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科急诊急性腹痛216例临床分析

徐达明

关键词:内科急诊, 急性腹痛, 临床分析
摘要:导致急性腹痛的原因有多种,如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急性肠胃炎、消化性溃疡等,一旦出现急性腹痛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时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要及时送医院治疗,以免耽搁佳救治时间[1].就诊过程中对患者病因的确诊是首要的问题.本研究主要以我院收治的216例急诊急性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引起内科急诊急性腹痛的疾病种类,现报告如下.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Ⅰ、Ⅱ类切口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监测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Ⅰ、Ⅱ类切口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一步提供干预措施.方法:采取前瞻性调查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方式,对医院2012年手术科室住院患者Ⅰ、Ⅱ类切口手术部位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病例4 285例,发生手术部位相关性医院感染共17例,感染率为0.40%;Ⅰ类切口手术1 044例,发生医院感染2例,感染率为0.19%;Ⅱ类切口手术3 241例,发生医院感染15例,感染率为0.46%.按不同手术危险指数级别统计:危险指数评分为0分病例共1 764例,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病例;危险指数评分为1分病例共1 479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4例,感染率为0.41%;危险指数评分为2分病例共978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1例,感染率为1.12%;危险指数评分为3分病例共64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2例,感染率为3.12%.结论:对不同危险指数手术患者进行针对性主动实施全程监测跟踪,及时控制和降低危险,可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

    作者:李秋兰;李国君;莫秀嫦;王振文;付桂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内科急诊急性腹痛216例临床分析

    导致急性腹痛的原因有多种,如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急性肠胃炎、消化性溃疡等,一旦出现急性腹痛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时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要及时送医院治疗,以免耽搁佳救治时间[1].就诊过程中对患者病因的确诊是首要的问题.本研究主要以我院收治的216例急诊急性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引起内科急诊急性腹痛的疾病种类,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达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改良后的股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在NICU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股静脉穿刺方法在NICU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108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股静脉留置针穿刺由两人协作边抽回血边穿刺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股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对2组不同方法置留置针的成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股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比传统股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成功率高,安全,并发症少,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同时也减轻护士的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杨莉;王忠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AKF-PD通过MAPK信号通路抑制肝星状细胞收缩

    目的:探讨氟非尼酮(fluorofenidone,AKF-PD)对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诱导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stellate cell,HSC)收缩的影响及对收缩纤维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凝胶收缩实验确定AKF-PD对HSC收缩的作用,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查AKF-PD对收缩纤维α-SMA、ERK及磷酸化ERK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ET-1使胶原凝胶面积显著缩小,而AKF-PD抑制ET-1诱导的胶原凝胶面积缩小.AKF-PD抑制ET-1诱导的α-SMA和p-ERK蛋白表达.结论:AKF-PD可通过阻断ERK-MAPK信号通路调控α-SMA表达,抑制肝HSC收缩从而达到降低门脉压的作用.

    作者:黄家明;胡薇;林晔;邱荣锋;温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赣南地区妊娠期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探讨及特点

    目的:探讨赣南地区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2年11月我院定期产检、孕前无糖尿病并于我院分娩的孕妇病例,所有孕妇均在孕24~28周进行75 g葡萄糖筛查试验,采用2010年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织(IA DPSG)推荐的GDM诊断的新标准进行诊断.结果:两组的年龄大于30岁、孕前体重指数≥25 kg·m-2、多次分娩史、不良孕产史(自然流产、死胎引产)、巨大儿分娩史、家族性遗传病史(特别是糖尿病、高血压史)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年龄、肥胖、多次分娩史、不良孕产史(自然流产、死胎引产)、家族遗传病史、巨大儿分娩史等是引发GDM发生的高危因素,对此类高危人群早期进行临床干预,从而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刘萍;李梅;叶洪云;邹前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消化性溃疡合并大出血的护理干预

