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右胸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在食管癌外科中的应用

许辰阳;吉灵;杨瑞平;曾淦华;江文发

关键词:经右胸, 全胸腔镜, 食管癌切除
摘要:目的:分析经右侧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对于食管癌病人的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1年8月~2012年1月共有12例食管癌患者行了经右胸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其中胸上段食管癌2例,胸中段食管癌8例,胸下段食管癌2例,手术均采用经右胸全胸腔镜游离切除食管癌并清扫纵隔淋巴结,开腹游离胃,经胸骨后上提胃至左颈部行胃食管吻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病人,平均手术时间220(190~250) min,其中胸部手术时间平均为80(60~140)min,术中出血量约230(200~350)mL,平均淋巴结清扫12.5枚,其中胸部淋巴结6.5枚,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平均2.9d,平均住院时间9.3d,术后1例出现吻合口瘘,1例出现肺部感染,均保守治疗痊愈.结论:经右胸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是一种有效,安全,成熟的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可明显减少手术创伤,降低肺部并发症,手术效果与开放手术一样.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经右胸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在食管癌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经右侧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对于食管癌病人的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1年8月~2012年1月共有12例食管癌患者行了经右胸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其中胸上段食管癌2例,胸中段食管癌8例,胸下段食管癌2例,手术均采用经右胸全胸腔镜游离切除食管癌并清扫纵隔淋巴结,开腹游离胃,经胸骨后上提胃至左颈部行胃食管吻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病人,平均手术时间220(190~250) min,其中胸部手术时间平均为80(60~140)min,术中出血量约230(200~350)mL,平均淋巴结清扫12.5枚,其中胸部淋巴结6.5枚,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平均2.9d,平均住院时间9.3d,术后1例出现吻合口瘘,1例出现肺部感染,均保守治疗痊愈.结论:经右胸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是一种有效,安全,成熟的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可明显减少手术创伤,降低肺部并发症,手术效果与开放手术一样.

    作者:许辰阳;吉灵;杨瑞平;曾淦华;江文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超声检查甲状腺钙化结节分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甲状腺钙化结节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超声证实甲状腺钙化结节且行病理检查的99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分析其超声钙化结节表现特点,将钙化结节分为4型:I型,微小钙化型;Ⅱ型,粗大钙化型;Ⅲ型,边缘钙化型;Ⅳ型,假性钙化型.比较不同分型的甲状腺钙化结节病理分型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结果关系.结果:I型钙化结节的甲状腺病检恶性率高(48.7%),Ⅱ型、Ⅲ型、Ⅳ型钙化结节病检恶性率依次降低(21.7%:13.6%:0).它们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124,P<0.001).结论:甲状腺钙化结节超声分型与甲状腺的良恶性相关,超声检查甲状腺钙化结节分型可能作为甲状腺临床诊断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高艳红;游宇光;陈卫华;葛贻珑;罗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尿毒症合并青光眼经血液透析后眼压变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尿毒症合并青光眼经血液透析后眼压变化作临床观察及记录,并分析原因.方法:对18例(31只眼)患者尿毒症合并青光眼在血液透析前后1h做眼压测量、记录,跟踪观察1月~2年.结果:18例(31只眼)尿毒症合并青光眼经血液透析后眼压有明显升高,升高的幅度约(10±4.5)mmHg.结论:尿毒症合并青光眼经血液透析后眼压变化为眼压升高,眼压升高的可能原因是:(1)血液透析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进而引发房水生成增加、眼内容物体积增大,眼压升高.(2)血液透析加重了尿毒症合并青光眼患者本身的视网膜微循环障碍,加重网膜缺血、缺氧、加重瞳孔缘、房角、小梁网处的新生血管收缩、加剧房水排出障碍.(3)血液透析中使用肝素透析,加重网膜、虹膜的新生血管出血、进而眼压升高.(4)血液透析后依前列醇(PGI)反射性分泌增多、血管扩张、血-房水屏障通透性增加,房水增多、眼压升高.

