再通、救治成功的几率分别是77.14%、97.14%,相较于一般组的53.13%与84.38%明显较高,且院前组仅5.71%出现并发症,与一般组的18.75%对比显著较低,P<0.05.结论:对于急性的心肌梗死患者,展开院前急救护理可使患者得到更为及时的治疗,促进救治效果的提升.

    作者:李玉玲;朱艳芳;马河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系统化整体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化整体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治疗效果以及复发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明显较对照组(75.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少复发次数,提升疗效.

    作者:陈红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宫腔水囊填塞联合阴道填纱在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水囊填塞联合阴道填纱在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6年5月产科收治的102例产后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纱条填塞止血,观察组采用宫腔水囊填塞联合纱条填塞止血.比较两组产妇分娩中出血量、产后24小时出血量、止血时间及止血填充物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产妇分娩中出血量、产后24小时出血量、止血时间及填充物留置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7.84%,对照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53,P=0.695).结论:纱条填塞联合水囊填塞可快速止血、出血量少、操作简单、止血效率高,且取材便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妇科门诊阴道分泌物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妇科门诊女性的阴道分泌物临床检验结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妇科门诊2016年1月到2016年3月间收治的女性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病历资料、阴道分泌物检查方法、检查结果等进行回顾分析了解其患病情况.结果:400例接受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患者中,各类病原菌检验结果呈阳性的患者324例,检验阳性率为81.0%.其中,细菌感染阳性患者165例,占41.25%;真菌感染阳性患者37例,占9.25%,滴虫感染阳性患者122例,占30.50%,细菌感染阳性率高.分析其阴道清洁度,则可见Ⅰ-Ⅱ度清洁患者57例,占14.25%,Ⅲ-Ⅳ度清洁患者343例,85.75%,Ⅲ-Ⅳ度清洁的患者显著高于Ⅰ-Ⅱ度清洁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妇科门诊接受阴道分泌物检查的女性中阴道感染率较高,以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及滴虫感染为主,做好阴道分泌物的检验,提高检验质量,是妇科疾病患者诊断治疗的基础.

    作者:谭文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掌背侧小夹板加厚垫外固定结合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掌骨干骨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掌背侧小夹板加厚垫外固定结合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掌骨干骨折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掌骨干骨折患者54例,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分两组,每组27例,对观察组患者行掌背侧小夹板加厚垫外固定结合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行掌背侧双石膏托外固定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优良率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优良率70.3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18,P=0.036);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81%,对照组为40.7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23,P=0.033).结论:掌背侧小夹板加厚垫外固定结合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掌骨干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更有利于掌指关节功能的及时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照全;黄献民;谭祖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疗效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析小骨窗开颅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在2014年9月-2017年1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中选出170例随机分组,A组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 0.05;A组存活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B组长,且术中出血量多,P<0.01;A组存活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50%与B组的6.10%差异不显著,P>0.05;A组存活患者治疗3周时的GCS评分低于B组患者,P<0.01.结论:在脑出血的治疗中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都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钻孔引流术对患者的创伤更小,但是对于出血量大的患者不适宜采用,临床医师应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作者:朱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