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肠系膜损伤中的诊断价值(附34例)

余钟建;朱玲;陈华勇;严敏红

关键词:肠系膜, 损伤, 多层螺旋CT
摘要:目的:探讨MSCT及后重建技术对肠系膜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34例经手术证实的肠系膜损伤患者的16层螺旋CT图象及临床资料.结果:34例患者肠系膜损伤均可见受伤肠系膜密度增高,肠系膜血肿28例,腹腔积血25例,肠管损伤壁增厚4例,肠管破裂3例,腹腔积气5例,并发肝挫伤2例.结论:MSCT检查对肠系膜损伤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对于术前诊断及治疗有着很高的临床价值.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5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合并良性婴幼儿惊厥的临床特点,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轻度胃肠炎合并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多数患儿惊厥症状出现在胃肠炎发病后2天;惊厥表现多为强直-阵挛性发作;多数患儿惊厥症状仅出现1次;脑电图发现部分患儿出现痫样放电;经合理治疗后预后效果良好.结论:轻度胃肠炎合并良性婴幼儿惊厥的临床表现存在较为明显的特异性,临床应给予关注,积极展开诊断和治疗,以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吴惠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改良回流灌肠术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应用和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回流灌肠效果.方法:5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随机分为二组,实验组30例采用回流灌肠加石蜡油及灭滴灵保留灌肠相结合方法灌肠,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方法灌肠.观察两组清洁肠道的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灌肠清洁肠道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儿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回流灌肠加石蜡油保留灌肠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灌肠.

    作者:张文红;伊秀英;李莉辉;邓作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自制分离式固定架在血透机排水管路中的应用

    目的:防止血透机排水软管与下水道直接接触,让污水准确的排入下水道,达到防溢、防漏、防止逆行感染,保障患者透析安全、保持环境卫生.方法:对血液透析排水管路中血透机废液排水软管与下水道衔接部分进行分析研究,自行设计一种分离式固定架,既可以防止血透机排水软管与下水道直接接触,又能让污水准确的排入下水道,达到防溢、防漏、防止逆行感染的目的,同时又能保障患者透析安全及环境卫生.结果:自制分离式固定架,既可以防止血透机排水软管与下水道直接接触,又能让污水准确的排入下水道,起到了防溢、防漏、防止逆行感染,保障患者透析安全及环境卫生.结论:该固定架制作简单、经济实惠、操作简便、使用方便,大大降低了逆行感染的机会,延长了排水软管的使用寿命,符合血液透析规范化管理的要求,满足了患者对透析安全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可将其推广到其他兄弟医院使用.

    作者:李意华;钟静静;刘德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基于Logistic回归的炎症性肠病的影响因子分析

    目的:利用临床病理资料及调查随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炎症性肠病的影响因子.方法:分别从家庭状况、生活习惯、职业及心理因素;吸烟、疾病史及药物使用;饮食习惯及母乳喂养与IBD的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特征比较分析得出影响炎症性肠病的主要因素及系数值.结果:职业紧张程度、家族史、肠道感染史和油炸食品的摄入作为IBD的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吸烟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B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基于Logistic回归的影响因子分析可为炎症性肠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张爱萍;娄建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中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变化、相关性的临床意义及其与NBNA评分间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HIE组足月HIE患儿35例,轻度10例,中度15例,重度10例;对照组正常足月新生儿2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1d和3d血清中的S-100B蛋白和NSE的水平.结果:HIE新生儿1d血清S-100B蛋白及NS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病情越重,血清S-100B蛋白水平及NSE越高(F =149.4,214.8,P=0.00);出生后3d内正常对照组血清S-100B蛋白、NSE水平无明显变化(t=0.956,0.858,P>0.05),轻度HIE新生儿出生后1d较高,3d后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t=6.78,4.586,P<0.001),中度HIE新生儿出生后1d较高,3d后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5,2.515,P<0.05),重度HIE生后3d内血清S-100B蛋白及NSE均维持在高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5,0.789,P>0.05);生后第3d,HIE组血清S-100B蛋白和NSE呈正相关(r=0.923,P=0.000),S-100B 蛋白和NSE与NBNA评分均呈负相关(r=-0.656,P=0.000;r=-0.479,P=0.001).结论:中重度HIE患儿血清S-100B蛋白和NSE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其临床分度基本一致.监测HIE患儿血清中S-100B蛋白和NSE的水平,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程度的判断、治疗效果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连文喜;钟秋红;余连芝;黄桂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上颌骨囊肿唇腭向悬吊减小骨腔的临床疗效观察

    我院在2006年7月~2011年9月间应用唇腭向悬吊减小骨腔的方法治疗前牙区唇、腭骨板穿通的上颌骨囊肿术后遗留的骨腔,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6例患者,均为前牙区唇、腭侧骨板被上颌骨囊肿突破(见图1),术后遗留了一个较大的腔隙(唇、腭面为软组织腔面,鼻侧面为骨面,牙槽面为骨面或软组织面).男15例,女11例,年龄17 ~65岁,平均34.2岁.发病史为2个月至6年.其中鼻腭、正中囊肿4例,根尖周囊肿8例,含牙囊肿14例.

