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引导在实时清宫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宋建明;刘远飞;叶军;陈卫华;游宇光;卢环;葛贻珑;陈花

关键词:超声, 引导, 清宫术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实时清宫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62例行超声引导清宫监视宫腔操作过程,观察子宫、盆腔情况和病灶位置、大小、血供,引导器械进入宫腔的方向和深度,指导宫腔操作,并评价清宫术的效果.结果:超声引导清宫术一次性成功357例(98.62%),所用时间2~ 15 main,平均时间(6.4±2.2) min,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清宫术操作简单快捷、安全可靠,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治疗作用.方法:大鼠用百草枯灌胃(250 mg·kg-1)染毒后不同时间腹腔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分别测定染毒后8h、24h、48 h、72 h大鼠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并观察肺组织结构改变.结果:PQ染毒后血浆及BALF中MDA显著高于对照组.给予GSH治疗后,与PQ染毒组相比,血浆和BALF中的MDA下降;SOD、GSH-Px逐渐升高.投用GSH的不同时间点之间SOD、MDA的差异不大.结论: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使急性百草枯中毒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损害得到改善.

    作者:黄家淦;阳小灵;刘先发;曾书琴;周丽程;张琼;黄勤;黄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siRNA干扰蛋白激酶D2表达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D2(PKD2)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转移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直肠癌细胞及组织中PKD2的表达;免疫印迹观察PKD2对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和侵袭小室观察PKD2对结直肠癌细胞成瘤、迁移及侵袭作用的影响.结果:PKD2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升高,且晚期结直肠癌表达较早期结直肠癌表达增高(P<0.05);siRNA干扰PKD2的表达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EMT;siRNA干扰PKD2表达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成瘤、迁移及侵袭作用.结论:在结直肠癌中,抑制PKD2的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PKD2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进展呈正相关.

    作者:郭蒸;黄莉;涂福平;叶建明;廖家华;王祥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A549肺癌细胞株干细胞表面标志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人肺癌干细胞的表面特征.方法:将肺癌细胞株制成单细胞悬液,接种到96孔板,每孔只有一个细胞,观察每孔细胞的存活,增殖以及分裂情况,将接种后能够持续分裂增殖的肿瘤细胞(实验组)和常规培养的肿瘤细胞(对照组)分别进行CD133细胞免疫组化,比较两组细胞的阳性表达率,将两组细胞按不同浓度梯度接种裸鼠,分析两组细胞的成瘤能力.结果:(1)仅有4.11%的肿瘤细胞具有增殖形成细胞克隆的能力.(2)单细胞体外培养具有增殖能力的细胞CD133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培养的肿瘤细胞.(3)体外能够持续分裂的细胞成瘤能力强于常规培养的肿瘤细胞.结论:CD133可能是人肺癌干细胞的表面标志.

    作者:吴澄;钟丰文;罗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飞秒激光辅助制瓣LASIK手术中护理对策的探讨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对策在飞秒激光辅助制瓣的LASIK手术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我院实施术中改良护理后的飞秒激光LASIK手术110例218眼和改良前的110例217眼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手术后第1天、第1个月患者满意度、随访评分、视力和结膜下出血的比例.结果:改良护理后的患者术后第1天满意度调查、随访评分、视力和结膜下出血的比例和改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析得出,飞秒激光LASIK手术中改良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的提升飞秒激光矫治近视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作者:伍红卫;吴洁;邝璐琳;刘桂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讨MTA1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MTA1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选取30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其邻近非肿瘤区域组织(距肿瘤边缘3 cm);另选8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其远端正常乳腺组织.运用RT-PCR方法检测MTA1在乳腺癌组织、邻近非肿瘤区域及远端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TA1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意义.结果:MTA1 mRNA表达在肿瘤组织中与其邻近非肿瘤组织中具有显著差异(P=0.03).在肿瘤邻近组织或肿瘤组织中MTA1与肿瘤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不管是ER状况、PR状况、Her-2/neu状况还是淋巴结转移数,MTA1在肿瘤邻近组织及肿瘤组织中的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MTA1在肿瘤邻近组织及肿瘤组织中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于肿瘤直径<5 cm的患者,MTA1在肿瘤邻近组织及肿瘤组织中的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MTA1 mRNA表达量在肿瘤组织中与其远端正常组织具有显著差异(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n=8,P=0.012).结论:藉由定量分析MTA1可望成为研究乳腺癌转移敏感度高、专一性好、更具效力的生物指标.

