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在结肠癌根治术中治疗近期疗效观察

袁炜嗣;庄丹;林锡汉;洪建文;谢昭雄

关键词:结肠癌, 腹腔镜, 开腹, 近期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20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根治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根治术,对两组近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淋巴结清除数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0%,低于对照组16.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内患者复发率、死亡率对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及死亡率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根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疗效肯定,患者术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能有效减少术后复发率,降低死亡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手术治疗的护理

    目的:全面分析综合老年患者胆囊炎胆石症手术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本院自2013年8月到2016年6月手术的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39例,所有患者均采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通过对其采取术前、围术期以及术后特定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住院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0例患者住院时间3个月-4个月,10例患者住院时间4个月-5个月,9例患者住院时间5月-6个月;16例患者肠道在24 h-48 h恢复正常排气,13例患者在24 h-48 h恢复正常排气,10例患者在48 h-72 h恢复正常排气;部分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术后易并发胆瘘、胆道梗阻、黄疸、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合理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护理措施一定程度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肠道恢复时间,并且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雪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VEGF、超敏C反应蛋白影响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VEGF、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81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两组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加用依达拉奉,治疗组41例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神经功能(NIHSS评分)改善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Hs-CRP、D-D、Fib水平降低,VEGF则升高,但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NIHSS评分较前逐渐降低,但各监测点治疗组改善更显著,且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可加速疾病康复,缩短病程,抑制炎症反应,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念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61例婴幼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治疗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疗效.方法:对61例(71眼)门诊婴幼儿泪囊炎患者,在表麻下行泪道冲洗联合泪道探通术进行治疗,除1例(2眼)患儿因上泪点闭锁经下泪点进针外,其余60例均通过上泪点进针.结果:61例71眼中行一次探通术64眼,二次探通术3眼,三次探通术4眼,共治愈67眼,治愈率94.4%.随访3个月所有治愈患儿未再复发.结论:早期应用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琍;许燕;朱旭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瑞舒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心脏梗死面积的影响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PCAD)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心脏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确诊为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79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均依据指南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调脂药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9例则采用瑞舒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8天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等炎症指标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情况;比较患者心电图QRS积分及梗死面积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Hs-CRP、IL-6、TNF-a水平均降低,LVEF则显著升高,但治疗组改善均更显著,P<0.05;患者心电图QRS积分均降低,但治疗组改善更显著,且梗死面积更小,差异显著,P<0.05.结论:较阿托伐他汀而言,瑞舒伐他汀疗效更为显著,可更好地抑制炎症反应,且可减小心脏梗死面积,值得推广.

    作者:缪海雄;叶椿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颈动脉中层厚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颈动脉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确诊为老年高血压8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口服氯沙坦钾片联合氢氯噻嗪片,观察组采用氯沙坦钾片联合氨氯地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平均收缩压(SBP)、24h平均舒张压(DBP)、白昼SBP、DBP、夜间SBP、夜间DBP、24h血压变异性(24hSBPV)、白昼SBPV、夜间SBPV、24hDBPV、白昼DBPV、夜间DBPV、昼夜节律等血压变化指标及颈动脉中层厚度(IMT)的改善情况;比较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SBP、DBP、白昼SBP、DBP、夜间SBP、夜间DBP、24hSBPV、白昼SBPV、24hDBPV、白昼DBPV、IMT等指标的数值水平均降低,昼夜节律则升高,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显著;两组夜间SBPV、夜间DBPV未明显改变,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率7.50%(3/40),观察组10.00%(4/40),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可更好地改善血压变异性及颈动脉中层厚度,降低血压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方厚民;曾繁枋;赖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2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确诊为肝硬化腹水且中医证型属于气虚血瘀的79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依据指南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39例患者联合益气活血利水法.观察两组肝功能(ALT、AST、TBIL、ALB)指标,门静脉流速及内径,24h尿量、腹围大小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对照组ALB水平未改善,ALT、AST、TBIL等肝功能指标则明显降低,但治疗组改善更显著,且总有效率更高,P<0.05;对照组门静脉流速、内径未见明显变化,腹围减小,尿量增加,治疗组门静脉流速及尿量增加,门静脉内径及腹围则减小,均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可更好地改善肝功能及门脉高压情况,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杨华;谢建寰;林家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在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在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3年1到2016年1月间,在我院选择ICU重症急性胰腺炎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35)和滤过组(n=35),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滤过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取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滤过组患者疗后HR、RR、MAP、CRP、AST、BUN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与常规组相比均明显较优,P<0.05.结论:在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应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可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促进生命体征及生化指标恢复,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肖仁威;钟小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氨碘肽注射液在近视性玻璃体混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近视性玻璃体混浊患者行氨碘肽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4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近视性玻璃体混浊患者94(105眼)例,参考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47例/53眼)与参照组(47例/52眼).对参照组患者行三七片+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治疗;对实验组患者行氨碘肽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视力评分无明显差异,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即相应数据对比,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组间优势也十分明显,即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近视性玻璃体混浊患者行氨碘肽注射液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视力,还能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保证患者拥有良好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普及使用.

    作者:邓向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微创内固定手术联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微创内固定手术联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确诊为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要求行手术治疗的81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PFNA微创内固定治疗,治疗组41例则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改善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Harris评分均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显著,且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比较,对照组总发生率22.50%,治疗组总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PFNA微创内固定术联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显著,可更好地改善髋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梅鸥;陈萍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对提高牙周炎病人治疗依从性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提高牙周炎病人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择的对象是2014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80例牙周炎病人,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人性化组.常规组行传统护理;人性化组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1)治疗依从性;(2)护理前后牙周状态相关指标;(3)牙周炎病人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人性化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2)人性化组护理后牙周状态相关指标显著比常规组好,P<0.05;(3)人性化组牙周炎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对提高牙周炎病人治疗依从性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牙周状态,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张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左氧氟沙星联用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联用阿奇霉素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86例研究对象均为社区于2015年2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根据其治疗药物的不同平均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与此同时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02%和72.10%,同时观察组症状及体征消退用时显著缩短,数据之间经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将左氧氟沙星联用阿奇霉素应用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其效果良好.

