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贺明;罗艳;程海燕;许明君;王祥财;鄢俊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俯卧位手术压疮发生的潜在失效原因,运用FMEA质量改进方法,加强落实各项预防措施,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纠纷,使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得到持续改进.方法:选择2014年1 ~12月神经外科俯卧位手术患者40例为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2015年1月~2016年3月神经外科俯卧位手术患者45例为观察组,进行FMEA.通过运用FMEA工具前后的对比,观察两组的医疗风险危机值、护士工作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医疗风险危机值由对照组的970.56降至实验组的129.06,神经外科俯卧位手术压疮发生率由12.5%降至0,护士工作满意度由73.5%提升至94.4%,患者满意度由94.2%提升至99.1%.结论:运用FMEA工具能显著降低神经外科俯卧位手术压疮的发生率,保障手术患者安全.
作者:谢美英;蔡云霞;张小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高敏CRP(hs-CR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选取冠心病患者90例,按临床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 30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 30例;另选取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冠脉血管病变的数目,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33例,双支病变组35例,三支及以上病变组22例.检测各组NT-proBNP及hs-CRP水平,采用Gensini评分法对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予量化评分.结果:四组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hs-CRP水平、Gensini评分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UAP组及AMI组血浆NT-pro BNP水平、hs-CRP水平、Gensini评分依次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proBNP及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和心肌受损程度相关,用于评估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和心血管发生事件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爽;刘国欢;乐建华;刘恒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喜疗妥外涂联合利多卡因湿敷在小儿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3例经外周留置针输液造成静脉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7例,对照组46例,实验组采用喜疗妥外涂与利多卡因湿敷患处,外部包裹保鲜膜,每日2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用50%硫酸镁持续湿敷静脉处,72 h后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炎疗效和显效时间.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8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显效时间为(3.0±0.6)h,明显短于对照组(12.2±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疗妥外涂联合利多卡因湿敷治疗小儿静脉炎具有显著效果,操作简单,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朱琰;施春兰;何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病患者就医行为及影响社区卫生机构利用的因素;方法: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共调查256例慢性病患者,描述性统计分析患者的就医行为,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其社区卫生机构利用的因素.结果:就医行为分析:患者主要的治疗方式是选择门诊治疗,110例,占42.97%,未进行规范治疗的150例,占58.59%,认为经济困难的30例,占20.00%,认为病情较轻的61例,占40.67%,自己购买药物45例,占30.00%,患者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首选医疗机构的111例,占43.36%,其次是三级综合性医院86例,占33.59%,首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原因分别是距离近和等候时间短,分别占34.23%,40.54%,首选三级综合性医院的主要原因是信任综合医院,占60.47%,影响慢性病患者对社区卫生机构利用的主要因素为性别、职业、月收入、医保类型、医保政策知情情况,是否接受过社区保健服务、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情况.结论:加强慢性病在社区的防治,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患者对社区医生的信任,完善服务,逐步提高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扩大对医保政策的宣传,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利用.
作者:毛柳东;陈玉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Toll样受体9(TLR9)是细胞内主要DNA感受器之一,主要识别病原体源性和损伤细胞来源的CpG-DNA.DC细胞中TLR9的激活可进一步导致CD8+T细胞的激活从而发挥肿瘤抑制作用.然而,TLR9在肿瘤中的作用却很复杂,可能与肿瘤类型和TLR9表达的细胞类型相关.然而直到现在,关于这方面研究仍然缺乏系统的综述.在此,我们从临床意义到基础机制及临床治疗方面总结归纳TLR9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复杂作用.
作者:何良梅;陈亚运;吴源兵;刘仰斌;张自翔;刘志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我院近年来食管癌患者数字化食道吞钡造影情况.方法:收集100例数字化食道吞钡造影检查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例,分析食管癌发病年龄、性别、好发部位及病理分型.结果:100例中72%进行性吞咽困难、吞咽梗阻感;发病年龄小41岁,高92岁,平均60.7岁;病灶82%位于食管中、下段,18%发生于食管上段,5%累及喉部和贲门;病理分型78%为鳞状细胞癌主,其次是腺癌,腺棘癌、小细胞未分化癌以及癌肉瘤少见.结论:食管癌发病率逐年升高且趋于年轻化,数字化食道吞钡检查对食管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图像清晰,诊断率比较高,能在早期做出诊断,对食管癌及早治疗起到了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财华;罗石成;冷桂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5岁,1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腹部包块,约鹅蛋大小,可活动,伴轻微腹痛腹胀,时至当地医院诊治.行腹部CT示:腹腔内占位,考虑肿瘤性病变,建议手术治疗.今为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拟“腹腔占位”收入院.术中探查:胆囊增大,大小约9 cm×6 cm×5 cm,胆囊底部见一占位性病变,大小约12 cm×8 cm×6 cm,质地硬,色灰白,边界尚清,与十二指肠、空肠浆膜面轻度粘连,胃与小肠等未发现异常.
