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体会

陈立材;韩松

关键词:疝, 腹股沟, 老年人, 平片, 无张力修补术
摘要:目的:探讨、评价平片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平片无张力修补术治疗60岁以上老年腹股沟疝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随访12~ 36个月,手术后无切口及腹腔感染,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无复发.结论: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疝的治疗安全有效.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脑卒中昏迷患者胃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随着营养支持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以及对胃肠道功能认识的深入,胃肠内营养(EN)在临床营养支持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因此危重患者营养支持已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现选择我科自2013年08月一2014年6月收治的48例重症脑卒中昏迷患者及时实施胃肠内营养支持,保持和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避免或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蔡卫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60例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愈后的影响.方法:从2011年1月到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腹股沟疝和腹壁切口疝患者120例,依照患者入院顺序单双数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6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疼痛、体位、排尿、切口、感染、饮食护理、出院指导,将两组的护理结果展开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复发率等方面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围手术期给予患者全面的疼痛、体位、排尿、切口、感染、饮食护理、出院指导,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切口感染率、并减少疾病复发率,减少了患者痛苦,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给予高质量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淑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64排螺旋CT在食道中段异物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对食管中段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内镜、手术证实的食道中段异物患者,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扫描,在AW4.5工作站行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结果:22例胸骨后食道异物感患者,排除9例,经随访无异常;13例经内镜及手术确诊,其中9例为鱼刺,2鸡鸭骨,1例为果核,1例为假牙.64排CT检查均清楚显示异物,三维重建成像对异物位置、形态、大小及食管损伤程度、异物与食道及周围结构的关系能清楚显示.结论:三维重建成像异物检出率高,可清楚评价异物形态、位置、食管损伤程度,有无并发症,异物与食道及周围结构的关系;且检查安全、便捷、无痛苦,可作为食管中段异物有效的检查手段之一.

    作者:杨春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采用品管圈方法优化门诊退药管理

    目的:为保证患者安全、合理、经济的用药,减少退药行为的发生.方法:在门诊药房成立“品管圈”质量控制小组,针对“优化门诊退药管理”主题,通过运用科学管理的方法,挖掘发挥个人潜能,通过团队力量,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并实施.结果:使门诊退药笔数大幅度下降,退药处方由活动前的80张·d-1减少到37张·d-1,改善幅度为53.8%.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减少退药率,保证了药品流通市场上的质量.

    作者:陈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医患之间和整个社会共同构建良好的医患沟通体系和舆论环境.方法:从三个角度剖析现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医疗行业、患者、社会环境均是造成医患矛盾尖锐的主要原因.结果:医疗行业自身、患者以及社会环境是造成当今医患矛盾的主要相关因素,应加强医患沟通交流,发挥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缓和医患关系.结论:提高医疗技术,加强医患沟通交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营造良好社会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医患关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谭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研究

    目的: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护理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ICU病房收治的40例导管感染患者中360例次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和护理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单腔导管留置感染率为15.87%,低于双腔导管留置的41.67%.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的感染率分别为61.18%、27.06%和11.76%.结论:严格中心静脉置管护理,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缩短置管时间,加强护士手卫生的管理和穿刺部位消毒,对降低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在3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7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7%,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芸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性化关爱护理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性化关爱护理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总结有效的产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产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产后实施人性化关爱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术后母乳喂养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人性化关爱护理的观察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达到了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观察组产妇产后护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关爱护理能够促进产妇的产后恢复,有效增加母乳喂养率,提高了产科的护理质量及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是积极而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

    作者:张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30例婴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婴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2月我院和广西区妇幼保健院共收治的60例患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婴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气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婴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明显,且操作简单、安全.

    作者:陆日舰;李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白屈菜中非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目的:研究白屈菜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渡谱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菠甾醇(1),12β,20β-二羟基-达玛烷-23(24)-烯-3-酮(2),2-脱氢黑麦草素(3),对羟基苯乙醇(4)、黑麦草素(5)、6,7-二氢黑麦草素(6),3-羟基-5,6-环氧-β-紫罗兰酮(7),邻苯二酚(8),7,8-二氢阿牙泽兰品(9),(6S,9R)-吐叶醇(10),对羟基桂皮酸对羟基苯乙胺(11),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12),戊二酸(13),草酸(14).结论:化合物2~ 14均为首次从白屈菜中分离得到.

