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在空气加压舱中使用输氧头罩治疗的体会

李金玉;钟江;伍国华;邱洁琪;李立明

关键词:小儿, 空气加压舱, 输氧头罩, 体会
摘要:在空气加压舱中,通常患者是戴面罩吸氧治疗,但由于小儿哭闹不合作、不愿戴面罩、不会主动吸氧、甚至抓掉面罩等特点,导致小儿戴普通面罩存在佩戴不紧、佩戴困难、面罩密闭不严,使氧气外漏,患儿吸入氧浓度偏低,导致疗效差,使舱内氧浓度过高,存在不安全性.为了让患儿在空气加压舱中安全、舒适、有效的治疗,4年来,我院就小儿在空气加压舱中应用QYTZ-1型输氧头罩吸氧解决了这一难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新癀片外敷氟尿嘧啶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氟尿嘧啶是一种抗代谢药,对多种肿瘤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对消化道癌疗效较好,常被用于多种化疗方案中.经化疗泵持续泵入氟尿嘧啶可提高临床化疗效果,但静脉炎发生率高,表现为注射部位红、肿、热、痛,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影响化疗的正常进行.我院从2012年1月始对化疗泵慢速静脉注射5-氟尿嘧啶进行化疗的患者,选用新癀片(厦门中药厂生产)外用,用白醋调化,在5-氟尿嘧啶输入时在肢体的穿刺部位以上沿着静脉血管外敷,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云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改良子宫骶骨固定术治疗子宫脱垂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子宫骶骨固定术在治疗子宫脱垂中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子宫脱垂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术后随访评价患者主观满意度和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结果:改良子宫骶骨固定术治疗的患者(19例)其平均手术时间为(35.44±3.5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9.88 +12.11) mL与其他方式的手术相比,其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主观满意率为100%;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均无严重的并发症出现和发生.结论:改良子宫骶骨固定术在治疗子宫脱垂中相对可靠、安全.

    作者:刘金英;胡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围手术期造口护理体会

    随着新医疗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膀胱癌患者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后患者改变了原有的正常排尿方式,需终生佩戴造口袋收集尿液,因疾病和造口本身给患者带来了心理、生理、病理一系列的变化[1].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造口的护理方法,使其尽快适应新的排尿方式,2011年8月~2013年1月,我们对60例行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患者进行总结,结果表明该造口护理不仅能减少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自制分离式固定架在血透机排水管路中的应用

    目的:防止血透机排水软管与下水道直接接触,让污水准确的排入下水道,达到防溢、防漏、防止逆行感染,保障患者透析安全、保持环境卫生.方法:对血液透析排水管路中血透机废液排水软管与下水道衔接部分进行分析研究,自行设计一种分离式固定架,既可以防止血透机排水软管与下水道直接接触,又能让污水准确的排入下水道,达到防溢、防漏、防止逆行感染的目的,同时又能保障患者透析安全及环境卫生.结果:自制分离式固定架,既可以防止血透机排水软管与下水道直接接触,又能让污水准确的排入下水道,起到了防溢、防漏、防止逆行感染,保障患者透析安全及环境卫生.结论:该固定架制作简单、经济实惠、操作简便、使用方便,大大降低了逆行感染的机会,延长了排水软管的使用寿命,符合血液透析规范化管理的要求,满足了患者对透析安全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可将其推广到其他兄弟医院使用.

    作者:李意华;钟静静;刘德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16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诊疗回顾性分析

    十二指肠损伤属腹内脏器严重伤,诊治较困难,病死率高达10% ~27.8%[1].并且由于其本身及其毗邻器官在解剖及生理上的特殊性,一旦损伤,术前诊断困难,即使剖腹探查中也易发生漏诊,初次手术探查漏诊高达10%~20%[2].因而对本病应予以高度重视.现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2年1月间,我院共收治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16例病例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陈平;郭庆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孕妇肝肾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孕妇肝肾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7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孕妇及78例正常妊娠孕妇,两组孕妇住院第一天清晨空腹抽血,测定孕妇肝脏生化值,对比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孕妇肾脏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孕妇的ALT、AST、ALP、T±Bi存在明显差异,P <0.05.其他项目BUL、UA、Cr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孕妇肾功能变化程度较肝功能变化程度更为明显,两者存在明显相关性.