    作者:赖飞明;余娟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肝细胞肝癌化疗栓塞术后二期切除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对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行二期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中晚期肝癌临床资料,其中经皮肝动脉穿刺化疗栓塞(TACE)术后切除患者28例,经肝动脉结扎加插管栓塞化疗(HACE)术后再切除8例.平均接受化疗栓塞治疗3.25次,末次化疗距手术时间平均2.78月.结果:化疗栓塞术后肿瘤平均直径从(10.12±1.5) cm缩小为(6.65±1.8) cm;甲胎蛋白(AFP)阳性31例,化疗栓塞后28例降至正常,手术切除后2个月均降至正常.结论: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可使部分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缩小,提供二期手术切除的机会,并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可作为无手术切除机会的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替代方法之一.

    作者:张华林;张鸿晖;谢斌辉;王小农;刘凤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9年在我院治疗的68例女性盆腔炎性包块患者的相关资料,其中38例进行了腹腔镜手术治疗,30例进行了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间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到正常时间、血象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到正常时间、血象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拆线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 5);腹腔镜组并发症及术中出血量、感染率小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和开腹手术相比,疗效优于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海燕;徐晓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760张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分析

    随着抗菌药物的滥用及细菌耐药性的增加,整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1](简称《规范》)已颁布执行近两年,卫生部办公厅(2011)56号文件[2](简称《文件》)就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也做出了部署,为了贯彻落实《规范》和《文件》,切实加强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对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处方质量进行了调查,旨在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监管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树金;魏桂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十二指肠异位胰腺并感染1例

    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 患者男,42岁.2月前无明显诱因右中上腹疼痛,无阵发性加剧,无大汗淋漓,疼痛与饮食、睡眠无明显关系,无皮肤和巩膜黄染.无畏寒和发热,无腹胀、呕吐和腹泻.否认肝炎和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无手术、外伤、输血和吸毒史,否认家族中遗传病、传染病及肿瘤病史.腹部专科检查:腹平软,右中上腹压痛,无反跳痛,未及胃肠型和蠕动波,肝脾肋下未及.腹部未扪及明显包块,墨氏征和麦氏征均阴性,肝肾区无叩击痛,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4次/min,未闻及气过水音.入院诊断:右上腹痛查因:(1)胰头癌可能;(2)其他待排.

    作者:魏一飞;欧阳毅翔;李贻卓;唐斯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静脉输注异丙酚对颅脑手术脂质代谢的影响

    异丙酚是由2,6二异丙基苯酚溶解于10%的大豆油中,1.2%的卵磷脂及2.25%的甘油组成的水溶性乳剂.由于其具有诱导迅速,苏醒快,无蓄积的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万辉;王力峰;钟茂林;叶军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Foley导尿管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中的应用

    目的:对Foley导尿管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8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病人行Foley导尿管水囊扩张术,观察Foley导尿管水囊扩张术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中的治疗效果.结果:28例病例中24例在治疗一个月后吞咽困难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4例因扩张无效而改为放置食管支架,所有患者均无出现大出血、食管穿孔等并发症.结论:Foley导尿管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治疗中安全有效,方法简单,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澄;吉灵;钟丰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小切口白内障术后低视力影响因素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影响患者低视力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8月光明工程中实施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恢复不良的155例(165眼)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3个月视力结果为标准,视力低于0.3的患眼作为低视力眼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影响该组患者术后低视力的因素.结果:术后3个月低视力165眼,白内障术后引起低视力的因素为术前眼内难以判断的视网膜视神经疾病和术后并发症,其中术后后发性白内障为主要因素.结论:光明工程中批量手术术后低视力的因素很多,术中对高危患者加倍谨慎,对可控性疾病进行综合治疗.

    作者:熊外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气管插管吸痰治疗小婴儿重症肺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气管插管吸痰对小婴儿重症肺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小婴儿重症肺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儿80例随机分为nCPAP+气管插管吸痰组(A组)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组(B组)各4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对A组采用nCPAP给氧治疗联合气管插管吸痰,B组采用婴儿型呼吸机机械通气.观察血气分析动态检测,治疗效果、平均呼吸支持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儿在改善通气有明显效果,能取得纠正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但弱于B组改善通气效果.两组治愈率相似,两组呼吸支持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相近;治疗费用A组低于B组,经统计学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nCPAP+气管插管吸痰治疗小婴儿重症肺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安全有效,技术要求较低,容易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廖红群;罗开源;王华彬;钟小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010年赣州市章贡区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为掌握章贡区传染病发病情况、流行特征、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传染病防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疫情资料来自章贡区2010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章贡区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为797.12/10万,死亡率为1.69/10万,无甲类传染病发病.传染病构成以肠道传染病、呼吸系统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发病数居前5位的是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和梅毒.结论:章贡区传染病防控工作应以肠道传染病、呼吸系统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重点抓好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和梅毒等5种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作者:苏德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亚低温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局灶性脑缺血小鼠梗死灶大小的影响.方法:取16只C57小鼠,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缺血模型,平均分为两组,一组行低温处理,一组处于室温下,缺血再灌注24h行TTC染色,计算梗死体积.结果:低温处理的小鼠,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未处理的小鼠.结论:对局灶性脑缺血而言,低温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方莹莹;王袆媛;李晓文;孙丽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堵管原因分析和对策