作者:郭广秀;戴素娟;张功亮;陈青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心肌肥厚是心力衰竭、猝死及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的发病机制研究已经进行到细胞、分子,乃至基因水平.本文拟对近年来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的发病机制做一综述,以便为科研、临床研究提供思路.
作者:尹宝;曹思;陈涛;赵雅欣;韩立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硅胶气管套管固定带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棉布带固定外套管,观察组采用硅胶同定带同定外套管.比较两组气管套管更换固定带时间、患者舒适度差异及皮肤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使用可调节硅胶固定带平均更换时间、皮肤受损情况低于对照组,感官舒适度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凋节硅胶固定带应用,能保障患者安全舒适,减少护理工时.
作者:宋祥金;杨小丽;陈春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为寻找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合成香豆素-3-羧酸丹皮酚酯.方法:以水杨醛、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合成得到香豆素-3-羧酸,再与丹皮酚缩合成酯,得到目标化合物香豆素-3..羧酸丹皮酚酯.结果:设计合成了香豆素-3-羧酸丹皮酚酯,目标物的化学结构经IR,MS,1H-NMR等确证.结论:该合成方法具有工艺简单,产率较高,操作方便等优点.
作者:顾宏霞;柏志伟;何黎琴;吴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在腹膜透析管置人术中的逐步应用,对于一些尿毒症合并其它疾病需经腹手术治疗的患者可在腹腔镜下行联合手术.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尿毒症合并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行腹腔镜下联合手术治疗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金月;汪裕伟;王小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Auto Vue Innova全自动血型仪在输血相容性检测中的应用分析.方法:7 268份需输血的临床标本,分别用Auto Vue Innova全自动血型仪及手工法对这7 268份标本分别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结果:①血型鉴定:Auto Vue Innova全自动血型仪检测血型的一次性判读准确率为99.79%(ABO血型)和100%(RhD血型).试管法检测准确率为100%(ABO血型)和100%(RhD血型).②交叉配血试验:Auto Vue Innova全自动血型仪配血不相合21例,凝聚胺法配血不相合17例.③不规则抗体筛查:Auto Vue Innova全自动血型仪检出不规则抗体28例,凝聚胺法检出不规则抗体23例.结论:Auto Vue Innova全自动血型仪可以替代手工法应用于输血相容性检测中,其操作简单快捷,结果安全可靠,而且敏感性高,可以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性,适合在输血科推广应用.
作者:丁琴丽;赖蜜;邱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活动降低血液透析中内瘘穿刺处渗血发生率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1~6月规律血液透析患者68例,设为品管圈活动前;2013年7~12月同组规律透析患者68例,设为品管圈活动后.科室开展以“降低血液透析中穿刺处渗血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对活动前渗血发生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制订整个措施.比较活动前后穿刺处渗血发生率.结果:应用品管圈活动后渗血发生率由活动前的25.65%下降到活动后的1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质量管理方法能降低血液透析中穿刺处渗血发生率,促进血液透析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罗小娟;陈淑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建立甲伤药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法对甲伤药胶囊中的三七、红花、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三七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三七、红花、当归的显微图谱清晰.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进样量在0.316~10 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8 7),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 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8%,RSD=0.84%(n=6).结论:所建标准可有效控制甲伤药胶囊的质量.
作者:赖佐发;宋晓园;吴晓勇;廖少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新干县2010~2014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为本县实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规划(2002-2005年)》指导方法,对2010~ 2014年全县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2014年全县共有64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报告,年平均发病率为4.0/10万,男性发病占总发病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女性,为70.3%;患者以16 ~60岁年龄组多,为95.3%;农民或民工发病占总发病数的62.5%.结论:新干县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虽有下降趋势,但控制本县的发生及流行仍是严峻的.
