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治国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单纯脾脏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11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4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例脾良性占位.结果:18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90 ~ 181 min,平均时间为123 min,术中出血量为50~400 mL,平均为220mL,术后住院时间为3~17 d,平均为7.6d.手术并发症3例,其中1例左侧腹壁广泛瘀斑,1例术后术野渗血,1例术后发生脾热.结论:熟悉手术适应症和腹腔镜操作技巧,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能达到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微创效果.
作者:曾祥福;盛瑶环;范琳峰;邓伟;赖剑;曾翔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加气压弹道超声联合碎石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9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在彩色B超实时引导下一期建立经皮肾通道,使用三代EMS超声气压弹道联合碎石清石系统进行碎石操作,观察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79例患者根据结石情况建立1~2个经皮肾通道,Ⅰ期皮肾镜取石术成功率87.3% (69/79).其余10例患者中行二期皮肾镜取石术或辅以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终治疗成功率96.2% (76/79).并发症发生率为16.45%.结论:经皮肾镜加超声气压弹道联合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并发症低.
作者:杨件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妇科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探讨健康教育模式,为合理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对300名2011年1~11月在我院住院妇科病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健康教育形式需求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对所患疾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妇科病患者所需求的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是:责任护士一对一宣教、专业人员床边宣教、多媒体知识讲座.比例分别为71%、62%、48%.结论:医院应该根据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开展合理有效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杨素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前后对外周血白介素-1β (IL-1β)、免疫球蛋白A、G、M(IgA、IgG、IgM)的变化.方法:将50例腹股沟斜疝的患儿按抽签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放组各25例.腹腔镜组行腹腔内环口疝囊结扎术;开放组行腹股沟部切开疝囊高位结扎.于手术前1天早晨空腹、术后即刻、手术后第2天早晨空腹采外周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的IL-1β、IgM、IgA、IgG的含量.结果:2组术后即刻IL-1β、IgM、IgA、IgG比手术前均有显著升高(腹腔镜组q=11.307、22.111、24.161、23.111、P< 0.05;开放组q=16.668、21.707、23.707、22.707,P<0.05);但开放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腹腔镜组(t=-4.509、P=0.000;t=-4.745、P=0.000;t =5.745、P=0.000;t =-6.745、P=0.000).术后第2天,与术前相比腹腔镜组IL-1β、IgM、IgA、IgG,差异无显著性(q =0.482、3.853、4.653、4.853,P>0.05);而开放组仍高于术前(q=10.599、11.379、10.768、12.379,P<0.05).2组相比,开放组明显高于腹腔镜组(t=-5.051、P=0.000;t=-3.730、P=0.001;t=-4.430、P=0.001;t =-5.530 、P =0.001).结论:与开放手术治疗相比,腹腔镜治疗腹股沟斜疝引起IL-1β、Ig改变的较小,因而,腹腔镜手术对小儿机体的免疫抑制作用小,持续时间短.
作者:周小龙;吴璇昭;钟应华;李剑;李鸿玮;黄争春;李龙;刘树立;侯文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娩球对正常分娩产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2年10月的10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宫口开大2 cm由专业助产士全程陪护,负责指导孕妇正确使用分娩球,选取同时间段未使用分娩球的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在分娩方式、疼痛程度及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该组孕妇疼痛程度较轻,孕妇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分娩过程中应用分娩球可达到降低剖宫产率、缓解疼痛、提高产妇满意度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邱海花;钟玉旋;蓝彩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性别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31例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34例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互关系.结果: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冠脉多支病变者多见(81.64%),右冠状动脉受累较男性多见;糖尿病是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易患因素.结论: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一般较重,糖尿病是导致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彭民安;刘传垠;万凤福;王雪樵;易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利用高通量飞行时间质谱来探讨IL-22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病理确诊的肝癌患者55例,同期在本医院体检科体检的健康人60例为对照组,采用美国Sequenom公司建立的Massarray检测平台分析IL-22基因4个SNP位点(rs2227472、rs2227478、rs2227483、rs2227473)基因型,统计两组人群各个SNP等位基因频率;应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基因型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培养上清液中IL-22浓度.结果:IL-22基因rs2227472位点存在GG、GA和AA 3种基因型,病例组等位基因G频率(57.2%)高于健康对照组(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个位点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s2227472位点GG基因型肝癌患者的PBMC培养上清液中IL-22浓度为(40±6)ng/L,明显高于AA/GA基因型肝癌患者(17±5)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2基因rs2227472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有相关性,其等位基因G可能和肝癌发生有关;rs2227472多态性影响机体PBMC的IL-22的分泌,在肝癌的免疫学机制中起关键作用.
