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芹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病人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本院2013年7月-2013年12月80例住院高血压病人实施疾病相关护理干预并进行跟踪管理.结果:血压均控制在收缩压< 140mmHg,舒张压<90mmHg.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薇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急性心肌梗塞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此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发病急,病情重,发病人数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被列为急诊六大病种之一,掌握该病的急救及护理,对患者施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对治疗疾病,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1 临床资料我院急诊科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75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0例,年龄35岁-65岁,患者有心前区疼痛,胸闷,心电图及血清酶等检查后确诊,治愈30例,好转40例,死亡5例.
作者:张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老年难治性鼻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鼻出血患者5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在鼻内窥镜下结合高分子膨胀海绵和胶原蛋白海绵填塞止血治疗,对照组用传统的凡士林纱条鼻腔填塞加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中显效2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中显效17例,有效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4.07%.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结合高分子膨胀海绵和胶原蛋白海绵填塞治疗老年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痛苦少,并发症少,值得应用.
作者:宋巍;滕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外敷疗法分期治疗烧伤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年我科进行诊治的120例烧伤(Ⅱ度)病人随机分为A组(自制烧伤膏)和B组(湿润烧伤膏组),A组病人烧伤早期溃破创面给予毒热清烧伤膏外涂,感染期用解毒烧伤膏.B组病人的创面涂以湿润烧伤膏.观察两组病人的治疗疗效.结果:A组病人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明显少于B组病人,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人的创面愈合率明显优于B组病人,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人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9.47±2.38)d,而B组病人为(25.11±2.97)d,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分期治疗烧伤,病人愈合时间短、瘢痕轻、痛苦少、疗效确切.
作者:刘震;卞树人;姜新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综述金属有机骨架作为几种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方法: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资料,对金属有机骨架储存和释放不同药物及其细胞毒性的研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论:金属有机骨架具有载药量高、缓控释效果好和与体内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等优点.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董玉晶;李永吉;林瀚;白欣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在眼科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眼科住院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69例和对照组67例.干预组分析眼科护理风险并进行评估,有效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加强护理风险监控,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法.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潜在护理隐患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明显差异性意义(均P<0.05).结论:有效的安全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刘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减轻上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改善患者满意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上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3级及4级疼痛发生率为18.8%,对照组为41.7%,观察组3级及4级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8%,对照组为75.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减轻上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精细化背侧被膜解剖技术在甲状腺叶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至2013年10月47例甲状腺叶切除利用精细化背侧被膜解剖技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精细化背侧被膜解割技术切除的病例未发生喉上、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所致的误吸呛咳,声音低沉,声音嘶哑,低钙抽搐等表现,此项技术在甲状腺叶切除中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
作者:王兵;杨冬林;卢明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保留导丝技术应用于膜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5例先心病膜部瘤形室间隔缺损的患者行室间隔缺损(VSD)的保留导丝技术介入治疗,术前所有病例经胸超声心动图初次筛选,左室造影终筛选确定.术中所有病例均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室造影,观察封堵即刻效果,术后随访1年,行胸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观察疗效.结果:5例封堵手术成功,即刻手术成功率100%,封堵伞位置良好,无房室传导阻滞、无异常分流.结论:保留导丝技术应用于膜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同时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
作者:齐晓宇;李玲玲;贾惠欣;孙志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声筛查对胎儿泌尿系先天性畸形中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对8472例孕妇的产前超声中发现的17例胎儿泌尿系畸形病变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胎儿泌尿系畸形:婴儿型多囊肾3例;异位肾3例,单侧异位2例,双侧异位1例;肾缺如4例,多囊性肾发育不良2例,双侧1例,单侧1例;肾脏中-重度积水5例.结论:超声检查能在产前及时对胎儿泌尿系畸形的病变做出正确诊断,对临床及早干预提供重要依据.胎儿泌尿系统检查是产科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超声对胎儿泌尿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显示较易,目前已经成为检查胎儿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的有效诊断工具.本文采用超声技术在对胎儿进行系统筛查的同时,对胎儿肾脏的先天性病变进行了分析.
作者:贺燕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74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措施.结果:手术的成功与围手术期的高质量护理是密不可分的.结论:科学系统的护理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美华;朱丽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胎心无刺激试验在产前检查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90例NST试验≤7分的可疑型结果进行分析,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提高妊娠晚期孕妇NST监测的准确性,降低妊娠晚期孕妇NST假无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本组NST试验可疑型假无反应型发生者高达56.67%,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后,孕妇主诉无饥饿,无疲乏,了解NST检查的目的,焦虑减轻,愿意配合检查,于当天或24小时后给予NST复测20-40分钟,其中51例评分9-10分,NST诊断为反应型,指导自数胎动,预约产检时间,一周复测;39例评分为6-7分,仍无胎心加速反应,NST诊断为无反应型,结合超声多普勒检查提示胎儿宫内缺氧,转高危门诊,医生收住院系统治疗,根据孕妇孕周及胎儿情况适时终止妊娠.结论:胎心无刺激试验是目前评价胎儿宫内状况的主要检测手段之一,对于NST可疑型,应详细询问病史,加强体检与病情观察和病史采集,寻找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排除外源性监测影响因素,提高监测可信度,降低假无反应型发生率.
