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内科护理中关于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魏雪梅;谢丽敏;张慧敏

关键词:神经内科, 脑卒中, 康复护理,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护理中关于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针对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基础护理方式,针对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措施.待护理5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在护理效果与日常生活功能恢复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脑卒中患者致残率,值得临床医学广泛推广.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甲硫咪唑联合左甲状腺素治疗甲亢性突眼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甲亢性突眼患者利用甲硫咪唑联合左甲状腺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对治疗后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本文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了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就诊于我院的66例甲亢性突眼患者,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患者的眼球突出度≥18mm,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硫咪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左甲状腺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突眼度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的甲亢性突眼患者治疗有效率96.97%,对照组的甲亢性突眼患者治疗有效率69.7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突眼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1%,对照组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0.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甲亢性突眼患者在甲硫咪唑联合左甲状腺素的治疗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突眼度得到了有效的缩小,且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具有临床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唐宇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9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托拉塞米注射液和呋塞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离子浓度、血气分析及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65%较对照组的73.91%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a+、K+浓度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血气分析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较呋塞米注射液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文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探究腹腔镜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复杂性阑尾炎患儿100例设置为常规组,另选取同时间内收治的100例非复杂性阑尾炎惠儿设置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与脓液量明显短于及少于常规组,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另外,比较两组患儿的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切口感染与肠梗阻发生率等参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杂性与非复杂性阑尾炎的病理本质具有一定的区别,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均可获得较为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手术方法安全有效,值得推荐并采纳.

    作者:叶晓烁;吴宙光;王建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柴胡汤加减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TACE治疗),治疗组30例(小柴胡汤加减+TACE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肿瘤客观大小、AFP、KPS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总有效率分别是63.33%和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AFP水平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能够稳定瘤体,显著降低AFP水平,显著提高KPS水平,提高治疗肿瘤的疾病控制率.

    作者:郝颖;迟文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管状胃加幽门成形术对食管癌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中管状胃加幽门成形术与传统食管全胃吻合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确诊为食管癌的9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食管全胃吻合术,观察组50例采用管状胃加幽门成形术.对患者术后2年进行随访,比较评估2组术后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中,6月内管状胃加幽门成形术患者生活治疗优于传统食管全胃吻合术后(P<0.05),在1年及2年2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胃加幽门成形术对食管癌术后可提高早期生活质量,对远期患者生活质量无显著提高.

    作者:黄耀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药事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中的问题和改进策略

    目的:探讨分析药事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方法:笔者通过多基层医院中药事管理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改进策略.结果:从观念的转变、人员配置专业化、制度的调整、人员的服务意识多方面进行调整.结论:药事管理应紧跟我国医疗改革的步伐,快速适应当今的形式,将药事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把基层医院的药品使用环境提高、药品的安全性提高、药学人员的专业性提高.

    作者:章万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术中甲状旁腺激素检测意义评价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PTH)检测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1年7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手术治疗,术中以PTH检测值为指导,并统计分析手术前后患者PTH、血磷、血钙及手术效率等指标.结果:术后患者血清PTH、血钙、血磷值相较于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患者手术成功率高达90%以上.结论:术中甲状旁腺激素检测指导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效果显著,可科学用于指导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的临床实践中,为继发性甲状旁腺激素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马云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8月~2015年4月本院骨外科收治的128例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PFNA和DHS手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各阶段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3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较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降低手术创伤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危险,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荷;焦锋;唐东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袁法生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妇康消炎栓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治疗费用、药物起效时间、用药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可以快速发挥药效,缩短用药时间,从而降低治疗费用,且安全性好、复发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吴雨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确诊为半月板损伤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在关节镜下确定半月板损伤的类型、性质及范围,后行关节镜手术进行治疗,术后予以膝关节功能锻炼,并分别于入院、术后1个月、术后1年行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结果:102例患者中施行半月板破裂缝合59例,施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29例,施行部分切除及囊肿切除4例,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4例,半月板全切除6例.102例患者均接受术后随访,依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术前评分平均为(42.9±9.1)分,术后24个月平均为(82.2±4.5)分,术前与术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治疗效果评定:优78例,良17例,尚可7例,无差病例.结论:膝关节微创手术治疗方案能有效改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Lysholm功能评分,促进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具有创伤小、疗效佳、恢复快及安全性能高等优点,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陈茂祯;李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甲状腺全切术和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除和次全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96例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双侧结节型甲状腺肿患者,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其中48例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作为全切组,另48例患者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治疗作为次全切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全切组、次全切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97.92%,两组患者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无差异,P>0.05;次全切组手术时间、镇静剂使用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全切组,P<0.05.次全切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8.33%,低于全切组的18.75%,P<0.05;次全切组、全切组复发率分别为4.17%、8.33%,两组复发率无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患者损伤更小,恢复更快,术后并发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曾文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伴银屑病病人的围手术期管理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目前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及致残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分为创伤性、药物性及酒精性,药物性股骨头坏死主要为使用激素类药物后导致股骨头局部血运障碍,导致缺血性坏死.确切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比较公认的观点[1-2]有:(1)骨质疏松;(2)脂肪栓塞;(3)骨髓内高压;(4)血管内凝血.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属于炎性皮肤病,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皮肤损害、病程长、易复发的皮肤病[3],主要表现为皮肤上生有鳞属性红斑,瘙痒不适,患者容易抓挠导致局部皮肤损伤.具有发病率高、难以治疗、易复发为主要特点,为顽固性疾病,不仅给患者身体上带来巨大的伤害,对心理上也是巨大的压力,许多患者为追求症状一时的缓解,选择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长期过量激素类药物治疗后会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作者:何慰慰;邓仁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氢氧化钙在感染根管RCT中诊间封药疼痛的观察

