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合内科护理学教学探讨护理专业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兰艳莉;许金仙;黄晓峰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 护理, 大学生, 自学能力, 培养
摘要:本文结合内科护理学教学,通过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重视归纳总结,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护理专业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论述.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蜡疗中监测蜡饼表面及中心温度减少皮肤烫伤

    目的:蜡疗中探讨蜡饼表面及中心温度减少皮肤烫伤.方法:将2013年367例蜡疗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420例蜡疗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由理疗师通过徒手触温方法判定蜡饼温度适宜后行蜡疗治疗.观察组运用100°水温计监测蜡饼表面及中心温度并记录于蜡疗温度记录表内,当蜡饼温度达到安全温度后再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蜡疗烫伤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医务人员接受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烫伤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医务人员接受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监测蜡饼表面及中心温度掌握蜡饼使用的安全温度范围,规范了蜡疗的操作流程,有效防范和减少了蜡疗烫伤发生.

    作者:刘志红;肖莉;吴桂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原中央苏区振兴背景下高校社团中党员发展工作新探索——以赣南医学院读书社为例

    在原中央苏区振兴背景下,医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相当迫切,赣南医学院图书馆创建了以优秀社团志愿者为核心,社团临时党支部组织活动为载体,与相关学院党支部及图书馆党支部相联系的、一种立体的、多维的大学生社团志愿者党员发展的建设机制,以此为试点,打造了社团志愿者党员发展建设新途径,为大学生党员发展建设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亮点.

    作者:谢衍金;樊清华;朱淑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临床医学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不仅仅是停留于传统的经验型高级临床医师,还要使之成为具备医疗技术创新及科研成果临床化等能力的临床应用型高级医学人才,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就必须培养他们以科学的视角发现问题、自主创新研究并恰当应用创新成果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学、科研活动及环境等要素:教学是临床医学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基础,科研活动是临床医学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平台,环境是临床医学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土壤.

    作者:熊申生;刘仰斌;罗南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专科护生专业承诺水平的干预及对学生巩固率的影响研究

    目的:对专科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干预,找到有效提升专业承诺水平、稳定学生巩固率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护理专业承诺量表对两校376名专科护生进行调查,分组后对实验组施行一年的干预,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专业承诺水平与巩固率的差异.结果:专科护生入校时专业承诺均分为(2.89±0.31);干预后,实验组专业承诺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实验后高于实验前(P<0.05),对照组实验后低于实验前(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巩固率有差异(P<0.01).结论:专科护生入校时专业承诺水平较高;干预措施有利于专科护生专业承诺水平的巩固和提升;干预措施对学生巩固率有一定影响.

    作者:左晶晶;叶明选;蔡季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选拔与管理——以江西省高校为例

    通过对江西省25所高校300名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学历水平和综合素质高,但工作基础薄弱;队伍数量增长快,但流动性大;选拔和培养机制有一定改善,但专业化和职业化培训还不够;本校家属比例偏高,给管理带来一定困难.针对以上问题,认为要从健全科学合理的选拔机制,完善培养管理机制及畅通保障发展机制三方面完善高校辅导员队伍的选拔与管理.

    作者:陈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新媒介语境下大学生党建平台建设探究

    新媒介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对当代大学生的党建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高校学生党建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媒介,创建党建平台,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本文针对新媒介语境下大学生党建平台的建设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

    作者:汪行舟;温金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锁扣式改良保护带与长条传统保护带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锁扣式改良保护带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严重兴奋躁动、冲动伤人损物、自伤自杀、行为紊乱等需要治疗的精神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用锁扣式改良保护带予以约束,对照组用传统布质宽带保护带予以约束.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被保护性约束时医护人员所用的操作时间,患者活动度,约束肢体皮肤受损程度及约束有效性,患者舒适性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锁扣式改良保护带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长条传统保护带.

    作者:李卫红;袁水莲;朱琳;黄萍;刘少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泥浆水洗胃在百草枯中毒患者救治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泥浆水洗胃在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死亡率.方法:4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入院后立即给予泥浆水洗胃,对照组则院外已行清水洗胃处理,两组均给予血液灌流、抗氧化、激素等治疗.结果:观察组死亡11例(55.0%),对照组死亡17例(85.0%),两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泥浆水早期洗胃可以降低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陈祚和;黄玉凤;李建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研究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学生素质培养的角度阐述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素质培养具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吴修玲;黄大鹏;毛磊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按摩足三里穴位对不完全肠梗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按摩足三里穴位对不完全肠梗阻疗效的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30例腹部外科手术后出现的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和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实施一般护理和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足三里穴位按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按摩可明显提高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娟;卢致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母乳喂养中徒手矫正乳头凹陷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母乳喂养中徒手矫正乳头凹陷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母乳喂养中因乳头凹陷造成喂养困难的132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6例,实验组母乳喂养中徒手矫正乳头凹陷;对照组使用现行、有效的其它非手术性辅助方法.观察两组护理效果,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及产妇舒适度.结果:实验组母乳喂养成功率100%,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徒手矫正乳头凹陷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疗效可靠的方法.

    作者:刘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病理生理学在五年制医学本科教学中的体会

    病理生理学是联系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桥梁学科.好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文章结合自身教学体会,就如何提高病理生理学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探讨,旨在与同行分享交流授课过程中的方法和经验.

