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建中;费健
目的:总结对8例超低出生体重儿采用PICC管进行导尿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1.9F型号PICC管导尿,按照正规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妥善固定,防止导尿管滑脱.结果:8例病人均一次导尿成功,无尿道损伤,出现尿液渗漏现象5例,脱管2例,无尿路感染.结论:采用PICC管应用于超低出生体重儿导尿,能基本保证临床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廖红群;欧阳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亲友互助献血的意义.方法:统计分析我市4年来亲友互助献血工作情况.结果:4年血液紧缺期间,很多病人亲友参与互助献血无偿献血,亲友互助献血量逐年上升,补充了血液告急缺口,有效缓解了供血压力.结论:开展亲友互助献血工作,对更好地应对血液告急、促进无偿献血发展、保证临床急救用血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吕伟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sA)对大鼠神经性慢性病理性疼痛的影响.方法:1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CsA组和生理盐水(NS)组,每组8只.结扎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建立坐骨神经压榨性损伤(CCI)模型,建模术后第3天,CsA组大鼠腹腔注射CsA(6 mg/kg),NS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均1次/d,连续给药4周.在CCI术前(当天)和术后3、7、10、14、21、28天测量2组大鼠手术侧(右侧)及对侧触诱发痛针刺-缩足强度和热刺激-缩足时间.结果:成功建立CCI大鼠模型.2组在术后3天手术侧针刺-缩足强度和热刺激-缩足时间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或缩短(P均<0.05).CsA组手术侧热刺激-缩足时间到10天后逐渐增加,28天基本恢复,但针刺-缩足强度变化不明显.结论:CsA能影响CCI大鼠的热痛敏,对大鼠神经性慢性病理性疼痛有一定程度的干预作用,与触诱发痛敏无关.
作者:刘仰斌;周建荣;张志花;李启华;陈学洪;严宜明;吕军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完全闭合腹股沟管”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成年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完全闭合腹股沟管”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全部治愈,全部病例4~5天出院,2例切口感染,无阴囊及术区皮下血肿.出院后随访2~3年,无1例疝复发.结论:此术符合生理解剖.应用传统“完全闭合腹股沟管”和现代无张力疝修补术相结合,使腹股沟疝修补术操作简单,术后疼痛、并发症减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明显降低.
作者:肖国庚;漆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胎儿生长受限(FGR)在我国的发生率较高,由于FGR可短期或长期影响胎儿发育及幼儿生长,甚至影响到成人阶段.所以FGR是重要的产科临床问题,同时也是产前超声诊断与监测的挑战.本文由病因着手,重点就多年来国内外产前超声对FGR评价手段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邱日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镇卫生院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08~ 2011年共计678例产科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为55.6%,剖宫产指征前二位分别是社会因素(40.58%),疤痕子宫(24.14%),占我院剖宫产指征的大多数.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不是单纯的医学问题,降低剖宫产率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作者:严寒松;钟华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肩胛骨正侧位X线摄片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肩峰下撞击综合征50例患者的58肩进行肩胛骨正侧位X线拍片,43例49肩同时行利多卡因试验,分析X线结果,比较三型利多卡因试验阳性率.结果:I型肩峰13.8%(8/58),Ⅱ型肩峰25.9%(15/58),Ⅲ型肩峰60.3% (35/58);I型肩峰中7肩行利多卡因试验,阳性率为42.9% (3/7),Ⅱ型肩峰中13肩行利多卡因试验,阳性率53.8%(7/13),Ⅲ型肩峰中29例行利多卡因试验,阳性率75.9%(22/29).经x2检验,Ⅲ型肩峰组与其他两组的利多卡因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I型肩峰组与Ⅱ型肩峰组的利多卡因试验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肩胛骨正侧位X线片对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价值高;Ⅲ型肩峰者罹患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可能性较I型、Ⅱ型肩峰者明显增高.
