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F”型搁手架的研制及在神经外科垂肩侧俯卧位中的应用

郑丽芳;杨琼;李珍;胡梅娇

关键词:神经外科, 垂肩侧附卧位, “F”型搁手架
摘要:垂肩侧卧位或侧俯卧位是较为复杂的一种手术体位,适用于远外侧入路、枕下乙状窦入路、枕下正中入路行颅后窝、桥小脑角、枕部等显微神经外科手术[1].上述手术具有病变部位深、术野狭窄、手术精细、时间较长等特点[2],术中体位安置不当不仅增加手术操作难度且易造成健侧上肢血管、神经损伤.为此,我院自行研制了“F”型搁手板用于垂肩侧卧位或侧俯卧位中健侧上肢的摆放,现介绍如下.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生长分化因子-15对评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的价值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对评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病情的价值.方法:选择入院后完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PCI手术前血清中GDF-15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组:GDF-15<1 200 ng·L-1,GDF-15 1 200~1 800 ng·L-1和GDF-15>1 800 ng·L-1,比较各组中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钙蛋白I(cTnI)、冠脉TIMI血流分级、冠脉病变支数以及30天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差异性,以及GDF-15与上述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GDF-15<1 200 ng·L-1,GDF-151200~1800ng·L-1,GDF-15>1800 ng·L-1各组间LVEF值、cTnI、冠脉TIMI血流分级、冠脉病变支数以及发病后30天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GDF-15水平与LVEF值、冠脉血流TIMI分级呈负相关性(P<0.05);GDF-15水平与aTnI、冠脉病变支数以及30天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GDF-15对评估STEMI患者的病情有重要的价值,且GDF-15水平越高可能预示病情越重,预后越差.

    作者:李志荣;张上仕;刘裕忠;鄢飞奔;夏子荣;李楠;贺骞;余旭芳;崔翰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我国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对我国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并针对其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制定路径化的护理流程及标准、完善造口护理人才队伍、完善造口延续性护理等建议,为临床护理管理人员及护理人员提高造口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供参考.

    作者:王小惠;丁梅;刘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PDCA循环在小儿肾病尿标本采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小儿肾病尿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方法:运用PDCA管理模式对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肾病患儿尿标本采集耗时久、标本不合格率较高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实施PDCA管理3个月,小儿尿标本收集合格率显著提高(P<0.05),标本采集时间缩短.结论:本应用可以提高小儿尿标本采集合格率,提高医疗质量并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何晓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维生素D与临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维生索D缺乏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可对人类健康产生多种不利影响.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与临床多种疾病相关,维生素D缺乏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就近期维生素D与临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张敏;李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腰麻术后患者自由卧位与舒适度关系的探讨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患者术后自由卧位与舒适度的关系.方法:216例行腰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8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去枕平卧位6h,观察组术后按以往习惯采取去枕平卧或侧卧、垫枕平卧或侧卧,翻身时要求保持头部与脊柱在水平位,可自由改变体位,不可坐起.结果:两组术后头痛、头晕发生率及生命体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尿潴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麻术后患者著无特殊医嘱、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可采取自由卧位,有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刘翠婷;刘翠萍;魏碧蓉;陈良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PDCA循环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PDCA循环对于安装埋藏式起搏器患者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已安装埋藏式起搏器出院后回到医院进行复查维护患者4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对到本心电室复查心电图的起搏器安置术后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指导,实验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PDCA循环方法进行护理跟踪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的SAS和SDS评分在护理之后均得到明显调节,但是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实施不同干预方式之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起搏器功能、自主心律以及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护理能够有效监测起搏器功能及心脏起搏功能,有效提高安装埋藏式起搏器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作者:谢凝华;贺金梅;刘环;宋米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术前系统性健康教育对降低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中假阳性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术前系统性健康教育对降低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中假阳性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由专人评估患者心理、生理、社会状况,患者对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了解程度,担心紧张焦虑的原因,并针对性给予系统性健康教育,从而减轻患者焦虑情绪,使其能在术中紧密配合,顺利完成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输卵管造影,对照组有86例,共153条输卵管阻塞,其中近端阻塞92条,对近端阻塞患者进行输卵管再通术,术中发现与第一次造影一致(阻塞)的有58条,不一致(通畅)的有34条;观察组有71例,共121条输卵管阻塞,其中近端阻塞78条,对近端阻塞患者进行输卵管再通术,术中发现与第一次造影一致(阻塞)的有63条,不一致(通畅)的有15条,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65,P<0.05).结论:对子宫输卵管造影患者进行术前系统性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识,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减少输卵管痉挛的发生及假阳性的出现,降低结果的假阳性率,提高满意度.

