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超引导下PICC置管术的临床应用及改良研究

伊秀英;黄素玲;洪丽君;张文红

关键词:B超引导, PICC, 临床应用, 技术改良
摘要:目的:利用B超(PICC置管专用血管超声仪)探测上臂血管,为穿刺局部血管条件差的患者成功置入PICC,解决患者静脉穿刺困难问题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通过改变局部麻醉的顺序,提高患者置管舒适度.方法:实验组选择临床各个科室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共30例作为穿刺对象,在B超引导下使用赛丁格技术为患者进行PICC置管;对照组随机选择已完成的盲穿PICC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30例均穿刺成功,置管成功率为100%,其中29例为一次性穿刺成功,1例为首次穿刺失败,再次穿刺成功;对照组30例,成功27例,置管成功率为90%,其中17例为一次性穿刺成功,6例为首次穿刺失败,再次穿刺成功,4例多次(3次以上)穿刺成功.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舒适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而置管并发症,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B超引导下PICC置管术能提高PICC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变置管中局部麻醉的顺序,能提高置管患者舒适度.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浅镇静技术对婴幼儿法洛四联征术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对法洛四联征术后患儿的镇痛镇静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60例法洛四联征根治术后患儿,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A组)30例、咪达唑仑+氯胺酮组(B组)30例;A组咪达唑仑0.1 mg·kg-1静脉注射负荷量镇静诱导,起效后微量泵持续静注.B组实施浅镇静策略,在使用咪达唑仑的基础上,加用氯胺酮,Ramsay评分2~3分,结合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仪镇静评估.结果:B组在机械通气24 h后CVP明显降低(P<0.05);在机械通气过程中,B组咪达唑仑用量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镇静镇痛能在术后24 h内明显改善心功能;能减少机械通气中咪达唑仑用量,能减少术后机械通气时间.

    作者:钟梅;钟小明;罗开源;霍俊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椎间融合在手术治疗经椎间盘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作用

    目的:分析椎间融合在手术治疗经椎间盘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5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椎间融合在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骨折脱位均在手术中获得良好减压、复位,术后神经损伤恢复良好,结构重建稳定,无明显角度丢失或内固定失效发生.结论:椎间融合在胸腰椎骨折脱位的应用可以起三大主要作用:有助于减压,有助于复位,有助于融合.

    作者:肖隆艺;关宏刚;曹正霖;沈源彬;陈超;梁亮科;王刚;霍智铭;付忠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40例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3个月、9个月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患者生活质量测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40例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3个月、9个月进行调查.结果:患者术后9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不同年龄阶段、婚姻状况以及家庭收入和医保情况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焦虑对生活质量有相关性.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结论: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后生活质量与时间、婚姻状况、家庭收入及医保情况等相关,护理工作者应该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状况的患者给予针对的指导与帮助.

    作者:张穗珍;黄燕群;肖彩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QYTZ-1型透明软体密封式氧气治疗头罩的改进应用

    随着高压氧医学的快速发展,高压氧治疗已成为临床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在高压氧治疗中,空气加压舱比纯氧舱治疗人数多,治疗更安全可靠而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在空气加压舱内,吸氧方式有面罩吸氧和头罩吸氧,头罩吸氧适合气管切开、呼吸肌无力及不配合带面罩的患者使用.2~10岁的小儿患者因自主、自控能力差,不配合戴面罩吸氧.所以,我科从2010年采用QYTZ-1型透明软体密封式氧气治疗头罩应用于小儿患者在空气加压舱中进行高压氧治疗,其操作简单、透明直观、安全有效,是高压氧治疗中必备的治疗工具.