作者:何晓;王小华;邱振纲;陈心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因劳力性胸闷、呼吸困难、乏力3年,加重半月于2010年8月28日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20/75 mmHg,心尖搏动位于左第六肋间锁骨中线外2 cm处,胸骨右缘第二肋间扪及震颤,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12次/min,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胸骨右缘第二肋间闻及Ⅳ/6级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心尖部闻及中度舒张期杂音,心脏彩超提示: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中度),二尖瓣狭窄(中度),左房室增大,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收缩功能正常.拟行外科换瓣术而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见二尖瓣及主动脉瓣明显钙化影,左冠造影提示: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走行分布正常,未见钙化和狭窄,血流TIMI 3级(见图1、图2),左主干血压95/65(81 mmHg);右冠造影提示:走行及分支正常,未见钙化和狭窄,血流TIMI 3级(见图3),右冠开口血压130/80(102mmHg),但见右冠远段向前降支远段的侧枝循环,前降支远段及其分支清楚显影,达rantropⅡ级血流;重新分析左冠造影资料,未见左主干和前降支近中段狭窄病变.
作者:谢东阳;刘海荣;谢东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我中心中成药所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72例中成药ADR报告为对象,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联合用药、引起ADR药品种类、累及器官/系统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成药ADR高发年龄段为≥60岁;以口服和注射给药居多;联合用药引发ADR比例明显高于单独用药;ADR药品种类中发生率前3位依次是清热剂、化瘀剂、祛湿剂;ADR累及多个器官/系统,其中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常见,其次为消化、神经系统等;所有ADR症状在相应处理后消失或缓解;多数中成药说明书的书写不规范.结论:中成药ADR不容忽视,应加强对中成药ADR的监测,促进安全合理地使用中成药.
作者:陈红;郭静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液滤过串联血液灌流时置换液配方的调整.方法:在血滤器前串联一个血液灌流器,比较串联前后患者血糖及血钙水平变化.结果:串联后,血糖及血钙水平较串联前有明显下降.结论:血液滤过串联血液灌流时置换液配方必须增加钙浓度,并由静脉输液中补充葡萄糖.
作者:谢艳梅;幸莉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干眼的临床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已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手术的402例(713眼)患者进行研究,观察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的干眼症状及各项干眼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术后1周至3月与术前比较干眼症状加重、角膜荧光着色眼数明显增加、泪膜破裂时间明显缩短、泪液分泌量减少、泪液乳铁蛋白的含量减少,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月出现干眼症状例数较少,各项泪液学检测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干眼症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与手术损失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相关,通常在半年后恢复正常.
作者:刘琳琳;曾祥云;王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曲美布汀、黛力新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10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对照组51例.观察组给予曲美布汀、黛力新联合治疗,对照组仅应用曲美布汀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53例中显效43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45%;对照组51例中显效26例,有效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4.5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两组均出现了头晕、困倦等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且安全、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吴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手法、中药、牵引的中医综合疗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9%,经x2检验,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中医综合疗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鲁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吸痰、支气管肺泡灌洗及加压注气在治疗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肺不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术后肺不张的老年肺癌患者,行支气管镜下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洗,必要时加压注气,观察患者肺不张的改善情况.术中严密监测主要生命体征: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电示波,将术中及术后生命体征与术前对照.结果:27例患者支气管镜下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洗后肺不张恢复良好,5例患者在支气管镜下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洗后肺不张恢复欠佳,给予加压注气后恢复良好,32例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支气管镜治疗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肺不张效果理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韶今;谢传华;肖富福;叶永强;罗忠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诊断、灌注、心肌保护、手术技术的改善,心脏外科发展迅速,手术适应证范围扩大,各种心血管病症趋向复杂和疑难:心脏外科手术和护理工作也更加复杂,要求也更高[1].双瓣置换+升主动脉成形手术对外科来说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术,低心排和脑出血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我科于2007年11月~2012年7月共收治了10例双瓣置换+升主动脉成形术后合并低心排和脑出血的患者,现将监护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珍;蔡永红;鲁玉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获得ε-聚赖氨酸产生菌的佳发酵培养基.方法:以白色链霉菌N31-69菌株为研究对象,以各种碳源、氮源、无机盐为主要考察因素,分析各因素对ε-聚赖氨酸合成的影响,确定佳碳源和佳氮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佳发酵培养基.结果: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份(%):葡萄糖3,(NH4)2SO40.7,K2 HPO4 0.08,KH2 PO4 0.17,MgSO4·7H2O 0.07,ZnSO4·7H2O 0.012,FeSO4·7H2O 0.003,酵母浸出粉0.7.N31-69菌株在佳发酵培养基中,ε-聚赖氨酸摇瓶发酵产量达1.519 g/L,比优化前产量提高了28.0%.结论:今后在发酵罐上进一步进行发酵优化提高产量,为ε-聚赖氨酸产业化打下基础.
