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8例瓣膜置换术后顽固性低心排应用IABP的临床分析

熊健宪;李文通

关键词:瓣膜置换术, 低心排量综合征,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现顽固性低心排量综合征( LOCS)的治疗方法及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辅助的疗效分析。方法:本组28例瓣膜置换术后LOCS患者在药物纠治无效时均使用IABP辅助,并对辅助前后的循环指标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同时观察应用IABP的相关并发症及预后等情况。结果:28例患者使用IABP后循环指标均改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减少,使用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11例(39.28%)患者IABP辅助后期心功能仍无法恢复,低心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17例存活患者应用IABP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其中5例行气管切开。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心排量综合征患者应用IABP辅助,可减少心脏负荷,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助于心脏收缩功能恢复,改善重要脏器循环,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IABP是成功救治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心排量综合征患者的重要手段。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效果的比较

    目的:研究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 ICU)56例行气管切开患者,其中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PDT)组30例,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 OT)组26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感染、术后出血、皮下气肿进行比较并分析。结果:PDT组比OT组的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切口感染率低、术后出血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气肿的发生率PDT组较OT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操作简便、快捷、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且轻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性、简易度和效价比优于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的微创气管切开术。

    作者:徐小强;罗琼湘;李焕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肥胖发生机制研究

    肥胖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通过对肥胖发生的生理、遗传及心理等方面的机制进行综述,分析当前影响肥胖发生的社会、遗传、饮食及缺乏运动等因素,旨在为引起人们对肥胖的重视与预防。

    作者:葛雪珍;何珏;孙文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胱硫醚-γ-裂解酶在过敏性休克死亡小鼠心肌组织中的死后变化

    目的:探讨胱硫醚-γ-裂解酶( cystathionine-γ-lyase,CSE)在过敏性休克小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通过注射卵蛋白( OVA)制作小鼠过敏性休克模型。将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即:PBS对照组、OVA模型组、OVA模型﹢炔丙基甘氨酸( PPG)组、OVA模型﹢硫氢化钠( NahS)组。各组小鼠致敏第3周诱发过敏性休克致死,未死亡小鼠1 h后颈椎脱臼处死动物。分别于死亡后即时(T1)、死亡后冷冻2 d(T2)和冷冻7 d(T3)三个时间点取心肌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心肌组织CSE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小鼠心肌组织中CSE呈弱阳性表达,OVA诱导的过敏性休克模型心肌组织中CSE呈阳性表达。给予外源性NahS后CSE在心肌组织中表达增强,而给予h2 S抑制剂PPG后,CSE在心肌组织中表达减弱较为明显。各组小鼠心肌组织在T1、T2、T3三个时间点CSE的表达变化不明显。结论:过敏性休克小鼠心肌细胞中CSE的表达增强,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查心肌组织中CSE的表达可为过敏性休克死亡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形态学参考指标。

    作者:肖海;刘瑞珍;赵真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NSE及脑电图在脑损伤综合征中早期诊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脑电图( EEG)在小儿脑损伤综合征( BDS)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67例脑损伤综合征患儿为观察组,35例非脑损伤综合征患儿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NSE检测及脑电图检查,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脑损伤综合征患儿NSE升高明显,脑电图异常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NSE、EEG对脑损伤综合征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可用作诊断指标之一。

    作者:刘耀宗;邱建武;蒋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三种不同托槽粘结强度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国产陶瓷托槽的粘结性能,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60颗上颌前磨牙包埋后随机分成6组,分别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粘结剂、化学固化复合树脂粘结剂粘结国产陶瓷托槽、进口陶瓷托槽、国产金属托槽,用Instron万能材料力学实验机测试其抗剪切强度,同时计算牙面粘结剂的残留指数( Adhesive Remnant Index, ARI),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国产陶瓷托槽与进口陶瓷托槽、国产金属托槽之间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统计结果显示2种粘结剂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ARI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陶瓷托槽的抗剪切强度明显低于进口陶瓷托槽和国产金属托槽;国产陶瓷托槽无论与光固化复合树脂粘结剂还是化学固化复合树脂粘结剂联合使用,都能满足临床需要;所有组别中,粘结破坏多位于托槽与粘结剂界面。

