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诗进;罗利萍;丘宝兴
目的:探讨超声在肠套叠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检查,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证实的26例肠套叠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经超声诊断的26例肠套叠患者中,儿童21例,成人5例;其中继发性肠套叠7例,儿童2例,成人5例.回盲型肠套叠发生率高为60%;经空气灌肠而成功复位的患者有21例,经手 术进行确诊治疗的患者有5例,超声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愈率均为100%.结论:对肠套叠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其超声声像图特异性高,纵切时呈“套筒征”,横切时呈“同心圆征”,对临床诊断肠套叠有重要意义,而且操作方法简便,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应作为其首选的辅助诊断方法.
作者:黄诗进;罗利萍;丘宝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Hedgehog (Hh)信号通路在胚胎发育及胚胎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其异常激活将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大量研究表明Hh信号通路参与了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等过程,提示Hh信号通路的激活与肝细胞癌(HCC)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当前针对Hh信号通路靶点抑制剂的研究,将有助于对肝细胞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新策略.
作者:戴正宽;李博飞;陈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钙化灶特点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孕激素受体(PR)及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100例乳腺癌患者X线钼靶摄影片中钙化灶的特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测定癌组织中免疫组化标志物c-erbB-2、PR及ER的表达水平,将二者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00例患者中,55例患者无钙化表现,45例患者有沙砾样微小钙化灶表现.45例钙化灶组的c-erbB-2阳性表达明显高于55例无钙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85,P=0.022);45例有钙化组中,钙化沿乳腺导管走行组的PR阳性表达明显低于钙化不沿乳腺导管走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910,P=0.048);钙化灶总数目>20个组别的c-erbB-2、PR、ER阳性表达均稍高于钙化灶总数目≤20个组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钙化组的ER阳性表达明显低于钙化合并肿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77,P=0.036).结论:乳腺癌钙化灶特点与乳腺癌分子生物学指标(c-erbB-2、PR、ER)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是否有钙化、钙化灶的分布及钙化是否合并肿块存在等可能粗略预测部分生物学指标的表达,为乳腺癌分子生物学行为和疾病的预后判断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曹洁莹;熊力;冷桂香;陈卫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输液过快或过慢都会给病人带来安全风险,需要医疗人员细心监护.本研究旨在设计一种智能化的输液监控装置,来帮助医护人员实时监控病人输液情况.方法:设计装置安装在现有输液器的莫菲氏滴管上,通过红外传感检测,能准确的显示输液的实时速度.并能根据病人病情设定输液速度上下限值,与滴速超过或低于二设定值一定范围进行声光报警,提醒医护人员进行及时 处理.结果:该设计可提高输液的安全性,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结论:该设计对临床输液病人的监护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欧阳威;钟冬秀;谢宗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紫杉醇类药物在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检索国内外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相关文献.选择治疗组为术后紫杉醇类药物化疗,对照组为非紫杉醇类药物的可切除胃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评价者分别按上述检索策略收集资料,按纳入标准入选,主要对无病生存期(DFS)和毒副作用进行Meta分析.结果:紫杉醇类辅助化疗方案跟非紫杉醇类的化疗方案对比,可提高胃癌术后的1年DFS率,有边缘性的统计学意义;但不能提高2年和3年的DFS率.在中性粒细胞减少和恶心/呕吐方面,两者是无明显差别的.结论:基于目前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紫杉醇类药物目前不能作为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标准方案.但ⅢB期或某些特别高危的胃癌患者,术后可能需要紫杉醇类药物与铂类、5-FU类药物联合序贯化疗以提高疗效,应该开始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以解决这一疑问.
作者:梁汉霖;彭杰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为寻找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合成香豆素-3-羧酸丹皮酚酯.方法:以水杨醛、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合成得到香豆素-3-羧酸,再与丹皮酚缩合成酯,得到目标化合物香豆素-3..羧酸丹皮酚酯.结果:设计合成了香豆素-3-羧酸丹皮酚酯,目标物的化学结构经IR,MS,1H-NMR等确证.结论:该合成方法具有工艺简单,产率较高,操作方便等优点.
