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前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疗效的影响研究

何淑宁;陈芸娥

关键词:术前护理干预, 肠造口术, 心理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肠造口术对患者产生的负面影响,术前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使其在手术后能恢复正常生活,缓解焦虑、提高满意度护理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科68位行肠造口术患者,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3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前护理干预.结果:患者实验组焦虑程度降低7.5%,满意度提高15%.结论:从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病例示范、造口用品展示四个方面进行术前护理干预,能够达到显著效果,提高满意度.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COX-2及Ki-67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是环氧合酶同工酶中的一种诱导性酶,其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且选择性COX-2抑制剂(Cyclooxygenase-2 inhibitors,COXIBs)能有效地抑制胃癌发生发展,有望成为胃癌预防及治疗的有效药.Ki-67是人类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胃癌中呈高表达,可反映肿瘤的增殖情况,但其与胃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目前尚存在争议.

    作者:吴丽凤;陈朝元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靶向纳米材料作为大鼠单个核细胞基因载体的研究

    目的:探讨纳米材料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PEG-PEI)作为基因载体的可行性研究,研究其负载质粒DNA(pDNA)的能力,分析所形成纳米材料/pDNA复合物的特性,以及体外对细胞的毒性大小及其转染效率.方法:以PEI为对照,合成PEG-PEI,采用MTT法检测所形成纳米材料/DNA复合物对大鼠单个核细胞(PBMC)的细胞毒性,再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果.结果:N/P< 10时,PEG-PEI和PEI的存活率分别为82.7%及81.3%(P>0.05);N/P=10时,PEG-PEI是81%,PEI为59% (P <0.05);N/P>10时,PEG-PEI的细胞存活率比PEI低(P<0.05).N/P=10时,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测PEG-PEI较PEI表达的绿色荧光多,荧光强度大(P<0.05);同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EG-PEI和PEI的转染效率,分别为28.9%和12.5% (P <0.05).结论:纳米材料PEG-PEI具有强的负载能力,转染效率高,细胞毒性低的优点,为作为多发性硬化基因载体的可行性奠定了实践基础.

    作者:董亚贤;尧慧燕;梁兵;钟高贤;刁芳明;石红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会阴切开评估下无保护会阴分娩305例分析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分娩方法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将2014年2~12月分娩的初产妇350例设为对照组;2015年1月~11月分娩的初产妇305例设为实验组,制定会阴切开技术评估表,明确会阴切开指征,实施无保护会阴方法干预,评价两组的会阴切开率、会阴完整率.结果:对照组产妇的会阴切开率为52.571%、会阴完整率为12.286%;观察组产妇会阴切开率下降为11.148%、会阴完整率上升为23.934%,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会阴评估法,掌握会阴切开指征,施行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可有效的降低会阴切开率,保护会阴完整性.

    作者:严瑷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膜联蛋白A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膜联蛋白A2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于2009年6月~2010年6月就诊128例患者标本,其中正常肺组织组3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98例.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两组标本中膜联蛋白A2基因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并结合肺癌患者随访数据运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期分析.结果:膜联蛋白A2在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且分化程度越差、淋巴结转移率越高及临床分期越差ANXA2的表达越高(P<0.05).生存分析提示ANXA2的阳性组的生存期较ANXA2阴性组的低(P<0.001).结论:膜联蛋白A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高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相关,能辅助判断患者预后;并可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中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杜志明;曾娟;余俊键;章祖雄;谢春发;唐志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定用于ICU患者镇静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右美托咪啶应用于ICU患者镇静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6例机械通气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43例)采用右美托咪定药物治疗方式,对照组(43例)采用咪达唑仑药物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谵妄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调整两组患者药物剂量使Ramsay评分在2~4分时,两类药物镇静效果类似,但右美托咪定组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患者在停药后能够随时唤醒.此外,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谵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更短,显示了右美托咪定在临床上使用的优点.结论:右美托咪啶对ICU患者监护中的镇静、镇痛有明显作用,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并无其他明显不良作用.

    作者:曾晶晶;赖锴;任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赣州市某高校大学生生活垃圾分类现况调查

    目的:调查赣州市高校大学生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探讨大学生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某高校在校大学生700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生活垃圾分类认知较差,仅3.4%的同学能够完全正确分类;在日常生活中一直会按照垃圾桶分类投放的占总人数的26.1%,从不进行分类投放的为6.4%;对于不按照分类要求进行垃圾投放的原因,42.6%的同学表示是由于不知道如何正确的分类投放.结论:应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相关知识,规范垃圾分类行为,实现生活垃圾的科学分类.

