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东;冯万文;杨广智
目的: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手术的临床病例资料,探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共42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病例,对其临床相关数据,中转开腹,发生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2例胆囊炎病例腹腔镜手术成功完成37例,中转开腹5例,腹腔镜手术成功率88.1%,42例胆囊炎病例术后有3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7.1%。结论: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切除手术是可行的。
作者:张辉;赵国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将60例患者按化疗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单号为路径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路径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路径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化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谢志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孕期胎儿四腔心多切面超声筛查及其意义。方法:分析总结5282例胎儿心脏多切面超声筛查方法。结果:四腔心结构异常48例,其中室间隔缺损6例,心内垫缺损7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5例,主动脉狭窄3例,法洛四联症9例等。结论:对胎儿四腔心多切面多角度筛查有利于提高心脏发育异常检出率。
作者:陈剑敏;蓝霓;余桂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运用黄体酮胶囊治疗女性黄体功能不全性先兆流产疗效。方法:将我院妇产科72例黄体功能不全性先兆流产按照治疗方法分为34例观察组和38例对照组,前者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前者口服黄体酮胶囊,后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肌注黄体酮,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孕妇保胎成功率、不良症状消失时间、止血时间、血清孕酮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91.2%)、血清孕酮水平为(47.35±4.23)ng/ml高于对照组(76.3%)、(30.22±3.22)ng/ml,但是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6%)明显低于对照组(44.7%),腰酸症状缓解时间(3.12±1.10)d,腹痛缓解时间(3.02±1.32)d、止血时间(3.91±1.23)d短于对照组(7.94±3.12)d、(6.12±1.34)d、(7.34±2.42) d,经统计分析,P<0.05。讨论:口服黄体酮胶囊比肌注黄体酮治疗女性黄体功能不全性先兆流产疗效更为显著,并且孕妇不良反应更低,值得推广。
作者:郑秀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以甘露醇含量作为评价指标,探索檀香叶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法,分别建立檀香叶中甘露醇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两种含量测定方法的各项方法学考察结果均符合含量测定操作要求,并且两种含量测定方法所测得的檀香叶中甘露醇含量基本一致。结论:两种含量测定方法均准确、稳定、可靠,可作为檀香叶的质量控制方法,其中以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法优。
作者:倪金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晚期尿道上皮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间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化疗的晚期尿道上皮癌35例(其中膀胱癌29例,输尿管癌4例,肾盂癌2例)的临床资料,给予吉西他滨1000 mg/m2,第1、8天静脉滴注;顺铂25mg/m2,第1-3天静脉滴注;每21天为1周期。结果:总有效率51.4%(18/35)其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5例,病情平稳11例,进展6例。中位疾病进展时间7.2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15.7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III~IV度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22.9%(8/35)和20%(7/35),非血液学毒性有消化道反应和乏力,其余有转氨酶升高,瘙痒、皮疹,发热等,多为轻中度。无治疗相关死亡病例。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3周方案一线治疗晚期尿道上皮癌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可耐受。可临床推广作为一线标准方案选择。
作者:何声秀;孙艳;钟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保守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年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治疗的44例早期子宫内膜癌年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效果进行定期随访。结果:通过三个月的治疗后,6例患者需要进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手术,38例患者继续进行保守治疗,其中32例患者完全缓解,3例患者部分缓解,3例患者并未缓解。醋酸甲羟孕酮(MPA)组和醋酸甲地孕酮(MA)组的完全缓解率之间的差异较小(P>0.05)。且18例有近期生育要求的患者中7例妊娠成功,4例患者完全缓解后复发。结论:对于早期子宫内膜癌年轻患者而言,保守孕激素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需要进行全方位动态评估。完全缓解后善于利用生育辅助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妊娠率。由于保守治疗后出现了一些复发症状,因此完全缓解后需要进行严密的随访。
作者:钱虹;陈子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胆碱酯酶(ChE)和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的变化情况,以探讨胆碱酯酶与CRP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次研究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5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其血液中的胆碱酯酶和C反应蛋白在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的浓度变化,同时选取1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观察血液中的胆碱酯酶和C反应蛋白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液中的胆碱酯酶和C反应蛋白显著增高;同时,急性加重期血液中胆碱酯酶和C反应蛋白含量也明显高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稳定期血液中的含量。结论:胆碱酯酶与CRP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以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指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患者分为48例对照组和48例干预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社区综合护理干预,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血糖控制水平以及生活满意度。结果: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后,干预组遵医行为、血糖控制水平、生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讨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谨遵医嘱,提高其控制血糖能力和生活满意度,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倪海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通过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的全面质量管理进行临床检验的监控。探讨影响因素,尽可能的减少检验误差,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作者:由继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在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天幕切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来我院就诊的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单纯的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行大骨瓣减压术合并天幕切开术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并且在术后一个月和六个月时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GCS评分。