    作者:易坚;刘志勇;刘凤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对眼底血管造影(FFA)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24例FFA检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在FFA前、FFA中、FFA后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在FFA时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人数5例(8.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人数11例(17.7%),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FA的常规检查是安全的,而积极的优质护理能缓解焦虑状况,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张赣华;赖玲;卢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效果.方法:76例择期行外科手术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患儿采取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对照组患儿采取静脉滴注氯胺酮麻醉.观察两组患儿麻醉前5 min、麻醉后5min、麻醉后15 min、麻醉后30 min RR、HR、SBP、SpO2变化,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RR、HR、SBP、SpO2无显著变化,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儿麻醉结束后氯胺酮使用总剂量为(118.16±22.53) m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26±26.77) m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临床疗效佳,对患儿生命体征无显著影响,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小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规范化产前检查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孕产妇围生期规范化产前检查的方法,提高基层医院高危孕妇的救治水平,降低出生缺陷.方法:351例高危妊娠孕妇,将产前检查次数<5次的122例为观察组,产检次数≥5次的22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围产期母婴结局.结果:胎儿宫内窘迫、手术产史、胎膜早破、胎位异常、妊娠高血压疾病、孕≤36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42周,占前8位.对照组剖宫产及阴道助产、产后出血、产褥感染、足月低体重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发生率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规范化产前检查能有效筛查出高危孕妇,使其尽早得到有效治疗,减少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健康素质.

    作者:廖禄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剔除52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术中行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5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剖宫产术中同时实施肌瘤剔除术,对照组50例为无妊娠并发症、因社会因素选择剖宫产患者.记录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宫缩素使用量、产后恶露干净时间以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宫缩素使用量、产后恶露干净时间以及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没有增加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免了二次手术带来的创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作者:曾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的临床病理观察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脾脏反应性血管瘤样增生性病变.现结合我院诊治的3例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肖海;叶晓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额底联合纵裂入路显微切除鞍区肿瘤2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额底联合纵裂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鞍区肿瘤的手术方法和手术技巧.方法:采用额底联合纵裂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垂体瘤11例,脑膜瘤5例,颅咽管瘤9例.结果:垂体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3例;脑膜瘤SimpsonⅡ级切除5例;颅咽管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2例.结论:经额底联合纵裂入路能够很好地显露前颅底和鞍区的重要解剖结构,为术者提供显微镜下安全而充分的手术视野,从而有利于术中对鞍区重要神经、血管和下丘脑等结构的保护,手术全切率高,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作者:冯开明;张柏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人字位在救治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人字体位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49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按年份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对两组手术摆放位置进行对比,观察该方法的设计应用对手术医生观察阴道出血、计算出血量、判断抢救手术方案、观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手术医生、巡回护士满意度的影响.结果:2组手术患者返回手术室行非预期子宫切除手术例数,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手术医生、巡回护士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人字体位应用于救治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手术医生和巡回护士在手术过程中能随时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准确计算出血量、迅速判断抢救手术方案、准确把握子宫切除的指征与时机、有效观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降低子宫切除率,产后出血率,产妇死亡率.

    作者:郭美云;蔡云霞;张小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Nod-like recep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and cancer

    Introductio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BD), such as Crohn's disease (CD) and ulcerative colitis (UC),are a group of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order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1-2].The symptoms of IBD include abdominal pain, diarrhea, and bloody stool.IBD affects a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severely, due inpart to its frequent recurrence.