作者:顾宏霞;柏志伟;何黎琴;吴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俯卧位手术压疮发生的潜在失效原因,运用FMEA质量改进方法,加强落实各项预防措施,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纠纷,使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得到持续改进.方法:选择2014年1 ~12月神经外科俯卧位手术患者40例为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2015年1月~2016年3月神经外科俯卧位手术患者45例为观察组,进行FMEA.通过运用FMEA工具前后的对比,观察两组的医疗风险危机值、护士工作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医疗风险危机值由对照组的970.56降至实验组的129.06,神经外科俯卧位手术压疮发生率由12.5%降至0,护士工作满意度由73.5%提升至94.4%,患者满意度由94.2%提升至99.1%.结论:运用FMEA工具能显著降低神经外科俯卧位手术压疮的发生率,保障手术患者安全.
作者:谢美英;蔡云霞;张小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赣州市“十二五”期间艾滋病疫情变化及特征,为今后艾滋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以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为基础,分析赣州市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特征.结果:“十二五”期间,艾滋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疫情地区差异大,虽然艾滋病疫情已波及全市18个县(市、区),但瑞金市和章贡区疫情重,全人群感染率超过了万分之二.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传播上升明显.老年人疫情呈上升趋势,学生疫情值得关注.HIV感染者和病人的年龄主要分布在15 ~49岁,约占感染者总数的64.9%,性别以男性为主,男女性别比逐年上升.存活状况逐渐好转,已发现HIV感染者病死率在逐年降低.结论:赣州市艾滋病疫情仍然呈低流行态势,但是艾滋病防治面临诸多挑战,亟需在政策和策略上取得新的突破.
作者:杜刚;杨荣荣;龚雪梅;廖梅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糜蛋白酶联合妥布霉素和地塞米松泪道加压冲洗治疗2~6个月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6例(391只眼)2~6个月新生儿泪囊炎用糜蛋白酶联合妥布霉素和地塞米松泪道加压冲洗治疗.结果:2~6个月新生儿泪囊炎用糜蛋白酶联合妥布霉素和地塞米松泪道加压冲洗治愈率为98.72%.结论:糜蛋白酶联合妥布霉素和地塞米松泪道加压冲洗治疗2~6个月新生儿泪囊炎治愈率高,年龄越小泪道加压冲洗治愈率越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淑琴;陈德伟;张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常见而难治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足细胞损伤、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球系膜细胞肥大并大量表达细胞外基质蛋白,这些蛋白分泌到系膜细胞外并沉积在肾小球内导致肾小球硬化,终导致肾脏的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是TGF-β超家族的核心成员,长期以来被看作是肾脏纤维化的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在糖尿病引起的肾小球硬化中,TGF-β信号通路被异常激活,采用TGF-β及TGF-β信号通路的阻断剂可以减轻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本文就TGF-β在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吴素珍;李加林;吴冰;刘志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染料木素磺酸钠(genistein sodium sulfonate,GSS)对CC1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TGF-β1、smad 4及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PF级雄性昆明种小鼠24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0.1 mg·kg-1GSS组和0.3 mg·kg-GSS组.10% CCl4,体积为0.1 mL·10g-1,连续腹腔注射6周,制备小鼠慢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各组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GSS、阳性药物或生理盐水,连续6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GF-β1、smad4及胶原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肝组织TGF-β1、smad4及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GSS治疗后,TGF-β1、smad4及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降低.结论:染料木素磺酸钠抑制损伤的肝组织TGF-M/smad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对抗CCl4诱导的小鼠慢性肝损伤.