    消化性溃疡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就是大出血.临床多表现为头昏、乏力、心悸、烦躁,严重者甚至出现休克….如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而在整个急救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我院在消化性溃疡并大出血的急救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袁桂华;傅莹;傅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012年某妇幼保健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妇幼保健专科医院医院感染发病特点,为修订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由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临床医师组成调查组,对2012年8月16日8点至8月17日8点在院的所有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实查率99.26%;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74%;医院感染率较高科室为儿康科(13.5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占36.36%;医院感染病原体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轮状病毒,占85.7%;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4.1%,其中一联用药占79.0%,治疗用药占44.7%,预防用药占46.7%.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较真实地反映了医院感染情况,为今后针对性地对重点科室、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开展目标性监测和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张琪;邹前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2型糖尿病胃轻瘫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2型糖尿病胃轻瘫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2型糖尿病伴胃轻瘫组(1组)、2型糖尿病不伴胃轻瘫组(2组)和健康人群组(3组),每组各40例,进行HP检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伴胃轻瘫组HP感染率87.5%,2型糖尿病不伴胃轻瘫组HP感染率40%,健康人群组HP感染率22.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HP感染率明显高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伴胃轻瘫者HP感染率明显高于不伴胃轻瘫者,HP感染与2型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相关,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测HP,在胃轻瘫症状出现前进行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节约医疗成本.

    作者:吴丽萍;谢宝强;洪水翔;肖芸珠;陈鸿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择期剖宫产术中处理宫颈粘液栓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择期剖宫术中用碘伏纱布垫和手术结束后从阴道用小刮勺行宫颈搔刮术清除宫颈粘液栓的手术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择期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 080例,随机被均分成两组.对照组(540例)用常规的剖宫产手术方法,术中未清除宫颈粘液栓.实验组(540例)改用剖宫产改良的手术方法,剖宫产术中用碘伏纱布垫和手术结束后从阴道用小刮勺清除宫颈粘液栓.观察两组产妇剖宫产术后24h内出血量和血性恶露的持续时间.结果:两组产妇产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700 mL者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产后实验组血性恶露在正常范围3~4d内、10 d内、15 d内转变为浆液性恶露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择期剖宫产术中用碘伏纱布垫和手术结束后从阴道用小刮勺清除宫颈粘液栓的手术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少产后出血,减少血性恶露的时间.

    作者:刘梅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永久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在临床上,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重要手段.而起搏器及导线是体内的一种异物,在术后可能发生囊袋感染、囊袋血肿、囊袋破溃等多种并发症,现将5年来安置永久起搏器后出现并发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莉莉;王凤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68例慢性阑尾炎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特征

    目的:探讨慢性阑尾炎的超声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对268例慢性阑尾炎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结合临床症状找出规律.结果:268例慢性阑尾炎的声像图表现可分为(1)卷曲型139例,占52%;(2)管壁增厚型83例,占31%;(3)异物阻塞型46例,占17%.结论:不同超声表现的慢性阑尾炎与对应的临床症状存在相关性.

    作者:易春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鼻内镜下鼻道开窗治疗上颌骨囊肿13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和评价在鼻内镜下经下鼻道开窗在上颌骨囊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13例上颌骨囊肿患者在鼻内镜下经下鼻道开窗,不刮除其余囊壁,使囊腔与下鼻道、上颌窦相通呈开窗状态,定期复查和随访.结果:所有病例均未出现长期反复感染,患者颌骨形态良好,未出现神经及临近重要结构损伤.术后6月~2.5年随访,术腔无积脓,囊肿无复发.结论:经鼻内镜下鼻道开窗治疗上颌骨囊肿是一种效果良好的治疗上颌骨囊肿的方法.

    作者:廖军;叶晓明;林伟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人股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为提高老年人股骨骨折手术成功率提供护理保障.方法:对我院骨科2010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9例股骨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股骨骨折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术前准备、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护理、功能恢复锻炼护理等多种护理措施后,均痊愈出院,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老年人股骨骨折手术难度大,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围手术期给予多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建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川崎病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K-MB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CK-MB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确诊为KD的患儿35例,其中10例有冠状动脉损伤,25例无冠状动脉损伤,另以健康儿童2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RP及CK-MB.结果:KD患儿治疗前血清CRP、CK-MB水平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AL组CRP、CK-MB水平明显高于NCAL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NCAL组治疗前CRP、CK-MB明显高于治疗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AL组CRP治疗前后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升高程度、持续时间与KD冠状动脉损伤密切相关;CK-MB则对判断KD患儿心肌损伤是一敏感指标,且可作为IVIG的疗效观察指标.

