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宝华
根据WHO的相关预测,到2020年,全球范围内死亡的首要原因必将是心血管疾病,而在心脏疾病中,心力衰竭是终阶段.急性左心衰竭的概念为,左心室排血量因为急性心脏病变而急剧、明显减少,引发组织、器官的灌注不足以及肺的急性淤血的一类综合征.从临床实践来看,急性左心衰竭非常常见,且属于危急重症,其临床症状主要有大汗、发绀、咯痰以及呼吸窘迫等,甚至病情快速进展而引发心源性昏迷及休克甚至死亡.对急性左心衰竭病人的院前有效急救干预措施对于患者病情的缓解、抢救成功率的提升以及致残率、致死率的降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主要对院前急救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结论,现进行详细报道.
作者:路晔;张辰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中管状胃加幽门成形术与传统食管全胃吻合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确诊为食管癌的9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食管全胃吻合术,观察组50例采用管状胃加幽门成形术.对患者术后2年进行随访,比较评估2组术后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中,6月内管状胃加幽门成形术患者生活治疗优于传统食管全胃吻合术后(P<0.05),在1年及2年2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胃加幽门成形术对食管癌术后可提高早期生活质量,对远期患者生活质量无显著提高.
作者:黄耀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采用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干预措施的疗效,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进行观察,以了解患者的血压状况,从中判断所产生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前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施以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其临床疗效有着积极作用,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裴迎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使用OsteoMed M3钉板内固定及丝线组固定疗效.方法:选择多节段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等颈椎疾患35例,术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OsteoMedM3钉板组手术时间2.74±0.54h,出血量175±77ml,丝线组手术时间3.34±0.9h,出血量300±204ml,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实施抗生素等常规治疗,两组未出现神经损伤、伤口感染等并发症.OsteoMed M3钉板组随访时间9~31月,平均17.3月;丝线组随访时同6~32月,平均16.1月.复查MRI或CT示两组门轴侧沟槽达骨性融合,未发现完全再关门病例,OsteoMed M3钉板组无螺钉松动.结论:OsteoMed M3钉板系统是颈后路单开手术理想的内固定材料,易于塑形,操作安全简单,可重建后方附件结构的完整性,减少了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少,且费用低廉,是替代传统单开门手术的理想术式.
作者:席新华;胡孔和;吴强;冯宗玉;包拥政;朱文刚;李文俊;何小龙;钟学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胺碘酮在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时所用方法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利多卡因治疗,研究组50例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在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具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家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腕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效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4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直视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腕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和总有效率的优于对照组桡骨远端C型骨患者(P<0.05).结论: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评分和疼痛评分,还能提高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作者:刘东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益肾逐瘀止血汤联合缩宫素对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行药物流产术的120例早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待绒毛球排出后立即注射缩宫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肾逐瘀止血汤,比较两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和清宫率.结果:观察组中52例出血时间小于14d,34例阴道出血量小于月经量,26例阴道出血量大于等于月经量者,仅有2例行清宫术,与对照组相比,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预行药物流产术的早孕患者,联合使用益肾逐瘀止血汤与缩宫素,能明显缩短其阴道出血时间及减少阴道出血量,同时还能降低其清宫率,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赖力耘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布洛芬颗粒的有关物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醋酸钠缓冲液(取醋酸钠6.13g,加水750ml使溶解,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2.5)-乙腈(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3nm.药品中杂质与标准品保留时间完全吻合,供试品溶液中的主要杂质(tR=12.11min)的UV扫描图和2-[4-(2-甲基丙烯基)苯基]丙酸的UV扫描图一致.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
作者:于广华;张凤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子宫腺肌病患者手术前后性功能的评价,比较经阴道金子宫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8月至2013年6月因子宫腺肌病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共75例,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组、子宫动脉栓塞术组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组各25例,应用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对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的性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术前3组患者的性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子宫动脉栓塞组的性功能评分高于全子宫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病灶切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子宫动脉栓塞术组的性功能评分高于全子宫切除组和病灶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较全子宫切除术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性功能有保护性的作用.
作者:陈莉婷;陈向东;汪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入住我科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5人.对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方式,对观察主诉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运动指导的全程护理.结果:在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后的血压血糖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减少并发症发生、控制血糖和血压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在古镇9个社区于2014年7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8000余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出800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将其分组并编号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社区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护理管理,对比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且SF-36量表各个维度的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的社区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助于促进患者血压的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今后还应进一步深入研究该护理服务模式,以更好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务.
