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络定痛汤配合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疗效观察

郭静波;陈红

关键词:通络定痛汤, 心绞痛,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通络定痛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络定痛汤.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79.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0.4%,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定痛汤配合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可靠,优于西医单独治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痴呆晚期患者预防压疮护理

    目的:总结45例次痴呆晚期住院患者应用流程护理预防压疮的护理体会.方法:对痴呆晚期住院患者应用流程护理的方法预防压疮,并加强压疮护理管理.结果:2009年痴呆晚期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1%,较同期明显降低.结论:痴呆晚期患者应用流程护理预防压疮,可以明显降低压疮发生率.

    作者:韩小英;陈春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穿透性胎盘剖宫产术发生大出血2例

    病例1,产妇熊某,32岁,剖宫产术后7+年,妊娠36+3周,无痛性阴道流血1天入院,孕期未作产检,否认近期性生活史及外伤史,于入院当天早上无诱因出现阴道流血,量50 mL,于下午4时入院,无其他不适.

    作者:谢小琴;刘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病人寻求提供佳的护理模式.方法:对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诊疗护理工作,对照组应用常规医疗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等候手术日数和平均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遵从医嘱行为、健康教育认知率和服务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按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平均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使患者主动参与诊疗和护理,提高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董丽;吴颖;范莲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术后肠外瘘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肠外瘘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肠外瘘的发生原因及诊治情况.结果:十二指肠残端瘘3例,小肠瘘6例,阑尾残端瘘2例,结肠瘘3例,直肠瘘5例,胃溃疡穿孔修补处瘘1例.主要原因有:①感染性吻合6例;②病理组织上吻合5例;③操作技术偏差4例;④炎性肠病、引流管压迫等5例.全组治愈17例,2例未愈等待手术,1例自动出院.结论:肠外瘘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维持内稳态和营养支持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引流,应用生长抑素、生长激素,多数能自愈.

    作者:刘红权;谢元才;周林;赖承治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Vitalstim电刺激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Vitalstim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Vitalstim电刺激组和对照组,电刺激组接受Vitalstim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只接受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均每天治疗一次,疗程20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积分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到治疗时间,脑卒中性质,SSA评分,SWAL-QOL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SSA评分,SWAL-QOL评分比较,电刺激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italstim电刺激能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海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择期PCI术前强化调脂治疗对冠脉前向血流的影响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5天给予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后对术中冠脉前向血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确诊的ACS病人,PCI术前5天给予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标准组20 mg及强化组40 mg)各98例,研究2组患者PCI术中发生慢血流(干预血管前向血流<TIMI3级)的例数.结果:标准组PCI术中发生慢血流11例,强化组3例,比较两组患者慢血流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发生慢血流率为3.06%,优于标准组的11.22%.结论:ACS患者PCI术前辛伐他汀强化降脂可有效降低手术慢血流发生率,使手术更具安全性.

    作者:陈友佳;彭俊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理伤手法结合中药治疗腰部术后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理伤手法结合舒筋活血汤加减治疗腰部术后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13例腰部术后痛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采用理伤手法结合口服舒筋活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舒筋活血汤加减治疗.1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4个疗程.结果:1个疗程后,两组无明显好转,4个疗程后,治疗组优51例(82.3%),良7例(11.3%),差4例(6.4%).对照组优21例(41.2%),良17例(33.3%),差13例(25.5%).结论:理伤手法结合舒筋活血汤加减用于消除腰部术后疼痛症状和恢复腰部功能,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治疗,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蔡伟华;肖斌;谢宝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经直肠超声在男性不育症射精管梗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在男性不育症射精管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6例射精管梗阻所致男性不育症的经直肠超声表现,采用精液常规分析、精浆果糖测定和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对其进行诊断,并进行常规及细菌学检查.结果:26例患者中经直肠超声表现为射精管囊肿6例,苗勒管囊肿4例,单纯双侧精囊扩张3例,射精管扩张4例,射精管管壁钙化1例,精囊扩张合并前列腺囊肿者2例,精囊合并射精管扩张6例,其中单侧扩张2例.射精管扩张中多数为细菌性感染所致,其中结核性所致1例,射精管结石1例.结论:对于TRUS检查显示为精囊扩张、射精管扩张、前列腺中线囊肿,射精管内或精阜内可见结石或钙化等典型的EDO声像图改变时,应考虑为射精管梗阻.TRUS是男性不育症患者EDO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谢丽珍;陈卫华;杨建勇;王春秀;邱永瑞;谢金凤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不同妊娠期孕妇血凝四项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孕妇在不同妊娠期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四项反映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PT、APTT、TT、Fib 测定均为凝固法,在ACL7000全自动血凝仪上进行,试剂及定标血浆均为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产品.检测120例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和60例正常非孕妇女的PT、APTT、Fib和TT,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妊娠中、晚期妇女与正常对照组或早期妊娠者比较,PT、APTT、TT时间明显缩短、Fib 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妊娠中、晚期由于凝血功能增强出现妊娠期高凝状态.这一妊娠期生理变化为产后快速有效止血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也是导致妊娠期血栓病形成的重要原因,并可能与多种产科疾患有关.妊娠期间监测凝血四项对预防血栓形成并指导抗凝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顺军;徐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68例建立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