    作者:吴铭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不同无创正压通气模式治疗早期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无创正压通气(NIPPV)模式中的两种不同模式在治疗早期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200例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患者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进行治疗,乙组患者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且治疗后的CK、CK-MB含量要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在进行早期抢救时,选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这两种无创正压通气模式均具有较高的抢救成功率,但需对心肌酶的变化进行监测.

    作者:王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心理困扰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评估接受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发生心理困扰情况,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痛苦表露指数量表对257例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内窥镜中心接受内镜检查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心理困扰发生、受到社会支持情况及患者自我表露能力.结果:78.6%接受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存在心理困扰现象;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评分与患者的经济状况、医保支付方式存在显著相关;居住于城市患者与居住于农村患者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暂住在本地的患者;相关分析显示接受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心理困扰的程度明显与患者的社会支持程度呈负相关,患者心理困扰的程度明显与患者的自我表露程度呈负相关.结论: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心理困扰现象较普遍,其发生与患者的经济状况、居住地、医保支付方式、社会支持程度、自我表露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匡世芳;张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术前单次使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术前单次使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行腹腔镜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术前是否给予低分子肝素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为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术前先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然后行腹腔镜术;对照组患者则直接行腹腔镜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DVT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PLT变化与对照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四项凝血指标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的四项凝血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DVT发生率,(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前对患者使用单次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赖瑞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676例环孢素A血药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环孢素A(CsA)血药浓度的因素,为环孢素治疗药物监测和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记录2013年01月—2015年12月我院676例检测环孢素A血药浓度的血液病患者的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临床诊断、环孢素药物(厂家剂型)、用法用量、合并用药、肝功能(ALT,AST)及饮食情况等,根据异常因素评价标准,分析各种因素对CsA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性别、年龄、合并用药变化、饮食变化、服药依从性、肝功能、体重变化对CsA血药浓度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而其中服药依从性是所有观察影响因素中差异显著性大的(x2=99.144;P<0.001).结论:影响CsA血药浓度的因素众多,我们不能仅简单根据血药浓度结果更改用药方案,临床药师应该深入临床,开展血药浓度的解释、利用工作,帮助医师调整个体化用药剂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陈国宁;祁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颅脑外伤术中脑膨出的分型研究及综合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针对由于颅脑外伤而接受手术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生脑膨出症状进行分型,并且对其行以综合治疗的方式起到的效果进行总结.方法:随机在我院于2013年2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接诊的由于颅脑外伤而接受手术(均已确诊出现脑膨出症状)的患者当中择取80名,对其症状类型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且总结对应治疗干预措施,针对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在80名患者当中,对侧硬膜外血肿型4分到5分之间的患者数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患者概率,且和其他的脑膨出患者概率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另外,死亡的患者概率当中,弥漫性的脑肿胀患者概率高,比起其他的脑膨出患者概率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针对由于颅脑外伤而接受手术的患者在手术过程当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症状来说,其类型比较多样,想要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需要尽可能行以完善且保守的治疗干预.

    作者:王楷;袁士翔;陈东朝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按照平行对照法的划分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参照组,每组各30例.对参照组患者行抗生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红细胞比容、PaCO2、PaO2、SpO2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即相应数据对比,组间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的70.00%,即数据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在对患者行抗生素的基础上,施以综合疗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呼吸功能,促使患者获取更好的生存质量,具有临床普及价值.

    作者:李木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重组人促黄体激素联合克罗米芬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中治疗效果及对排卵影响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黄体激素联合克罗米芬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中治疗效果及对排卵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诊治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促黄体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流情况,并对患者随访1年,比较排卵、妊娠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RI、PI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排卵、妊娠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促黄体激素联合克罗米芬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中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婧;庹闽;王月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血压肾血管病变中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高血压肾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从我院2013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肾血管病变患者中,随机选取86例经CT诊断确诊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声波血管检查,对其病变部位的检查结果和CT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T诊断发现92根狭窄血管,敏感度为100%,超声检查发现82根,敏感度为87.80%,差异显著,且CT诊断的特异性为95.65%,明显高于超声诊断的82.39%(P<0.05).但组间狭窄血管的位置、基本形态、长度、狭窄程度和负荷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高血压肾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中,超声检查能够明确病变部位,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志勇;叶浩祥;李柳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和传统药物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传统中药及两种方式联合应用对于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保守治疗组(A组)、单纯手术组(B组)和联合治疗组(C组)各50例,A组单纯接受中药内服、外敷及灌肠治疗;B组单纯接受宫腹腔镜手术治疗;C组接受手术联合中药治疗;观察比较B、C组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3组治疗后妊娠情况.结果:术后B、C两组输卵管疏通情况及住院天数上,两组无显著差异;但C组术后肛门排气明显早于B组.治疗后6个月内,A、B组宫内妊娠例数无明显差异,且均少于C组,但异位妊娠B组明显多于A、C组(P<0.05);治疗后12个月内,A组治愈率显著低于B组,而B组低于C组,而异位妊娠发生率A组、C组均低于B组(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配合使用中药后续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能够有效增加术后受孕率,降低并发症,显著优于单一方式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