作者:孙湘婷;李洪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异丙酚在腹腔镜下小儿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缓慢注入芬太尼0.003 mg/kg,面罩吸人七氟醚与氧气的混合气体,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4~ 12 mg/(kg.h),入睡后行气管插管.根据患儿体动反应调整七氟醚和异丙酚的用量及速度.手术结束前5 min停麻醉药,有自主呼吸、躁动不安,拔除气管插管,用吸引器吸尽痰液,完全清醒、哭声响亮后返回病房.结果:全组患儿均无明显呼吸抑制现象,术中术后血氧饱和度均在95%以上;术中术后心率平稳,无明显心率增快现象;手术结束后10~ 20 min均出现睁眼、哭闹,术后唤醒试验结果令人满意.术后恶心呕吐8例,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七氟醚联合异丙酚进行麻醉术中可控性强、术后苏醒快,可作为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理想麻醉方法.
作者:丁称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LEEP刀(宫颈电热圈环切术)在CIN(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对用LEEP刀治疗的128例病理提示有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LEEP术治疗CIN一次成功率高,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标本的病理诊断有差异.结论:LEEP诊治CIN操作简单、安全,治疗效果明显,避免了二次手术和过度治疗,患者不用住院即可治疗的优点,并且能保留完整、连续的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并且对早期诊断宫颈原位癌或微小浸润癌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邱慧林;曾夷;赖国清;杨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人芽囊原虫感染的大鼠实验动物模型,为致病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32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实验组,每组8只.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按102个/mL、103个/mL、104个/mL经灌胃饲喂包囊液1mL,对照组则饲喂等体积的灭菌生理盐水.饲喂第2天开始检查粪便,隔天一次.2周后解剖全部大鼠,并分别制作盲肠与结肠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盲肠与结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并评分.结果:高、中、低剂量组粪检均查见芽囊原虫滋养体或包囊,盲肠和结肠组织也出现芽囊原虫侵入、粘膜脱落、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学改变.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的病理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各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饲喂小剂量包囊,即可成功建立芽囊原虫感染大鼠动物模型.
作者:李娟;邓婷;李小花;曹镐禄;李小波;严宜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与单独使用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术中对伤害性刺激的防治情况.方法:100例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ASA Ⅰ或Ⅱ级,年龄18 ~45岁,随机均分为两组,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组(BF组)和芬太尼组(F组).人手术室即给予心电(ECG)、心率(HR)、无创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末梢灌注指数(PI)、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观察两组患者在诱导前(T0)、诱导后插管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切皮(T3)、二氧化碳气腹(CO2气腹)(T4)、牵拉腹膜(T5)、吸痰(T6)、拔管即刻(T,)各时点的BP和HR、SPO2、BIS、PI;诱导期呛咳及术后24h恶心呕吐、声嘶、咽痛的发生情况,术毕BIS、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Ramsay镇静评分(R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躁动评分(RS).结果:BF组患者在插管即刻,切皮,牵拉腹膜,CO2气腹等强伤害性刺激时心率,平均动脉压较T1点虽有升高,PI较T1点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IS值介于40~45;术毕BIS值BF组较F组低,PI值BF组较F组增高,P<0.05,RSS评分,RS评分,VAS评分,BF组均较F组偏低,P<0.05.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BF组均较F组缩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在妇科腹腔镜全身麻醉中能有效抑制手术与麻醉导致的伤害性刺激,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恢复迅速,短时间内即能恢复满意的自主呼吸和定向力.其残留镇痛作用,使患者术后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等不适,不需加用术后镇痛泵,同时也节省了不良反应的治疗费用.较传统的阿片类药芬太尼单独应用有明显优势.
作者:张燕敏;寻斌;陈斌;江耀明;钟琪;孙敏;张越;刘莹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