作者:李小花;曹性玲;罗彬彬;周丽;查琴;王振文;黎晓;黄志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以传统特色草药肾茶为研究对象,筛选其抗肾癌药效物质基础,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方式.为其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采用现代化学分离技术手段,筛选其抗肾癌活性成分;同时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药理学技术手段,采用体外肾癌细胞和体内移植瘤实验法筛选活性成分.结果:肾茶总黄酮具有显著的抑制肾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方式可能是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和凋亡,达到抑制生长的作用.结论:中药肾茶具有抗肾癌活性.
作者:龙贺明;罗艳;程海燕;许明君;王祥财;鄢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硅胶气管套管固定带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棉布带固定外套管,观察组采用硅胶同定带同定外套管.比较两组气管套管更换固定带时间、患者舒适度差异及皮肤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使用可调节硅胶固定带平均更换时间、皮肤受损情况低于对照组,感官舒适度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凋节硅胶固定带应用,能保障患者安全舒适,减少护理工时.
作者:宋祥金;杨小丽;陈春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专病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焦虑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1月8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专病一体化护理模式,统计对比两组妊娠结局、焦虑评分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5.45%高于对照组4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顺产率77.27%高于对照组56.82%,剖宫产率22.73%低于对照组43.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病一体化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虑水平,提高顺产率及满意度.
作者:田玲;郑丽千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环类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患者时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抑郁症患者200例为服药组和100例正常人为非服药组,分别检查心电图(ECG)一次以上,比较观察两组ECG情况.结果:环类抗抑郁药引起ECG异常率为39.5%,且与剂量相关.大剂量使用ECG图谱明显改变,药物种类与ECG异常无关.结论:服用环类抗抑郁药患者应定期监测ECG,并需合理用药.
作者:余利英;黎伟金;黄诗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建立甲伤药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法对甲伤药胶囊中的三七、红花、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三七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三七、红花、当归的显微图谱清晰.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进样量在0.316~10 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8 7),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 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8%,RSD=0.84%(n=6).结论:所建标准可有效控制甲伤药胶囊的质量.
作者:赖佐发;宋晓园;吴晓勇;廖少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喜疗妥外涂联合利多卡因湿敷在小儿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3例经外周留置针输液造成静脉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7例,对照组46例,实验组采用喜疗妥外涂与利多卡因湿敷患处,外部包裹保鲜膜,每日2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用50%硫酸镁持续湿敷静脉处,72 h后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炎疗效和显效时间.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8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显效时间为(3.0±0.6)h,明显短于对照组(12.2±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疗妥外涂联合利多卡因湿敷治疗小儿静脉炎具有显著效果,操作简单,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朱琰;施春兰;何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新干县2010~2014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为本县实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规划(2002-2005年)》指导方法,对2010~ 2014年全县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2014年全县共有64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报告,年平均发病率为4.0/10万,男性发病占总发病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女性,为70.3%;患者以16 ~60岁年龄组多,为95.3%;农民或民工发病占总发病数的62.5%.结论:新干县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虽有下降趋势,但控制本县的发生及流行仍是严峻的.
作者:傅建霞;刘桂华;廖新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活动降低血液透析中内瘘穿刺处渗血发生率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1~6月规律血液透析患者68例,设为品管圈活动前;2013年7~12月同组规律透析患者68例,设为品管圈活动后.科室开展以“降低血液透析中穿刺处渗血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对活动前渗血发生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制订整个措施.比较活动前后穿刺处渗血发生率.结果:应用品管圈活动后渗血发生率由活动前的25.65%下降到活动后的1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质量管理方法能降低血液透析中穿刺处渗血发生率,促进血液透析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罗小娟;陈淑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胸外手术麻醉中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方法.方法:在2012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行胸外科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麻,根据插管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听诊法插管,后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精确定位;观察组患者则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进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分析两组患者准确定位成功率、定位耗费时间、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等指标值.结果:观察组准确定位成功率(95.24%)比对照组高(62.5%),而定位耗时更短(P均<0.05);术中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波动小,插管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波动较大,插管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结束即刻、插管结束3 min,观察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术后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用于胸外科手术麻醉中效果显著,能快速准确定位,对患者的影响小,有助于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波林;喻平;梁佩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