    目的:探讨PICC导管堵塞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1 023例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对42例PICC导管堵塞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结果:PICC导管堵塞42例,患者经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后33例再通,9例拔除PICC导管.结论:严格遵守PICC插管操作规程,提高穿刺技巧,正确评估血管,掌握冲封管技术,加强输液管理和健康宣教,并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PICC导管堵塞的发生.

    作者:邓作梅;伊秀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赣州市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560例患者死因分析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患者死亡原因,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降低院前死亡率.方法:对2009年7月~2011年6月期间我中心120院前急救死亡患者的发病时间、病因、年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院前急救患者因心脑血管疾病与创伤死亡分别占内、外科疾病死亡的75.52%与24.48%.结论:识别高危人群,提高全民的急救知识,合理配备资源,尽可能提高院前复苏的成功率降低院前死亡率.

    作者:张丽萍;邓广飞;丛娜;邱文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措拖.方法:对10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心理护理、生活护理、药物准备、一般护理、呼吸困难和窒息的护理、术后疼痛护理、甲状腺危象的护理、出院康复指导等多种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通过采取有效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后均痊愈出院.结论:采取及时有效的多种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是保证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韦雪云;肖彩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胆碱能系统在针灸调节免疫功能中的作用

    近年来,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愈来愈受到广泛关注,文献报道阿片肽系统参与了针灸的这种调节作用,但该作用不能完全被纳络酮所阻断,说明还有其它途径参与这一过程.近发表在Nature的研究显示α7nAChR在抗炎免疫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探讨针灸的作用机制,以期进一步明确和扩展针灸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胆碱能系统与针灸调节免疫功能作用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欧阳娟;林乐迎;黄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河源地区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河源地区消化性溃疡穿孔(perforated peptic ulcer,PPU)状况的调查,了解PPU在本地区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预防和治疗PPU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急诊入院救治的540例PPU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发生PPU的相关因素,包括PPU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型、吸烟、饮酒、溃疡病史及其治疗情况、H.pylori感染情况、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以及季节因素.结果:十二指肠溃疡穿孔(perforated duodenal ulcer,PDU):胃溃疡穿孔(perforated gastric ulcer,PGU)为1.66:1,不同血型构成比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以O型血多,吸烟对PPU有显著影响,>60岁的老年人比例高,服用NSAIDs对PPU有显著影响,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达80.74%,不同季节和PPU发病率有相关.结论:年龄、O型血、吸烟、服用NSAIDs和H.pylori感染是河源地区PPU发病的危险因素,由于气候原因,河源地区自行随意服用NSAIDs较多,春末和初秋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季节.

    作者:李立涛;王华丽;司丕成;宁海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产后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h以及产后2h至24h三个时期,多发生在前两期[1].此为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为产科危症之一,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2].产后大出血往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常常出乎意料之外,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位居我国产妇死亡的首位.2009年2月~2010年1月,我院分娩产妇1100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22例,经及时采取积极抢救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曾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后腹腔镜囊肿去顶术治疗肾盂旁囊肿

    目的:探讨肾盂旁囊肿的后腹腔镜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0月至2011年9月,行后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去顶减压术病例7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手术疗效.结果:7例均在腹腔镜下经肾后完成手术,未中转开放,囊肿直径在4~8cm,平均6.8cm,手术时间平均45min,出血量少,术后3~5天拔除引流管,随访3~48月复查B超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经腹膜后入路行肾盂旁囊肿去顶减压术,创伤少,恢复快,囊肿壁切除充分,复发率低,术中应注意保护肾血管及集合系统.

    作者:华庆生;尹心宝;吴世皓;龙兆麟;陈远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