    作者:欧阳璐;林芬;邱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采血试管架的设计制作和应用

    目的:为了避免底座不稳,易打翻的缺点,防止试管标本破损,保证标本转运安全.方法:设计制作一种改进的试管架,在试管架底部的下层板四角打4个孔径为4.5 mm的小孔,用螺母安装4个硅胶吸盘,吸盘直径为32 mm,螺丝直径为4 mm,长度为8 mm.结果:底座稳定、试管牢靠,应用效果好.结论:采血管试管架设计科学、合理,提高了试管架的稳定性,避免了试管标本破裂而至重新抽血,较大幅度地提升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作者:黄玉珍;曾书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自行脱落胆道支架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自行脱落胆道支架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中的临床可行性及其优越性.方法:收集我院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自行脱落胆道支架患者37例及同期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患者40例,观察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胆漏、胆总管结石残留,对手术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结石复发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自行脱落胆道支架组在术后肝功能改善上、胆漏发生率优于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组(P<0.05).结论:自行脱落胆道支架可帮助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中减少术后胆漏的发生,且可术后快速改善肝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孙亭立;淦勤;刘合春;许剑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右胸导联在运动试验中对冠状动脉再狭窄检测的作用

    目的:评估附加V3R~ V5R导联在运动试验中对检测右冠状动脉(RCA)和/或回旋支动脉(LCX)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无症状患者再狭窄诊断能力的作用.方法:129例在RCA和/或LCX接受PCI的患者,术前进行运动试验,6个月后,所有患者为检测再狭窄导致的无症状心肌缺血均接受第二次平板运动试验和冠脉造影,并记录运动中标准12导联和V3R~ V5R导联的数据.结果:129例患者中,其中右冠状动脉狭窄80例,回旋支狭窄26例,双支血管狭窄23例.6个月后,分别有6例(RCA)、2例(LCX)及3例(双支血管)出现再狭窄.PCI术后使用V3R ~ V5R导联运动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均有改善(分别为73% VS 55%,97% VS 80%,73% VS 21%,97% VS 95%,95% VS 78%,除了阴性预测值外,P均<0.05).PCI术后运动试验导致大ST段下移值(毫米)在12导联中无变化(1.4±0.3 vs 1.5±0.3,P>0.05),而在V3R~V5R导联中有下降(0.2±0.2vs1.2±0.2,P<0.01).结论:对右冠状动脉(RCA)和/或回旋支动脉(LCX)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使用附加V3R~V5R导联可以提高标准运动试验检测再狭窄导致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能力.

    作者:周序锋;居艳娟;谢东明;阳贻红;钟文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胃癌早期淋巴结转移的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

    目的:找出胃癌早期淋巴结转移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特征,将FTIR用于术中快速检测和判断转移淋巴结,指导手术中淋巴结清扫准确范围.方法:对48例不同病理状态的胃癌手术标本872枚淋巴结进行FTIR检测.依据病理结果将淋巴结分为胃癌转移组和无转移组,分析两组淋巴结的FTIR图谱差异.结果:872例样品中,无癌转移淋巴结785枚,癌转移淋巴结87枚.癌转移淋巴结的Ⅰ 1640/I 1550(P=0.015)较无转移淋巴结组织升高明显,提示癌组织中蛋白质数量发生改变;P1550较无转移淋巴结组织降低明显,酰胺Ⅱ带却出现蓝移(P<0.01),提示癌组织中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Ⅰ 2920/I 1460(P =0.038)较无转移淋巴结组织明显降低,提示癌组织中脂类含量较低.提示胃无转移淋巴结和胃癌转移淋巴结的图谱在峰形、强度、频率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应用FTIR可以对胃周淋巴结行术中快速检测,判断淋巴结转移,指导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

    作者:殷青辉;李海坤;叶斌;周小青;李才胜;曾祥福;曾祥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症患儿的护理干预

    目的:总结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护理要点,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复发率.方法:分析68例SSSS患者的护理干预.结果: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后均痊愈出院,无1例并发症发生及创面瘢痕形成.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晓明;曾小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凝血因子Ⅷ含量分析

    目的:探讨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不同存放温度和时间对其凝血因子Ⅷ含量的影响,为指导临床有效输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本站采集的10份A型新鲜冰冻血浆,置37℃水浴箱融化后,迅速均匀分成A、B两袋,A袋置于4℃冰箱,B袋置于室温(25℃).分别在0 min、30 min、1 h、2 h、4 h、8 h、12 h、24 h时间点各袋一次取样5 mL,立即检测凝血因子Ⅷ含量.结果:FFP融化后凝血因子Ⅷ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室温条件凝血因子Ⅷ含量下降的速度高于4℃冰箱保存;同条件下凝血因子Ⅷ监测结果:25℃室温环境中2、4、8、12、24 h与0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冰箱环境中8、12、24 h与0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FP融化后凝血因子Ⅷ含量直接受保存的温度和时间影响;为了保证FFP的质量,FFP融化后尽量在室温保存2 h、4 ℃冰箱保8 h内输注.

