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前房积血28例治疗体会

王海菊

关键词:外伤性前房积血, 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28例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量越少吸收越快,大部分患者积血吸收时间为1-5d;仅少部分患者出现前5 d再出血的情况;治疗后患者的视力有着明显的提高;外伤性前房积血可伴有继发性青光眼、角膜血染、玻璃体积血、视网膜下出血等并发症.结论:我院收治的28例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经及时有效的治疗,疗效显著,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视功能得以恢复.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清肺解毒汤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清肺解毒汤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68例,将其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机械通气、预防感染、早期肠胃营养支持等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清肺解毒汤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和血清PCT水平等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73.53%的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患者94.12%的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hs-CRP)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时应用清肺解毒汤的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值得将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汪白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45例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出血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用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8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出血患者45例,经常规止血处理无效后转为改良B-Lynch缝合术进行救治.结果: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后疗效显著,无1例患者由于血液循环不良或再出血而进行再次手术,无1例有并发症.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孔敏蓉;金玉杰;龚丹丹;张贵娟;李军;刘波;林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整体护理对重度脑外伤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在重度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分析应用整体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其对患者精神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为临床脑科护理奠定基础.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6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78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各39例的试验组和对照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经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DS和SAS的评分情况发现,经整体护理模式的试验组SDS和SAS的评分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应用整体护理的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5%,38/39)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76.9%,30/39),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重度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整体护理模式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情况,为临床脑科护理奠定基础,应广泛推广.

    作者:李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反思性教学在口腔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反思性教学在口腔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运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新入职18名护士,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反思性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培训前后采取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教学效果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实验组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自信心及求知欲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反思性教学有助于提高新入职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培训的效果.

    作者:吕艳;王梅;贾辰;秦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比索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11月我院因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需治疗患者24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2组,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利尿+扩血管+抗心衰),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比索洛尔,每组12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恢复效果和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LADD、LVEF和6min行走距离高于对照组,LVEDD和LVESD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临床效果较好,超声心动图指标恢复好,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孙红周;刘霄霄;张万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在结肠癌根治术中治疗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20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根治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根治术,对两组近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淋巴结清除数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0%,低于对照组16.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内患者复发率、死亡率对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及死亡率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根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疗效肯定,患者术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能有效减少术后复发率,降低死亡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袁炜嗣;庄丹;林锡汉;洪建文;谢昭雄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8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采用骨化三醇联合钙剂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联合钙剂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用药方法,观察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8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设联合用药治疗组与骨化三醇治疗组,每组各随机分配研究对象44例,组间临床资料基本保持一致,可比性充分.根据分组,对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予以骨化三醇联合钙剂进行治疗,对骨化三醇治疗组患者仅予以骨化三醇进行治疗,并随访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骨化三醇治疗组,同时治疗后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的骨密度较骨化三醇治疗组显著更高,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较骨化三醇治疗组明显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单纯应用骨化三醇而言,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予以骨化三醇和钙剂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可以取得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更为有效的提升患者骨密度,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应用实践.

    作者:谭进红;陈祥杰;卢盛华;曹嘉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频超声微钙化显示技术在辨别乳腺疾病中的重要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微钙化显示技术在辨别乳腺疾病中的重要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00例乳腺病变患者,均行高频超声检查,分析乳腺病变微钙化特征与乳腺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超声结果示微钙化型247例,且多见于恶性肿块,粗钙化型和弧形钙化型多见于良性肿块,良、恶性钙化类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直径≤2cm的肿块共检出166例,钙化发生率为4.01%,直径>2cm的肿块共检出134例,钙化发生率为38.1%,组间比较,P>0.05,说明钙化与肿块大小无关;超声结果示微钙化型247例,诊断符合率为82.3%(247/300);超声定性分组中良性111例,恶性189例,灵敏度为83.0%(171/206),特异度为80.9%(76/94).结论:乳腺病变内微钙化灶是辨别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重要指标,应予以重视.

    作者:王瑞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生化汤结合失笑散在产后胎盘残留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生化汤与失笑散联合治疗产后胎盘残留的临床运用价值进行观察.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所接收的84例产后胎盘残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联合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缩宫素治疗,在此基础之上,对联合组患者采取生化汤和失笑散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产后出血量、子宫下降速度等情况.结果:就治疗后的有效率而言,联合组患者(92.86%)高于对照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产后出血率(4.76%)与清宫率(2.38%)均低于对照组(16.67%、23.81%),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患者在产后2h、24h阴道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且在子宫下降速度上,联合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胎盘残留患者采取生化汤与失笑散联合治疗,疗效明显,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范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漳州市无偿献血者HTLV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漳州市无偿献血者HTLV-1/2型感染情况,借以判断漳州地区是否属于HTLV感染流行区域,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预防HTLV经由输血传播.方法: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ELISA)法定性检测无偿献血者血浆中抗HTLV-1/2型抗体,初筛阳性的标本送厦门市中心血站采用蛋白印迹实验WB(HTLV-1/2)和荧光定量RT-PCR(HTLV-1)进行确认.结果:20296名无偿献血者血浆中抗HTLV-1/2初筛阳性33例,仅1例ELISA初筛OD均值为1.692的强阳性者确认阳性,其余均为阴性,初筛阳性率为0.16%(33/20296),确认阳性率为0.005%(1/20296),确认阳性者1例是本站固定无偿献血者,自2006年起累计在本站有过15次合格献血经历.结论:漳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群中HTLV感染率明显低于福建省内其他城市报道,属于HTLV感染低流行区域,但是如果无症状HTLV病毒携带者成为固定献血者反复献血,经血液传播HTLV病毒风险将被数倍放大,将对血液安全和受血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建议有条件地区开展常规检测HTLV-1/2型抗体.