作者:刘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以难溶性药物硝苯地平为模型药物来研究推拉式渗透泵片剂中药物层和推动层的配方中聚合物聚氧乙烯的用量、氯化钠的用量、控释层包衣增重以及药物层和推动层的比例对药物释放的影响.方法:采用推拉式渗透泵设计,分别考察聚氧乙烯-N80在药物层中的不同用量、聚氧乙烯Coagulant在推动层中的不同用量以及氯化钠在推动层中不同用量的7个配方,7个配方片芯同时采用欧巴代CA包衣进行半透膜控释包衣,因片重大小不同,无法同时得到相同的包衣增重,所以结合实际包衣增重的数据,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包衣片在不同时间的药物释放数据进行建模分析.结果:统计结果表明欧巴代CA的包衣增重对药物释放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包衣增重的增加,药物的释放变慢.聚氧乙烯N-80在药物层中的用量对药物释放也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聚氧乙烯N-80在药物层中用量的增加,药物的释放变慢.而聚氧乙烯Coagulant和氯化钠在推动层的用量变化,在配方考察的比例范围内对药物的释放的影响不显著.对20小时的药物释放分析结果表明,药物层与推动层的比例对药物的后期释放有显著影响(P<0.05).药物层与推动层的比例越高,药物后期释放得越慢.
作者:杨继荣;董惟恺;朱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实施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6月在我院输液室输液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塑造了护理人员良好的专业形象和社会效应、降低了输液室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陈丹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病症之一,近年来经过医药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抗乳腺癌药物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结合了乳腺癌的发病机理对目前市场治疗乳腺癌效果较好的药物进行了归纳,其中分为天然活性成分、化学药物以及联合用药等.
作者:韩伟;阎雪莹;丁文财;朱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营养支持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以及对胃肠道功能认识的深入,胃肠内营养(EN)在临床营养支持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因此危重患者营养支持已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现选择我科自2013年08月一2014年6月收治的48例重症脑卒中昏迷患者及时实施胃肠内营养支持,保持和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避免或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蔡卫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降糖药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3年12月份的门诊病人降糖药的处方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查阅有降糖药的处方1626张,其中含注射剂的处方589张,合中成药的处方118张.单用一种降糖药的1044张,两药联用的476张,三药联用的106张.本次调查共发现507例用法耒标注或标注不正确的处方,未发现同类药物重复使用现象.结论:我院门诊降糖药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用法来标注或标注不正确的处方,所以医师处方、药师调配处方时,均应加以重视.
作者:吴华;顾平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筛查在诊断胎儿肢体畸形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9月在我院行产前超声筛查的5600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连续顺序追踪法并结合二维及三维超声成像筛查胎儿有无先天性肢体畸形.结果:15例肢体畸形胎儿经产前超声筛查诊断并引产后证实14例,7例四肢短小畸形,3例足内翻,1例桡骨发育不良伴手内翻,1例双侧桡骨缺失,1例双下肢缺如,1例人体鱼序列征,检出率为93.3%;漏诊1例多趾,漏诊率为6.67%.结论:产前超声筛查是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有效方法,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在尽早发现胎儿肢体畸形的同时降低漏诊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梅红;侯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氟保护漆在学龄前儿童龋齿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牙科进行龋齿预防咨询的128例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儿童给予氟保护漆防龋治疗,半年涂擦1次,连续2年;对照组儿童进行早晚刷牙、漱口等日常口腔护理,2年后对比观察两组儿童龋齿发生率和龋齿均数.结果:2年后观察组儿童龋齿发生率和龋齿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氟保护漆对防止学龄前儿童龋齿的发生有显著作用,能显著降低龋齿发生率和新生龋齿均数,且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适用于学龄前儿童的龋齿防治,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陶蓓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镜检查、病理学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15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肺癌的病理组织类型中,鳞癌发病率多,其次是腺癌.33例女性患者中腺癌占48.48%,小细胞癌占18.18%,鳞癌占27.27%,腺鳞癌6.06%;125例男性患者中鳞癌占53.60%,腺癌占20.80%,小细胞癌占18.40%,腺鳞癌占5.60%.男性患者鳞癌构成比明显高于女性,腺癌构成比显著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癌男女患者之间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8例肺癌患者中有149例患者可见直接征象,占94.30%,增生型占74.15%,浸润性占20.1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性别的肺癌患者病理类型有差异,提高支气管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技术,可有效提高肺癌的诊出率,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戴陆春;姚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