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RI在颞颌关节盘前移与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相互关系的临床应用研究

冷桂香;李志;谭永明

关键词: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关节盘前移, 张闭口
摘要:目的:探讨MRI张闭口位动态成像在颞颌关节盘前移与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20例单侧TMJID患者(20个颞颌关节)(病例组)与10例健康对照组双侧颞颌关节(20个颞颌关节),使用SIMENS 3.0T MR扫描仪头颅线圈进行颞下颌关节进行斜矢状闭口位、开口位自旋回波T1WI、T2WI扫描,测量闭口位关节盘前移角度,两者间对比并与开口大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病例组闭口位关节盘前移角度与大开口大小存在正相关(r =0.680,P<0.05).对照组闭口位关节盘角度与大开口大小无明显相关性(r =0.306,P>0.05).对照组中5例表现为轻度盘前移位.两组间闭口位关节盘前移角度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通过MR动态成像可清晰显示颞颌关节盘前移并可测定关节盘前移的角度,关节盘移位与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临床诊治TMJDS提供指导性信息.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在胃肠道出血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与介入治疗在胃肠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总结18例非静脉曲张性胃肠道出血患者的DSA表现和动脉栓塞、药物灌注的治疗经验.结果:DSA诊断阳性率44.4%(8,18).阳性者介入手术成功7例,1例患者在栓塞治疗过程中突发大出血死亡,栓塞成功率100%,3例DSA阴性患者行预防性栓塞,术后无出血,无胃肠道梗死,临床成功率100%;2例DSA阴性患者及1例术中无法行栓塞的患者,行肠系膜上动脉置管灌注垂体后叶素,术后无出血,无胃肠道梗死,临床成功率100%;总成功率61.1% (11/18),治疗成功率100%(11/11).所有介入治疗患者无再出血、肠坏死、麻痹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DSA检查和介入治疗对非静脉曲张性胃肠道出血有重要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作者:刘海荣;应勇;黄国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人字位在救治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人字体位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49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按年份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对两组手术摆放位置进行对比,观察该方法的设计应用对手术医生观察阴道出血、计算出血量、判断抢救手术方案、观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手术医生、巡回护士满意度的影响.结果:2组手术患者返回手术室行非预期子宫切除手术例数,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手术医生、巡回护士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人字体位应用于救治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手术医生和巡回护士在手术过程中能随时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准确计算出血量、迅速判断抢救手术方案、准确把握子宫切除的指征与时机、有效观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降低子宫切除率,产后出血率,产妇死亡率.

    作者:郭美云;蔡云霞;张小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抑郁症患者焦虑评分及领悟社会支持评分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抑郁症患者焦虑及领悟社会支持评分的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4例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无心理疾病的正常成年人1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领悟社会支持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焦虑及领悟社会支持的评分与患者的配偶情况、经济收入及病程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焦虑与领悟社会支持的评分呈负相关.结论:抑郁症患者焦虑评分升高,领悟社会支持的评分下降,二者具有负向协同作用.

    作者:钟秋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脐带剪断器SCC23产科应用的研究

    目的:对一次性SCC23脐带剪断器在基层医院产科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方法:观察组使用一次性SCC23脐带剪断器进行断脐,对照组使用传统棉线结扎法断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断脐耗时、脐带残端脱落时间、脐带残端渗血、父母满意度、助产人员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脐带剪断器SCC23应用于新生儿断脐,缩短了断脐时间,减少了新生儿脐带残端渗血的发生率,提高了新生儿父母及助产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曾明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额底联合纵裂入路显微切除鞍区肿瘤2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额底联合纵裂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鞍区肿瘤的手术方法和手术技巧.方法:采用额底联合纵裂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垂体瘤11例,脑膜瘤5例,颅咽管瘤9例.结果:垂体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3例;脑膜瘤SimpsonⅡ级切除5例;颅咽管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2例.结论:经额底联合纵裂入路能够很好地显露前颅底和鞍区的重要解剖结构,为术者提供显微镜下安全而充分的手术视野,从而有利于术中对鞍区重要神经、血管和下丘脑等结构的保护,手术全切率高,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作者:冯开明;张柏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A549肺癌细胞株干细胞表面标志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人肺癌干细胞的表面特征.方法:将肺癌细胞株制成单细胞悬液,接种到96孔板,每孔只有一个细胞,观察每孔细胞的存活,增殖以及分裂情况,将接种后能够持续分裂增殖的肿瘤细胞(实验组)和常规培养的肿瘤细胞(对照组)分别进行CD133细胞免疫组化,比较两组细胞的阳性表达率,将两组细胞按不同浓度梯度接种裸鼠,分析两组细胞的成瘤能力.结果:(1)仅有4.11%的肿瘤细胞具有增殖形成细胞克隆的能力.(2)单细胞体外培养具有增殖能力的细胞CD133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培养的肿瘤细胞.(3)体外能够持续分裂的细胞成瘤能力强于常规培养的肿瘤细胞.结论:CD133可能是人肺癌干细胞的表面标志.