    作者:李金玉;伍国华;钟江;李立明;程赣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螺旋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术在肺部肿块的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术在不明原因肺部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肺外周肿块性质待查的患者,在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取得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39例均取得满意标本,不良反应有胸背痛21例(53.8%),少量咯血8例(21%),少量气胸5例(13.5%).结论:螺旋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术,定位准确,损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建荣;曾小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外阴洗剂联合保妇康凝胶治疗老年性阴道炎80例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外阴洗剂联合保妇康凝胶及单纯保妇康凝胶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8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分为外阴洗剂联合保妇康凝胶治疗组和单纯保妇康凝胶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异常白带及阴道、外阴瘙痒、灼热症状及尿道刺激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阴洗剂联合保妇康凝胶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优于对照组,可减轻外阴、阴道灼热、瘙痒症状,减少异常白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桂梅;张颖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E-选择素在小儿支原体肺炎及轮状病毒肠炎心肌损害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小儿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病例中的E-选择素(E-selectin,ES)水平,探讨ES在MPP、RV肠炎合并心肌损害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检测95例MPP,合并心肌损害26例(实验组1)及无心肌损害69例患儿(对照组1)的ES;62例RV肠炎,合并心肌损害21例(实验组2)及无心肌损害41例患儿(对照组2)的ES,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性.绘制实验组1及实验组2的ROC曲线,观察及分析ES在MPP、RV肠炎合并心肌损害中的表达及意义.结果:实验组1和对照组1,ES分别为(37.20±3.67) ng·mL-1、(13.04±0.97) ng· mL-1;实验组2和对照组2,ES分别为(45.68±6.91) ng·mL-1、(12.06±0.68) ng·mL-1.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ES在实验组1的ROC曲线图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911,敏感度80.8%,特异度96.0%,约登指数0.768,阳性似然比20.19;在实验组2的ROC曲线图显示,AUC为0.940,敏感度81.0%,特异度96.0%,约登指数0.770,阳性似然比20.24.结论:小儿MPP、RV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中的ES较对照组明显升高,ES对诊断心肌损害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作者:江少虎;林春旺;邓明红;孙艳娜;张健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尿脱落细胞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在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FISH检测68例血尿患者尿脱落细胞3、7、17号染色体和9号染色体上p16基因位点数目异常情况,以组织病理确诊为膀胱癌为金标准,评估FISH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并与尿细胞学检查结果做比较.结果:FISH诊断膀胱癌的总的敏感性高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分别为79.8%、24.4%,P<0.05),两者的特异性分别为93.4%、100% (P >0.05).结论:FISH在诊断膀胱癌中敏感性、特异性高于尿细胞学检查,在早期膀胱癌诊断和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汪亮亮;周海滨;童娟;李婷;张小容;陈伟芳;钱坤;徐晓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赣南六月雪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以车叶草苷酸为指标,研究并完善六月雪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为定性鉴别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中车叶草苷酸含量.结果:不同产地10批六月雪药材车叶草苷酸薄层鉴别斑点清晰,分离度好,结果一致;含量测定车叶草苷酸平均含量为0.55%,车叶草苷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6%,RSD分别为1.02%(n=6).结论:定性定量方法快速、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六月雪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洪亮;程齐来;王铮;范小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降低儿科静脉输液排气时墨菲氏滴管下端产生气泡的有效方法

    目的:探讨降低输液管排气时墨菲氏滴管下端气泡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60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常规组采用传统排气法,改良组采用新式排气法,比较两组病例经过不同排气法后墨菲氏滴管下端产生气泡的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无气泡发生率为98.6%,常规组无气泡发生率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新式排气法能有效降低输液管排气时滴管下端气泡的产生,提高一次性排气成功率.

    作者:程蔓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应用循证方法改良人流吸引管清洗消毒程序的效果评价

    目的:提高人流吸引管(简称吸引管)清洗消毒质量,节约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方法:按回收日期单双日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各200根,两组共同流程是:将回收的吸引管使用高压水枪冲洗,放入酶液中浸泡刷洗,再放入酶液超声波清洗机内清洗后使用高压水枪冲洗,流水下刷洗.对照组在完成以上程序后进行手工漂洗、终末漂洗、煮沸消毒、气枪干燥、干燥柜干燥.改良组在完成上述共同流程后,使用清洗消毒架进行装载,推入清洗消毒机舱内启动器械清洗消毒流程.清洗质量的监测方法:采用目测法、隐血实验法,ATP监测法.器械干燥监测采用目测法.结果:改良组吸管管腔清洗合格数、管腔表面清洗合格数和吸引管管腔内干燥合格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5),吸引管管腔外部干燥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组清洗消毒可显著提高,并可降低水、电和运行成本.

    作者:于凤玲;刘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逆行置入头端方向1例

    1 临床资料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临床用途广泛,用于监测中心静脉压、输注药物、输血输液、抽取血液标本等,近年来在麻醉领域中也广泛应用,但颈内静脉穿刺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损伤动脉、血肿、气胸等.本文报告一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逆行进入颈静脉球部的病例.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58岁,体重65 kg,BMI25.39 kg·m-2,ASAⅡ级,既往体健,术前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因癌性肠梗阻于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

