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华;林鹏;方先松;陈晓红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现顽固性低心排量综合征( LOCS)的治疗方法及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辅助的疗效分析。方法:本组28例瓣膜置换术后LOCS患者在药物纠治无效时均使用IABP辅助,并对辅助前后的循环指标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同时观察应用IABP的相关并发症及预后等情况。结果:28例患者使用IABP后循环指标均改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减少,使用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11例(39.28%)患者IABP辅助后期心功能仍无法恢复,低心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17例存活患者应用IABP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其中5例行气管切开。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心排量综合征患者应用IABP辅助,可减少心脏负荷,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助于心脏收缩功能恢复,改善重要脏器循环,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IABP是成功救治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心排量综合征患者的重要手段。
作者:熊健宪;李文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自制引流管在腹部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3例腹部切口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2)和对照组(n=41)。对照组给予乳酸依沙吖啶溶液纱条引流至切口愈合或换药至肉芽生长新鲜后行二期缝合;治疗组给予自制引流管引流。结果:治疗7天后,治疗组疗效为(2.6±0.3)分,对照组为(1.8±0.9)分,经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模拟视觉评估、治愈时间、平均换药次、切口瘢痕宽度及换药费用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自制引流管引流治疗腹部切口感染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对乳腺癌患者诊疗行为的影响程度。方法:选择43例接受传统治疗模式的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未入径组),52例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组(入径组),对比两组的平均住院总费用、平均住院药品费用、平均住院日、药占比。结果:研究组平均住院总费用为13820.6元,少于对照组14889.8元(t=3.88,P<0.01);研究组平均住院药品费用为3703.5元,少于对照组5225.5元(t=8.70,P<0.01);研究组平均住院日为12.6天,低于对照组14.2天(t=4.47,P<0.01);研究组药占比为26.8%,低于对照组35.1%(t=13.91,P<0.01)。结论:临床路径应用到乳腺癌患者治疗过程后,对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成本、规范诊疗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可获得较好的实施效果。
作者:张凯清;黄文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的影响,并分析护理干预后效果。方法:以218例首次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且符合CCMD-III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9例。对照组采取氯氮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体重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体重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体重指数均高于入院时体重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有一定的影响,采取护理干预后,能有效缓解体重增加情况。
作者:叶秀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58岁。入院前5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全程肉眼血尿2次,量中,无血块混杂,无腰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腹痛腹胀,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等。就诊当地医院,门诊查B超:“泌尿系未见明显异常”,后肉眼血尿自行消失,未进一步诊治。5个月来偶有少量肉眼血尿,无腰痛,无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饮水后血尿症状缓解,未予重视,仍未进一步诊治。10天前再次出现排全程肉眼血尿,量多,混杂较多血块,无腰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排尿困难,无面色苍白等。于当地医院止血等对症治疗后,肉眼血尿症状缓解;为进一步诊治而就诊,彩超示:“膀胱右前壁实质性占位考虑恶性肿瘤”;CT示:“膀胱及其上方囊实性占位,考虑脐尿管囊肿并恶性肿瘤可能”(图1-2);膀胱镜检查:“膀胱巨大占位”,膀胱镜活检病理示腺癌,分化Ⅱ-Ⅲ级。遂拟“脐尿管癌”收住院,行膀胱切除术。
作者:张文书;张望望;杨庆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99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分为雷贝拉唑治疗组(观察组)101例,奥美拉唑治疗组(对照组)98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胀、反酸、嗳气等症状的缓解和消失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腹痛消失时间无统计学意义(t=0.47,P=0.656)。治疗第一天观察组腹痛消失为17.17%,对照组为14.43%,无统计学意义(χ2=0.276,P=0.599)。两组治疗后24 h腹痛缓解和白天腹痛缓解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而夜间腹痛缓解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腹胀、反酸和嗳气症状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且雷贝拉唑治疗的短期疗效更为理想。