    作者:王朝甘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胃肠肿瘤患者术前PICC置管的优势分析

    目的:总结胃肠肿瘤患者手术前PICC置管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胃肠肿瘤患者手术前置PICC导管和化疗期置PICC导管在静脉置管次数和注射材料消耗,护理工作量和手术时间等方面的差别.结果:手术前置PICC导管比化疗期置PICC导管置管次数少,有消耗注射材料少,节省医疗费用、减轻护理工作量、缩短手术时间等优势.结论:胃肠肿瘤患者在手术前放置PICC导管比化疗时放置PICC导管优点多,更适宜.

    作者:伊秀英;洪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两种20%甘露醇注射液结晶溶解方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甘露醇结晶溶解的简便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至2012年两年有结晶的20%甘露醇注射液共278瓶,其中2011年的结晶液132瓶使用煮沸法溶解结晶,2012年的146瓶使用专用的甘露醇加温袋溶解结晶,观察两种结晶溶解法对甘露醇注射液瓶签破损、脱落、瓶体破裂发生情况,比较溶解后甘露醇液体的温度.结果:使用甘露醇加温袋溶解的甘露醇温度适宜,瓶体、瓶签完好,而煮沸溶解的甘露醇瓶签破损、脱落较多,温度较高.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甘露醇加温袋溶解甘露醇结晶效果好.

    作者:王香香;段美华;马信华;易育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一期颈椎前后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2例体会

    目的:探讨一期颈椎后路单开门联合前路选择性融合治疗重度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2例重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一期颈椎后路单开门联合前路1~2个节段选择性融合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安全接受手术,肢体无力、麻木及神经痛症状缓解明显.无不可逆神经损伤,无融合失败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一期颈椎后路单开门联合前路选择性融合治疗重度脊髓型颈椎病能获得良好的减压效果,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卢和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药学干预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I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本院药学干预前、后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非干预组、干预组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61.2%、30.1%;第Ⅰ、Ⅱ代头孢类药物选用率分别是47.4%、78.9%;术前0.5~2h预防使用率分别是12.7%、86.3%;术后24 h内停药百分率分别是25.5%、87.5%;平均住院天数分别是10.5 d、7.1d;切口感染率分别是0.27%、0.12%;抗菌药物人均费用分别是459.7元、27.7元.结论:药学干预对降低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规范抗菌药物的选择与给药时机、避免手术后长疗程应用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何建平;李慧伟;钟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X线平片与CT检查在复杂性髋关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X线平片与CT检查在诊断复杂性髋关节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2例髋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X线组和CT组,每组各31例,分别比较两组漏诊误诊的发生情况.结果:X线组和CT组在骨折漏诊率及关节内骨碎片漏诊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X线组骨折漏诊率为29.03%,CT组为3.23%;X线组关节内骨碎片漏诊率为41.94%,CT组则没有出现此类情况.两组在关节内骨碎片误诊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X线平片检查,CT检查在诊断复杂性髋关节骨折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该方法能够提高骨折诊断率,准确定位关节内骨碎片的位置,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海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应用于高危妊娠人工流产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在高危妊娠人工流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初孕妇或疤痕子宫对象3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观察组术前2h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片0.4 mg,术前2 min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5 mL;对照组术前2 min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5 mL,不使用米索前列醇.两组手术方法相同.结果:观察组术中镇痛效果、宫颈扩张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孕妇或疤痕子宫高危妊娠人工流产术中使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镇痛效果明显,能显著软化扩张宫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仁英;杨晶珍;叶凤飞;曾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64排螺旋CT泌尿系成像在输尿管先天畸形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泌尿系成像对输尿管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五年来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先天性输尿管畸形患者50例,所有病例均行64排CT平扫、双期增强及延时扫描,并在ADW4.4工作站中利用MPR、CPR、MIP、VR技术进行后处理.结果:50例患者中,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20例,先天性输尿管狭窄16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3例,输尿管囊肿6例,输尿管异位开口2例,先天性巨输尿管3例,所有病例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结论:64排螺旋CT泌尿系成像及后处理能清楚显示异常输尿管的形态、走形及周围结构关系,是先天性输尿管疾病诊断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