    作者:谢斌;李以平;刘诗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品管圈在提高ICU护士床头摇高30°依从性中的应用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一般6~8人左右),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采用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床头摇高30°对患者而言可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2];对医院而言,可以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节约医院成本提升医院品质,树立良好信誉;对团队而言可以提升工作成就感,丰富了科室文化内涵.我科于2013年7月开始以提高ICU护士床头摇高30°依从性为主题开展圈会活动,在全体圈员及全科护士半年的努力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稂婷;彭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手术精密器械包外标识贴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包外标识贴对手术精密器械损耗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9月~12月份1 000个手术精密器械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处理,2014年1~3月的1 000个手术精密器械包作为实验组除采用常规方法处理外,另外再加用包外标识贴进行提醒,产生视觉效果的方法进行警示.结果:通过对照组与实验组对比,手术精密器械损耗率由使用包外标识贴前的3%下降为使用包外标识贴后的1.6%.结论:包外标识贴的使用能降低精密器械的损耗率,保护器械不受损,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节约医院成本,同时能保证手术精密器械的完好性和使用率,提高医疗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葛明丽;包国平;李淑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8-羟基脱氧鸟苷在乳腺癌患者血液、尿液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8-OHdG(8-Hydroxydeoxyguanosine,8-羟基脱氧鸟苷)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173例乳腺癌患者血清中8-OHdG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0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8-OHdG的表达;以HPLC-ECD测定尿液中8-OHdG的浓度.结果:血清中8-OHdG的表达与癌组织中8-OHdG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r =0.163).多因素分析显示8-OHdG免疫组化染色阴性患者生存率更低(P<0.01),对于导管内癌(n=140)患者更加显著(P<0.001);血清中8-OHdG表达与淋巴管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乳腺癌患者及健康妇女尿液中8-OHdG浓度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中8-OHdG低表达及癌组织中8-OHdG低表达都与乳腺癌的浸润性相关.8-OHdG染色阴性可能是乳腺癌患者的一个独立预后因子.利用尿中8-OHdG浓度可预测乳腺癌所产生的DNA损害,对乳腺癌产生的人体早期危害提供良好的生物指标.

    作者:刘志勇;易坚;刘凤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与患者近期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与其一线治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测定61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及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并进行对比及与一线治疗疗效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肺癌组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肺癌组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与年龄、性别、吸烟史、有无脑转移、肺转移、胸膜转移、肾上腺转移之间无明显关系,在肝转移和骨转移患者中FIB水平显著升高(P<0.05).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与一线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时间呈负相关,其中血浆FIB含量与中位PFS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与患者的近期疗效密切相关.

    作者:张亚雷;何绮华;杨海虹;何建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孕前腹腔镜宫颈峡部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8例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孕前腹腔镜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8例反复晚期难免流产合并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准备自然怀孕前2~3个月实施经腹腔镜宫颈环扎术,观察术后妊娠情况.结果:8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1例出现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其中6例术后均妊娠,其中3例已足月剖宫产分娩健康活婴,1例处于妊娠晚期(孕34+周),1例处于妊娠中期(孕25+周),1例处于孕早期(孕8+周),2例准备自然怀孕.结论:孕前腹腔镜宫颈峡部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安全可行.

    作者:郭建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乙状结肠扭转的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乙状结肠扭转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例乙状结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中,2例行保守治疗,其中1例复发再行手术治疗,其余16例行手术治疗.17例手术治疗中,2例行乙状结肠复位固定术,2例行乙状结肠复位系膜短缩固定术,2例行乙状结肠复位造瘘Ⅱ期大部分切除吻合术,11例行乙状结肠大部分切除Ⅰ期吻合术.结论:乙状结肠扭转多为老年患者,表现为腹痛、腹胀和便秘.对于全身情况较差、手术耐受欠佳者,以及无肠坏死及腹膜炎的患者,可先试行非手术疗法.对于有肠坏死及腹膜炎的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Ⅰ期肠切除吻合术切除效果好,复发率低,但应慎重选择,明确无肠管坏死是其必要指征.

    作者:胡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妇科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妇科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5月在我院妇科住院手术,术后使用同一型号双腔气囊导尿管,且需要留置尿管一周以上的60例患者.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未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30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排尿练习、膀胱区理疗、艾灸足三里等.对比两组平均留置导尿管时间、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尿潴留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自然排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3.33%(1/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平均留置尿管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妇科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佳,可减少妇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区悦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蝶腭神经节联合上颌神经干阻滞治疗难治性慢性鼻炎1例分析

    慢性鼻炎(chronic rhinitis)为鼻腔粘膜慢性非特异性炎症.首诊通常在耳鼻喉科,但对于药物治疗失败并伴有鼻腔内疼痛患者,因有疼痛症状而就诊疼痛科.我科于2012年收治1例伴有鼻腔内疼痛的慢性鼻炎患者,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历资料 患者女性,38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鼻腔内疼痛,呈隐痛不适,伴有交替性鼻塞、流涕、头晕、头痛,偶有涕中带血,无脓性鼻涕流出,无咳嗽咳痰,无张口呼吸.鼻咽镜检查示:鼻甲肥大,充血,无脓性分泌物,鼻咽部未见异常.

    作者:钟琼;杨俊;付敏;陈新荣;刘勇;温新院;魏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