    作者:刘利兰;罗华坚;蓝怡;高天俊;张宏光;陈娟慧;周秀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主要表现的脾结核1例报道

    血液病与结核病间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血行播散性结核或全身粟粒性结核可以继发贫血及全血细胞减少的血液异常改变,但轻型结核病极少引起血液学明显变化[1].近些年结核病发病率逐渐上升,而无典型症状的结核患者也逐渐上升.这些隐性结核病患者无明确感染病灶及结核感染的症状,有些以血液病的表现来就诊,这些患者易被误诊或漏诊.其中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为主要表现的结核病罕见.而结核杆菌可导致全身各个脏器受累,其中以肺结核尤为常见,单纯累及脾脏的结核病极为罕见.现报道1例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突出表现的脾结核病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结核病导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认识.

    作者:钟雯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斑马鱼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多年来,啮齿动物已广泛应用于AD的研究,提高了我们对该疾病的认识,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斑马鱼作为一种新型模式生物,在A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弥补了啮齿动物的不足.本文就斑马鱼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章健;刘南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数字化钼钨双靶X线摄影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数字化钼钨双靶X线摄影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早期乳腺癌X线征象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病灶位于左乳,22例病灶位于右乳,发病低年龄31岁,高73岁,平均52.4岁;30例病灶位于外上象限,8例位于内上象限,6例位于乳头后方,6例位于其余部位;37例发现肿块或结节,4例乳腺局限性密度增高,4例乳腺结构紊乱,29例发现钙化,6例合并乳头凹陷,11例乳晕及(或)周围皮肤增厚,2例皮肤凹陷.结论:数字化钼钨双靶乳腺摄影剂量低,适合各种类型乳腺摄影,有较高的对比度和清晰度,对微小钙化及细微病变的显示有较高的敏感性,对早期乳腺癌发现病灶和明确诊断方面有重要价值.

    作者:谢财华;彭灵薇;冷桂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左肺海绵状血管瘤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肺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征、病理组织学特征、鉴别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对肺海绵状血管瘤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分析1例肺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17岁,因左侧胸痛、胸闷1月余,加重3天就诊.CT扫描示:左上肺见结节状密度影,大小约2.3 cm ×2.2 cm.全麻下行胸腔镜下左侧气胸修补术+左肺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免疫组化染色血管内皮细胞CD34、CD31阳性,D2-40、TTF-1阴性.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肺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肺血管畸形,并非真性肿瘤,确诊需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手术切除是肺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治疗方式,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肖海;叶晓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可调式男性接尿器固定装置在失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在临床工作中,各种原因导致尿失禁的排尿护理一直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题[1].目前我院尿失禁患者主要使用纸尿裤接尿,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成本高,容易被大便污染尿道口,尿液溢满浸湿皮肤造成失禁性皮炎,容易导致局部皮肤损伤形成压疮的缺点.我院在总结前人[1-3]的研究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可调式男性接尿器固定装置,应用于临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春泉;廖华;刘莲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消融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粉尘螨舌下含服脱敏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消融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畅迪),每日1次,1~5号顺次使用;治疗组45例,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方法同前)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消融术治疗.两组分别治疗3个月时及停药后24个月评定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时,对照组和治疗组显效率分别为33.3%、77.8%;有效率分别为77.3%、100%;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停药后24个月时,对照组和治疗组显效率分别为64.4%、86.7%;有效率分别为93.3%、95.6%.有效率比较,P>0.05;显效率比较,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结论:舌下粉尘螨含服联合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近期疗效,亦能提高患者的远期显效率,较好的缓解患者的症状,且不良反应轻.

    作者:刘雪梅;张建华;陈伟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反复发作3次的儿童化脓性脑膜炎1例报告

    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是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而再发性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再发化脑)由于反复发生,常引起各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与后遗症,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与精神压力.找出再发原因,减少再发次数及达到彻底根治是防治再发化脑的关键.现就我院收治1例3年内发生3次化脑的病例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范伟赢;叶中绿;赵艳;熊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外伤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的研究