    作者:曾海江;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4小时尿标本留取错误原因分析与对策

    24小时尿蛋白标本留取是临床进行尿蛋白定量检测的标本留取方法之一,尿检结果不仅可以帮助确诊、预测病情发展,而且能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1].24小时尿液留取正确与否非常重要,留错了需要重留,不仅影响患者的情绪,而且易产生错误结果,也会延迟结果报告,甚至耽误治疗、用药.本科室于2013年6月~9月进行资料收集,将医嘱需留取24 h尿标本者及标本留取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进行登记,对登记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洪波;袁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咪唑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36例体会

    急性荨麻疹以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团,发无定处,忽起忽退,瘙痒不堪,消退后不留痕迹等为特点.笔者对2008年7月~2012年7月门诊36例急性荨麻疹患者采用咪唑斯汀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祖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非致残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非致残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2例急性非致残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在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结果:治疗组患者发生卒中7.9%,对照组患者发生卒中13.2%,二组相比,P<0.05.治疗组2例(2.6%)患者出现进展性脑梗死,对照组4例(5.3%)患者出现进展性脑梗死.两组中均1例出现中重度出血,出血发生率均为1.3%.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单独使用阿司匹林能降低卒中发生风险,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作者:邱锦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护士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知识调查及对策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护士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知识现状,为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本院150名护士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知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基层医院护士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知识有待提高,高年资护士对药物不良反应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年轻护士.结论:应加强护士对药物不良反应知识的培训,提高其监测和报告水平.充分发挥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终实施者和监护者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

    作者:朱玉洁;彭碧霞;钟瑜绿;彭冬玲;廖为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头颈肿瘤术后患者胃管置入术的研究进展

    在我国,头颈部肿瘤的年发病率为15.22/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4.45%[1].手术切除是治疗头颈肿瘤的主要手段.肿瘤切除手术破坏了机体原有的生理结构,患者术后1~2周内不能经口进食,为了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感染,鼻饲饮食成为解决营养的主要途径.由于术后口腔、颈部有较大的缺损,患者吞咽功能下降;术中组织受牵拉,致使鼻咽黏膜充血水肿,患者痛觉敏感度高;加之经历了手术的打击,患者身心疲惫,处于焦虑高峰,对插管产生恐惧和抵触心理,插管时极度不配合,加大了胃管置入难度.临床上使用常规方法插管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较低,给医务人员带来了困扰.现将头颈肿瘤术后鼻饲置管方法综述如下,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经验和启示.

    作者:邢秋燕;魏清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型去甲万古霉素-纤维蛋白胶磷酸钙缓释系统中抗菌素的体外释放规律

    目的:通过对比两种磷酸钙人工骨中去甲万古霉素在体外的释放规律,为新型载药缓释系统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适量去甲万古霉素粉末以生理盐水充分溶解,制成一定浓度抗菌素溶液,逐步稀释形成去甲万古霉素标准液的浓度梯度,在一定温度下,以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00-800 nm波段间进行连续扫描,取大吸收峰值处波长为以后测量的参考波长,将各浓度下测得的光密度(optical density下称OD值)导入SPSS13.0软件包中,计算溶液标准回归方程并检验之.分别将一定量新制备的两组材料试件投于生理盐水中持续浸提,定期更换试管取浸提液,在上述参考波长下测其光密度,代入方程计算各期浸提液中去甲万古霉素的浓度及累计释放量.结果:去甲万古霉素溶液在25℃条件下于226 nm波长处出现高峰,OD值随浓度x(mg·L-1)的标准回归方程为:OD =0.013x +0.173(R2=0.971,调整R2 =0.964,方程检验P=0.00),实验组维持有效浓度可达6周以上,较对照组明显延长.结论:纤维蛋白胶可明显延长载药缓释体系中抗生素的释放时间,早期遵循Higuchi's规律.

    作者:张飞;李奇;林荔军;何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