作者:黄谋清;陈荣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某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用药情况和评价进行该活动的持续性及必要性.方法:分别抽取2011年1~5月及8~12月该院出院的所有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项目包括联合用药、用法用量、使用时间、使用频率、累计DDDs、患者平均费用.结果:整治后在抗菌药物使用频率、费用、累计DDD数等方面均有了较大幅度改善.结论:该院存在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不够规范,尤其是在专项整治活动前存在较为普遍的滥用抗生素问题,虽然该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使用率、使用时间等方面仍然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
作者:黄作超;曾春生;刘怡;吕根梅;张才友;王小毛;罗会俊;叶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在头颈鳞癌(hea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4例HNSCC组织中COX-2、VEGF-C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104例HNSCC组织中COX-2、VEGF-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3%、74.04%,显著高于正常头颈部粘膜组织(P<0.05).HNSCC组织中颈淋巴结转移者的COX-2、VEGF-C表达均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P<0.05),且COX-2和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r =0.366,P<0.05).结论:HNSCC中COX-2、VEGF-C的阳性表达明显增高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在HNSCC的侵袭、转移过程中,COX-2和VEGF-C的表达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可望用于对HNSCC颈淋巴结侵袭、转移潜能的评估.
作者:邓莅霏;齐淑轶;刘学明;石冬梅;高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三氧化二砷( AS2O3)和复方柏子仁(AS4S4)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维甲酸(ATRA)联合AS2O3(Ⅰ组)或AS4S4(Ⅱ组)诱导缓解治疗APL,统计分析两组CR率及不良反应.结果:Ⅰ组和Ⅱ组的CR率分别为96%、100%,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S2O3和AS4S4治疗APL疗效均显著,不良反应能耐受.
作者:张敬东;孟美丽;方家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总结经肛门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总结12例先天性巨结肠新生儿患儿行经肛门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12例患儿术后恢复良好,术后1周痊愈出院.4例术后1天发热,38.5 ℃左右,给予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未出现小肠结肠炎、吻合口瘘、感染、硬肿等病例.结论:耐心、细心、全面的护理是保证经肛门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陈德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孕妇33岁,孕2产l,孕37周,疤痕子宫,因阴道出血2h入院.患者曾于3年前行剖宫产术,入院查体:体重72 kg,血压109/60 mmHg,心率102次/min,血常规示:Hb 109 g/L,PLT 162×109/L,凝血功能基本正常,B超前置胎盘中央性,急诊行剖宫产术,入手术室血压112/65 mmHg,心率110次/min,患者无不适,建立外周静脉通路后,左侧卧位,于L2~3,硬膜外穿刺置管,给予2%利多卡因5 mL,观察5 min,无脊麻症状及不适主诉后,再给予利多卡因10 mL,阻滞平面达T8~S2后开始消毒,此时血压心率无大幅度下降,输注林格氏液及羟乙基淀粉,手术开始,见腹肌、网膜与子宫整体粘连,子宫与膀胱粘连,创面渗血较多,建立两个外周静脉通路,加快输液,考虑前置胎盘中央性,通知血库送血,胎儿娩出后,子宫及盆腔不断出血,见胎盘大部分植入子宫,静脉间断给予麻黄碱升高血压,同时给予异丙酚、氯胺酮、舒芬太尼等麻醉诱导,气管插管顺利,机控呼吸,剥离胎盘时出血无法控制,血压60/35 mmHg,心率136次/min,静脉给予多巴胺,加快输液与输注压积红细胞,此时出血有2 500 mL,结扎子宫动脉切除子宫,整个创面不断渗血,无凝血块,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微量泵泵入维持收缩压85 mmHg左右,肝素钠20 mg,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与桡动脉穿刺,加快输液与输血,术中出血共5 000 mL,输入压积红细胞16u,血浆1 200 mL,血小板10 u,冷沉淀10 u,术毕复查血气分析示Hb 95 g/L,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基本平衡,手术行子宫切除与膀胱修补术,术毕保留气管导管送ICU,第二天回妇产科普通病房.第6天顺利出院.
