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疗效分析

黄荷;焦锋;唐东鸣

关键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股骨转子间, 转子下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8月~2015年4月本院骨外科收治的128例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PFNA和DHS手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各阶段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3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较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降低手术创伤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危险,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进一步推广.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内科护理中关于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护理中关于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针对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基础护理方式,针对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措施.待护理5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在护理效果与日常生活功能恢复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脑卒中患者致残率,值得临床医学广泛推广.

    作者:魏雪梅;谢丽敏;张慧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长效青霉素治疗梅毒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长效青霉素治疗梅毒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间来我院治疗的112名梅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给予长效青霉素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方法及护理,观察组采取改进的注射方法及护理,观察对比两组间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一次注射成功率为89.3%,87.5%的患者无局部疼痛,仅12.5%的患者感觉轻微局部疼痛,患者满意度为98.2%,与时照组相比,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梅毒患者,采取改良的长效青霉素注射方法及护理,能有效确保一次注射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极大程度地减少患者局部疼痛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秀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胃肠道激素介导T2DM胃旁路手术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胃旁路手术对T2DM胃肠道激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行胃旁路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的临床相关指标,胰岛素抵抗,胃肠道激素等;结果:治愈8例(40.00%),控制6例(30.00%),改善6例(30.00%),无效0例,患者体重、腰围、HbAlC、C肽、HOMA-IR、FPG术后6个月较术前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TC、TG、LDL-C、HDL-C、ALT及FINS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6个月激素Ghrelin、LEP、CCK较术前显著上升,而GLP-1、GIP较术前显著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P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旁路手术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胃肠道激素水平,促进平衡,减少胰岛素抵抗,保护β细胞功能,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延缓糖尿病的进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新全;魏韬哲;张奕文;李素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联合持续血浆滤过技术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索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应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持续血浆滤过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中选出30例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16例采用持续血浆滤过技术治疗,观察组14例患者则加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25%,且观察组患者的腹痛症状消失时间、胃肠障碍消失时间、腹膜炎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与持续血浆滤过技术的联合使用效果确切,能规避持续血浆滤过技术单一治疗的缺陷,迅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再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1月诊治的182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设计治疗方案将行黄体酮治疗的设为对照组(84例),将行地屈孕酮治疗的设为研究组(98例),比较两组临床治疗前后有效性指标变化情况、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提高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7.92±1.07)d显著短于对照组(7.15±1.46)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无不良反应出现,对照组10例患者注射部位红肿疼痛,但可耐受,且更换部位之后,予以对症治疗疼痛减轻.结论:早期先兆流产行地屈孕酮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可有效提高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孕激素水平,且安全性高,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丽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脑安颗粒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及其对血脂的影响

    目的:研究脑安颗粒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及其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间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脑安颗粒,两组患者均治疗1年,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间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偏低;试验组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体内血脂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安颗粒,不但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还能降低脑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及调节体内血脂水平,因此可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中.

    作者:陆志飞;李维智;黄承智;范章辉;周少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响应面法优化东北茶藨子叶片中总酚、总黄酮提取工艺

    目的:考察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对东北茶藨子叶片中总酚、总黄酮提取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总酚、总黄酮的含量.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BBD)结合响应面法(RSA)优化提取条件,并对不同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超声波法提取东北茶藨子叶片中总酚(以没食子酸计)、总黄酮(以芦丁计)的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液固比24 mL/g、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40℃、超声功率200W,在此条件下东北茶藨子叶片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35.80 mg/g和13.56 mg/g.结论: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法高效、快速,可以作为东北茶藨子叶片中总酚、总黄酮的提取方法.

    作者:杜伟伟;王微;邹维娜;付玉杰;李灵玉;徐启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Ⅲ期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放化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与分析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辅助放化疗的效果.方法:特选取自2010年5月起至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86例,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均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放射治疗方案,试验组则采用放化疗联合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的毒性作用、复发率及死亡率情况.结果:对照组G3级以上毒性反应率(34.89%)明显高于试验组的(6.98%),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37.21%)、死亡率(30.23%)均明显高于试验组的复发率(11.63%)、死亡率(4.65%),组间对比,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辅助放化疗后,有效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作用效果显著.

    作者:叶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衰患者BNP及心功能影响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心衰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于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急性心衰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另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显著要高(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心率、BNP、呼吸均显著下降,血氧饱和度显著上升(均P<0.05),而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急性心衰采用参附注射液佐治,能够显著改善病人心功能,降低BNP水平,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禤志平;祝小林;刘慕翔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血压患者采用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的疗效及对患者的改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干预措施的疗效,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进行观察,以了解患者的血压状况,从中判断所产生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前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施以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其临床疗效有着积极作用,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裴迎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MicroRNA100在对阿霉素耐药的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MicroRNA100(miR-100)在对阿霉素耐药的乳腺癌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培养并传代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MCF7/ADM)以及人乳腺癌细胞(MCF7),提取细胞中的microRNA,使用Real-time RT-PCR对miR-100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并采用非配对t检验对两种细胞中miR-100的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正常人乳腺癌细胞中,miR-100表达量非常少,但在MCF7/ADM细胞中miR-100表达明显上调,与MCF7细胞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iR-100在对阿霉素耐药的人乳腺癌细胞中呈现高表达,有机会作为一个乳腺癌耐药潜在的治疗、诊断靶点.