    作者:郭秀梅;安自强;高娟;姚旭颖;赵明;张树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云南白药在骨折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云南白药应用于骨折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牟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40例接受闭合复位固定术的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手术后,研究组给予云南白药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口服.结果:患者骨折后第六周时,选择尼莫地平法计算患者的骨折愈合程度,研究组骨痂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骨折患者,给予云南白药治疗,其治疗效果比安慰剂明显要好,具有安全性、有效性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实施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6月在我院输液室输液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塑造了护理人员良好的专业形象和社会效应、降低了输液室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陈丹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未足月胎膜早破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保胎组和非保胎组,并观察其产后孕妇和新生儿的情况.结果:保胎治疗能够增加新生儿体重,降低新生儿的窒息率,但同时也增加了宫内感染的机会,且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患者应该综合考虑胎龄、孕妇分身体素质、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作者:董淑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比观察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1例,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多巴胺组(DA组)和去甲肾上腺素组(NE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和有效液体积极复苏治疗后,DA组给予多巴胺治疗,NE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6h内复苏成功率和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乳酸水平变化.结果:DA组6h复苏17例,复苏率为56.67%;NE组6h复苏25例,复苏率为80.65%;两组复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9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乳酸水平均有显著下降趋势(P<0.05),T1、T2时间点,NE组患者乳酸水平显著低于DA组(P<0.05).结论:与多巴胺相比,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更能提高6h复苏成功率,降低乳酸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百癣夏塔热片中槲皮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百癣夏塔热片中槲皮素的含量.方法:Diamon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3%磷酸溶液(43∶57);检测波长为371nm.结果:线性范围为0.0650μg~0.6496μg,平均回收率为99.36%,RSD为0.57%(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

    作者:甘书明;王树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的围手术期护理,预防并发痘的发生.方法:针对我院48倒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除了执行一般剖宫产术的护理外,首先严格执行妊娠期糖尿痛的护理常规,其次加强了术前心理护理,使孕妇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手术,术后严密生命体征监测,血糖监测、饮食指导,新生儿护理及健康宣教等.结果:本组48例患者无一例发生产妇死亡和新生儿死亡.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认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剖宫产术只要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就有利于预防并发症,使母婴安全.

    作者:孙戈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高血压病人的综合性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病人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本院2013年7月-2013年12月80例住院高血压病人实施疾病相关护理干预并进行跟踪管理.结果:血压均控制在收缩压< 140mmHg,舒张压<90mmHg.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薇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我院门诊降糖药处方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降糖药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3年12月份的门诊病人降糖药的处方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查阅有降糖药的处方1626张,其中含注射剂的处方589张,合中成药的处方118张.单用一种降糖药的1044张,两药联用的476张,三药联用的106张.本次调查共发现507例用法耒标注或标注不正确的处方,未发现同类药物重复使用现象.结论:我院门诊降糖药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用法来标注或标注不正确的处方,所以医师处方、药师调配处方时,均应加以重视.

    作者:吴华;顾平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74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措施.结果:手术的成功与围手术期的高质量护理是密不可分的.结论:科学系统的护理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美华;朱丽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江阴城区近三年剖宫产率及其手术指征的统计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剖宫产率、手术指征结构的组成,探寻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方法:统计2011-2013年的剖宫产率,与2003年的割宫产率比较.统计2011-2013年度剖宫产15种主要指征的构成比及顺位,分析近年来剖宫产的主要指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近三年我市的平均剖宫产率为45.28%,与2003年的33.92%有明显差异;近三年手术指征前三位为社会因素、脐带绕颈、胎膜早破,总比例超过50%(其中2011年为59.20%,2012年为59.88%,2013年为57.75%).结论:十年前后剖宫产率明显升高,而近年来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并非严格的医学指征,可以得到控制.

    作者:李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