作者:谢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牵正止痛汤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52例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片,治疗组口服牵正止痛汤。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三叉神经痛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为84.6%,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两组临床疗效相当;两组安全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治疗组安全性优于对照组。结果: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采用牵正止痛汤治疗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映辰;程齐来;贺新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二维模式结合实时三维成像的表面模式以及骨骼模式诊断胎儿脊柱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00例中孕期受检并诊断为脊柱畸形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00例中孕期受检胎儿中共检出脊柱畸形胎儿19例,经引产后病理解剖或者X线摄片等方式证实,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产前超声二维模式结合实时三维模式的表面成像以及骨骼成像对于准确、全面诊断胎儿脊柱畸形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曾庆新;任苓;叶军;程玲;游宇光;陈卫华;吴牡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注射液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对血压影响的疗效。方法:4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胎儿娩出断脐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舌下含服卡孕栓1 mg,实验组:胎儿娩出断脐后子宫切口上缘注射缩宫素20 U,子宫切口下缘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 mL,12 h后臀部肌内注射益母草2 mL。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方法无升高血压及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明显升高血压且有恶心呕吐腹泻及寒战高热不良反应。两组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注射液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好且对血压无明显影响,安全、无不良反应、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特别适合基层医院。
作者:蓝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冠心病( 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AD)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长的趋势,并有年轻化发展趋势,其并发症多,死亡率高[1]。目前冠心病检查手段包括心电图、常规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心肌声学造影,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心脏磁共振检查,冠状动脉多层 CT 血管造影等,其中常规超声心动图以操作简便、无放射性、价格低廉、可重复性高等优势应用为广泛,其中 M型超声心动图的 Teichholz 法及二维超声双平面Simspon’法在形态正常的左心室的容积及射血分数的评估中非常普遍,但是当左心室发生形变、扩大、甚至室壁瘤(如冠心病心肌梗死时),左心室失去原有的椭圆体时,这两种方法评价左心室的容积及射血分数的价值明显下降[2]。由于M型超声心动图的Teichholz法及二维超声双平面Simspon ’法是基于左心室的形态假设前提下制定[3],即假设左心室为标准长椭圆体,其长轴:短轴等于2:1。因此冠心病左心室功能信息的评估迫切需要寻找其它无损伤性、准确的方法。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是近年来在超声领域中研究心肌运动与心室功能的新技术,本文对RT-3 DE及2 D-STI的成像原理、评价冠心病的心功能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盛燕玲;叶军;游宇光;陈卫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在判断窒息新生儿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NICU住院的窒息足月新生儿60例为研究组,其中轻度窒息30例,重度窒息30例。随机选择同期本院产科出生的无窒息及无产伤的正常足月新生儿30例。分别检测两组患儿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mAlb/Cr)。结果:重度窒息组尿mAlb/Cr异常率为73.33%(22/30),轻度窒息组尿mAlb/Cr异常率为26.67%(8/30)(P﹤0.05);重度窒息组尿mAlb/Cr为(3.26±1.16)mg·mmol-1,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2.17±1.02)mg ·mmol-1和对照组的(0.98±0.84)mg·mmol-1(P﹤0.05);轻度窒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和肾损害密切相关,是窒息新生儿早期肾损害监测的灵敏、有效的指标。
作者:张俊;杨嘉琛;朱绪亮;程卡米;李海珍;陈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改良超滤在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中的应用。方法:1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改良超滤组(80例)及常规超滤组(80例),分析160例患者接受心脏直视手术时体外循环中的临床资料。结果:体外循环结束当时抽血样查血气分析,改良超滤组:血红蛋白(hb)>11 g·L-1,乳酸(Lac)<2.0 mmol·L-1;常规超滤组:血红蛋白(hb)9 g·L-1,乳酸(Lac)3.3 mmol·L-1。结论:在体外循环中应用改良超滤技术,可以提高术后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降低乳酸水平,减少体外循环后发生炎症反应综合征。