    作者:薛进华;胡志苹;温二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鳖甲煎丸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影响,探讨其抑瘤作用与MAPK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制备各浓度鳖甲煎丸大鼠含药血清,采用MTT法检测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对Bel-7402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ERK、p-ERK、JNK、p-JN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MTT结果表明鳖甲煎丸可有效抑制肝癌细胞Bel-7402的增值;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鳖甲煎丸能抑制ERK磷酸化,促进JNK磷酸化.结论:鳖甲煎丸可通过抑制p-ERK生成,促进JNK磷酸化,调节MAPK信号通路,进而发挥抑瘤作用.

    作者:常欣峰;宋春花;陈涛;陈荟瀛;韩立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儿科本科护生临床带教模式探讨

    目的:探讨适合目前护理本科实习生的临床带教模式.方法:将2013 ~2014年我科接收的护理本科实习生进行临床教学改革,将传统一对一教学法、临床路径法、PBL教学法、PDCA循环法融入到临床实习带教中,并对每一批实习护士进行评估、分析、总结、持续改进教学方法.结果:持续16个月后,从师生两方面进行评价,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得到提高;实习同学的实习任务完成较好.结论: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运用于儿科护生带教中,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龙琳;林华;陈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静脉输液安全隐患根本原因分析与对策

    根本原因分析(RCA)是一种回溯失误分析工具,从中找出系统和流程中的风险和缺陷并加以改正,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1].回顾我科2012年来发生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及其安全隐患进行根因分析,查找存在的风险因素,探讨防范对策.

    作者:肖美萍;田青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论中央苏区图书馆(室)的参考咨询工作

    中央苏区时期,在党的领导下,苏维埃政府全面开展了社会建设.苏区图书馆(室)的兴建,就是苏维埃政府加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现.苏区图书馆(室)的工作人员,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想方设法为读者提供了优质的参考咨询服务,开创了党领导下的图书参考咨询事业,为革命战争和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对现代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工作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陈雪娇;刘彩霞;蔡德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CD4+T淋巴细胞差异表达microRNA在ACS患者的筛选和鉴定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基因的miRNA,筛选与健康正常人差异表达的miRNA,鉴定对CD4+ T淋巴细胞具有调控作用miRNA,初步阐明miRNA在AC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入住我院的确诊为ACS患者20例为ACS组,以疑似ACS而冠脉造影正常的住院患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首先抽取新鲜外周静脉20 mL,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循环血中的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再使用免疫磁珠法(Magnetic cell sorting system,MACS)进一步分离出CD4+ T淋巴细胞;分离的CD4+ T淋巴细胞一部分用于检测纯度,另一部分用于芯片检测.CD4+T淋巴细胞纯度检测采用流式细胞术法(Flow cytometry,FCM)检测,分离所得的CD4+T淋巴细胞纯度,且采用台酚蓝检测活细胞数.CD4+ T淋巴细胞合格后再行下一步实验,即将另一部分CD4+T淋巴细胞采用Trizol法提取其细胞内总RNA后分两部分,一部分提取的RNA采用聚乙二醇(Poly ethylene glycol,PEG)方法分离纯化miRNA,另一部分用于real time PCR备用.用分光光度计测定RNA的浓度,使用凝胶电泳质检RNA的质量,合格后再使用miRNA基因芯片进行杂交,再用Affymetrix GeneChip Scanner 3000基因芯片扫描仪检测CD4+T淋巴细胞差异表达的miRNA.另一部分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对部分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验证.结果:使用MACS法分离出高纯度的人CD4+ T淋巴细胞.Trizol法能够提取其细胞内较完好的总RNA.miRNA芯片杂交检测及数据分析结果显示,ACS患者与正常对照者CD4+ T淋巴细胞中,在ACS患者中表达显著上调的有:miR-16,miR-145,miR-133b和miR-155,在ACS患者中表达显著下调的有:miR-126和miR-211.实时定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CS组miR-16,miR-145,miR-133b和miR-155的基因表达均显著上调,miR-126和miR-221的基因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与Affymetrix miRNA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结果一致.结论:筛选鉴定的ACS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参与了ACS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古老;谢东明;阳贻红;严章林;廖祥中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结合内科护理学教学探讨护理专业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本文结合内科护理学教学,通过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重视归纳总结,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护理专业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论述.

    作者:兰艳莉;许金仙;黄晓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小班制培训在外科N2阶段护士培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小班制培训在外科N2层级护士中的培训效果.方法:2013年8月在外科系统中40名进入N2阶段培训的护士作为实验组,对他们采用小班制的形式进行培训;2013年8月在内科系统中进入N2阶段培训的护士42名作为对照组.采用自制的《N2级护士能力评价表》,了解培训效果.结果:采用小班制培训的实验组在培训期结束时临床护理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教育与培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测评得分别是27.1分,18.3分,18.5分,27.9分,总分91.8分,高于对照组25.3分,15.1分,16.2分,24.6分,总分8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小班制培训能提高N2阶段护士的专科技能、临床思维能力、教育与培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作者:覃燕平;李飘环;潘秀娟;孔月群;黎亚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康复新液在疣状胃炎射频治疗术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在疣状胃炎射频治疗术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经胃镜检查诊断为疣状胃炎的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射频治疗后仅常规使用抑酸剂(雷贝啦唑20 mg,1次·d-1)、抗HP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10 mL,3次·d-1.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的缓解和创面愈合时间上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疣状胃炎射频治疗术后采取常规抑酸剂(雷贝啦唑20 mg,1次·d-1)、抗HP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治疗可以加快临床症状的缓解及创面愈合的速度.

    作者:邓伟;邹有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