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管状胃加幽门成形术对食管癌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黄耀龙

关键词:食管癌, 管状胃, 幽门成形术,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中管状胃加幽门成形术与传统食管全胃吻合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确诊为食管癌的9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食管全胃吻合术,观察组50例采用管状胃加幽门成形术.对患者术后2年进行随访,比较评估2组术后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中,6月内管状胃加幽门成形术患者生活治疗优于传统食管全胃吻合术后(P<0.05),在1年及2年2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胃加幽门成形术对食管癌术后可提高早期生活质量,对远期患者生活质量无显著提高.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妇科癌症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采用癌因性疲乏量表和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110例妇科癌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妇科癌症患者总体疲乏发生率为99.09%,躯体疲乏发生率为97.27%,情感疲乏发生率为95.45%,认知疲乏发生率为94.55%.其中,躯体疲乏得分高(15.61±3.05),情感疲乏次之(6.84±2.19),认知疲乏则低(4.94±2.38).妇科癌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平均得分为(103.25±12.28)分,处于中等水平.妇科癌症患者总体癌因性疲乏与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妇科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水平较高,减轻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有助于改善其疲乏症状.

    作者:谭建芬;曾秀群;茹金燕;陈观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子宫腺肌病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子宫腺肌病患者手术前后性功能的评价,比较经阴道金子宫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8月至2013年6月因子宫腺肌病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共75例,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组、子宫动脉栓塞术组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组各25例,应用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对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的性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术前3组患者的性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子宫动脉栓塞组的性功能评分高于全子宫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病灶切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子宫动脉栓塞术组的性功能评分高于全子宫切除组和病灶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较全子宫切除术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性功能有保护性的作用.

    作者:陈莉婷;陈向东;汪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术中甲状旁腺激素检测意义评价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PTH)检测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1年7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手术治疗,术中以PTH检测值为指导,并统计分析手术前后患者PTH、血磷、血钙及手术效率等指标.结果:术后患者血清PTH、血钙、血磷值相较于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患者手术成功率高达90%以上.结论:术中甲状旁腺激素检测指导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效果显著,可科学用于指导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的临床实践中,为继发性甲状旁腺激素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马云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探究腹腔镜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复杂性阑尾炎患儿100例设置为常规组,另选取同时间内收治的100例非复杂性阑尾炎惠儿设置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与脓液量明显短于及少于常规组,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另外,比较两组患儿的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切口感染与肠梗阻发生率等参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杂性与非复杂性阑尾炎的病理本质具有一定的区别,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均可获得较为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手术方法安全有效,值得推荐并采纳.

    作者:叶晓烁;吴宙光;王建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药事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中的问题和改进策略

    目的:探讨分析药事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方法:笔者通过多基层医院中药事管理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改进策略.结果:从观念的转变、人员配置专业化、制度的调整、人员的服务意识多方面进行调整.结论:药事管理应紧跟我国医疗改革的步伐,快速适应当今的形式,将药事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把基层医院的药品使用环境提高、药品的安全性提高、药学人员的专业性提高.

    作者:章万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阴道三维超声辅助诊断宫腔粘连的研究

    目的:探索及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在宫腔粘连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疑似宫腔粘连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与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在宫颈粘连中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本组60例患者检查结果显示,共有55例宫腔粘连,占91.67%,其中重度患者13例,中度患者18例,轻度患者24例.经二者联合检查的准确性、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常规的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经阴道检查在中重度宫腔粘连中的检出率(100.0%)明显高于轻度粘连(87.5%),(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辅助诊断宫腔粘连较常规的经阴道二维超声能更全面、直观、准确、提供诊断信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秋妹;杨思光;卢清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上肢手术止血带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联合舒芬太尼对上肢手术止血带反应的影响.方法:68例Ⅰ~Ⅱ级,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给药组(D组)各34例.两组都在B超引导下完成臂丛阻滞麻醉.D组在臂丛阻滞前静注舒芬太尼0.2μg/kg,臂丛阻滞完成后立即静脉注射Dex:负荷量0.8μg/kg,之后输注速度设定在0.5μg/(kg*h),手术结束时停药.C组给予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泵注.记录静注舒芬太尼前(T0)、静注舒芬太尼30min(T1)、静注舒芬太尼60min(T2)和术毕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两组在静注舒芬太尼前(术前)及松止带血后10min(术毕后),抽取术侧肘部动脉血测乳酸值(aLac);术毕时同时记录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D组T1、T2、T3的HR和MAP比T0比较明显降低的(P<0.05);与C组比较,D组T,、T2和T3的MAP、HR明显降低的(P<0.05).与术前相比较,两组术毕时的cLac值均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的术毕时的cLac值是降低的(P<0.05),同时D组的VAS也比C组低(P<0.05).结论:Dex联合舒芬太尼能降低上肢手术使用止血带引起的不良反应,使血压和心率更平稳、安全;同时显著改善止血带引起的组织缺氧,可减轻止血带所引起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觉.