    作者:张秋芳;李志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贮存式自体输血在骨科择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贮存式自体输血在骨科择期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自体输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86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采用术前采血400 mL,在术中或术后回输,对采血前后及输血后各项血液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选择贮存式自体输血的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在采血时仅有1例出现轻度头昏,休息片刻即缓解。在血液回输时,无寒战、发热、过敏等输血不良反应,各项指标采血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贮存式自体输血科学安全有效,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输血方法之一。

    作者:刘小华;刘文俊;张子晖;李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社区整体护理对产妇产后心理健康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社区整体护理对促进产妇产后心理健康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80例产后访视中发现有产后心理疾病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健康护理,观察组除一般健康护理外,结合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要求,对产后访视进行全方位整体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等内容。分析两组患者SDS、SAS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产妇产后心理健康问题,患者易于接受、易学易用,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梅娟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改良型中心静脉置管护理方法对预防CRBSI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RBSI)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158例重症监护病房内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运用改良型方法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护理(观察组),及采用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护理(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1.9%,较对照组11.3%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和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临床护理方法比较,改良型护理方法能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聂亮;谢艳梅;幸莉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甘露醇对急性颅内高压危重患儿脑血流的影响

    目的:探讨甘露醇对急性颅内高压征危重患儿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 TCD)监测25例急性颅内高压征危重患儿,使用甘露醇前、后大脑中动脉频谱形态和血流速度变化。结果:23例急性颅内高压患儿注射甘露醇0.5 h后收缩期峰流速( Vp)、舒张期末血流速度( Vd)、平均血流速度( Vm)均增加,搏动指数(PI)降低(P﹤0.05),20例TCD频谱改变呈高阻力型,2例注射甘露醇前后均无脑血流信号。结论:急性颅内高压患儿使用甘露醇治疗可改善脑血流灌注,但对于TCD频谱变化明显异常、舒张期血流消失或反向血流的患儿甘露醇疗效不佳,预后差。

    作者:罗开源;王华彬;钟小明;罗娟娟;王长浦;廖红群;赖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清MMP-1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1( MMP-1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30例甲状腺良性肿物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其MMP-11抗体浓度。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前血清MMP-11抗体浓度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MMP-11表达水平较良性病变和健康体检者显著升高,因此,血清MMP-11检测可用于术前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诊断存在实际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金日群;黄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鸡蛋蛋黄的研究进展

    鸡蛋蛋黄的特殊口感和良好的乳化性使它成为许多食品的重要组成成分。随着食品科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蛋黄的化学成分和生物学功能正在进一步完善,低胆固醇蛋黄制品正在开发。同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来自鸡蛋卵黄的蛋黄油发挥着清热解毒消肿、滋阴养血润燥、敛疮生肌长肉之功效。

    作者:熊丝丝;龚千锋;宁希鲜;李于益;刘健;应亚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乳腺癌临床路径管理对住院费用及天数的影响

    目的:探讨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对乳腺癌患者诊疗行为的影响程度。方法:选择43例接受传统治疗模式的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未入径组),52例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组(入径组),对比两组的平均住院总费用、平均住院药品费用、平均住院日、药占比。结果:研究组平均住院总费用为13820.6元,少于对照组14889.8元(t=3.88,P<0.01);研究组平均住院药品费用为3703.5元,少于对照组5225.5元(t=8.70,P<0.01);研究组平均住院日为12.6天,低于对照组14.2天(t=4.47,P<0.01);研究组药占比为26.8%,低于对照组35.1%(t=13.91,P<0.01)。结论:临床路径应用到乳腺癌患者治疗过程后,对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成本、规范诊疗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可获得较好的实施效果。

    作者:张凯清;黄文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1例散发婴幼儿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临床分析及耐药监测

    目的:了解婴幼儿鼠伤寒沙门菌肠炎的临床特点及对抗生素的耐药监测。方法:对31例散发性鼠伤寒沙门菌肠炎的临床资料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例中,2例因家属要求转院,2例好转自动出院,其余均治愈;药敏试验显示,对青霉素、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噻肟耐药率较高,对泰能、头孢噻肟/克拉维酸、磷霉素敏感性较高。并发现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17株,耐泰能株3例。结论:鼠伤寒沙门菌肠炎多见小于2岁的非母乳喂养儿,主要表现为解粘液便或血便,伴有发热等。目前,鼠伤寒沙门菌耐药严重,对常见的头孢三代抗生素耐药率高,选用抗生素时应参考药敏试验。