    目的:观察眼球钝挫伤继发性青光眼患者不同时期视乳头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变化,并分析其特点.方法:参与检测的人群共108例(216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组53例(53眼),对侧健眼组53例(53眼),健康对照组55例(110眼),对外伤继发性青光眼患眼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术后眼压控制在11~20 mmHg,在术后第2天,第10天,第1月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视乳头旁12个钟点方位的RNFL厚度,采用t检验法分析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组患者RNFL厚度变化的规律.结果:所有参与检查人群RNFL均以上方(11点至1点方位)及下方(5点至7点方位)较厚,鼻侧及颞侧较薄,分布呈“双驼峰”型.术后第2天青光眼组(11点至1点方位)及(5点至7点方位)RNFL厚度明显增加较其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天青光眼组1~12点方位RNFL厚度无明显变化,较其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月青光眼组1点至12点方位RNFL厚度明显减少,较其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球钝挫伤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在术后第2天RNFL增厚,术后第10天RNFL厚度与正常组接近,在术后1月RNFL厚度明显变薄,萎缩.对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药物无法控制眼压时候,需积极采取手术治疗控制眼压,避免晚期出现视神经萎缩.

    作者:刘琳琳;蒋贻平;胡成全;吴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肠造口患者对造口知识认知的质性研究

    目的:了解肠造口患者对造口知识认知现状及对造口知识教育的需求,为制定肠造口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的研究方法,选取10名肠造口患者进行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经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肠造口患者对造口知识掌握不足、肠造口患者对造口知识的学习态度积极、肠造口患者应用造口知识困难、肠造口患者获取造口知识的途经受限、护士专业能力存在欠缺.结论:首先护士应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健康教育能力,护士应重视评估肠造口患者对造口知识的掌握情况,制订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造口健康教育方式,提高造口患者的造口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效果.

    作者:刘玉珍;魏清风;谢志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指背静脉筋膜蒂皮瓣术后鹅颈灯照射的疗效和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手指外伤后末节皮肤组织缺损,采取指背静脉筋膜带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术后采取鹅颈灯辅助治疗时,鹅颈灯照射时间长短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方法:对133例142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切取手指近节指背静脉筋膜带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缺损,术后采用鹅颈灯辅助照射治疗,根据照射时间长短不同分为A、B、C、D、E组和对照组F组(不用鹅颈灯).对比分析各组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疗效满意度.结果:(1)除E组1例坏死,其他各组皮瓣全部成活,A、B、C、D组均无感染,C、D组平均住院天数短≤11天,两点辨别觉6~8mm,指功能恢复满意;A组以及对照组F组(不用鹅颈灯),共3指有水泡形成,通过刺破水泡或部份拆线后顺利成活,而且F组1例感染,经过换药后愈合好,住院天数11 ~ 14天,外观恢复较好;E组,共有指6水泡形成,通过刺破水泡或者部分拆线处理后,1例皮瓣干性坏死,1例感染,经换药处理后愈合,住院天数均>14天.133例病例中,有125例130指均获得2~15个月随访,C、D、E、F组各有1例皮瓣边缘疤痕增生,色素沉着,外观稍差,满意度稍差.(2)实验组、对照组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皮瓣水泡、感染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近节指背静脉筋膜带蒂岛状逆行皮瓣修复指端组织缺损,术后辅助烤灯照射治疗3~5天,可能是比较合理的时间,能起到满意的消肿、保温、改善皮瓣血液循环的作用.

    作者:曾纪铠;莫建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淫羊藿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淫羊藿作为传统中药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等作用.淫羊藿苷是其主要的活性单体成分,淫羊藿素是淫羊藿苷的衍生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淫羊藿素抗肿瘤、抗肝纤维化、抑制骨质疏松和神经保护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淫羊藿素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参考.

    作者:刘松;刘超明;赖丽娟;李良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MIPPO技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与经皮微创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应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各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平均时间、术后踝关节活动度Johner-Wruhs评分等情况.结果:经皮微创锁定钢板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Johner-Wruhs评分优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组(P<0.05).结论:应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损伤小、肢体功能恢复好等优点,符合美学要求,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较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亚东;周娟;唐文;张飞;刘氜;魏晓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F”型搁手架的研制及在神经外科垂肩侧俯卧位中的应用

    垂肩侧卧位或侧俯卧位是较为复杂的一种手术体位,适用于远外侧入路、枕下乙状窦入路、枕下正中入路行颅后窝、桥小脑角、枕部等显微神经外科手术[1].上述手术具有病变部位深、术野狭窄、手术精细、时间较长等特点[2],术中体位安置不当不仅增加手术操作难度且易造成健侧上肢血管、神经损伤.为此,我院自行研制了“F”型搁手板用于垂肩侧卧位或侧俯卧位中健侧上肢的摆放,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丽芳;杨琼;李珍;胡梅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