    作者:方楚贞;李美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论急性左半结肠癌梗阻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急性左半结肠癌梗阻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72例急性左半结肠癌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组:28例Ⅰ期结肠次全切除术为A组,24例Ⅰ期左半结肠切除术为B组,20例分期手术为C组,比较三组的临床预后.结果: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显著高于A组的7.14%及C组的10.00% (P<0.05),A、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B、C三组的1年生存率依次为100.00%、91.67%、95.00%,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Ⅰ期手术治疗急性左半结肠癌梗阻是安全可行的,以结肠次全切除术的临床预后优于左半结肠切除术,但病情严重者仍以分期手术为首选.

    作者:任应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脑安颗粒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及其对血脂的影响

    目的:研究脑安颗粒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及其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间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脑安颗粒,两组患者均治疗1年,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间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偏低;试验组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体内血脂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安颗粒,不但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还能降低脑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及调节体内血脂水平,因此可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中.

    作者:陆志飞;李维智;黄承智;范章辉;周少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程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入住我科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5人.对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方式,对观察主诉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运动指导的全程护理.结果:在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后的血压血糖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减少并发症发生、控制血糖和血压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以及炎症因子的变化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以及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已确诊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应用化痰、平喘药物,同时配合氧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每日一次睡前吸入噻托溴铵18ug,治疗时间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肺功能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CAT评分值、肺功能显著改善;hs-CRP、TNF-α、IL-6等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下降.结论:噻托溴铵能够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的水平.

    作者:兰风金;孙志芬;曲桂红;张媚霞;张金焕;李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妇科住院治疗的76例妊高征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产后护理等舒适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施舒适护理服务后,患者血压、SAS评分显著改善,观察组先兆子痫、子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顺产率与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妊高征患者病情,密切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晓群;陈晓华;翁张俊;李宇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腕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腕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效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4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直视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腕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和总有效率的优于对照组桡骨远端C型骨患者(P<0.05).结论: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评分和疼痛评分,还能提高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作者:刘东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胃肠道激素介导T2DM胃旁路手术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胃旁路手术对T2DM胃肠道激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行胃旁路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的临床相关指标,胰岛素抵抗,胃肠道激素等;结果:治愈8例(40.00%),控制6例(30.00%),改善6例(30.00%),无效0例,患者体重、腰围、HbAlC、C肽、HOMA-IR、FPG术后6个月较术前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TC、TG、LDL-C、HDL-C、ALT及FINS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6个月激素Ghrelin、LEP、CCK较术前显著上升,而GLP-1、GIP较术前显著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P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旁路手术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胃肠道激素水平,促进平衡,减少胰岛素抵抗,保护β细胞功能,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延缓糖尿病的进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新全;魏韬哲;张奕文;李素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应用骨水泥强化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退行性疾病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骨水泥强化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骨质疏松性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A、B组,分别采用传统双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骨水泥强化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比较二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术前、术后JOA功能评分和VAS疼痛评分.结果:B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A组患者显著缩短,出血量较A组患者显著降低,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半年及术后1年JOA功能评分较A组患者显著提高,术后第1、3、7、14、30天患者VAS评分较A组患者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强化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较传统双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更为显著,提高患者术后功能,降低疼痛感,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汤秋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非典型致病菌混合感染在COPD中发病率的调查

    目的:探究分析非典型致病菌混合感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发病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0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COPD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两组均进行相关非典型致病菌混合感染检查,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根据非典型致病菌混合感染检查结果来调整治疗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非典型致病菌感染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在检测出的非典型致病菌中,两组患者非典型致病菌混合感染11例,所占比例13.41%,单纯非典型致病菌感染17例,所占比例20.73%,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5.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患者中,非典型致病菌混合感染占有一定的发病率,同时根据非典型致病菌混合感染对治疗措施进行调整,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孙文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与健康教育效果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基层医院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方法:采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80例出院后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中耐力锻炼时间较长(115.32±51.56)min/周,体能锻炼(32.15±22.43)min/周、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1.16±0.78)、与医生的交流(1.84±0.97)得分较低.健康教育效果得分(69.28±7.34),健康教育效果好的患者在运动锻炼、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与医生的交流方面得分均比健康教育效果差或一般的患者高.结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在出院后需要改善,健康教育效果水平中等偏下,且对自我管理有一定影响,医护人员应重视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作者:招彩玲;梁瑞霞;黄沛明;林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斑蝥胶囊对肝癌晚期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斑蝥胶囊对肝癌晚期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40例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确诊为肝癌晚期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患者进行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70例)在此基础上加服斑蝥胶囊,另设70例正常人群作为空白对照组,观察三组不同的T细胞、NK细胞的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CD3+T细胞及NK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10天及30天,研究组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以及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0天及30天后,CD8+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可以增强肝癌晚期患者的T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患者免疫能力,遏制肿瘤细胞的扩散.

    作者:王大荣;罗红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索不同手术治疗时机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在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随机选出45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手术时机分成A组和B组,其中A组患者为发病6h内行手术治疗,B组患者为发病后6-24h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14d的GOS评分明显高于B组,且治疗3个月后的ADL评分明显低于B组,P< 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给予手术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金涛;刘明发;徐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Miles手术后行永久性造口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来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和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掌握程度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率为54.76%较对照组患者的35.71%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0.48%,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仅为76.1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健康教育中可显著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掌握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亚雪;林燕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