    作者:彭定春;吴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经阴道NOTES辅助腹腔镜肾切除术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对行经阴道NOTES辅助腹腔镜肾切除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3年1月行经阴道NOTES辅助腹腔镜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4)和对照组(n=40);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后的效果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能有效提高经阴道NOTES辅助腹腔镜肾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曾小英;蒙美英;刘兰英;李莉莉;邹晓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坐式分娩12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坐式分娩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40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坐式分娩体位,对照组采用仰卧位分娩体位.对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会阴裂伤Ⅲ度以上及产后出血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裂伤Ⅲ度以上及产后出血与对照组会阴裂伤Ⅲ度以上及产后出血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坐式分娩能够使第二产程时间有效缩短,使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率均得到有效降低,是一种有效的自然分娩体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王胜华;饶淑燕;陈幼琴;王国娥;乐永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肠系膜损伤中的诊断价值(附34例)

    目的:探讨MSCT及后重建技术对肠系膜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34例经手术证实的肠系膜损伤患者的16层螺旋CT图象及临床资料.结果:34例患者肠系膜损伤均可见受伤肠系膜密度增高,肠系膜血肿28例,腹腔积血25例,肠管损伤壁增厚4例,肠管破裂3例,腹腔积气5例,并发肝挫伤2例.结论:MSCT检查对肠系膜损伤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对于术前诊断及治疗有着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余钟建;朱玲;陈华勇;严敏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自制新生儿魔术扣体位约束带及使用体会

    目的:设计并制作对新生儿患儿体位约束的约束带.方法:使用魔术扣体位约束带来减少护理风险,增加人性化护理、减少患儿哭闹与恐惧,防止意外伤害,增加安全舒适感.结果:观察患儿使用魔术扣体位约束带后舒适、安静,未出现约束带脱落,意外伤害等.结论:魔术扣体位约束带设计合理、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固定牢固,对患儿能达到安全有效的约束固定效果.

    作者:幸华兰;丁明娥;李文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宫颈癌组织中COX-2、MMP-9与VEGF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研究三者的相关性.方法:以45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作为研究组,30例因其他原因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COX-2、MMP-9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MMP-9及VEGF在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COX-2、MMP-9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COX-2与MMP-9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COX-2与VEGF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结论:COX-2、MMP-9与VEGF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相关,COX-2可能刺激MMP-9分泌,诱导VEGF生成,促进宫颈癌内形成新生血管,加速宫颈癌的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

    作者:黄晶;李荣;王冬梅;雷先华;余瑛;申昌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经伤椎置钉+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钉+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此类疾病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方法:2008年3月至2012年10月应用经伤椎置钉+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43例,术前、术后和随访时行X线和CT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cobb's角.比较植骨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cobb's 角.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未出现植骨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并发症,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s角,与术前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s角,与术后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伤椎置钉+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有效重建脊柱前中柱稳定,恢复伤椎高度,及预防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cobb's角丢失,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作者:刘培倦;陈亚洲;李贵坚;罗治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输液泵加压输入甘露醇的应用

    甘露醇静脉人工加压滴注对患者存在着诸多的危险因素.人工加压滴注有空气栓塞、药液污染等隐患;在短时间内大量快速滴注甘露醇可导致肾功能损伤、诱发心律失常、低颅压症、一过性晕厥、静脉炎等临床不良反应[1].通过输液泵定容控制即可以减少患者的危险性、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又可以减少由于人工加压可能造成的污染等.同时避免了液速不正确引起的医患纠纷,保证药物的疗效和输入安全.我科对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选用输液泵定容控制输入甘露醇42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16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诊疗回顾性分析