    作者:苏子慧;钟福兴;王俊;邱慧林;刘少强;郭少华;吴颋;许红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异位胃黏膜显像在小儿下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99mTcO4-异位胃黏膜显像在小儿下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下消化道出血的小儿患者进行99mTcO4-异位胃黏膜显像检查,并参照临床终的结果对显像检查资料进行评价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显像阳性9例,占36%,包括全部显像阳性和5例显像阴性患者总共14例进行了手术,证实7例为Meckel's憩室,影像特征呈小圆形或类圆形异常浓聚灶,常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围,位置固定,其中1例Meckel's憩室显像呈假阴性;小肠重复畸形2例,影像特征呈肠袢形或大团块状异常浓聚灶,不规则.1例显像呈假阳性,手术证实为小肠息肉.结论:99mTcO4-异位胃黏膜显像对小儿下消化道出血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该方法简单、无创、准确性高,是临床诊断小儿下消化道出血的一种高效、可行的检查方法.

    作者:黄谋清;张水香;曾小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经阴道NOTES辅助腹腔镜肾切除术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对行经阴道NOTES辅助腹腔镜肾切除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3年1月行经阴道NOTES辅助腹腔镜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4)和对照组(n=40);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后的效果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能有效提高经阴道NOTES辅助腹腔镜肾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曾小英;蒙美英;刘兰英;李莉莉;邹晓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奎硫平与锂盐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急性狂躁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奎硫平与锂盐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急性狂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双相情感障碍急性狂躁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碳酸锂治疗,观察组口服奎硫平治疗,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6.6%,显著高于对照组(8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躁狂量表(BRM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评分无统计差异(P>0.05),但治疗2周、4周、8周后,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在治疗2周、4周后的BRMS和CGI-SI评分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在BRMS和CGI-SI评分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奎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急性狂躁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患者耐受程度高,依从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申璎;谢光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丹红联合甘露醇治疗内耳眩晕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丹红联合甘露醇治疗内耳眩晕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20%甘露醇进行治疗,丹红注射液30 mL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疗程;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L半小时内快速静脉滴注,1次/d,7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甘露醇进行治疗,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疗程均,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L半小时内快速静脉滴注,1次/d,7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中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4%;对照组中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4%.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均无丘疹、皮疹、瘙痒、面部潮红、头晕、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并发症.结论:丹红联合甘露醇治疗内耳眩晕症效果明显,有在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冯李长;徐芳;钟善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引流袋悬挂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外科病人手术后经常会放置引流管,有些甚至需要放置多根引流管,妥善固定和放置引流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传统固定装置有挂钩、别针、绳子等,普遍存在不方便、易脱落、安全性差等缺点,容易发生管道脱落.为解决上述问题,做好管道护理工作,我们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新型引流袋悬挂装置,临床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颖芳;陈秀萍;康举梅;欧阳良美;刘青萍;黄菊如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肿瘤中STAT3、P-STAT3的表达及与EMT关系的研究进展

    上皮细胞间质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指具有极性的上皮细胞转化成具有活动能力的间质细胞的过程,在胚胎发生与器官发育、肿瘤形成和转移以及组织纤维化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均有表现;STAT3是酪氨酸磷酸化激活的STAT家族成员之一,它的异常激活与细胞的恶性转化进程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中,STAT3可以通过影响EMT现象进而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本文综合目前的相关研究进展,就STAT3、P-STAT3及EMT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钟宝元;刘艳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肠系膜损伤中的诊断价值(附34例)

    目的:探讨MSCT及后重建技术对肠系膜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34例经手术证实的肠系膜损伤患者的16层螺旋CT图象及临床资料.结果:34例患者肠系膜损伤均可见受伤肠系膜密度增高,肠系膜血肿28例,腹腔积血25例,肠管损伤壁增厚4例,肠管破裂3例,腹腔积气5例,并发肝挫伤2例.结论:MSCT检查对肠系膜损伤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对于术前诊断及治疗有着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余钟建;朱玲;陈华勇;严敏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