    作者:萧结容;闵玲;杨素冰;张其超;邓晓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喹诺酮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喹诺酮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6例老年SCAP患者依据入组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各78例.治疗1组给予β-内酰胺类3、4代抗生素,治疗2组在治疗1组的基础上给予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患者临床稳定时间、治疗失败率、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等,并对不良反应加以监测.结果:治疗1组总有效率60.26%,治疗2组总有效率85.90%;两组患者比较,临床稳定时间(t=9.71,P<0.05)、治疗失致率(X2=13.03,P<0.05)、ICU住院时间(t=3.35,P<0.05)及病死率(X2=17.13,P<0.05)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喹诺酮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较单纯使用β-内酰胺类疗效显著,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管状胃加幽门成形术对食管癌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中管状胃加幽门成形术与传统食管全胃吻合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确诊为食管癌的9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食管全胃吻合术,观察组50例采用管状胃加幽门成形术.对患者术后2年进行随访,比较评估2组术后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中,6月内管状胃加幽门成形术患者生活治疗优于传统食管全胃吻合术后(P<0.05),在1年及2年2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胃加幽门成形术对食管癌术后可提高早期生活质量,对远期患者生活质量无显著提高.

    作者:黄耀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子宫腺肌病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子宫腺肌病患者手术前后性功能的评价,比较经阴道金子宫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8月至2013年6月因子宫腺肌病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共75例,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组、子宫动脉栓塞术组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组各25例,应用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对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的性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术前3组患者的性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子宫动脉栓塞组的性功能评分高于全子宫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病灶切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子宫动脉栓塞术组的性功能评分高于全子宫切除组和病灶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较全子宫切除术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性功能有保护性的作用.

    作者:陈莉婷;陈向东;汪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应用OsteoMedM3钉板固定与丝线固定的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使用OsteoMed M3钉板内固定及丝线组固定疗效.方法:选择多节段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等颈椎疾患35例,术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OsteoMedM3钉板组手术时间2.74±0.54h,出血量175±77ml,丝线组手术时间3.34±0.9h,出血量300±204ml,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实施抗生素等常规治疗,两组未出现神经损伤、伤口感染等并发症.OsteoMed M3钉板组随访时间9~31月,平均17.3月;丝线组随访时同6~32月,平均16.1月.复查MRI或CT示两组门轴侧沟槽达骨性融合,未发现完全再关门病例,OsteoMed M3钉板组无螺钉松动.结论:OsteoMed M3钉板系统是颈后路单开手术理想的内固定材料,易于塑形,操作安全简单,可重建后方附件结构的完整性,减少了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少,且费用低廉,是替代传统单开门手术的理想术式.

    作者:席新华;胡孔和;吴强;冯宗玉;包拥政;朱文刚;李文俊;何小龙;钟学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8月~2015年4月本院骨外科收治的128例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PFNA和DHS手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各阶段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3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较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降低手术创伤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危险,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荷;焦锋;唐东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肺叶切除治疗肺癌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肺叶切除治疗肺癌患者的早期和远期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小切口肺叶切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血清前白蛋白、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第一天白细胞、术后Ⅰ、Ⅱ、Ⅲ期的1年和3年的生存率、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01.2±43.8)ml、住院时间(8.8±2.3)d、术后胸腔引流量(556.9±130.7)ml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血清前白蛋白及术后第一天白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Ⅰ、Ⅱ、Ⅲ期患者1年和3年的生存率相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肺叶切除治疗肺癌患者早期效果较好,手术安全可行,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远期疗效也能达到传统开胸术的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刘日清;阮永军;刘如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HRV及QTV与急性心肌梗死部位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心率变性(HRv)和QT间期变异性(QTV)与急性心肌梗死部位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85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对照组70例,分别测定HRV各项指标(时域指标:SDNN、RMSSD、SDNNIndex,频域指标:LnTF、LnLF、LnHF、LF/HF)和QTV,比较AMI组和健康对照组的HRV指标和QTV的变化,并将AMI组根据梗死部位分为两组:前壁心肌梗死组45例和非前壁心肌梗死组40例,根据室性心律失常分级标准为两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41例和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44例,分析AMI不同亚组的HRV各项指标和QTV的变化.结果:AMI组SDNN、RMSSD、SDNNIndex、LnTF、LnLF、LnHF及QTV,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的LF/HF大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壁心肌梗死组SDNN、RMSSD、SDNNIndex、LnTF、LnLF、LnHF及QTV均低于非前壁心肌梗死组,前壁心肌梗死组的LF/HF大于非前壁心肌梗死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SDNN、RMSSD、SDNNIndex、LnTF、LnLF、LnHF及QTV均低于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LF/HF大于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V及QTV降低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部位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关,对预测AMI的病情及猝死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于G6PD/6GPD比值法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测定试剂盒性能分析

    目的:对基于G6PD/6GPD比值法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测定试剂盒进行性能分析.方法:从试剂盒灵敏度、重复性及与对照试剂盒进行临床对比方面评价试剂盒的性能.结果:试剂盒对G6PD和6PGD的分析灵敏度分别为0.03 U/gHb和0.02 μg/ml;20次检测质控品C1和C2,变异系数分别为4.18%和6.12%;该试剂盒对1000例临床样本的敏感度、特异性及总符合率均为1.00,误诊率为0.001,漏诊率为0,P=1.000>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pa=0.962(P<0.01),广州丰华公司的试剂盒与对照试剂盒的临床检测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结论:广州丰华公司的试剂盒操作简单,结果可靠,由于该方法能检出G6PD缺乏症杂合子,弥补了荧光法检测G6PD缺乏症的不足,更适合推向市场.

    作者:郭锐;朱丽东;冯健明;徐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索不同手术治疗时机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在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随机选出45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手术时机分成A组和B组,其中A组患者为发病6h内行手术治疗,B组患者为发病后6-24h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14d的GOS评分明显高于B组,且治疗3个月后的ADL评分明显低于B组,P< 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给予手术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金涛;刘明发;徐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