作者:段志胜;焦丰;幸莉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宫颈妊娠的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2例宫颈妊娠行保守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保守治疗,7例治愈;药物治疗+宫颈管搔刮术5例中,4例搔刮后塞纱治疗成功,1例刮宫后塞纱止血无效行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术后治疗成功,其中有2例输血,无切除子宫.结论:阴道超声可以增加宫颈妊娠的检出率,采用保守方法也能终止异位妊娠,对于宫颈妊娠患者基层医院也可避免子宫切除.
作者:阳清香;冯海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变应性鼻炎患者68例,表面麻醉下在鼻内窥镜下应用双极电凝筛前神经及下鼻甲经治疗变应性鼻炎.结果:显效38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6%.结论:采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筛前神经及下鼻甲可作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金日群;彭韶平;廖志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在困难气管插管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2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经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资料,分析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2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经口插管失败后改用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后均获成功,成功率达100%,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困难气管插管患者中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斯亮;刘春英;卓莲兰;陈天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利用自体脂肪充填颜面凹陷,改善外形.方法:起利用3L3M自体脂肪移植技术,对颜面凹陷7例患者进行脂肪移植.结果:1次移植手术5例,2次以上2例,术后均随访3个月以上,7例患者外形均明显改善.结论:自体脂肪移植是治疗颜面凹陷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陈岩青;习娅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PLG)的临床特点,息肉特征及手术指征.方法:对398例B超诊断PLG病人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结果,手术方式,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性别、年龄与PLG的临床病理因素无关,临床上无特异症状;胆固醇性息肉表现为多发,平均直径<5mm,而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及息肉型早期胆囊癌患者息肉平均直径>10mm,单发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比例显著高于胆固醇性息肉.结论:直径>10 mm,单发,有明显临床症状,合并结石,短期增长明显增快应行外科手术治疗;直径5~10 mm有明显临床症状者首先经正规的内科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直径<5 mm无临床症状者可定期B超随访,注意调节和控制胆固醇代谢.
作者:易建中;费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环境的恶化和生活压力的增加,患恶性肿瘤的病人在不断增多,化疗药物在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普及各级医院,护理人员特别是肿瘤科护士每天接触大量的化疗药物,化疗药物已被广泛证实在治疗剂量下具有致突变、致癌作用,平时的少量频繁接触也会因毒素蓄积引起不良反应,因此在化疗药物配制过程中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防护势在必行[1].据调查,护理人员对化疗药物的职业危害知晓率很高,但防患措施均存在不足.由于化疗药物的危害是一个潜在的、累积的过程,短时间内难以察觉[2],护理人员工作中害怕接触,缺乏工作积极性,要求换岗人员多.我们设计并制作了化疗药物简易操作柜应用于肿瘤科及其它接触化疗的一些科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伍秀;于风玲;陈根秀;夏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围手术期护理模式.方法:对43例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围手术期采用知信行护理模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者能积极主动坚持正确的康复训练,均临床治愈,满意率和依从性均为100%.术前Lysholm平均(45.3±16.1)分,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平均(82.1±9.7)分,经检验P<0.001;Tegner分级术前平均(1.7±0.6)级;术后6个月Tegner分级平均为(3.6±1.7)级,经检验P<0.05.本组12个月术后Lysholm评分优良率为88.4% (38/43).结论:知信行护理模式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围手术期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胃肠道穿孔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提高本病诊断准确率.方法:59例经手术证实的胃肠道穿孔患者,术前均行腹部CT扫描检查并分析其表现.结果:本组59例中CT显示腹内游离气体呈新月状或小气泡状53例,阳性率89.8%,胃肠穿孔处周围局限性积液或蜂窝织炎39例,阑尾周围脓肿7例,肠梗阻4例,胃肠壁增厚不规则12例,胃肠壁肿块4例,少量腹水4例.结论:CT在胃肠道穿孔的诊断及定位中有明显优势.
作者:鲍坤旺;廖凤祥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