作者:黎月银;汪顺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和分析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与血糖控制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规律比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血糖控制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玉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索不同手术治疗时机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在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随机选出45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手术时机分成A组和B组,其中A组患者为发病6h内行手术治疗,B组患者为发病后6-24h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14d的GOS评分明显高于B组,且治疗3个月后的ADL评分明显低于B组,P< 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给予手术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金涛;刘明发;徐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一种血透前管路预冲方法在同等预冲量下能缩短预冲时间、减少对透析器的拍打并能充分的排净透析器血路及旁路的空气,从而为透析顺利、安全进行做好准备.方法:抽取透析前管路预冲100例次,50例次做为对照组采用原预冲方法即连接好管路后开动转泵预冲,预冲速度不作调整、预冲时透析器方向不作调整,并且血路及旁路同时进行预冲;另50例次作为实验组采用渐进式预冲方法,即连接好管路后先行血路预冲,待整个血路管充满盐水后预冲速度及透析器方向均进行调整,且血路及旁路分别进行预冲.比较两种预冲方法在时间、拍打透析器及预冲后遗留气泡量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在时间、预冲后遗留气泡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及拍打透析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渐进式预冲方法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更好的预冲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介绍使用.
作者:缪碧丽;邓海燕;邓琼丽;邓秀丽;包佩红;卢小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以及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已确诊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应用化痰、平喘药物,同时配合氧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每日一次睡前吸入噻托溴铵18ug,治疗时间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肺功能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CAT评分值、肺功能显著改善;hs-CRP、TNF-α、IL-6等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下降.结论:噻托溴铵能够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的水平.
作者:兰风金;孙志芬;曲桂红;张媚霞;张金焕;李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衰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于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急性心衰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另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显著要高(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心率、BNP、呼吸均显著下降,血氧饱和度显著上升(均P<0.05),而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急性心衰采用参附注射液佐治,能够显著改善病人心功能,降低BNP水平,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禤志平;祝小林;刘慕翔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喹诺酮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6例老年SCAP患者依据入组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各78例.治疗1组给予β-内酰胺类3、4代抗生素,治疗2组在治疗1组的基础上给予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患者临床稳定时间、治疗失败率、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等,并对不良反应加以监测.结果:治疗1组总有效率60.26%,治疗2组总有效率85.90%;两组患者比较,临床稳定时间(t=9.71,P<0.05)、治疗失致率(X2=13.03,P<0.05)、ICU住院时间(t=3.35,P<0.05)及病死率(X2=17.13,P<0.05)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喹诺酮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较单纯使用β-内酰胺类疗效显著,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复杂性阑尾炎患儿100例设置为常规组,另选取同时间内收治的100例非复杂性阑尾炎惠儿设置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与脓液量明显短于及少于常规组,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另外,比较两组患儿的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切口感染与肠梗阻发生率等参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杂性与非复杂性阑尾炎的病理本质具有一定的区别,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均可获得较为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手术方法安全有效,值得推荐并采纳.
作者:叶晓烁;吴宙光;王建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斑蝥胶囊对肝癌晚期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40例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确诊为肝癌晚期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患者进行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70例)在此基础上加服斑蝥胶囊,另设70例正常人群作为空白对照组,观察三组不同的T细胞、NK细胞的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CD3+T细胞及NK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10天及30天,研究组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以及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0天及30天后,CD8+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可以增强肝癌晚期患者的T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患者免疫能力,遏制肿瘤细胞的扩散.
作者:王大荣;罗红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Sema4D与c-met表达及其与微淋巴管密度(LMVD)和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5例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Sema4D与c-met表达,检测微淋巴管密度(LMVD),依据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分组并进行组间比较,同时以78例非三阴性乳腺癌及22例正常乳腺组织标本做对照.结果: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Sema4D与c-met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其在非三阴性乳腺癌及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Sema4D与c-met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713,P<0.05).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LMVD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P< 0.05);Sema4D、c-met阳性表达组的LMVD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Sema4D表达在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及是否远处转移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met表达在淋巴结转移数目及是否远处转移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ema4D与c-met的高表达可能促进三阴性乳腺癌淋巴管的新生、淋巴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押制剂的研究有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淋巴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新方法.
作者:蒋冰;黄波;蔡存伟;刘骞;王正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