    作者:黄应希;周飞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3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 APC)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 B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例Barrett食管患者进行镜下APC治疗,术后予埃索美拉唑维持12个月,分别于3、6、12个月各进行一次内镜随访,对其疗程、疗效、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30例均完成治疗,其中26例仅需1次APC治疗。随访12个月发现29例(96.67%)Barrett食管成功消除,1例复发。未出现出血、穿孔及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BE安全有效。

    作者:黄海辉;张小敏;李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毫针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临床探索

    目的:探讨针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治疗效果。方法:以临床收治的17例青少年网络成瘾者为研究对象,取其内关、神门、三阴交、足三里、关元、太冲等穴位配伍行针刺治疗4周,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及SCL-90量表评价疗效,对治疗前后心理测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IAT量表得分治疗后(54.76±6.71)低于治疗前(64.12±3.2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899,P﹤0.001)。治疗前,研究组SCL-90各因子得分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结束时,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其他等5个因子得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抑郁、焦虑等2个因子得分与对照组无差异( P>0.05)。结论:针刺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有良好效果。

    作者:陈伟;罗江洪;王井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皮椎体成型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体会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型术( PVP)治疗老年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疗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46例老年患者,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后,采用PVP技术治疗,观察其效果。结果:本组PVP穿刺注射成功率100%,患者术后24~48 h腰痛明显缓解即可下床活动,无因骨水泥椎体外泄露造成神经压迫症状。随访3~15个月,平均7.5个月,40例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2例疼痛无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总有效率为95.65%。结论:应用PVP技术治疗老年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能缓解腰背痛迅速,可提早离床活动,提高患者受伤后的生活质量,并且可以有效增加压缩椎体的厚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小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家庭单位下高血压前期社区护理干预效果比较

    目的:研究并分析家庭单位下高血压前期社区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2年6月社区内舒张压在80~90 mmhg、收缩压在120~130 mmhg范围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共40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对于高血压前期患者定期组织管理培训课程,制定好饮食与运动指导方案,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饮食、运动情况,根据患者与家属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健康问题进行指导,统计干预前后患者生化指标变化情况、不良生活方式变化情况以及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本研究入组的40例患者与54例家属都顺利的完成随访。结果显示,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降低,运动次数与运动时间得到有效的提升,干预后患者不良生活方式也得到有效的改善,患者与家属对于高血压知晓情况也显著优于护理干预前,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家庭单位下的高血压前期社区护理模式成效显著,值得在社区中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同时,为了强化教育效果,社区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与责任意识,掌握沟通的技巧,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发挥出社区服务中心的作用。

    作者:蓝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河源地区围产期出生缺陷现状调查与防治策略

    目的:分析河源地区围产期出生缺陷的临床现状。方法:回顾分析2010~2012年孕满28周至生后一周所有的出生缺陷情况,分析其发病现状并寻找合适的防治策略。结果:本地区2010~2012年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11.11‰,发生率居前5位的为水肿胎2.22‰、先心0.88‰、多指0.82‰、脑积水0.80‰、唇腭裂0.75‰。结论:目前本市出生缺陷仍然偏高,干预措施不足,降低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任务重,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预防出生缺陷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余凤;钟玉旋;杨心琼;欧四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五加生化胶囊联合催产素用于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五加生化胶囊联合催产素用于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自愿要求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随机分成观察组(350例)和对照组(342)例。观察组常规服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并于服用第3天米索前列醇前0.5 h加服五加生化胶囊(6粒·次-1,Bid)5天。B超确诊绒毛排出后连续3天肌注催产素(10 u·次-1,每天2次)。对照组仅服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高,流产后出血量、出血时间及月经复潮时间优于对照组( P﹤0.05,或P﹤0.01)。结论:五加生化胶囊联合催产素可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量多、出血时间长,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了流产后月经复潮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邓晓燕;杨晓凌;麦健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马铃薯联合田七粉外敷治疗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马铃薯联合田七粉外敷治疗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的效果。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发生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72例,均分为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湿敷;试验组采用切片马铃薯贴覆联合田七粉外敷。对比两组疗效、血肿消退、局部硬结及血流量情况。结果:试验组(100%)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86.11%)。试验组血肿消退快速,未出现局部硬结,血流量多在200~300 mL·min-1内。两组疗效及各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 P均﹤0.05)。结论:马铃薯联合田七粉外敷后血肿消散部位效果好,有利于保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通道,使血液透析够正常进行;内瘘血肿吸收快,疼痛时间缩短,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吴细英;沈朝莲;黄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