结果:手术结束后一个月,对照组患者的GCS评分为(2.27±1.32)分,研究组患者的GCS评分为(5.63±1.32)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89,P<0.05)。手术结束后六个月,对照组患者的GCS评分为(3.47±1.12)分,研究组患者的GCS评分为(7.85±1.16)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04,P<0.05)。另外,研究组的重残患者人数和死亡患者人数少于对照组,中残患者人数多于对照组,总体而言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天幕切开术,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GCS评分,降低患者临床重残及死亡率,可以在以后的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作者:蒋为;马洪欣;郝广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目前备受关注的炎性检测指标,经过多年的实践应用,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诸多领域疾病的诊疗中。本文主要对降钙素原在急诊科、ICU、呼吸科、儿科及新生儿科、外科等相关临床科室的新应用情况作一综述,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提供参考。
作者:黄远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在髋及下肢骨科手术中联合应用腰麻硬膜外麻醉的效果,为临床骨科手术中的麻醉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2015年3月收治髋及下肢骨科手术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依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研究组患者采取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采取持续硬膜外麻醉,分析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局麻药用量(8.2±1.8)mg显著少于对照组(94.5±20.4)mg,P<0.05,观察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38.4±11.2)s、阻滞完善时间(10.2±2.4)min、痛觉恢复时间(99.8±16.3)min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271.4±52.6)s、阻滞完善时间(25.8±3.9)min、痛觉恢复时间(129.4±23.8)min,P<0.05,两组患者感觉阻滞高平面、大组织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2.9%)显著低于对照组(29.9%),P<0.05。结论:髋及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采用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能够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局麻用药剂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黄亚峰;李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评价其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月至6月儿科门诊处方1800张,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7%,青霉素类使用率高(38.6%),其次为头孢菌素类(37.4%)和大环内酯类(19.4%)。结论: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陈冰;成明建;钟天文;潘伟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AN)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ALP)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以124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不显著。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9%,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6%,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例(6.5%)发生并发症,对照组17例(27.4%)出现并发症,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几率低。
作者:闫飞;陈亚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天蟾胶囊治疗癌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41例轻、中度癌痛患者,接受天蟾胶囊单用或联合三阶梯药物治疗4周,观察天蟾胶囊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天蟾胶囊治疗癌性疼痛平均起效时间约为2.5±0.8小时,服药一周达到稳定的镇痛效果,对躯体痛、内脏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69.8%、72.6%、67.6%,对不同类型的癌痛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用药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程度轻微,未影响继续治疗。结论:天蟾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疗效确切,与三阶梯镇痛药物合用具有协同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作者:赵怡;罗皓;王春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黛力新联合胃动力治疗对患者胃肌电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这些患者为两组,即研究组(n=55)和对照组(n=55)。给予研究组患者黛力新联合胃动力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莫沙必利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餐前和餐后胃电慢波百分比及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餐后胃电慢波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87.3%(48/55)显著高于对照组61.8%(34/5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5.5%(3/55)显著低于对照组18.2%(10/55)(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胃动力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肌电及临床症状,提高对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并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迟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万全是我国明代著名医学家,著有《万密斋医学全书》,其中系统而详细地论述了种子之道、胎养胎教及小儿养护的方法,全面反映了其优生优育的学术思想。为了继承和弘扬万氏优生优育的学术思想,以其著作中《万氏女科》、《广嗣纪要》和《育婴家秘》为依据进行研究,探析其优生优育的学术思想,对当今中医妇儿科优生优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艳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白鲜皮配方颗粒中白鲜碱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150×4.6n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检测波长236nm。结果:加样回收率为98.16%;RSD为1.1%;相关系数r=0.9999;五批白鲜皮配方颗粒中白鲜碱的含量均值为0.96mg·g-1。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
作者:高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初产妇产妇焦虑、抑郁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选取本院收治的初产妇产妇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给予自我效能干预,干预前后对两组负性情绪、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观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的评分(P<0.05)。观察组活跃期、第1产程、第2产程、总产程时间显著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护能力及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能够显著降低产妇焦虑、抑郁状态,提高产妇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
作者:邱燕碧;庄小星;张晓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