    作者:张丽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脂联素及丙二醛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脂联素及丙二醛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83例老年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两组均予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常规治疗,对照组41例患者加用消心痛治疗,治疗组42例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天后脂联素APN、丙二醛(MDA)等指标的改善情况;比较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差异;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MDA水平降低,APN则升高,但治疗组改善均更显著,P<0.05;治疗组心绞痛持续时间更短,心绞痛发作次数更少,且临床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可更好地改善血清脂联素及丙二醛水平水平,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刘士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晚期癌性疼痛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晚期癌性疼痛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90例晚期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度洛西汀联合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疼痛缓解效率、药物使用量、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外周血β-内啡肽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癌痛缓解率、生活质量改善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羟考酮缓释片平均使用量低于对照组,而外周血β-内啡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会有恶心、呕吐及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无差异(P>0.05).结论: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晚期癌性疼痛疗效佳,安全且可上调外周血β-内啡肽水平.

    作者:赖如京;涂芸芸;邱火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1H-MRS分析与TIC曲线相结合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MRS与TIC曲线相结合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经本院病理证实前列腺癌的MRS数据与TIC曲线,并分析前列腺癌的CC/Cit比值情况,及前列腺癌出现的TIC曲线类型.结果:大部分前列腺癌(84.9%)的CC/Cit比值>1,小部分前列腺癌(15.1%)的CC/Cit比值<1;绝大部分前列腺癌(96.2%)的TIC曲线为II型或III型,小部分前列腺癌(3.8%)的TIC曲线为I型.结论:前列腺癌的MRS与TIC曲线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通过MRS与TIC相结合分析能够有效的提高前列腺癌的准确诊断率.

    作者:朱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福州地区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HP感染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3C尿素呼吸试验法检测福州地区体检者的HP感染状况,并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的调查问卷表对170例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0例福州地区体检者HP阳性率为58.8%.职业人群、既往有胃病病史、家族HP感染史、饮食欠规律,有夜宵习惯的受检者HP感染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吸烟、饮酒及接触动物史等因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P感染与环境、社会因素和饮食习惯等密切相关,应加强人群相关知识的宣教,改变其不良的生活习惯,有效预防和降低HP感染的发生.

    作者:梁冰;叶婷;江丽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676例环孢素A血药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环孢素A(CsA)血药浓度的因素,为环孢素治疗药物监测和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记录2013年01月—2015年12月我院676例检测环孢素A血药浓度的血液病患者的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临床诊断、环孢素药物(厂家剂型)、用法用量、合并用药、肝功能(ALT,AST)及饮食情况等,根据异常因素评价标准,分析各种因素对CsA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性别、年龄、合并用药变化、饮食变化、服药依从性、肝功能、体重变化对CsA血药浓度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而其中服药依从性是所有观察影响因素中差异显著性大的(x2=99.144;P<0.001).结论:影响CsA血药浓度的因素众多,我们不能仅简单根据血药浓度结果更改用药方案,临床药师应该深入临床,开展血药浓度的解释、利用工作,帮助医师调整个体化用药剂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陈国宁;祁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间苯三酚对产程潜伏期延长倾向的初产妇产程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潜伏期延长倾向的初产妇产程中应用间苯三酚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01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98例无妊娠并发症及无剖宫产指征的健康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不予药物,给予产科常规处理,观察组给予苯三酚80mg静脉推注处理,观察两组产妇产程进展情况、分娩治疗效果和妊娠结局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宫颈全开时间(P=0.00)、第一产程时间(P=0.00)、宫口扩张平均速度(P=0.00)、剖宫产率(26.5%,51.0%,P=0.01)、产后平均出血量(P=0.00)、宫颈水肿率(P=0.04)与对照组的指标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二产程时间(P=0.72)、宫颈裂伤率(10.2%,14.3,P=0.53)、新生儿评分(P=0.15)、胎儿窘迫发生率(4.1%,0.0%,P=0.15)、羊水污染率(6.1%,4.1%,P=0.6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明显促进产程,对降低剖宫产率、松弛宫颈、减轻宫颈水肿具有明显效果,并且不影响母婴健康,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黄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小儿氨酚黄那敏片的溶出度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氨酚黄那敏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溶出度.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05mol·L-1醋酸铵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7nm;流速1.0mL·min-1;进样量10μL;柱温30℃.结果:对乙酰氨基酚的线性范围为1.840~46.00μg·mL-1(r=1.0000,n=7);加样回收率为98.76%(RSD为0.8%,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小儿氨酚黄那敏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邓海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在老年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中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在老年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中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120例冠心病伴心律失常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恶心、腹胀、食欲不振、头晕、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在老年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中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

    作者:张燕清;陈瑜;刘志隆;凌观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不同口尝评价方法在苦参碱苦度评价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口尝评价方法在苦参碱苦度评价中的应用与结果.方法:选取健康评价员20名,制备不同浓度的苦参碱溶液,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口尝评价.对比不同评价方法的得分.并对不同方式的排序正确率与判断灵敏度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采用排序+评价综合法所得数据的排序正确率与判断灵敏度高,且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排序+评价综合法的口尝评价方式,对于苦参碱苦度评价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颜彦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血压肾血管病变中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高血压肾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从我院2013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肾血管病变患者中,随机选取86例经CT诊断确诊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声波血管检查,对其病变部位的检查结果和CT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T诊断发现92根狭窄血管,敏感度为100%,超声检查发现82根,敏感度为87.80%,差异显著,且CT诊断的特异性为95.65%,明显高于超声诊断的82.39%(P<0.05).但组间狭窄血管的位置、基本形态、长度、狭窄程度和负荷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高血压肾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中,超声检查能够明确病变部位,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志勇;叶浩祥;李柳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