作者:傅建霞;刘桂华;廖新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钙化灶特点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孕激素受体(PR)及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100例乳腺癌患者X线钼靶摄影片中钙化灶的特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测定癌组织中免疫组化标志物c-erbB-2、PR及ER的表达水平,将二者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00例患者中,55例患者无钙化表现,45例患者有沙砾样微小钙化灶表现.45例钙化灶组的c-erbB-2阳性表达明显高于55例无钙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85,P=0.022);45例有钙化组中,钙化沿乳腺导管走行组的PR阳性表达明显低于钙化不沿乳腺导管走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910,P=0.048);钙化灶总数目>20个组别的c-erbB-2、PR、ER阳性表达均稍高于钙化灶总数目≤20个组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钙化组的ER阳性表达明显低于钙化合并肿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77,P=0.036).结论:乳腺癌钙化灶特点与乳腺癌分子生物学指标(c-erbB-2、PR、ER)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是否有钙化、钙化灶的分布及钙化是否合并肿块存在等可能粗略预测部分生物学指标的表达,为乳腺癌分子生物学行为和疾病的预后判断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曹洁莹;熊力;冷桂香;陈卫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赣南地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病原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7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部脓性分泌物进行传统细菌及真菌培养,并进行药物敏感分析.结果:78例标本中病原菌培养阳性63例(80.77%),共培养出病原菌13种、66株,其中细菌57株,真菌9株.细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较为常见.其中胆脂瘤型与非胆脂瘤型中耳炎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69.44%、76.19%(x2=0.45,P>0.05);胆脂瘤型G-菌检出率较高,非胆脂瘤型G+菌检出率较高(x2=4.94,P<0.05);胆脂瘤型与非胆脂瘤型中耳炎真菌检出率分别为19.44%、4.76%(x2=2.78,P>0.05).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常见病原菌对青霉素G、克林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及部分第一、二代头孢类药物敏感性很低,对临床常用药物左氧氟沙星敏感性较高.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是赣南地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常见病原菌,对临床常用药物(如左氧氟沙星)有较高敏感性.及时行病原茵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兰贤斌;彭韶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环类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患者时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抑郁症患者200例为服药组和100例正常人为非服药组,分别检查心电图(ECG)一次以上,比较观察两组ECG情况.结果:环类抗抑郁药引起ECG异常率为39.5%,且与剂量相关.大剂量使用ECG图谱明显改变,药物种类与ECG异常无关.结论:服用环类抗抑郁药患者应定期监测ECG,并需合理用药.
作者:余利英;黎伟金;黄诗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紫杉醇类药物在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检索国内外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相关文献.选择治疗组为术后紫杉醇类药物化疗,对照组为非紫杉醇类药物的可切除胃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评价者分别按上述检索策略收集资料,按纳入标准入选,主要对无病生存期(DFS)和毒副作用进行Meta分析.结果:紫杉醇类辅助化疗方案跟非紫杉醇类的化疗方案对比,可提高胃癌术后的1年DFS率,有边缘性的统计学意义;但不能提高2年和3年的DFS率.在中性粒细胞减少和恶心/呕吐方面,两者是无明显差别的.结论:基于目前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紫杉醇类药物目前不能作为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标准方案.但ⅢB期或某些特别高危的胃癌患者,术后可能需要紫杉醇类药物与铂类、5-FU类药物联合序贯化疗以提高疗效,应该开始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以解决这一疑问.
作者:梁汉霖;彭杰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肠套叠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检查,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证实的26例肠套叠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经超声诊断的26例肠套叠患者中,儿童21例,成人5例;其中继发性肠套叠7例,儿童2例,成人5例.回盲型肠套叠发生率高为60%;经空气灌肠而成功复位的患者有21例,经手 术进行确诊治疗的患者有5例,超声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愈率均为100%.结论:对肠套叠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其超声声像图特异性高,纵切时呈“套筒征”,横切时呈“同心圆征”,对临床诊断肠套叠有重要意义,而且操作方法简便,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应作为其首选的辅助诊断方法.
作者:黄诗进;罗利萍;丘宝兴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