    根管治疗术(RCT)在感染根管治疗中,大多需要经过诊间封药过程,以往诊间封药有多种,本文在RCT中采用诊间根管内封入氢氧化钙糊剂,观察诊间封药后患牙疼痛情况决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至2014年我们门诊诊断为牙髓炎、牙髓坏死、根尖炎病例92例(107颗牙).选择标准:(1)患牙根管通畅;(2)X线片显示根尖低密度区直径<5mm;(3)经患者同意.排除标准:(1)牙周全身疾病不配合治疗;(2)重度牙周炎(Ⅱ度以上松动);(3)根折.

    作者:朱立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联合持续血浆滤过技术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索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应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持续血浆滤过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中选出30例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16例采用持续血浆滤过技术治疗,观察组14例患者则加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25%,且观察组患者的腹痛症状消失时间、胃肠障碍消失时间、腹膜炎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与持续血浆滤过技术的联合使用效果确切,能规避持续血浆滤过技术单一治疗的缺陷,迅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再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衰患者BNP及心功能影响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心衰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于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急性心衰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另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显著要高(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心率、BNP、呼吸均显著下降,血氧饱和度显著上升(均P<0.05),而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急性心衰采用参附注射液佐治,能够显著改善病人心功能,降低BNP水平,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禤志平;祝小林;刘慕翔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妇科住院治疗的76例妊高征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产后护理等舒适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施舒适护理服务后,患者血压、SAS评分显著改善,观察组先兆子痫、子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顺产率与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妊高征患者病情,密切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晓群;陈晓华;翁张俊;李宇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保守性手术联合药物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保守性手术联合药物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单纯保守性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保守性手术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比较分析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缓解率5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不孕症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辅助妊娠率、足月妊娠率、自然流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守性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缓解率,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生育方面亦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阮宝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总结和分析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与血糖控制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规律比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血糖控制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玉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改良骶管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骶管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6月收治的拟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A、B、C三组,A组用改良骶管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B组硬膜外麻醉联合静吸复合全麻,C组单纯静吸复合全麻,观察分析3组的术中子宫与阴道肌肉松弛度、平均动脉压、心率等指标.结果:经研究分析得出,A、B二组和C组比较:A、B组较C组子宫与阴道肌肉松弛度更满意,全麻药物使用更少、手术时间缩短(P<0.05).A、C二组和B组比较:A、C组较B组在全麻诱导时和术中血压降低度小、心率、循环更稳定.结论:改良骶管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中既能够提供满意的肌肉松弛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全麻药物用量,又对患者循环系统影响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罗小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非典型致病菌混合感染在COPD中发病率的调查

    目的:探究分析非典型致病菌混合感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发病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0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COPD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两组均进行相关非典型致病菌混合感染检查,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根据非典型致病菌混合感染检查结果来调整治疗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非典型致病菌感染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在检测出的非典型致病菌中,两组患者非典型致病菌混合感染11例,所占比例13.41%,单纯非典型致病菌感染17例,所占比例20.73%,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5.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患者中,非典型致病菌混合感染占有一定的发病率,同时根据非典型致病菌混合感染对治疗措施进行调整,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孙文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