    作者:吴澄;钟丰文;罗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飞秒激光辅助制瓣LASIK手术中护理对策的探讨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对策在飞秒激光辅助制瓣的LASIK手术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我院实施术中改良护理后的飞秒激光LASIK手术110例218眼和改良前的110例217眼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手术后第1天、第1个月患者满意度、随访评分、视力和结膜下出血的比例.结果:改良护理后的患者术后第1天满意度调查、随访评分、视力和结膜下出血的比例和改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析得出,飞秒激光LASIK手术中改良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的提升飞秒激光矫治近视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作者:伍红卫;吴洁;邝璐琳;刘桂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同步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对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对延长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生存率的临床效果.方法:79例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同步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组(试验组)40例,单纯同步放化疗组(对照组)39例.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生存率及总中位生存期.结果:两组治疗后试验组不良反应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两组24个月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中位生存期(P<0.01).结论:同步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能减少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延长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期,是目前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钟琼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手术用体表标记贴辅助微创手术治疗硬膜外血肿体会

    目的:总结30例硬膜外血肿行微创穿刺引流术的病例诊治体会.方法:采用《手术用体表标记贴》术前定位,手术中其中18例使用YL-1型金属硬通道穿刺针置管引流,12例钻孔软管置管引流手术.结果:术后血肿缩小90%以上26例;缩小50%~90%3例,无变化1例.其中3例患者进行了其他方法处理,其中1例血肿较前增大症状加重行开颅手术;另1例血肿较前无变化改用钻孔软管引流治愈;1例血肿无变化术后半小时出现脑疝改开放手术治愈.结论:《手术用体表标记贴》具有定位准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等特点,为手术引流清除血肿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特别适合无导航设备的县乡级医院使用.

    作者:温茂清;涂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头皮针在2周岁以内婴幼儿骨髓穿刺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使用7号头皮针为2周岁以内婴幼儿行骨髓穿刺术及取骨髓涂片效果.方法:86例年龄为6~24个月需行骨髓穿刺术的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7号头皮针在胫骨粗隆前下方行骨髓穿刺术,对照组使用传统骨髓穿刺针在胫骨粗隆前下方行骨髓穿刺术.观察两组骨髓标本稀释情况,穿刺针眼渗血情况、穿刺过程情况.结果:观察组骨髓标本稀释2例,对照组骨髓标本稀释18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血肿及穿刺处渗血情况.结论:使用7号头皮针为2周岁以内的婴幼儿行骨髓穿刺术较传统骨髓穿刺针有明显的优势;7号头皮针可取代传统骨髓穿刺针为2周岁以内婴幼儿行骨髓穿刺术.

    作者:康纪福;刘旭东;夏凤梅;朱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

    异位妊娠常见的植入部位在输卵管,但有极少数胚胎植入子宫,而在子宫内膜腔外.这种妊娠物在子宫肌壁着床并生长发育,与子宫腔及输卵管均不相通,被子宫肌层环绕,称肌壁间妊娠,是罕见的异位妊娠.

    作者:乔蕾;杨晶珍;曾丽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弱视融合训练时融合范围减小及斜视角增大1例

    弱视是由于先天性或在视觉系统发育关键期内受到某些因素(斜视、屈光不正、先天性白内障等)的干扰,致使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够充分,视觉细胞无法获得有效刺激,从而剥夺了黄斑形成清晰物象的机会(形觉剥夺)和(或)双眼视觉输入不等引起的清晰物象与模糊物象之间发生竞争(双眼竞争性抑制),所造成的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1].我们在进行双眼视功能融合范围训练期间发现范围减小及斜视角变大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中正;蔡晓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效果.方法:76例择期行外科手术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患儿采取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对照组患儿采取静脉滴注氯胺酮麻醉.观察两组患儿麻醉前5 min、麻醉后5min、麻醉后15 min、麻醉后30 min RR、HR、SBP、SpO2变化,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RR、HR、SBP、SpO2无显著变化,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儿麻醉结束后氯胺酮使用总剂量为(118.16±22.53) m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26±26.77) m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临床疗效佳,对患儿生命体征无显著影响,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小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臀大肌皮瓣转移术治疗截瘫患者坐骨结节部Ⅲ~Ⅳ压疮的护理

    目的:总结应用臀大肌肌皮瓣修复截瘫后坐骨结节压疮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20例坐骨结节处压疮患者,清创后均予实施臀大肌肌皮瓣修复术,术后加强皮瓣的观察及护理,做好体位护理,促进皮瓣成活.结果:20例患者通过肌皮瓣转移术治疗坐骨结节部压疮全部存活,期间出现创面部分裂开的4例,经局部换药,终创口愈合出院.术后随访3~12个月,无复发.结论:臀大肌肌皮瓣血供充沛、抗感染力强,易于成活,组织量丰富,术后肌肉起到良好的衬垫作用,减少皮肤与深部结构粘连,可以有效修复坐骨结节处压疮.