    作者:CHEN Ya-yun;CHEN Mei-hua;HE Liang-mei;ZHENG Rong;LIU Yang-bin;LIU Zhi-ping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急性牙髓炎开展急诊的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对急性牙髓炎患者开展急诊治疗的护理方式与对策.方法:23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1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相关心理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92例,总有效率80.0%,干预组治疗有效106例,总有效率92.2%,干预组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依从率68.7%,护理满意程度75.7%,干预组治疗依从率97.4%,护理满意程度98.3%,干预组患者明显较好(P<0.05).结论:急性牙髓炎患者因长期疼痛会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临床开展护理时保证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程度和护理满意程度,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彭玉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的含量测定分析

    目的:探讨对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的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采用不同溶剂溶解盐酸雷尼替丁胶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雷尼替丁胶囊含量.结果:盐酸雷尼替丁在0.039 8~0.398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70%,RSD =0.14%(n=6).结论:盐酸雷尼替丁胶囊在流动相溶解下,含量更准确、重复性好,能更有效地控制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的含量测定.

    作者:赖佐发;钟国庆;廖宝源;吴晓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动静脉内瘘术后急性血栓形成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术后急性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分析58例患者术后7例出现急性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治疗措施.结果:6例患者术后发生血栓通过再次手术取栓成功,另有1例溶栓成功.结论:术后急性血栓形成选择再次手术取栓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润秀;洪波;刘勋华;汤显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医用封存锁扣制作与应用

    抢救车管理是医院急救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1].抢救车内的药品、物品、器械的管理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抢救患者的成功与否[2],也是医院等级评审、医院管理年检查的重点内容,要求完好率100%,即零缺陷管理.但在临床管理中却存在班班交接清点物品和药品时费时费力,导致护士认真清点的依从性差,产生了交接流于形式、难于保证完好等问题[3].

    作者:谢红英;宋志美;赖相燕;黄海燕;余红;韩清波;熊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MRI在颞颌关节盘前移与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相互关系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MRI张闭口位动态成像在颞颌关节盘前移与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20例单侧TMJID患者(20个颞颌关节)(病例组)与10例健康对照组双侧颞颌关节(20个颞颌关节),使用SIMENS 3.0T MR扫描仪头颅线圈进行颞下颌关节进行斜矢状闭口位、开口位自旋回波T1WI、T2WI扫描,测量闭口位关节盘前移角度,两者间对比并与开口大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病例组闭口位关节盘前移角度与大开口大小存在正相关(r =0.680,P<0.05).对照组闭口位关节盘角度与大开口大小无明显相关性(r =0.306,P>0.05).对照组中5例表现为轻度盘前移位.两组间闭口位关节盘前移角度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通过MR动态成像可清晰显示颞颌关节盘前移并可测定关节盘前移的角度,关节盘移位与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临床诊治TMJDS提供指导性信息.

    作者:冷桂香;李志;谭永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卵巢颗粒细胞瘤的MRI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MRI对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卵巢颗粒细胞瘤的MRI表现,术前均进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例均为单发肿块.实性2例,囊实性9例.7例为圆形或卵圆形,4例为分叶状,包膜完整,边界清楚.TlWI上为等低信号,T2WI上主要为等高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及囊壁中重度强化.6例合并子宫增大,子宫内膜增厚,其中1例合并子宫内膜癌,3例合并子宫肌瘤,2例盆腔积液,2例乳房提前发育.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MRI影像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能对术前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苏子慧;王俊;卢绍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盐酸哌罗匹隆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影响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盐酸哌罗匹隆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哌罗匹隆组和奋乃静组观察12周.于人组时、治疗12周末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进行临床评定.结果:治疗12周末,哌罗匹隆组总有效率与奋乃静组相似,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12周末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ADL总分较入组时有明显下降(P<0.01).哌罗匹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奋乃静组低(P<0.05).结论:哌罗匹隆与奋乃静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相当,但哌罗匹隆不良反应少,能更好地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谢光平;申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