    作者:庄运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出现全身皮疹的个案报告

    1例60岁男性肺癌患者因骨转移瘤给予唑来膦酸治疗,唑来膦酸5 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第3天,患者自躯干波及四肢、全身皮肤出现大片红斑状皮疹,感瘙痒,全身出汗增加,立即给与地塞米松、氯雷他定等治疗第7天,患者皮疹完全消退,瘙痒、出汗等症状消失.

    作者:曾俊权;刘彬;方木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小儿外科术后疼痛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手术患儿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患儿家长参与下的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家长焦虑情绪改变情况,评定两组患儿术后疼痛情况.调查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焦虑情绪评分下降值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小儿术后疼痛,缓解患儿家长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作者:高丽萍;唐小丽;曾蕊珠;傅正才;陈玉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品管圈对提高孕妇自数胎动依从率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提高孕妇自数胎动依从率的效果研究.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拟定计划,对孕妇自数胎动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措施并实施,促进质量的持续改进.结果:品管圈提高了孕妇自数胎动的依从率,品管圈成立之前自数胎动79.1%,成立后自数胎动9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有效提高了孕妇自数胎动的依从率,提高工作质量和团队建设.

    作者:徐芳萍;王慧群;王希希;吴玲玲;徐丹;万立安;万枫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某医院2008~2014年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调查医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艾滋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医院264 218例患者进行HIV抗体的检测,阳性者标本送佛山市疾控中心行HIV抗体确证试验.结果:264 218例患者中筛查发现HIV/AIDS患者183例,检出率0.07%(183/264 218).183例HIV阳性者中男153例,女30例,男女比例为5.1:1;年龄以20~39岁青壮年为主(56.29%);职业以工人(民工)、商业服务、农民为主(55.19%);文化程度初中以下(83.06%);感染途径以性传播途径为主(85.25%);地区分布以本市为主(49.23%);科室分布较广,以内科(26.78%)、骨科(24.04%)为主.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HIV抗体的检测是发现HIV感染的重要途径,对预防职业暴露、减少医源性感染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志军;王文秋;张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动态牵引下正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动态牵引下正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8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动态牵引下正骨推拿法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推拿及坐位枕颌带牵引治疗.并分别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对患者跟踪随访,观察2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显效率为88.37%,对照组治愈显效率为65.00%,2组治愈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愈所需要的治疗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结束3个月后,治愈显效率治疗组为93.02%,对照组为57.50%,2组治愈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结束6个月后,治愈显效率治疗组为97.67%,对照组为55.00%,2组治愈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动态牵引下正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明显减少患者治疗次数,降低复发率,其短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安全.

    作者:赖春柏;蔡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Frankle Ⅲ功能矫治器快速解除替牙期反(牙)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李XX,女性,11岁,于2015年2月27日来我科就诊.主诉为地包天.有频繁咬上唇不良习惯,无相关家族史.口外检查可见面部对称,鼻唇角正常,颏唇沟浅,上颌后缩,下颌前伸,凹面型.双侧颞下颌关节无弹响及压痛,开口型及开口度正常.

    作者:张秋芳;刘子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应用VSD治疗肠外瘘切口裂开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肠外瘘切口裂开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18例外科手术后肠外瘘腹部切口裂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这18例患者均采用VSD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及功能锻炼,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18例肠外瘘切口裂开患者,经采取VSD、营养支持、功能锻炼等治疗措施后痊愈出院.其中14例患者的切口行二期缝合后愈合,2例患者的切口经植皮后愈合,2例患者的切口自然愈合.结论:VSD治疗肠外瘘切口裂开的疗效确切,配合恰当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温芳芳;谢玉兰;叶林娇;易建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支镜)术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需无痛纤维支气管检查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F组(异丙酚-芬太尼)和K组(氯胺酮-咪达唑仑),每组25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麻醉给药前后的循环呼吸情况、术后清醒时间和离院时间的变化.结果:氯胺酮-咪达唑仑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异丙酚-芬太尼组(P<0.05),对循环和呼吸的抑制作用明显小于异丙酚-芬太尼组(P<0.05),而清醒时间明显晚于异丙酚-芬太尼组(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对患者循环、呼吸的影响小、麻醉效果好,是一种安全可行的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麻醉方法.

    作者:刘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