    作者:曾群英;艾芳;陈小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探讨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预后,为降低Hcy水平防治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20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高血压病史均大于1年,均行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所有患者均清晨空腹抽血5mL,行空腹血浆Hcy检查.根据Hcy结果进行筛选分组,其中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共120例,其中20 μmol·L-1> Hcy≥10μmol·L-1 40例,为低Hcy组;30 μmol·L-1> Hcy≥20 μmol·L-40例,为中Hcy组;Hcy≥30 μmol·L-1 40例,为高Hcy组.另选Hcy< 10 μmol·L-1 55例,为正常对照组.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差异,冠脉病变支数差异及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差异.结果:各组患者其它危险因素比较无差异(P>0.05);各组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差异比较:随着Hcy水平增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越多(P<0.05);三组冠脉病变支数比较:随着Hcy水平的增高,冠脉病变的支数越多(P<0.05).结论:高Hcy血症对H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病变的稳定性及严重性有一定作用,提示降低Hcy水平可能可以预防其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古老;谢东明;阳贻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肝癌微波消融治疗后金龙胶囊对免疫指标(CD系列)影响及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金龙胶囊对经微波消融(MWA)治疗后肝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微波消融治疗后联合运用金龙胶囊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仅行微波消融治疗.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免疫指标(CD系列),评价肝癌微波消融治疗后联合金龙胶囊对免疫指标(CD系列)影响及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微波治疗术后1周、4周时,复查CD系列,二者各项免疫指标均有变化,但观察组变化(升高或降低)明显,二组相比有一定差异(P<0.05);8周时,观察组微波消融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比值、与4周时比较无显著变化;对照组微波消融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比值较4周时均有降低,2者比较,P<0.05.结论:金龙胶囊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有很好的稳定调节作用.

    作者:卢致洋;蔡联明;刘振华;刘联斌;曾春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重叠综合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对重叠综合征(O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以探讨BiPAP治疗的疗效及可能的机理.方法:选取确诊为OS的患者31例,分别于BiPAP治疗前及BiPAP治疗1月时行7h以上的夜间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并于次日清晨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HCY.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低血氧饱和度(MiniSPO2)、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eanSPO2)、HCY水平等指标,并对相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1月后AHI、HCY均显著降低(P<0.01),MiniSPO2、MeanSPO2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对OS患者合理进行BiPAP治疗可降低其血清HCY水平.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是一种治疗OS患者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敏;黎燕群;袁太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Nod-like recep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and cancer

    Introductio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BD), such as Crohn's disease (CD) and ulcerative colitis (UC),are a group of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order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1-2].The symptoms of IBD include abdominal pain, diarrhea, and bloody stool.IBD affects a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severely, due inpart to its frequent recurrence.

    作者:CHEN Ya-yun;CHEN Mei-hua;HE Liang-mei;ZHENG Rong;LIU Yang-bin;LIU Zhi-ping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宫颈癌调强联合后装放疗剂量模式及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在不同剂量分布模型下,老年性宫颈癌患者的耐受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老年性(>60岁)宫颈癌(ⅡB期~ⅢB期)患者98例(KPS评分均在80分以上),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6GY ×6F),第二组为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后装放疗(6GY ×5F),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放疗并发症.结果:两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9.7%、91.8%,第一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89.8%、81.6%,第二组1、2年生存率分别 为91.8%、8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远期胃肠道及泌尿系放疗反应第二组发生率明显低于第一组(P<0.05).结论:在更少的照射剂量下,调强放射治疗联合5次后装放疗能够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6次腔内后装放疗能够达到同样的局控率,故在减少膀胱、直肠等危及器宫的受照射剂量及体积,降低并发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作者:郭小青;陈元平;蔡璐;何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规范化产前检查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孕产妇围生期规范化产前检查的方法,提高基层医院高危孕妇的救治水平,降低出生缺陷.方法:351例高危妊娠孕妇,将产前检查次数<5次的122例为观察组,产检次数≥5次的22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围产期母婴结局.结果:胎儿宫内窘迫、手术产史、胎膜早破、胎位异常、妊娠高血压疾病、孕≤36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42周,占前8位.对照组剖宫产及阴道助产、产后出血、产褥感染、足月低体重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发生率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规范化产前检查能有效筛查出高危孕妇,使其尽早得到有效治疗,减少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健康素质.

    作者:廖禄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