作者:蔡隆仁;钟丰文;罗列;唐志洁;曾淦华;吉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动态评价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通过TCD检查60例首次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根据患者是否规律服用阿托伐他汀分为服药组和非服药组各30例,发病3个月后再次随访TCD。结果:发现服药组患者发病3个月后双侧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较发病1周内有上升(P﹤0.05),搏动指数(PI)较发病1周内有下降(P﹤0.05)。非服药组患者发病3个月后双侧MCA 的PI、血流速度均较发病1周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善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陈朝晖;廖祥中;谢东明;赖丽萍;余海;刘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国产陶瓷托槽的粘结性能,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60颗上颌前磨牙包埋后随机分成6组,分别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粘结剂、化学固化复合树脂粘结剂粘结国产陶瓷托槽、进口陶瓷托槽、国产金属托槽,用Instron万能材料力学实验机测试其抗剪切强度,同时计算牙面粘结剂的残留指数( Adhesive Remnant Index, ARI),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国产陶瓷托槽与进口陶瓷托槽、国产金属托槽之间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统计结果显示2种粘结剂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ARI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陶瓷托槽的抗剪切强度明显低于进口陶瓷托槽和国产金属托槽;国产陶瓷托槽无论与光固化复合树脂粘结剂还是化学固化复合树脂粘结剂联合使用,都能满足临床需要;所有组别中,粘结破坏多位于托槽与粘结剂界面。
作者:张秋芳;李志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河源地区围产期出生缺陷的临床现状。方法:回顾分析2010~2012年孕满28周至生后一周所有的出生缺陷情况,分析其发病现状并寻找合适的防治策略。结果:本地区2010~2012年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11.11‰,发生率居前5位的为水肿胎2.22‰、先心0.88‰、多指0.82‰、脑积水0.80‰、唇腭裂0.75‰。结论:目前本市出生缺陷仍然偏高,干预措施不足,降低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任务重,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预防出生缺陷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余凤;钟玉旋;杨心琼;欧四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炉甘石用于水疱大疱性皮肤病治疗与护理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水疱大疱性皮肤病用炉甘石治疗与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4.76%,治疗时间一般10~12天。观察组总有效率100%,治疗时间一般4~5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炉甘石用于水疱大疱性皮肤病治疗效果明显,经济方便,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安全,疗效短,愈合后不留疤痕,保护了皮肤的完整性,发挥了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减少了皮肤破烂的发生,有效的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叶水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流产后关爱( PAC)服务在流产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则按常规处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PAC服务措施的干预,宣传保健知识,并分别于术后1~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掌握患者的避孕、月经、重复流产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避孕知识和流产后保健知识掌握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重复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AC对女性流产后有效避孕干预效果明显,为女性生殖健康和身心健康做好保障。
作者:黄小青;吴闽君;张六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分析本市健康育龄妇女高危型hPV感染情况。方法:2013年7~12月参加本市“免费两癌筛查”妇女共7852人次,对人群中农村户口、城镇户口、外来人口高危型hPV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接受筛查妇女总人数7852人次,高危型hPV阳性人数434人次(阳性率5.5%),其中农村户口4324人次,高危型hPV阳性人数261人次(阳性率6.0%);城镇户口3009人次,高危型hPV阳性人数137人次(阳性率4.6%);外来人口519人次,高危型hPV阳性人数36人次(阳性率6.9%)。结论:三组人群高危型hPV阳性人数,外来人口、农村户籍的比城镇户籍更高,应加强外来人口及农村户籍人口的宫颈防癌力度。在人群中以高危型hPV-DNA检测作为宫颈癌初筛手段,适用于大规模的筛查及细胞学技术人才缺乏地区。
作者:艾红云;罗建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甘露醇对急性颅内高压征危重患儿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 TCD)监测25例急性颅内高压征危重患儿,使用甘露醇前、后大脑中动脉频谱形态和血流速度变化。结果:23例急性颅内高压患儿注射甘露醇0.5 h后收缩期峰流速( Vp)、舒张期末血流速度( Vd)、平均血流速度( Vm)均增加,搏动指数(PI)降低(P﹤0.05),20例TCD频谱改变呈高阻力型,2例注射甘露醇前后均无脑血流信号。结论:急性颅内高压患儿使用甘露醇治疗可改善脑血流灌注,但对于TCD频谱变化明显异常、舒张期血流消失或反向血流的患儿甘露醇疗效不佳,预后差。
作者:罗开源;王华彬;钟小明;罗娟娟;王长浦;廖红群;赖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