    十二指肠损伤属腹内脏器严重伤,诊治较困难,病死率高达10% ~27.8%[1].并且由于其本身及其毗邻器官在解剖及生理上的特殊性,一旦损伤,术前诊断困难,即使剖腹探查中也易发生漏诊,初次手术探查漏诊高达10%~20%[2].因而对本病应予以高度重视.现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2年1月间,我院共收治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16例病例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陈平;郭庆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早期干预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治疗的中重度HIE患儿50例.根据家属自愿选择,将5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30例,非干预组2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20例.对干预组及非干预组均按照“九五”攻关项目HIE治疗协作组制定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方案(试行稿)规范治疗后,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早期干预治疗,非干预组无早期干预治疗.采用Gesell评价神经发育情况,并于18月龄时与正常儿童对照.结果:3月龄时干预组与非干预组Gesell评分(DQ)比较无显著性差异;6、12月龄时干预组各能区DQ高于非干预组;18月龄时干预组与正常组各能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干预组及正常组各能区DQ均较非干预组明显提高.结论:早期干预治疗能够改善HIE患儿预后,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吴桂华;邵银进;曾圆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左心室血液低密度诊断成人贫血的特征

    目的:分析左心室血液及室间隔CT值与血红蛋白浓度的关系,探讨左心室血液低密度诊断成人贫血的特征.方法:收集27例CT平扫示左心室血液低密度,经外周血检验证实为贫血的成人病例,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person方法分析成人左心室血液及室间隔CT值与血红蛋白(HGB)浓度的关系.收集63例CT平扫示左心室血液低密度,经外周血检验证实贫血,并具有完整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左心室血液低密度诊断成人贫血的平均年龄、平均HGB浓度及贫血原因构成比.结果:27例贫血患者心脏CT值与HGB的关系①HGB浓度与CT差值(室间隔与左心室血液CT值之差)相关性:r=-0.567,P<0.01;②HGB浓度与CT比值(左心室血液与室间隔CT值之比)相关性:r=0.558,P<0.01;③HGB浓度与左心室血液CT值相关分析:r=0.420,P=0.029.63例CT平扫示左心室血液低密度经外周血检验确诊的贫血患者平均年龄(57±15.7)岁,平均HGB为(73±19.5) g/L,肿瘤性贫血约36.5%、肾性贫血约19.1%、失血性贫血约14.3%.结论:左心室血液CT值、CT差值及CT比值与HGB浓度显著线性相关,是左心室血液低密度诊断贫血的可靠依据;左心室血液低密度诊断成人贫血以中老人多见,多为中偏重度贫血,病因以肿瘤性贫血常见、其次是肾性及失血性贫血.

    作者:许凡勇;卢绍辉;刘少强;郭少华;王俊;许红雨;谢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死亡1例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结合1例新生儿EB患儿,对EB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等进展复习.结果:EB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疾病,表现为皮肤黏膜受轻微外力摩擦后起疱疹,这组疾病可简单分为4种亚型,即单纯型、半桥粒型、交界型和营养不良型.确诊靠基因定位、透视电子显微镜和免疫荧光检测,无条件可通过临床表现和家族史来诊断.应与新生儿脓疱疮、新生儿剥脱性皮炎、先天性梅毒等病鉴别.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基因治疗有望成为根本方法.结论:新生儿EB临床表现复杂,确诊较困难,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基因治疗有望成为根本方法.

    作者:廖红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病92例疗效观察

    小儿秋季腹泻病[1]是儿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好发于冬春季节.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水样便或蛋花样便腹泻,伴有烦渴、尿少、精神饮食差,并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很易危及患儿生命,甚至出现死亡.现就我院收治的92例小儿秋季腹泻治疗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陈昌延;郭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异位胃黏膜显像在小儿下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99mTcO4-异位胃黏膜显像在小儿下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下消化道出血的小儿患者进行99mTcO4-异位胃黏膜显像检查,并参照临床终的结果对显像检查资料进行评价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显像阳性9例,占36%,包括全部显像阳性和5例显像阴性患者总共14例进行了手术,证实7例为Meckel's憩室,影像特征呈小圆形或类圆形异常浓聚灶,常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围,位置固定,其中1例Meckel's憩室显像呈假阴性;小肠重复畸形2例,影像特征呈肠袢形或大团块状异常浓聚灶,不规则.1例显像呈假阳性,手术证实为小肠息肉.结论:99mTcO4-异位胃黏膜显像对小儿下消化道出血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该方法简单、无创、准确性高,是临床诊断小儿下消化道出血的一种高效、可行的检查方法.

    作者:黄谋清;张水香;曾小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造口形状不规则的一件式造口袋裁剪技巧

    造口患者在使用一件式造口袋时,常用造口尺测量造口直径,然后用笔在底盘粘贴纸上描出造口的孔径.当造口形状不规则时,较难准确测量、描出造口的大小及形状,或因人的视觉失误,描出的形状与实际形状正好左右相反,所以在裁剪底盘时,剪出的孔洞常无法与造口匹配而需反复修改,既消耗时间,又可能导致造口袋的浪费等.我科在工作中采用透明塑料纸描摹造口形状复印到造口袋底盘粘贴纸上的方法,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永莲;黄小梅;方琴;冷维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