    人工气道是指为保证危重病人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它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是将导管经口/鼻或气管切开/穿刺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人工气道建立以后,导管的固定,气囊的管理,分泌物的吸引,气道湿化,预防肺部感染是气道管理中非常重要,缺一不可.现将我科收治的68例患者行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78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在肾切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患者行后腹腔镜肾脏切除术.单纯 肾切除51例,肾癌根治术14例,联合尿道电切镜肾输尿管全切除13例.肾脏肿瘤14例,结核性脓肾6例,上尿路结石(33例)、UPJO(3例)引起巨大肾积水并感染36例,开放手术后输尿管中、上段闭锁并肾积脓5例,无功能萎缩肾3例,肾盂癌11例,输尿管癌2例,左肾出血1例.术前均行B超、IVU、CT或MRI检查,健侧肾功能正常.肾脏恶性病变TNM分期:T1~T2N0M0.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除2例肥胖患者因严重粘连、1例大出血中转开放手术外,75例手术均成功.术中损伤肾静脉2例、损伤下腔静脉属支生殖静脉1例,均在腔镜下妥善处理.手术时间40~260min,平均73 min.术中出血量30~850 mL,4例输血.75例肠功能恢复时间18~48 h,均在术后第1 d下床活动.引流管拔除时间24~72 h,术后住院时间7~12 d,平均8.5 d.27例肿瘤病人随访2~60个月,1例于术后6月发现腹膜后转移,现带瘤存活;1例肾癌于术后18个月死于肿瘤全身多处转移,其余25例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的特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刘佛林;伍耿青;邹晓峰;袁源湖;肖日海;王晓宁;吴玉婷;龙大治;刘敏;徐辉;杨军;张国玺;廖云峰;江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130例角膜异物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角膜异物的种类及临床表现与治疗经验.方法:对比130例角膜异物的种类及临床表现与治疗.结果:角膜异物以金属异物居多,临床表现主要为异物感、畏光、流泪.根据角膜异物的种类与深浅将它们顺利取出.结论:角膜异物的临床表现大致相同,根据角膜异物种类和位置深浅,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作者:方建中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腰穿放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腰穿放液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010年8月42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且不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间断性行腰穿术放脑脊液.结果:42例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腰穿放液治疗明显减轻头痛、脑血管痉挛等症状,缩短血性脑脊液转清时间.无继发性出血、颅内或脊椎腔感染或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腰穿放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十分有效的方法,近期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远期并发症减少.

    作者:吴宾;刘佛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改良注液肿胀止血法在头部取皮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利用止血带联合注液肿胀止血法对减少头部取皮过程中出血量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76例行头部取皮术患者,按是否使用止血带和注液肿胀而分为四组,观察各组患者出血情况等.结果:头部止血带联合注液肿胀止血组取皮过程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其他组(P<0.05),手术野清晰,取皮质量高.结论:头部止血带和注液肿胀止血法有协同作用,可显著减少头部取皮过程中的出血.

    作者:徐泽华;谢元才;邓小红;叶林娇;肖美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清开灵颗粒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清开灵颗粒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纸片药敏试验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清开灵颗粒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的敏感程度和低抑菌浓度.结果:清开灵颗粒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031 3g/mL、0.031 3g/mL、0.062 5g/mL、0.031 3g/mL、0.062 5g/mL.结论:清开灵颗粒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作者:何军;黄清松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73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的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符合率为87.6%(60/73).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彭婕;余晓琴;郭常锦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CT引导穿刺引流术治疗自发性脑内血肿(附58例报告)

    目的:探讨CT定位引导下微创治疗脑内血肿的手术方法.方法:对58例脑内血肿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患者中,死亡3例,再出血1例,术后3~7 d复查CT示血肿基本消失38例,余17例术后2周血肿均基本消失.结论:CT定位引导下微创穿刺脑内血肿清除术是提高疗效和生存质量的关键手段之一.符合近年微侵袭神经外科发展的趋势,但该技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并发症.

    作者:冯开明;涂勇;李锋;刘维钦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6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口腔颌面部血管是临床上较少见的一种良性疾病,但患者血管瘤的进行性增大影响口腔的功能和颌面部美观,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既往对这种患者一般采用手术切除血管瘤,但手术治疗存在风险较大,痛苦大、术后疤痕等并发症.近年来我院对6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进行了介入栓塞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小梅;朱爱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主动免疫联合中药补肾活血治疗反复流产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联合中药补肾活血治疗反复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母-胎免疫识别低下型反复流产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基础上,辅以中药补肾活血治疗,对照组只进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观察两组的妊娠保胎成功率.结果:实验组保胎妊娠成功率92%(46/50),对照组77.8%(42/54),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合中药补肾活血联合治疗,有利于提高反复流产患者的保胎成功率.

    作者:刘娟;宋燕;丁克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临床与MRI特征

    目的:探讨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的临床及MRI特征,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PVL的临床及MRI表现.结果:44例有宫内窒息或难产.42例为早产儿,平均出生体重为2 025 g.有肢体运动障碍33例、智力低下11例、听力及语言障碍8例、视力障碍3例.44例可见脑室旁长T1长T2信号,其中异常信号局限在三角区周围的18例,局限在额角旁及后角旁分别为4例和2例,累及侧脑室体部周围白质及半卵圆中心的分别为12例和8例,2例脑室周围无明显异常信号.29例出现侧脑室三角区扩大变形,13例侧脑室体部扩大、变形,另外4例侧脑室形态无明显变化.19例合并胼胝体发育不良.结论: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及侧脑室扩大、变形是本病的特征性改变,可合并胼胝体发育不良,诊断应结合早产儿、低体重儿及窒息史等临床资料.

    作者:钟俊远;刘晓玉;彭吉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